第一百八十一章 傳話

爲御虜備寇便於聯絡諸路監司,兵馬大元帥府三月下旬在襄陽正式成爲職能類似進奏院的御虜院,使諸路監司、軍鎮行營派遣官員入駐,同時受元帥府長史院從事中郎轄管,專司元帥府與諸路監司、軍鎮之間的信令及各種文書的投遞、轉承。

鄭屠作爲楚山行營委派的經承官,也於三月下旬正式前往襄陽赴任。

鄭屠之前往來襄陽、楚山,孤身帶着幾名侍衛,爲不耽擱事兒,都是晝夜兼程,途中跑累了孤村野店投宿落腳暫歇,也不覺得辛苦。

不過,他這次前往襄陽攜帶家小,怕妻妾受累,經過泌陽,特地多住了一宿,還準備在泌陽置辦些物什捎往襄陽。

鄭屠也難得閒暇,日頭爬上樹梢頭,才從投宿的驛舍起牀,直覺渾身舒坦,忍不住哼起小曲來:

“地肥土沃正逢春,草木茂密哩澗水流,兩隻皮鞠不能踢……”

“不能踢,還跟着餓死鬼似的捧住不放,也不怕自己身子骨受不受得了,不怕大水把你那小棒槌給淹了!”鄭屠婆娘從後面走過來,幽怨的說道。

“你再念叨不休,就叫你回老宅去。”鄭屠蠻橫的說道。

“我只是擔心你身子骨受不住,哪有唸叨你?你不識好人心。”鄭屠婆娘怨氣道。

“你嘴裡說擔心,倒是別饞我的身子,讓我歇一歇啊!”鄭屠說道。

“你個沒良心的,我哪有不讓你歇了?你在我房裡停了有一炷香?跑那狐狸精房裡,那狐狸精鬼似的叫了大半個時辰,你夜裡還睡她房裡,早上又叫她纏住弄了一回,你當我沒有聽見……”鄭屠婆娘氣不打一處來,但又怕鄭屠真把她攆回去,也不敢再像以往那般耍橫。

“官人、姐姐,”胡姬聽到鄭屠婆娘在院子裡抱怨,羞紅臉跑過來斂身行禮,小聲說道,“是官人死活纏住奴家,奴家原本叫官人去陪姐姐的……以後這樣好不好,官人以後相召,奴家就在姐姐房裡伺候官人,不叫官人離開姐姐。”

天氣漸暖,胡姬衣裳單薄,嫵媚的臉蛋叫人憐愛卻也罷了,胸挺腿長,鄭屠婆娘看了也知道男人活該死在這種女人,但真要三人同房,鄭屠怕是對自己更沒有興致,臨了連湯水都喝不到,幽怨說道:“我也不是責怪你,只是擔心殺千刀的身子骨弱,你以後早上切莫叫他得逞就是……”

“鄭郎君,鄭郎君!”

晉龍泉探頭看過來,拱手道,

“鄭郎君剛起身哩?冒昧來訪,不打攪鄭郎君雅興?”

鄭屠婆娘與胡姬跟隨鄭屠前往襄陽赴任,要注意的規矩當然早就有吩咐,看到有人來訪,當即進屋迴避。

“還想着使人秘密去見晉爺呢,你怎麼就直接找過來了?”鄭屠拉晉龍泉進廂房說話,問道。

“我是受鄉人及我家老太爺委託,光明正大來拜見鄭郎君,卻是無礙的。”晉龍泉說道。

“哦,這麼說晉莊成調往襄陽的事,你們還沒有接到消息啊,”鄭屠說道,“不過也快了,算着日子,晉莊成應該已經到襄陽了,或許派來泌陽報信的人已經在路了!”

“啊?這是怎麼回事?”晉龍泉微微一怔,詫異的問道。

桐柏山雖說山多地少,但地域極廣,山裡茶桐油生漆木材金鐵礦產富足,又佔着淮南前往荊襄頗爲關鍵的通道,宗族勢力一直都很強盛。

即便受匪亂侵害,但桐柏山分折出去後,畏懼徐懷行事無狀、肆意侵凌,選擇留在或遷入泌陽的,在泌陽城裡依舊可以稱得上是人多勢衆。

泌陽城裡的這些人,即便一時不敢去惹徐懷,卻也沒有真正的徹底放棄山裡的田宅祖業,甚至不時會派人回楚山交涉一番。

www▪ Tтkā n▪ c○

他們當時心裡最大的倚仗,便是年紀輕輕就高中進士、此時出知黃州的晉家長房大公子晉莊成。

在他們看來,根正苗紅的晉莊成,未來可期的成就,絕非一介莽夫徐懷所能比的;只要等要徐懷的靠山倒臺,以晉莊成在士臣中的人脈,有一萬種手段能玩死這莽貨。

然而這次汴梁陷落,景王南下襄陽開天下兵馬大元帥府,徐懷以楚山行營兵馬都總管兼知申州,統領天雄軍,卻實實叫這些人心慌亂起來。

只是徐懷這次回到桐柏山,只是照例以捐贈操訓鄉兵的名義,徵沒諸家田宅山林所產,卻無意跟避入泌陽的諸家有什麼瓜葛。

而楚山這一個多月來除了遣使前往襄陽經過泌陽外,跟泌陽這邊也沒有什麼接觸。

各家想要緩和與楚山的關係,一是找不到門路,二是自覺已經有些高攀不上了,一直拖到鄭屠這次在泌陽城落腳,晉老太公纔出面着晉龍泉過來找鄭屠“敘敘舊”。

他們此時還完全不知道晉莊成已從黃州調往襄陽任職的事。

“晉莊成暫調大元帥府任從事中郎,乃朱沆郎君舉薦,”鄭屠說道,“理由嘛,乃是殿下在襄陽登基,荊湖北路及南陽府乃是襄陽臂肘,中樞之中應有熟悉這兩地人脈的大臣才方便行事!”

“晉家對節帥滿心忿怨,朱沆郎君難道不知?”晉龍泉疑惑說道。

“朱沆郎君對箇中曲折不甚瞭解,當然了,朱沆郎君能想到晉莊成這個人,卻是節帥所說,”鄭屠說道,“主要也是方便讓你去襄陽!”

晉龍泉還是滿心困惑,但這時候也想到鄭屠這次專程在泌陽投宿,就是要給他傳話,便耐着性子聽他說下去。

“殿下對節帥信任有加,但不可否認襄陽還是受士臣絕對控制,更不要說將來魯王及葛家還有可能在襄陽重新得勢。到時候襄陽的形勢跟漩渦似的,可就未必是我一個人能替節帥應付的,晉爺也不能再繼續憋在小小的縣尉司裡。只是沒有辦法明裡調晉爺去襄陽,只能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這應該算暗渡陳倉之計吧?”鄭屠有些不確定的問道。

晉莊成出知黃州,身邊就有小廝僚屬跟隨,但調入中樞委以重任,身邊自然需要更多的人手。

或者晉莊成說提撥、舉薦一些族人、故交到襄陽任職,以爲援應,也是必然之舉。

晉龍泉雖說纔是縣尉司都將,沒有什麼出頭之日,但論及處事幹練,以及與晉老太公、晉莊成這一房的親近關係,又有幾人能及?

想暗中將晉龍泉調往襄陽,這確實是最好的辦法。

晉龍泉卻有些擔憂的問道:“朱沆郎君與節帥關係親近,他舉薦晉家大公子,而晉家又與節帥不睦,在桐柏山並非秘事,落到有心人眼裡,會不會是個破綻?”

“史先生說不需要有這擔憂,”鄭屠說道,“汴梁陷落,數千宗室子弟皆陷敵手,除了魯王在青州外,殿下在襄陽就只有纓雲郡主、武威公以及榮樂縣主三個血脈親人。朱沆郎君是跟節帥親近,遇到什麼不平事,也一定會替節帥說話,但誰會相信他會與節帥暗中有別的勾當?朱沆郎君他自己都不相信吧?”

經鄭屠這一提點,晉龍泉想明白過來了。

朱沆乃是榮樂縣主的夫婿,也是宗室中人。

換作以往,他這種宗室在朝中根本就不值錢,甚至還會被限制擔任要職。

現在情況完全變了,襄陽就幾個宗室中人,而之前種種限制也必然會突破掉。

朱沆必將成爲景王身邊最倚重、信任的人物之一,誰會胡思亂想朱沆有別的心思?

這跟徐懷在蒲阪舉薦文橫嶽、主張太原軍民遷入襄陽爲帝資,周鶴、鄭懷忠、高峻陽等人只會附從,而難以反駁的道理類似。

不要看徐懷跟許蔚、錢擇瑞、文橫嶽關係極近,又有相援之恩,但沒有人會質疑許蔚、錢擇瑞、文橫嶽以及太原守軍裡的大多數武將軍吏對大越的忠誠。

這點甚至是張辛、錢尚端這些人都比不上的。

第一百零四章 附從第六十八章 奇襲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佔第一百九十六章 愁事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一百五十一章 喜訊第一百八十章 大婚之日第一百七十九章 扭轉第八十八章 秦之惠第二十八章 進退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爾子一用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城第九十七章 軍怨第一百六十五章 淪陷第一百九十四章 濃霧第一百三十四章 亂戰第七章 初冬第二百一十八章 赴京第五十九章 策應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儲第一百三十一章 殿議第七十七章 大寇陳子簫第二百零四章 新任第一百九十一章 撤離第一百零六章 夜離第一百六十章 撤軍議和第一百章 死士第二十五章 尋找徐武良第六十五章 王氏族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執己見第九十二章 拯救大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坐鎮雙柳莊第十五章 大營第一百五十八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第八十九章 遠客第五十四章 敵襲第一百三十九章 受降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二十六章 人前人後真面目第六十章 先帥舊部第二章 屠城第八十章 軍都寨第七章 初冬第一百一十章 新甲第二百五十章 西使第一百八十八章 婦孺第四十六章 藏身匿跡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嶺第六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一百零九章 噬人真相第十六章 賊心難安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點撥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棋第八十五章 劫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逃歸第九十二章 拯救大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文制武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鋒第一百四十七章 勸說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虜第十二章 北城第六章 獻策第五十六章 形勢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襲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八十章 議和第一百四十七章 寒夜來客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場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場第一百四十二章 奉詔第三十八章 定策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四十八章 胡姬暖香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八十三章 爭先第一百七十八章 殘局第四十七章 無懼第一百一十九章 迎敵第二十一章 請君側耳聽第九章 作戰方案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炮第二百三十章 集結第一百三十七章 伏殺第一百零六章 圍獵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雪第十二章 北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行第三十章 西進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將第九十九章 恐嚇第十四章 敵至第二百二十九章 間歇第三十三章 入城第一百三十章 議策第四十章 監軍使院第六章 殿議
第一百零四章 附從第六十八章 奇襲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佔第一百九十六章 愁事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一百五十一章 喜訊第一百八十章 大婚之日第一百七十九章 扭轉第八十八章 秦之惠第二十八章 進退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爾子一用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城第九十七章 軍怨第一百六十五章 淪陷第一百九十四章 濃霧第一百三十四章 亂戰第七章 初冬第二百一十八章 赴京第五十九章 策應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儲第一百三十一章 殿議第七十七章 大寇陳子簫第二百零四章 新任第一百九十一章 撤離第一百零六章 夜離第一百六十章 撤軍議和第一百章 死士第二十五章 尋找徐武良第六十五章 王氏族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執己見第九十二章 拯救大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坐鎮雙柳莊第十五章 大營第一百五十八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第八十九章 遠客第五十四章 敵襲第一百三十九章 受降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二十六章 人前人後真面目第六十章 先帥舊部第二章 屠城第八十章 軍都寨第七章 初冬第一百一十章 新甲第二百五十章 西使第一百八十八章 婦孺第四十六章 藏身匿跡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嶺第六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一百零九章 噬人真相第十六章 賊心難安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點撥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棋第八十五章 劫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逃歸第九十二章 拯救大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文制武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鋒第一百四十七章 勸說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虜第十二章 北城第六章 獻策第五十六章 形勢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襲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八十章 議和第一百四十七章 寒夜來客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場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場第一百四十二章 奉詔第三十八章 定策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四十八章 胡姬暖香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八十三章 爭先第一百七十八章 殘局第四十七章 無懼第一百一十九章 迎敵第二十一章 請君側耳聽第九章 作戰方案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炮第二百三十章 集結第一百三十七章 伏殺第一百零六章 圍獵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雪第十二章 北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行第三十章 西進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將第九十九章 恐嚇第十四章 敵至第二百二十九章 間歇第三十三章 入城第一百三十章 議策第四十章 監軍使院第六章 殿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