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搜宮逼王

臨近三更時分,陰世師在城頭上巡邏,他剛剛睡下,卻接到士兵緊急稟報,說城下軍隊有異動,陰世師只得強打精神趕來城頭查看。

陰世師在城頭上注視着城下軍營內的動靜,遠遠可見一隊隊士兵進入大營,他不由暗暗心驚,這顯然是敵軍要增加進攻士兵了,難道今晚會發生什麼異變不成?

就在這時,東面的春明門方向忽然爆發出一片喊殺聲,所有士兵都霍然扭頭向春明門方向望去,陰世師愣住了,這是怎麼回事?

他心中疑惑,卻不及細想,快步下了城,翻身上馬便帶着數百士兵向春明門方向奔去,還沒有到春明門,卻遇到了幾名跑來報信的士兵。

陰世師攔住他們,大喊道:“發生了什麼事?”

“陰將軍,丘師利打開城門,無數敵軍殺進來了,弟兄們正在城門處苦苦抵抗,快要頂不住了。”

陰世師只覺眼前一黑,險些從馬上栽下,丘師利竟然獻城投降了,片刻,他咬牙切齒道:“我要親手殺了這個背主求榮的小人!”

他一提長槍,催馬向春明門殺去,片刻他率軍殺到了春明門,只見城門前亂成一團,偏將趙林率領千餘人在苦苦抵擋敵軍衝擊,但還是頂不住大羣敵軍殺進了城內,城門已經失守。

陰世師一眼看見了丘師利,他正率領百餘士兵頂住城門,陰世師心中大怒,揮槍向丘師利殺去,“背主之賊受死!”

就在這時,從城外殺進一軍,爲首是名又黑又瘦的小將,頭戴金冠,高高豎起兩根山雉長羽,只見他身披鐵甲,胯下火眼金睛獸。手提一對三百二十斤的雷鼓甕金錘,正是打遍天無敵手的大隋第一猛將李玄霸。

陰世師倒吸一口冷氣,急忙停住戰馬,調轉馬頭想逃。但已經來不及了,李玄霸早看見了他,旁邊丘師利大喊:“三公子,那人就是西京守將陰世師!”

李玄霸大笑,催馬向他衝來。“把腦袋留下再走!”

李玄霸的戰馬是一匹極爲罕見的大宛馬,體格異常強壯,四蹄又粗又長,不僅能負重,而且奔逃速度極快,由於它眼睛又大又紅,因此被稱爲火眼金睛獸,和宇文成都的魔麟獸、張鉉的寶焰獸、以及原宇文述的呼雷獸一起被稱爲‘天下四獸’。

陰世師逃走不到百步便被李玄霸追上來,他只得硬着頭皮回馬一槍刺去,卻被李玄霸的雙錘夾住槍頭。輕輕一用力,陰世師的長槍便脫手了。

李玄霸沒有接到什麼不殺敵軍主將的命令,他迎頭一錘砸去,強大的氣場籠罩住了陰世師,可憐陰世師躲無可躲,頭顱被李玄霸一錘砸得粉碎,當場慘死。

陰世師被李玄霸砸死,千餘士兵再無心念戰,轉身向城中逃去,李淵大軍涌入了春明門。長安城由此陷落。

………

四更時分,李淵率一萬大軍殺到大興宮內,宮殿守軍和侍衛紛紛跪地投降,李淵一一安撫。又問道:“代王殿下在哪裡?”

一名侍衛戰戰兢兢道:“剛纔在東宮看見了殿下,和骨郡丞一起。”

李淵大喜,執劍率數千甲士闖進了東宮,只見骨儀執劍站在思賢殿臺階上,注視着李淵冷冷道:“叛賊李淵,你還有臉去見先帝嗎?”

李淵重重哼了一聲。“今上殘暴,苛待天下,我順天意而行,有何不可?”

“簡直無恥之極!你分明是想篡位……”

“住口!”

李淵一聲怒喝,用劍指着他問道:“代王在哪裡?”

“你想抓代王,除非從我的屍體上跨過去!”

李淵大怒,劍一指骨儀,“給我拿下!”

近百名甲士一擁而上,將骨儀團團圍住,不等甲士動手,骨儀長嘆一聲,劍一橫便自刎而亡。

李淵不再理睬骨儀,提劍衝進了思賢殿,思賢殿內躲藏了大羣宦官宮女,卻不見楊侑,李淵被骨儀的斥罵弄得心煩意亂,怒喝問道:“代王在哪裡?若不說,統統將爾等斬首!”

一名小宦官戰戰兢兢道:“好像……往藏書閣方向逃去了。”

“給我追!”李淵厲聲大喝,大羣甲士執戈向藏書閣方向奔去。

藏書閣三樓,代王楊侑和侍讀姚思廉躲在一間暗室內,代王楊侑嚇得渾身發抖,他畢竟年少,在生死關頭還無法從容自若。

姚思廉不斷安慰他,這時,外面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有人惡狠狠大吼:“給我仔細搜,掘地三尺也要挖出來。”

忽然有士兵大喊:“校尉,這邊有間暗室!”

姚思廉知道他們已被發現,只得暗暗嘆息一聲,帶着代王走出了房間,士兵們齊聲大喊:“在這裡!”

數百士兵將他們團團圍住,一個個凶神惡煞般地盯着他們,姚思廉用身體將楊侑擋住,肅然道:“素聞李公是仁義寬厚之人,難道他已下令讓你們動手弒主?”

士兵們面面相覷,一起向校尉望去,這名校尉這纔想起大將軍只是讓他們找人,並沒有讓他們動手殺人,他不敢亂來,連忙喝道:“不得動手,等大將軍命令!”

這時,有士兵大喊:“大將軍駕到!”

士兵們紛紛閃開,只見李淵披甲戴盔,執劍快步走來,他厲聲問道:“代王何在?”

姚思廉冷冷道:“代王殿下就在你眼前,你想弒君就動手吧!”

李淵這纔看見藏在暗處的楊侑,他連忙扔掉手中寶劍,跪下連連磕頭,滿臉淚水道:“微臣是害怕殿下被小人所害,所以特趕來護君,絕無半點惡意!”

李淵跪下,四周士兵嚇得跟着跪了一地。

楊侑也是一個極爲聰明的少年,他聽師傅常常說歷史上的君臣之亂,他此時心中已經明白,李淵就是曹操,自己要變成漢獻帝了。

但此時他無可選擇,若自己不從,恐怕李淵不會再容他,無奈,楊侑只得道:“孤很累了,想回宮休息!”

李淵大喜,連忙令道:“殿下要回宮休息,還不快擡輦來!”

衆人一起忙碌,楊侑終於被送回了內宮,李淵不敢起身,流着淚叩首送楊侑離去。

楊侑走遠了,李淵心中暗暗志得意滿,他看了一眼姚思廉,立刻收起眼中的得意神情,滿臉誠懇地問道:“姚使君怎麼決定?”

姚思廉心中嘆息,只得跪下行禮,“卑職願爲李公效力!”

……….

大業十三年六月,李淵攻下長安,俘獲了代王楊侑,僅僅數天後,李豫便立楊侑天子,遙尊江都楊廣爲太上皇,改年號義寧,李淵任丞相、大將軍,封唐王,賜九錫,獨攬軍政大權。

李淵隨即封長子李建成爲王世子,次子李世民爲秦國公,三子李玄霸爲趙國公,四子李元吉爲晉國公,其中長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都可開府治事。

........

發生在關中的奪權篡位震驚天下,聲討者有之,支持者有之,鄙視者有之,讚美者也有之,但不管聲討還是支持,都改變不了李淵佔領關中的事實。

不僅是關中,關內的延安、雕陰、北地、安定、弘化、上郡等六郡也紛紛向李淵歸降,使李淵的勢力橫跨秦晉兩地。

李淵佔領關中儼如一顆石子激起千層浪,天下造反者開始此起彼伏,紛紛稱王稱帝,大隋各地燃起熊熊烈火,朝廷已經無力撲滅,大隋王朝只能在最後苟延殘喘中一步步走向滅亡。

河北九門縣,張鉉親率五萬大軍已完成了對宋金剛殘部的包圍。

在盧明月被青州隋軍俘獲並斬首後,守鄴郡的宋金剛自立爲盧明月的繼承者,但由於宋金剛跟隨盧明月才幾個月,資歷和人脈都太淺,使他遭到了盧明月舊部的普遍抵制,數支軍隊先後策反,或投降竇建德,或投降渤海會,使得宋金剛的地位遭到嚴重挑戰,他不得不放棄魏郡北撤,僅僅控制着博陵、恆山和上谷三郡,兵力不過三萬。

就在一個月前,宋金剛還暗暗慶幸張鉉沒有針對自己,但隨着竇建德和渤海會先後被剿滅,張鉉大軍進入了博陵郡,宋金剛遭遇空前挑戰,覆滅的危機威脅着宋金剛的每一個部下,加上宋金剛根基不穩,沒有人願意替他賣命,宋金剛在鮮虞縣和新樂縣兩戰皆敗,軍隊被迫撤退到恆山郡的九門縣。

此時,恆山郡治真定縣已被王辯軍隊佔領,截斷宋金剛軍隊南下退路,張鉉親率數萬大軍已抵達九門縣東北,宋金剛的軍隊只剩下不足一萬人,困守九門小縣,覆滅在即。(。)

第1152章 天下大戰(十)第29章 玉釵風波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70章 意外收穫第874章 誹言四起第1196章 太子之惑第358章 撤軍示弱第552章 緊急求援第526章 委婉警告第12章 當面挑戰第603章 無懈可趁第1063章 永興之戰(三)第348章 鳳儀之爭第633章 前狼後虎第781章 帝王心術第892章 奇襲並北(一)第689章 血戰柳城(一)第689章 血戰柳城(一)第44章 紫蟲玉蛹第221章 零敲碎打第917章 帳篷酒館第2章 人心難測第1177章 天下大戰(三十五)第352章 將計就計第677章 老將到來第1134章 棄唐舉義第550章 調兵遣將第209章 出兵清河第848章 緊急撤退第1096章 後路被斷第1048章 真真假假第151章 棋子上位第342章 秘密使者第305章 悄離洛陽(中)第511章 河北新局第1100章 迅速出兵第84章 一路向東第41章 皇后軟語第1148章 天下大戰(六)第168章 離而間之第356章 補充兵源第1087章 淮安勸降第43章 青石之經第49章 發現秘密第379章 宇文父子第788章 再開談判第952章 抓捕刺客第664章 利益交換第576章 意外之喜第1017章 圍城打援(上)第52章 可汗憂慮第139章 洛陽讖語第218章 濟北危急第567章 一句口信第909章 最大誠意第543章 新募之軍第15章 弘農楊氏第781章 帝王心術第233章 暗流悄涌第108章 發現敵蹤第527章 盛夏出兵第919章 微服私訪(上)第250章 封賞之議第1153章 天下大戰(十一)第591章 午餐要錢第33章 誰是真兇第838章 收復會稽第955章 交換條件第855章 老巢聚殲第19章 玄感之秘第821章 友情提示第483章 王者之珠第276章 黃雀在後第33章 誰是真兇第805章 危急時刻第423章 長江試航第941章 血戰善陽(上)第207章 英才玄齡第217章 瓦崗異動第771章 突襲河東(下)第1191章 關中危機(三)第463章 橫洋之舟(下)第490章 矛盾激化第613章 何去何從第843章 挑撥離間第1215章 廢儲之爭(三)第945章 第三防禦(下)第942章 血戰善陽(下)第102章 恩威相濟第1224章 巧奪散關第1230章 唐宮政變(二)第1080章 襄陽阻擊(上)第203章 清河崔煥第600章 大軍忽至第1246章 再度政變(下)第798章 城池陷落第868章 一言定音第548章 馬糧交易(上)第882章 論婚多事
第1152章 天下大戰(十)第29章 玉釵風波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70章 意外收穫第874章 誹言四起第1196章 太子之惑第358章 撤軍示弱第552章 緊急求援第526章 委婉警告第12章 當面挑戰第603章 無懈可趁第1063章 永興之戰(三)第348章 鳳儀之爭第633章 前狼後虎第781章 帝王心術第892章 奇襲並北(一)第689章 血戰柳城(一)第689章 血戰柳城(一)第44章 紫蟲玉蛹第221章 零敲碎打第917章 帳篷酒館第2章 人心難測第1177章 天下大戰(三十五)第352章 將計就計第677章 老將到來第1134章 棄唐舉義第550章 調兵遣將第209章 出兵清河第848章 緊急撤退第1096章 後路被斷第1048章 真真假假第151章 棋子上位第342章 秘密使者第305章 悄離洛陽(中)第511章 河北新局第1100章 迅速出兵第84章 一路向東第41章 皇后軟語第1148章 天下大戰(六)第168章 離而間之第356章 補充兵源第1087章 淮安勸降第43章 青石之經第49章 發現秘密第379章 宇文父子第788章 再開談判第952章 抓捕刺客第664章 利益交換第576章 意外之喜第1017章 圍城打援(上)第52章 可汗憂慮第139章 洛陽讖語第218章 濟北危急第567章 一句口信第909章 最大誠意第543章 新募之軍第15章 弘農楊氏第781章 帝王心術第233章 暗流悄涌第108章 發現敵蹤第527章 盛夏出兵第919章 微服私訪(上)第250章 封賞之議第1153章 天下大戰(十一)第591章 午餐要錢第33章 誰是真兇第838章 收復會稽第955章 交換條件第855章 老巢聚殲第19章 玄感之秘第821章 友情提示第483章 王者之珠第276章 黃雀在後第33章 誰是真兇第805章 危急時刻第423章 長江試航第941章 血戰善陽(上)第207章 英才玄齡第217章 瓦崗異動第771章 突襲河東(下)第1191章 關中危機(三)第463章 橫洋之舟(下)第490章 矛盾激化第613章 何去何從第843章 挑撥離間第1215章 廢儲之爭(三)第945章 第三防禦(下)第942章 血戰善陽(下)第102章 恩威相濟第1224章 巧奪散關第1230章 唐宮政變(二)第1080章 襄陽阻擊(上)第203章 清河崔煥第600章 大軍忽至第1246章 再度政變(下)第798章 城池陷落第868章 一言定音第548章 馬糧交易(上)第882章 論婚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