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緊急議事

蘇威不慌不忙道:“第一,工部有直接責任,工部對皇宮的建造審查不嚴導致皇宮出現防禦漏洞,紫微閣將直接革除工部主事郎中之職,工部尚書李春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其次羽林軍和侍衛在巡邏部署上也犯下錯誤,羽林軍虎賁郎將衛孝則和侍衛統領趙桓應承擔責任,我們將建議齊王府罷免二人的職務。”

皇宮的管轄權並不屬於朝廷,而是屬於齊王府,朝廷不能干涉軍務,尤其是將領任免,那是齊王府的職權,所以紫微閣只能提出建議。

但皇宮在建造設計上出現了漏洞,使刺客能夠繞過羽林軍和侍衛直接進入後宮,這是工部的責任,所以紫微閣可以罷免工部的主事官員,至於工部尚書的懲處,那是攝政王的權力,紫微閣只能表示尚書要負責。

杜如晦點點頭,“我也會寫報告向殿下如實彙報,請蘇相國繼續說。”

蘇威又道:“第二個方案是改造齊王府,將齊王府後宅直接併入內宮,將齊王府前半部分併入紫微宮,延建宮牆和宮門,這樣羽林軍和宮廷侍衛便將擴大防衛範圍,徹底杜絕碧淵的隱患。”

杜如晦一時沉默不語,這第二個方案實際上就是取消了齊王府,讓攝政王直接住進皇宮,雖然張鉉前幾個月回來時確實是住在皇宮內,但那只是權宜之計,但一旦取消齊王府,就是正式搬進去了,這就是登基的前兆了,杜如晦感覺紫微閣的這個方案其實還有更深的意圖,尤其蘇威特別積極。

當然,杜如晦也能理解,人人都想當開國之臣,爭取得到擁立之功,福廕自己的子孫,蘇威年事已高,他自然想在自己徹底退仕前促成新朝建立。

杜如晦笑道:“第二個方案事關齊王殿下私事,不是你我就能決定,這這樣吧!我們先杜絕隱患,按照皇宮的標準重建齊王府的外牆,加強齊王府的巡邏,是否將齊王府與紫微宮合併,還是徵求了齊王的意見後再說,各位相國覺得呢?”

杜如晦就是在暗示蘇威,有些事情不能自己做主,就算出於好意也不行,七名相國互相看了看,韋雲起笑道:“杜參軍說得不錯,此事確實不能太心急。”

衆人紛紛表態支持杜如晦的意見,蘇威見衆人都比較慎重,他自己也不好再說什麼了。

這時,蕭瑀起身對衆人道:“關於第二件重大議事,就是今天糧價上漲得太猛,我們要否考慮啓動常平倉平抑糧價,大家商議一下吧!”

衆人望向蘇威,他是七相第一人,資格最老,經驗也最豐富,出於尊重也需要先聽聽他的意見。

蘇威沉吟一下道:“說實話,今天糧價猛漲我覺得有點蹊蹺,去年秋天雖然青州和徐州遇蝗災減產,但河北、中原和江淮都獲得糧食大豐收,而且這次北御突厥的軍糧都是從官倉調集,並沒有徵用民糧,市場上應該不缺糧纔對,我懷疑是不是有人在故意操縱糧價,利用刺殺案的機會故意哄擡糧價。”

盧楚小聲接口道:“或許只是一時恐慌。”

蘇威搖搖頭,“一般而言只有前線兵敗纔會產生屯糧的恐慌,但幷州那邊沒有任何消息傳來,僅僅憑一個刺殺案,不應該有這麼大的影響力,當然,我不是說刺殺世子案事情不大,但這件事影響重大隻是在於官場,在於北隋聲譽,對民生影響不大,老百姓對這種事只會津津樂道,而不會產生恐慌。”

姜不愧是老的辣,連蕭瑀也認爲刺殺世子案會動搖軍心、造成民間恐慌,但蘇威卻一針見血,說皇宮刺殺案只會讓老百姓津津樂道,而不會產生恐慌。

這時,杜如晦緩緩道:“有件事我需要告訴大家,就在昨天晚上我接到情報署的快報,突厥十萬大軍已經突破婁煩關南下了,如果這個消息傳開,我想糧價上漲很正常,不過大家不用擔心,善陽縣還在我們手中,突厥大軍倉促南下未必是好事。”

衆人默然,如果是出於這個原因,那糧價上漲也就能理解了,只是他們可以理解突厥大軍倉促南下未必是好事,但一般民衆能理解嗎?

蘇威沉思良久問道:“快報上有說突厥大軍是什麼時候殺入婁煩關嗎?”

“有!就在昨天上午殺入婁煩關。”

“這就有點奇怪了,才一天的時間,中都的糧商就能得到消息嗎?婁煩郡的人都撤光了,太原城倒是有幾十萬人,他們會發消息通知中都,可問題是突厥騎兵至少要兩天才能從婁煩關殺到太原郡,恐怕現在太原城都還沒有得到突厥軍南下的消息,那會是誰把消息傳到中都?”

衆人也覺得蘇威的質疑有道理,杜如晦笑問道:“蘇相國認爲糧價上漲和突厥軍無關嗎?”

蘇威點點頭,“我還是堅持我之前的猜測,有人在惡意哄擡糧價。”

“那相國覺得該怎麼辦?”

“首先是平抑糧價,常平倉要出手拋糧,以最快的速度將糧價打壓下來,其次必須要徹底調查糧價猛漲的真正的原因,糧價穩定事關重大,在糧食問題上朝廷絕不能有一點含糊。”

蘇威的方案得到了衆人的一致同意,杜如晦笑道:“調查糧價上漲原因就交給我們情報署來做吧!”

衆人皆同意由情報署來調查糧價上漲原因,但同時要求暫時封鎖突厥大軍從婁煩關南下的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就在紫微閣緊急議事結束半個時辰後,位於西市的常平倉第一次啓動了,戶部一次性從司農寺糧倉調入十萬石糧食供應常平倉,由常平倉以鬥米九十文的價格敞開向中都民衆供應。

效果幾乎是立竿見影,當天下午,各大店鋪的米價也紛紛下調到了鬥米九十文,各家米鋪前數里長的買米隊伍漸漸消散了。

不過這個舉動卻引發了另一個意想不到的後果,很多上午高價搶米人的嚴重不滿,尤其不少小商人一下子便多付了鬥米數十錢,令他們損失幾十貫錢到幾百貫錢,就算普通人家損失幾貫錢也令他們無法接受。

各家米鋪前很快又出現了另一個盛況,家家糧鋪前都有幾百人甚至上千人堵門論理,憤怒的人羣向米鋪討要自己損失的錢財。

燕山米行前也擠滿了要求退錢的民衆,數百人憤怒地大喊大叫,吵嚷和騷亂使得米鋪無法正常經營,內堂的大門關閉了,數十名夥計堵住大門,和外面的民衆對吵。

夥計們的理由也很充分,一名夥計站在大門上方大喊道:“簡直是無理取鬧,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我們逼你們買米了嗎?你們自己跑來搶米,米價跌了你要我們退錢,那米價漲了,你們要不要過來補交差價?”

夥計的喊話頓時引發了數百人的憤怒,有人大喊:“打這個奸商!”

噼噼啪啪的石塊和泥團向夥計砸來,將夥計砸得滿頭滿臉是血,大叫一聲從門上摔了下去,人羣已經開始不耐煩,越來越多的石塊向其他夥計和店鋪砸去,夥計們只好用桌子來抵抗,狼狽不堪。

這時,一名管事慌慌張張跑出來喊道:“請大家冷靜,冷靜,我家大管事正在算帳,很快就會給大家一個交代了。”

人羣漸漸安靜下來,衆人催促道:“識相的快點還錢,否則砸了你們的鳥店!”

管事連聲答應,轉身又跑回去了。

內堂上,幾名帳房正在清算賬目,大管事盧瑀正心煩意亂地來回踱步,他倒是一個很精明的盧氏族人,只是他沒有經歷過大事,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形,令他也有點慌亂,不知該怎麼辦纔好。

這時,小管事跑來稟報道:“啓稟大管事,小人已經讓他們安靜下來了。”

盧瑀讓小管事去安撫鬧事者不過是緩兵之計,給官府衙役到來爭取時間,他怎麼可能真的賠錢。

帳房起身道:“大管事,算出來了,我們以鬥米九十文爲準,我們共多賺了兩千三百五十五貫錢。”

副管事低聲道:“要不要先返回一部分?”

“屁話!”

盧瑀怒道:“怎麼返還?他說要十貫你就給十貫,他說要一百貫你就給一百貫嗎?”

“我只是想先穩住他們。”

盧瑀重重哼了一聲,又問小管事道:“官府那邊有消息嗎?”

“還沒有,別的店也沒看見衙役。”

這時,側門背後忽然傳來一個聲音,“你們就別指望官府了!”

衆人大吃一驚,一起回頭,只見從側門內走出十幾名大漢,個個身材魁梧高大,爲首是一名年輕高大的男子,氣勢十足。

“你們是什麼人?”盧瑀後退幾步,吃驚地問道。

爲首年輕人抱拳行一禮,“在下姓劉,齊王府的人。”。

第276章 黃雀在後第742章 陳棱建議第435章 江都南市第391章 楊慶出兵第1006章 誅心之戰(下)第1219章 火上澆油第737章 旁觀者清第608章 人心思變第886章 逆水行舟第117章 初戰成都第329章 事件發酵第336章 壽光船場(上)第155章 人情到底第786章 反攻蒲津第737章 旁觀者清第712章 陷入絕境第694章 血戰柳城(六)第608章 人心思變第775章 不當之禮第371章 功虧一簣第1000章 分割戰利第718章 遊行風波第918章 婁煩備戰第988章 太原戰役(二十九)第412章 江淮之狼第195章 兩雄相爭第574章 元慶抉擇第718章 遊行風波第88章 熱情邀請第1185章 天下大戰(四十三)第965章 太原戰役(六)第1109章 追究責任第767章 抓住戰機第682章 可靠消息第23章 真假之辨第522章 遠方親戚第1153章 天下大戰(十一)第1186章 天下大戰(四十四)第108章 發現敵蹤第1177章 天下大戰(三十五)第599章 東線開局第324章 東安勢急第147章 再尋援助第794章 呂氏兄弟第817章 順藤摸瓜第457章 控制東海(上)第640章 談判無果第1092章 緊急撤退第937章 陷陣士兵第965章 太原戰役(六)第219章 緊急應對第282章 禪林還願(下)第958章 夜襲紫河(上)第1247章 安定決戰(上)第914章 達成妥協(上)第30章 慶功酒宴第994章 大戰在即第465章 盧清夜審第466章 傳信裴矩第760章 沙場單挑第768章 關鍵一環第152章 三個條件第86章 都督郭絢第389章 李淵之策第237章 再次進京第601章 細節決勝第783章 長安來使第490章 矛盾激化第420章 反客爲主第471章 局勢突變第1199章 太子新職第827章 首戰無錫第637章 夜襲先鋒第1085章 駐兵襄陽第1213章 廢儲之爭(一)第1202章 關鍵滲透第416章 何處破局第348章 鳳儀之爭第838章 收復會稽第726章 內訌刺殺第855章 老巢聚殲第808章 無米之炊第535章 翻雲覆雨第987章 太原戰役(二十八)第325章 趁火打劫第574章 元慶抉擇第308章 巡視高密第489章 奉旨北上第7章 武之誘惑第423章 長江試航第211章 計取武城(一)第646章 視察魏郡第740章 施壓江都第354章 樑郡一戰第270章 文武雙會第380章 龍舟面聖第243章 酒棚盜馬第653章 兩面夾擊第1130章 勉爲其難第799章 一路追殺
第276章 黃雀在後第742章 陳棱建議第435章 江都南市第391章 楊慶出兵第1006章 誅心之戰(下)第1219章 火上澆油第737章 旁觀者清第608章 人心思變第886章 逆水行舟第117章 初戰成都第329章 事件發酵第336章 壽光船場(上)第155章 人情到底第786章 反攻蒲津第737章 旁觀者清第712章 陷入絕境第694章 血戰柳城(六)第608章 人心思變第775章 不當之禮第371章 功虧一簣第1000章 分割戰利第718章 遊行風波第918章 婁煩備戰第988章 太原戰役(二十九)第412章 江淮之狼第195章 兩雄相爭第574章 元慶抉擇第718章 遊行風波第88章 熱情邀請第1185章 天下大戰(四十三)第965章 太原戰役(六)第1109章 追究責任第767章 抓住戰機第682章 可靠消息第23章 真假之辨第522章 遠方親戚第1153章 天下大戰(十一)第1186章 天下大戰(四十四)第108章 發現敵蹤第1177章 天下大戰(三十五)第599章 東線開局第324章 東安勢急第147章 再尋援助第794章 呂氏兄弟第817章 順藤摸瓜第457章 控制東海(上)第640章 談判無果第1092章 緊急撤退第937章 陷陣士兵第965章 太原戰役(六)第219章 緊急應對第282章 禪林還願(下)第958章 夜襲紫河(上)第1247章 安定決戰(上)第914章 達成妥協(上)第30章 慶功酒宴第994章 大戰在即第465章 盧清夜審第466章 傳信裴矩第760章 沙場單挑第768章 關鍵一環第152章 三個條件第86章 都督郭絢第389章 李淵之策第237章 再次進京第601章 細節決勝第783章 長安來使第490章 矛盾激化第420章 反客爲主第471章 局勢突變第1199章 太子新職第827章 首戰無錫第637章 夜襲先鋒第1085章 駐兵襄陽第1213章 廢儲之爭(一)第1202章 關鍵滲透第416章 何處破局第348章 鳳儀之爭第838章 收復會稽第726章 內訌刺殺第855章 老巢聚殲第808章 無米之炊第535章 翻雲覆雨第987章 太原戰役(二十八)第325章 趁火打劫第574章 元慶抉擇第308章 巡視高密第489章 奉旨北上第7章 武之誘惑第423章 長江試航第211章 計取武城(一)第646章 視察魏郡第740章 施壓江都第354章 樑郡一戰第270章 文武雙會第380章 龍舟面聖第243章 酒棚盜馬第653章 兩面夾擊第1130章 勉爲其難第799章 一路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