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一條鞭法

羅昭雲見到幾位心腹大臣都統一了思想,調動了積極性,感到欣慰,這些人是政策的制定者、執行者、協調者,把他們的思維認識給統一了方向,能夠戮力同心,那麼國家大事也就容易辦了。

“諸位卿家,目前的朝廷賦稅制度,都是效仿前朝,推行租庸調製,按人頭收稅,門閥豪族,鄉紳大戶,往往自持身份,依照九品中正制的思維,少繳稅,甚至不肯交稅,把賦稅壓力都安置到貧民身上,導致貧富不均,越來越大。”

“尤其是按人丁收稅,百姓田地少,一家幾口人,按人頭收稅,苦不堪言,這些問題,諸位也都認真考慮一下,如何能夠扭轉這種局面,給百姓更多的優惠待遇,從擁有土地較多的貴族豪強身上,把賦稅收上來,這樣才能合理。”

“否則,朝廷穩定之後,隨着功臣封地,豪族買的,使得土地兼併嚴重,百姓失去了田地,再按照人丁不斷交稅,矛盾會越來越尖銳,一旦到了災年,很容易官逼民反,出現大亂之世。”

羅昭雲這一番話,語重心長,直接觸及到了賦稅的根本所在,耕地面積存在,雖然荒蕪,但是,只要流民返鄉之後,開始耕種,還是能夠恢復生產的。

但是賦稅的方式,羅昭雲卻覺得,以往的稅收模式不合理,地方官府,巧立各種項目,徵收人頭稅,被官吏貪墨,導致百姓的負擔過重了。

“陛下,目前我們推行的稅法,是從秦漢時期就流傳下來,經過魏晉南北朝的修訂,北周的過度,前朝大隋的推廣,基本定型,不論是貴族還是百姓,都能夠接受,不知陛下,還有哪方面建議?”高士廉詢問,他作爲戶部尚書,兼左僕射、同平章事,管理的事情比較多,國家財政方面,他覺得已經盡心竭力,奈何管財的能力有限,只能做到這一步了,讓他再想出更先進、完善的稅法,他並不擅長。

畢竟高士廉是研究儒家經學出身,對財政、商業、農耕等方面並不精通,只不過這個尚書職務,太過重要,在立國之初,必須要有資歷和威望,信得過的人擔任。

羅昭雲派高士廉兼職戶部尚書,其實大部分差遣,都是由戶部侍郎長孫無忌來執行,過幾年,會把長孫無忌扶正,成爲真正的戶部尚書,讓高士廉在朝廷初立時期過度一下。

“魏徵,你又什麼想法?”

魏徵沉思一下,眉頭緊鎖,似乎在思索着什麼,拱手答道:“按照前朝的慣例,丁銀與裡甲、均徭等分開,皆由地方官員徵用,留爲地方財政,並不上繳明朝廷國庫,實際上這項收入多半落入官吏的私囊。隋朝廷的戶部,應該也沒有全國丁銀的統計數字,只有戶丁的總數,臣帶人查了前朝在行政及政策公佈方面的檄文諭令,朝廷未涉及丁銀的處理以及如何支配的問題,只是收了田租,丁銀被地方剝削了。”

“由於地方官吏不敢開罪豪門鄉紳,往往只給普通百姓收人頭稅,那些鄉紳豪族都免去了,這使得不少百姓依附豪強,成爲部曲和佃農,免去人丁稅,甚至逃避了賦稅和徭役,的確大爲不妥!而且,有些官吏貪心不足,不斷加稅,添丁稅,弱冠稅,娶妻稅,嫁女稅,過橋稅等等,的確給地方百姓造成很大負擔,朝廷若能夠規定,對人頭稅進行約束,或許能減少百姓無故被剝削的機率。”

杜如晦、房玄齡、褚遂良等人,都點着頭,覺得魏徵的言論,十分有道理。

溫博彥也是大儒,曾經在幽州之地,做過羅昭雲的讀書先生,現在算是帝師了,身份尊貴,他心中有儒家的仁政思想,念着百姓之利,此時沉思說道:“照如此分析,是該尋求新的稅法,可以減輕百姓的負擔,讓鄉紳豪族分擔更多的稅收,減少貧富的差距,可緩解貴族與寒門矛盾。”

羅昭雲環顧這十餘人,見他們都順着自己的思路在思考問題,心中有數了,一點點引導,達成思想共識,然後提出自己的新稅法政策。

不過,以目前的朝廷新立,門閥根基尚存,羅昭雲也在考慮,如果貿然推行“攤丁入畝”的政策,很可能一下子將門閥豪族給得罪死,畢竟自魏晉南北朝以來,形成了較大宗族和豪強很多,關隴集團勢大,盤根錯雜,隋代如此短命,也跟門閥最後的放棄楊廣,倒戈有關係。

羅昭雲打算過幾年,等大局穩定,自己徹底掌控了局面,削弱了門閥勢力之後,再推行“攤丁入畝”的政策,目前,需要過度一下,最好使用明代的“一鞭法”,這已經是“攤丁入畝”的前身了,而且從地方變相收稅,全部改爲國家徵收,對統一財政有大好處。

“朕這些日子,一直思考這個問題,終於想到一個新稅法,名爲一條鞭法!”

“一條鞭法?”諸位大臣都愣住了,心想何謂一條鞭嗎,聞所未聞啊!

羅昭雲看着這些大臣的目瞪口呆,不知所謂的神態,微微一笑,解釋道:“一條鞭法,顧名思義,就是把賦役的各項名頭,全部擰在一起,如同一條鞭子,將田賦和各種名目的徭役合併一起徵收,同時將部分丁役負擔攤入田畝。”

“將過去按戶、丁出辦徭役,改爲據丁數和田糧攤派;賦役負擔除政府需要徵收米麥以外的,一律折收錢幣或銀兩;耕農百姓及各種負擔力役戶可以出錢代役,力役由官府僱人承應。”

“田地多的,自然也要按比例多承當一些稅收,百姓人丁稅,未成年和七旬之上,不得徵收。而且,除了朝廷徵收的項目外,地方衙門不得私立稅目,亂徵亂收,橫徵暴斂,到時候各州縣都設立御史監察機構,做好督察工作。”

衆人聞言後,都在沉思,消化着陛下提出的方案,這個道理倒是不難理解,很容易想通,越發覺得這個一條鞭法,倒是很有特點,能夠去掉不少當下稅收的弊端,值得一試。

第四百六十五章 香衣留念第五十五章 突厥上鉤第二百二十九章 武不能萬敵第五百零六章 春風一笑樓欠更補章說明第七百一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五百五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九十六章 愛蓮說第二百六十三章 巡視地形第八百七十四章 斬玄霸第二十一章 奪嫡謀事第二章 一入侯門深似海第二百四十一章 平局收場第五百一十八章 對飲小酌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國無門第三百三十三章 隆中對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江淮聚兵第六百一十章 合作新項目第三百二十一章 綿裡藏針第五百二十四章 羅府添丁第三百六十章 河灘之戰 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金蟬脫殼第九百一十四章 實幹興邦第七百九十七章 東征序幕第四百九十一章 外族之禍第九百四十五章 聽戰績奏報第九百六十六章 勸誘部落首領第二百六十四章 吐谷渾女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誘敵深入第七十四章 知辱而後勇第二十五章 賣糧車隊第一百八十二章 擒將第三百九十八章 戰火蔓延第一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八十一章 秋季大典第五百零八章 道不同不爲謀第五百六十九章 軍令狀第六十九章 打壓第三百零五章 臣妾做不到第五章 廟堂之爭第五百六十八章 滎陽形勢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將功贖過第四百四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三百章 歡喜冤家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句麗第二百一十三章 印刷術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大軍渡過河第四百四十九章 意氣相投第二百一十章 無可奈何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夜徵人盡望鄉第五百六十三章 背後誹議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各有謀算第五百三十章 用人不疑第一百八十二章 擒將第九百四十三章 破胡虜第七百零三章 北返第二百三十三章 埋下根基第九百四十五章 聽戰績奏報第七百四十章 東門突圍第三百七十五章 行刺第六百三十三章 西北七豪族第一百四十六章 登基爲帝第八百一十三章 圍困東都第一千一十二章 荊門山要塞第九十三章 點撥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月的心思第七百七十一章 生死鏖戰第八百零六章 克澠池第四十四章 大軍北進第六百五十三章 招賢納士第五十章 鐵甲鏘鏘雄威壯第二百二十四章 結識遊俠兒第四百三十八章 瓦崗豪傑第一百九十三章 廟堂之途第一百三十四章 風高天黑肅殺夜集結號(重要通知)第三百七十二章 招募驍果衛第九百四十三章 破胡虜第四百二十七章 懷璧其罪第五章 廟堂之爭第二百零九章 好感破滅第四百零三章 再議計策第六百八十章 不斬來使第六百五十一章 西京來人第三十六章 從軍行第八百五十章 雄關漫漫,堅厚如鐵第三百一十二章 行刺辛秘第七百零七章 兵臨大震關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七百八十一章 秋季大典第七百四十三章 公主病得治第四百九十章 天下勤王第八百六十九章 佈局第五十二章 熱血疆場第五十章 鐵甲鏘鏘雄威壯第七百四十一章 公主被俘第一百六十六章 斬將第三百九十八章 戰火蔓延第一百零九章 幽州來人第九百二十二章 秦王突圍
第四百六十五章 香衣留念第五十五章 突厥上鉤第二百二十九章 武不能萬敵第五百零六章 春風一笑樓欠更補章說明第七百一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五百五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九十六章 愛蓮說第二百六十三章 巡視地形第八百七十四章 斬玄霸第二十一章 奪嫡謀事第二章 一入侯門深似海第二百四十一章 平局收場第五百一十八章 對飲小酌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國無門第三百三十三章 隆中對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江淮聚兵第六百一十章 合作新項目第三百二十一章 綿裡藏針第五百二十四章 羅府添丁第三百六十章 河灘之戰 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金蟬脫殼第九百一十四章 實幹興邦第七百九十七章 東征序幕第四百九十一章 外族之禍第九百四十五章 聽戰績奏報第九百六十六章 勸誘部落首領第二百六十四章 吐谷渾女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誘敵深入第七十四章 知辱而後勇第二十五章 賣糧車隊第一百八十二章 擒將第三百九十八章 戰火蔓延第一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八十一章 秋季大典第五百零八章 道不同不爲謀第五百六十九章 軍令狀第六十九章 打壓第三百零五章 臣妾做不到第五章 廟堂之爭第五百六十八章 滎陽形勢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將功贖過第四百四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三百章 歡喜冤家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句麗第二百一十三章 印刷術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大軍渡過河第四百四十九章 意氣相投第二百一十章 無可奈何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夜徵人盡望鄉第五百六十三章 背後誹議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各有謀算第五百三十章 用人不疑第一百八十二章 擒將第九百四十三章 破胡虜第七百零三章 北返第二百三十三章 埋下根基第九百四十五章 聽戰績奏報第七百四十章 東門突圍第三百七十五章 行刺第六百三十三章 西北七豪族第一百四十六章 登基爲帝第八百一十三章 圍困東都第一千一十二章 荊門山要塞第九十三章 點撥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月的心思第七百七十一章 生死鏖戰第八百零六章 克澠池第四十四章 大軍北進第六百五十三章 招賢納士第五十章 鐵甲鏘鏘雄威壯第二百二十四章 結識遊俠兒第四百三十八章 瓦崗豪傑第一百九十三章 廟堂之途第一百三十四章 風高天黑肅殺夜集結號(重要通知)第三百七十二章 招募驍果衛第九百四十三章 破胡虜第四百二十七章 懷璧其罪第五章 廟堂之爭第二百零九章 好感破滅第四百零三章 再議計策第六百八十章 不斬來使第六百五十一章 西京來人第三十六章 從軍行第八百五十章 雄關漫漫,堅厚如鐵第三百一十二章 行刺辛秘第七百零七章 兵臨大震關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七百八十一章 秋季大典第七百四十三章 公主病得治第四百九十章 天下勤王第八百六十九章 佈局第五十二章 熱血疆場第五十章 鐵甲鏘鏘雄威壯第七百四十一章 公主被俘第一百六十六章 斬將第三百九十八章 戰火蔓延第一百零九章 幽州來人第九百二十二章 秦王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