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火速救援

這時,副將段先達低聲對李景道:“大將軍,我們可以將計就計,率軍假意去救援漁陽郡,趁機將羅藝的伏兵一口吞掉。”

李景搖了搖頭,“我們手中兵力太少,軍隊派少了沒有意義,軍隊派多了倉庫這邊就危險了,現在羅藝攻打潞水已經是定局,我們還是集中兵力加強防禦纔是正道。”

段先達猶豫一下,又憂心忡忡道:“卑職很擔憂高開道真的會進攻漁陽郡,既然羅藝說得出,他必要也這樣考慮過,如果我們不上當,那高開道的進攻很可能會成真。”

這其實也是李景最擔心的地方,他畢竟是漁陽郡太守,如果漁陽郡被高開道大舉侵犯,作爲太守,自己如果不聞不問,那他也無法交代了。

沉思片刻,李景道:“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向張鉉求援,我們要立刻派人去送信。”

“就怕時間上有點來不及,我們沒有直達北海郡的鷹信,派人去送信,張鉉最快十天後才能趕到。”

李景想了想道:“不妨,我們派人去河間郡,河間郡那邊有一支五千人的青州軍駐軍,他們應該能在最短時間內聯繫到張鉉,而且這支青州軍也可以先一步趕去漁陽郡防禦。”

李景當即寫了一封信,派人騎兩匹快馬趕去河間郡送信。

就在涿郡局勢開始日趨緊張之時,青州大軍也離開了北海郡北上涿郡,這次張鉉兵分三路征討幽州,西線令徐世績率軍一萬北上和羅士信匯合,兩人合兵一路後從西線進入上谷郡。

中線是由張鉉親自率領,他率五萬大軍走直線北上。浩浩蕩蕩殺向涿郡,而東線則由李靖率領,樊文超爲副將,兩人率三百艘戰船和一萬五千士兵走水路進軍北平郡,準備在濡河口船場登陸,配合從遼東南下的五千青州軍。一舉奪取北平郡、漁陽郡和安樂郡三郡,徹底截斷羅藝東撤之路。

這是張鉉制定已久的計劃,一旦新朝建立,那麼拔掉羅藝這顆釘子,徹底統一河北就勢在必行了。

就在李景決定派人去送信救援之時,張鉉率領的四萬大軍已經進入了河間郡,行軍十分神速。

傍晚時分,五萬大軍在弓高縣城外駐紮下來,張鉉並不打算夜間行軍。主要是考慮到夜間行軍不太安全,同時也不能讓士兵們過於疲勞,所以晝行夜停,讓士兵們保持充足的體力。

大帳內,房玄齡正向張鉉講述剛接到的幷州的情報,張鉉則負手在幷州和幽州的沙盤前來回踱步,另一邊坐着杜如晦,他也參與了重大軍機商議。

“最初有傳言說李建成在雁門郡大敗了劉武周。事實上並不是這麼回事,李建成坐鎮婁煩關。由屈突通率三萬軍北上,雙方確實是在雁門郡爆發了一場戰鬥,雖然屈突通在戰場上擊敗了劉武周,但剛剛投降劉武周的宋金剛在樓煩關偷襲唐軍的糧道得手,數千石被宋金剛劫走,糧道被斷。屈突通不得不撤軍回樓煩關,目前唐軍並不在雁門郡,而在婁煩關和劉武周大軍對峙。”

張鉉在沙盤前停住腳步,注視着沙盤上的雁門郡,在雁門郡北部有二十幾面小旗連成的一條通道。那就是飛狐陘。

另外最北面還有一條軍都陘,更是可以直達涿郡,但在春天時遭遇洪水沖毀了一段山路,目前從涿郡過去可以,但從幷州過來卻無法行軍了,張鉉暫時不考慮這條通道。

這時,房玄齡笑了笑又繼續道:“李建成進攻雁門郡顯然是想打通前往飛狐陘的通道,但走飛狐陘前往幽州,又必須以雁門郡爲後勤重地,唐軍必須牢牢控制住雁門和婁煩郡,而這又是劉武周絕不能容忍,所以唐軍的戰略目標雖然並非針對劉武周,但也嚴重侵犯了劉武周的利益,說到底,如果唐軍不剿滅劉武周、或者重創劉武周,他們的北路計劃就有很大的隱患,很可能是進了幽州,卻回不去了。”

張鉉點了點頭,“那軍師覺得唐軍能在短時間內重創劉武周嗎?”

“這個說不準,唐軍有五萬軍隊,都十分精銳,又有屈突通這個名將統帥,雖然劉武周的軍隊人數要多於唐軍,可大多雜而不精,戰鬥力差得遠,只要劉武周落入屈突通的圈套,劉武周必慘敗無疑,但劉武周已經在雁門縣敗了一次,他會不會再次上當,就有點難說了,如果劉武周不再正面作戰,而是採取襲擾的戰術,唐軍就很難在雁門郡站穩腳跟。”

張鉉沉思片刻道:“如果土門關守備薄弱,唐軍會不會從井陘突擊呢?”

房玄齡和杜如晦對望一眼,兩人都明白了張鉉的意圖,房玄齡笑道:“如果是這樣,他們肯定會鋌而走險,只是大帥的節奏必須要把握好。”

這時,帳外有親兵稟報:“啓稟大帥,河間縣有緊急情報送來!”

張鉉一怔,立刻令道:“讓報信人進來。”

報信人匆匆走了進來,單膝跪下行禮,“小人是趙將軍帳下校尉張平,奉趙將軍之令特趕來給大帥送信。”

說完,他將一封信高高呈上,河間郡的守軍是雄武郎將趙亮,他率五千軍駐守河間縣,張鉉接過信看了一遍,原來是李景向趙亮求援,羅藝準備進攻潞水倉了。

張鉉將信遞給房玄齡和杜如晦,又問道:“你怎麼知道我們在這裡?”

“是趙將軍知道大帥已率軍北上,估計大帥應該到了河間郡,所以讓卑職直接南下尋找,卑職從弓高縣過漳水便得知了大帥的消息。”

“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張鉉讓報信校尉退下,笑問道:“羅藝顯然不知道我們大軍已經北上,他還要攻打潞水倉,兩位先生覺得我們該怎麼應對?”

杜如晦笑道:“漁陽郡那邊有李司馬的水路大軍,可以不用擔心,可以讓趙將軍率軍北上協助李景守城,儘管讓羅藝去攻打潞水倉。”

“然後呢?”張鉉又問道。

房玄齡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既然羅藝拱手將薊縣送給大帥,大帥爲何不笑納?”

張鉉想了想道:“幽州軍都是精銳士兵,將他們殲滅太可惜了,儘量接受他們投降,我認識一人,當年曾是涿郡太守,不妨讓他替我勸一勸城中守將。”

“大帥說的可是崔弘升?”

張鉉笑着點了點頭,“正是此人!”

李景雖然擔心高開道真的進攻漁陽郡,但事實上羅藝並沒有下達這個命令,而是令高開道率北平郡的三千軍隊扼守臨榆關,防止遼東軍隊南下支援李景。

留給羅藝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羅藝心裡非常清楚,他必須趕在張鉉大舉北征之前拿下潞水倉,得到充足的錢糧和兵甲,使他能夠迅速招募至少三萬軍隊,便能堅守雄關幽州。

此時潞水倉關係到羅藝的生存,生死攸關的重要,所以當羅藝發現李景並沒有上當,他便毫不猶豫地率領兩萬大軍火速殺向潞水倉,並留心腹大將晉文衍率五千軍守薊縣,關閉縣城大門,不準任何人進出,防止隋軍混入縣城做內應。

薊縣距離潞水倉並不遠,相距約一百二十里,大軍行軍一夜便可抵達,五更時分,羅藝大軍已經抵達了潞水西岸,和潞水倉隔江相望,羅藝站在岸邊,注視着數裡外的倉城。

他知道這幾個月李景一直在重新修葺倉城,倉城並不好攻打,但比起南面的黎陽倉,攻城還是要容易得多。

就在這時,一名探子飛奔來報,“啓稟王爺,南橋發現了一支隋軍,約五千人,正向潞水倉急匆匆趕去。

羅藝頓時吃了一驚,他立刻意識到,這一定是駐守河間郡的青州軍,李景發現自己的意圖,應該立刻向河間郡的青州求援了。

他不由有點頭大起來,李景本身有軍隊六千餘人,現在加上五千青州隋軍,兵力就突破一萬了,自己就算能攻下潞水倉也會代價沉重,但箭已上弦,不得不發,羅藝沒有選擇餘地了,他立刻喝令道:“大軍去北橋渡河!”

潞水上有兩座橋樑,分別叫做南橋和北橋,相距潞水倉都大約在十里左右,當然,潞水並不寬,不足百丈,羅藝也可以搭浮橋渡江,但那樣耗時太長,羅藝還是決定利用現成的橋樑渡江。

羅藝軍隊距離潞水雖近,但他還是要北上繞路渡江,可這樣一來,已經先一步過橋的五千隋軍就能比他先抵達潞水倉了。

兩萬大軍立刻調頭向北疾奔而去。

(。)

第743章 老奸巨猾第351章 釜底抽薪第506章 渤海之軍第944章 第三防禦(中)第21章 三家獵楊第939章 激戰長城(下)第412章 江淮之狼第499章 斷其後路第1151章 天下大戰(九)第698章 奚人表態第534章 滿城風雨第688章 風起遼東第664章 利益交換第237章 再次進京第7章 武之誘惑第548章 馬糧交易(上)第393章 初次上朝(下)第1196章 太子之惑第15章 弘農楊氏第918章 婁煩備戰第309章 臨沂斥候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433章 寬嚴相濟第891章 出兵飛狐第1170章 天下大戰(二十八)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585章 茂公之策第787章 火筏攻擊第966章 太原戰役(七)第1144章 天下大戰(二)第429章 初戰不利第769章 條件難卻第720章 水淹燕城第619章 大軍南下第538章 釜底抽薪第179章 攻營夜戰(下)第633章 前狼後虎第1176章 天下大戰(三十四)第551章 刺探告密第881章 相落誰家第884章 洛陽情報第801章 江南來客第2章 人心難測第317章 智取費縣第751章 被迫回軍第78章 不打不識第671章 用人不疑第71章 獵殺敵酋第1094章 醉翁之意第533章 武川新府第290章 英雄大會(六)第220章 疑兵之計第430章 欲擒故縱第392章 初次上朝(上)第995章 程侯決戰(上)第1029章 新年預議第6章 替身之謎第1039章 西市事件(下)第712章 陷入絕境第404章 母女和解第102章 恩威相濟第876章 當廷對質(中)第34章 互不買帳第556章 倉促應戰(下)第809章 陰魂不散第397章 升官之議第685章 特殊武器第1163章 天下大戰(二十一)第925章 防禦漏洞(下)第331章 首次交換第509章 十萬火急第1034章 張鉉做媒第1203章 脣亡齒寒第704章 襲擊糧隊第769章 條件難卻第705章 西撤燕城第57章 玄沙激戰第1238章 血戰長武(中)第1193章 關中危機(五)第469章 武娘歸心第563章 茂公歸降第280章 科舉放榜第854章 攔路之虎第677章 老將到來第1151章 天下大戰(九)第717章 名額分配第167章 厲兵秣馬第193章 路上偶遇第587章 兵圍南皮第532章 無路可走第1051章 意外情報第776章 不可共臣第968章 太原戰役(九)第18章 擒賊擒王第931章 草原異動(上)第616章 重要情報第452章 北上追擊第959章 夜襲紫河(下)第616章 重要情報第387章 解惑答疑
第743章 老奸巨猾第351章 釜底抽薪第506章 渤海之軍第944章 第三防禦(中)第21章 三家獵楊第939章 激戰長城(下)第412章 江淮之狼第499章 斷其後路第1151章 天下大戰(九)第698章 奚人表態第534章 滿城風雨第688章 風起遼東第664章 利益交換第237章 再次進京第7章 武之誘惑第548章 馬糧交易(上)第393章 初次上朝(下)第1196章 太子之惑第15章 弘農楊氏第918章 婁煩備戰第309章 臨沂斥候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433章 寬嚴相濟第891章 出兵飛狐第1170章 天下大戰(二十八)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585章 茂公之策第787章 火筏攻擊第966章 太原戰役(七)第1144章 天下大戰(二)第429章 初戰不利第769章 條件難卻第720章 水淹燕城第619章 大軍南下第538章 釜底抽薪第179章 攻營夜戰(下)第633章 前狼後虎第1176章 天下大戰(三十四)第551章 刺探告密第881章 相落誰家第884章 洛陽情報第801章 江南來客第2章 人心難測第317章 智取費縣第751章 被迫回軍第78章 不打不識第671章 用人不疑第71章 獵殺敵酋第1094章 醉翁之意第533章 武川新府第290章 英雄大會(六)第220章 疑兵之計第430章 欲擒故縱第392章 初次上朝(上)第995章 程侯決戰(上)第1029章 新年預議第6章 替身之謎第1039章 西市事件(下)第712章 陷入絕境第404章 母女和解第102章 恩威相濟第876章 當廷對質(中)第34章 互不買帳第556章 倉促應戰(下)第809章 陰魂不散第397章 升官之議第685章 特殊武器第1163章 天下大戰(二十一)第925章 防禦漏洞(下)第331章 首次交換第509章 十萬火急第1034章 張鉉做媒第1203章 脣亡齒寒第704章 襲擊糧隊第769章 條件難卻第705章 西撤燕城第57章 玄沙激戰第1238章 血戰長武(中)第1193章 關中危機(五)第469章 武娘歸心第563章 茂公歸降第280章 科舉放榜第854章 攔路之虎第677章 老將到來第1151章 天下大戰(九)第717章 名額分配第167章 厲兵秣馬第193章 路上偶遇第587章 兵圍南皮第532章 無路可走第1051章 意外情報第776章 不可共臣第968章 太原戰役(九)第18章 擒賊擒王第931章 草原異動(上)第616章 重要情報第452章 北上追擊第959章 夜襲紫河(下)第616章 重要情報第387章 解惑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