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瓦崗豪傑

“瓦崗寨上英雄將,殺貪官,斷皇槓,開官倉、放義糧,黎民百姓都歡暢……”這是河南東郡一帶最近兩年流傳的歌謠,越傳越廣,陸陸續續不少壯丁、流民紛紛登瓦崗山,加入了翟讓的義軍隊伍中。

這翟讓武藝不俗,最先加入隋朝的地方衙門的捕快,然後做了小吏法曹,綠林朋友認識不少,爲人豪爽重義氣,所以在東郡韋城內頗有幾分名氣,奈何因抱打不平得罪上司,被打入了牢獄,判了重罪,監管地牢的獄吏黃君漢,因敬佩其才能和義氣,便偷偷放了翟讓,然後一起離開韋城,落草爲寇。

不久,翟讓帶着兄長翟弘、侄子翟摩侯、摯友王儒信等人,在東郡附近的瓦崗寨,招兵買馬,舉起義旗,引得不少義勇之士絡繹不絕來投奔,其中有賈家樓富商賈雄、飽讀詩書賈潤浦帶着一些族人加入,帶來不少物資和財寶,壯大隊伍。

半年內,翟讓的一位綠林好友單雄信,在本鄉召集了數百血氣方剛的壯士青年,前來助陣,使得瓦崗聲威更震。

這一日,瓦崗寨的聚義堂熱鬧非凡,一些山寨的頭目聚首,大碗吃肉,大碗喝酒之後,商討起瓦崗寨下一步的發展大事來。

翟讓三十五六歲的年紀,國字臉,短鬍鬚,眉鋒濃密,方口大耳,氣宇不俗,目前是瓦崗寨的大當家,環顧一週說道:“諸位兄弟,在這都不是外人,咱們也不說外道話,如今隋朝廷昏庸腐敗,楊廣窮奢極欲,窮兵黷武,不惜民力,鬧得天下沸沸揚揚,各地鋒盜四起,朝廷已經無暇四顧,誰發展的快,誰的隊伍壯大,便擁有了立足亂世的本錢。”

“我瓦崗寨地勢險要,在羣山峻嶺之間,易守難攻,算是一塊寶地,只不過,隨着前來投奔的義士、豪雄增多,加上避難的百姓、家眷等,瓦崗寨的用糧、日常補給等短缺,我們不能在山上自給自足了,必須要相隔法子,維持山寨的生活,光有金銀財寶也不行,我們沒有足夠的糧食、酒肉、布匹等等,有錢在山上也花不出去,要購買外物,離着山城都很遠,不大方便;再說,上萬人花銷巨大,山上的積蓄,也不夠一年的開銷。”

賈潤浦道:“大當家,本人建議,我等應該攻下東郡的韋城,作爲我們自己的山下城邑,如此一來,山寨與韋城便可相互依託,控制糧庫倉稟,以及武器、布匹等作坊,將物資源源不斷往山上運,我山寨也可在城內開自己的酒樓、當鋪等,接納投奔而來的義士,安撫一方百姓,好處很多。”

“這個主意很好啊!”賈雄、王儒信、黃君漢、蔡孝和等人都附和、贊同。、

只有一人忽然插嘴反駁道:“這個辦法雖好,只是不夠大膽,太過保守了。”

衆人望去,眼見說話之人,正是一位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俊傑徐世績,他本是富貴之家的子弟,但是好武鬥勇,一身本領,平時仗義疏財,有俠膽之氣,看到朝廷腐敗,各地亂起,於是離家出走,主動投奔瓦崗山,成爲山上一員小將。

“世績,你有什麼好法子了?”翟讓問向了他。

徐世績起身,在衆目睽睽下,從容說道:“大當家,我是這樣想的,附近是我等家鄉所在,鄉里鄉親,不少老鄰少居,實在不宜侵擾,若是我們搶奪了他們的店鋪,分了他們的財產,恐怕我們以後也無法在這裡立足,這一方百姓,應該受到我們的保護。所以,世績認爲,爲今之計,我們應把目光放在宋、鄭兩州,那裡接近御河,商旅衆多,帶兵去那劫掠官私錢物非常方便,控制那裡的郡縣,有了錢財,可招募更多的兵力,此外,從汴州至黎陽一帶,有通濟渠,運河建成之後,江東不殺物資源源不絕運往東都,我們若能截獲下來,將對瓦崗義軍,有着巨大幫助。”

衆人都愣住了,顯然都沒有想得這麼多,如此遠見,超出他們的預料。

“妙計啊!”翟讓當然聽出這計策的可行性,大喜過望。

單雄信也拍案擊掌道:“此方案大有深意,頗有見地,我認爲可行!”

“是啊,好辦法!”邴元真等人也跟着附和。

翟讓笑着點頭道:“世績有勇有謀,乃是我瓦崗寨的少年勇將,又足智多謀,日後必堪大用!”

“大當家過獎了。”徐世績抱拳一禮,謙虛說道。

翟讓看着衆人道:“我決定了,兵分兩路,由本人親自帶兵,賈雄、徐世績跟隨,前往通濟渠,劫掠途經的商旅船隻,特別是入京進貢的官船,獲取巨豐物資;另一路軍,由單雄信、翟摩侯帶領,攻佔鄭城、宋城,作爲我們瓦崗寨向外擴充的第一步!”

“好,秉遵大當家的吩咐!”這些人都高聲呼喝。

賈潤甫此時說道:“大當家,我還有一個提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潤甫,你但說無妨。”翟讓不拘小節,容易聽進去建議。

賈潤甫道:“大當家,賈某這樣覺得,我們如果僅立足於山寨,佔山爲王,稱呼大當家,二當家、舵主、堂主等還說得過去,一旦向外出兵,這樣稱呼,未免過於隨便,不好指揮士兵,不如按照軍中官職,咱們也設將軍、俾將、司馬、參軍等,這樣等級明顯,分工明確,一目瞭然,也方便行軍打仗的身份,管理三軍,名正言順……”

“有道理!”衆人異口同聲地贊同,因爲一旦確定了官職,他們就不是普通的落草爲寇了,性質完全不一樣。

翟弘更是極力推崇,因爲他覺得自己是翟讓兄長,一旦封官,肯定也是一個將軍,比叫什麼二當家、舵主威風多了。

翟讓點頭,這個提議不錯,能夠根據才能大小和上山先後,身份地位等,捋順職責,初步建制,對於壯大瓦崗寨大有益處,他當場宣佈,要回頭考慮一下大夥的擔當和職責,跟謀士商議過後,過兩日就公佈出來。

第三百九十一章 秦瓊登場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臣私聊第八百二十一章 夏國反應第八百六十三章 談何回頭路第四十八章 神武飛揚第九百零二章 一夜春風來第四百零七章 落崖第五百九十二章 調令第三百九十九章 攻洛陽第八十五章 畫舫聽琴第九百一十七章 溫馨的相聚第三百五十四章 初創十八騎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親自南征第兩百零三章 商女不知亡國恨第四百九十七章 途中血殺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與反偷襲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違反軍令第六百二十四章 雄關漫漫真如鐵第一章 重生在隋第八百一十七章 密會虎牢關第二百三十章 豆蔻年華第二百零五章 遭襲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三敗俱傷第三百一十章 楊族密謀第六百五十三章 招賢納士第二百一十一章 公主駕到第六百九十八章 東進第二百二十五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四十六章 登基爲帝第三百三十一章 言論驚人第四百一十章 一念善惡間第三百一十章 楊族密謀第兩百零七章 朝議科舉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退維谷第九百七十八章 晉安侯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朝議(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關風與月第一千零四章 君臣坦誠第一百九十九章 芙蓉花開俏公主第三百七十六章 各有籌備第一章 重生在隋第四百四十四章 鐵勒盟會第四百六十二章 沉重打擊第二百一十九章 建都詔書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心謀算第七百九十二章 青霜伊人歸第六百四十八章 運籌千里之外第九十章 暗流不止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敵第一千一十七章 用兵之詭道第四百三十四章 逢凶化吉第七百四十九章 鐵馬鏗鏘對華來第七百九十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一百四十七章 誆騙之計第五百三十四章 火鍋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宴小聚第八百一十七章 密會虎牢關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奔之心人皆有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勢殺人第八百八十二章 治國朝令的探討第七百六十章 以假亂真第二十五章 賣糧車隊欠更補章說明第四百一十章 一念善惡間第六百五十三章 招賢納士第三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伐第四百四十章 陣前搦戰第七百二十六章 回京訴苦第三百七十三章 根基已固第一千零四章 君臣坦誠第一百四十七章 誆騙之計第六百一十八章 奪城第三百八十二章 肉飛仙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局勢不妙第七百零八章 斷其糧草第七百二十五章 定策伐岐山第七十九章 羅家老爺子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征北伐第八百零二章 主動請纓第三百二十九章 薛芷箐第四百零四章 落難第六百九十六章 唐朝立第三百二十八章 人傑薈萃第九百六十八章 捷報入宮第六百二十七章 唾手而得湟水城第六百九十章 謀巴蜀第九百三十三章 朝議第二百九十二章 挑起比武第二百五十二章 調兵有策第一千章 流民入長安第六百一十八章 奪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棄城投降第二百三十一章 試圖改變第一千一十章 國庫不足第四百九十一章 外族之禍第四百三十七章 欲語淚先流第五十七章 反擊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月的心思第六百四十三章 忽悠
第三百九十一章 秦瓊登場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臣私聊第八百二十一章 夏國反應第八百六十三章 談何回頭路第四十八章 神武飛揚第九百零二章 一夜春風來第四百零七章 落崖第五百九十二章 調令第三百九十九章 攻洛陽第八十五章 畫舫聽琴第九百一十七章 溫馨的相聚第三百五十四章 初創十八騎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親自南征第兩百零三章 商女不知亡國恨第四百九十七章 途中血殺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與反偷襲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違反軍令第六百二十四章 雄關漫漫真如鐵第一章 重生在隋第八百一十七章 密會虎牢關第二百三十章 豆蔻年華第二百零五章 遭襲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三敗俱傷第三百一十章 楊族密謀第六百五十三章 招賢納士第二百一十一章 公主駕到第六百九十八章 東進第二百二十五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四十六章 登基爲帝第三百三十一章 言論驚人第四百一十章 一念善惡間第三百一十章 楊族密謀第兩百零七章 朝議科舉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退維谷第九百七十八章 晉安侯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朝議(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關風與月第一千零四章 君臣坦誠第一百九十九章 芙蓉花開俏公主第三百七十六章 各有籌備第一章 重生在隋第四百四十四章 鐵勒盟會第四百六十二章 沉重打擊第二百一十九章 建都詔書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心謀算第七百九十二章 青霜伊人歸第六百四十八章 運籌千里之外第九十章 暗流不止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敵第一千一十七章 用兵之詭道第四百三十四章 逢凶化吉第七百四十九章 鐵馬鏗鏘對華來第七百九十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一百四十七章 誆騙之計第五百三十四章 火鍋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宴小聚第八百一十七章 密會虎牢關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奔之心人皆有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勢殺人第八百八十二章 治國朝令的探討第七百六十章 以假亂真第二十五章 賣糧車隊欠更補章說明第四百一十章 一念善惡間第六百五十三章 招賢納士第三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伐第四百四十章 陣前搦戰第七百二十六章 回京訴苦第三百七十三章 根基已固第一千零四章 君臣坦誠第一百四十七章 誆騙之計第六百一十八章 奪城第三百八十二章 肉飛仙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局勢不妙第七百零八章 斷其糧草第七百二十五章 定策伐岐山第七十九章 羅家老爺子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征北伐第八百零二章 主動請纓第三百二十九章 薛芷箐第四百零四章 落難第六百九十六章 唐朝立第三百二十八章 人傑薈萃第九百六十八章 捷報入宮第六百二十七章 唾手而得湟水城第六百九十章 謀巴蜀第九百三十三章 朝議第二百九十二章 挑起比武第二百五十二章 調兵有策第一千章 流民入長安第六百一十八章 奪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棄城投降第二百三十一章 試圖改變第一千一十章 國庫不足第四百九十一章 外族之禍第四百三十七章 欲語淚先流第五十七章 反擊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月的心思第六百四十三章 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