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父子間的秘密

羅昭雲跟着羅藝進入了東廂書房,裡面古樸典雅,載重着幾盆蘭花和富貴竹,臨牆一架有兩排書架,書架上放着一些古玩器具,還有一些文史典籍宗卷,有些書香氣。

當然,羅藝武將出身,最引人矚目的是一張大隋疆域圖掛在書案後的屏風上,上面標註着時下隋朝的州縣區域,山川河流。

屏風東側面牆壁,還有一幅燕山至遼東一帶的地形圖,角落的衣架上,掛着一身厚重盔甲和軟甲,絆甲絲絛,西側面牆上則掛着幾口寶劍,頓時使書房增添了幾分戈甲之氣。

在屏風正前,有一張曲足卷耳几案,案上擺着一盞罩紗燈,還有紙墨筆硯和一摞卷宗。

羅藝似乎察覺到阿郎有些反常,哪有平時的癲瘋之態?心中有些疑問,臉色沉着,坐在了几案後面的長椅上。

大隋一朝,胡椅胡凳早已流入中原,甚至在西魏的時候,胡風盛行,飲食、服飾、文化各個方面,中原都大量吸收了胡人文化,但有些方面,還是保持着漢人的習俗。

比如胡椅胡凳,在中原河東、山東一帶,那裡經年治儒,漢俗非常濃烈,排斥胡人的許多起居習俗和用具,仍然曲裾深衣,席地跪坐等等,但是在邊疆一帶還有隴西關內,許多貴族家裡,已經開始置辦座椅了,垂足而坐。

畢竟像秦漢時期的跪坐蒲團或席子之上,時間一長,雙腿發麻,並不輕鬆,而且以前古人講究的《周禮》中的禮儀,早就被五胡亂華的動盪衝擊,弄得儒術半殘,舊禮崩壞,所以一些門閥貴族,已經不考慮跪坐以前的意義和象徵是什麼了,採用桌案和胡椅,比較實用方便一些。

幽州乃邊陲之地,受戎狄胡風影響更強烈,而且邊關戰地,武將們很少遵守儒家士人那一套講究,所以率先採用了椅凳和高桌了。

羅藝垂足而坐後,定睛瞧着十歲的羅昭雲,不知他要跟自己談什麼,但是心中隱隱感覺到,肯定有什麼事情,自己被矇在鼓裡,並不知曉。

“說吧,你爲何不瘋了?”

羅昭雲拱手道:“回父親,孩兒溺水過後,的確有些受刺激,精神不寧,但是逐漸已經好轉了,只是沒有表露出來而已。”

“爲何要隱瞞,連爲父都要欺騙嗎?”羅藝心中驚訝,雖然有些高興他病好轉了,但是被孩子欺騙了,也有些不快。

“因爲孩兒醒後,回想一下,覺得自己出事,頗有蹊蹺,根本不是失足墜落湖中,也不是好奇去玩水,而是有人暗中使壞,要謀害我的成份居多。”

“你說什麼!”羅藝脾氣剛烈,一聽有人要害他的兒子,頓時眉峰怒對,滿臉的戾氣,放很狠話道:“你可知是誰下的黑手,如果有證據,爲父一定爲你討回公道,誅殺此惡人!”

這一刻的羅藝,從一位武夫,瞬間變成了將軍氣勢,滿臉鐵青,目光如電,殺機方剛,一雙青筋畢露的大手,已經攥緊了拳頭,顯然動了真怒。

羅昭雲此時真想一口咬定,就是大夫人孟氏指使人害他,甚至連他母親柳氏的死都跟她有關,可是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深呼吸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下來。

因爲他不敢肯定,自己說出孟氏之後,羅藝是相信他這個庶子,還是相信陪伴他多年的正室妻子,何況他沒有證據,只憑着猜測,狀告不成,下一刻就容易遭到反噬。

打蛇打七寸,否則必遭反咬一口,如果孟氏反說自己污衊,或是精神不正常,在胡言亂語,那就糟了,不但提前暴露了自己,還會招致對方更狠辣的報復。

他有寧澤宇的二十六年讀書和工作的經歷與智慧,看過許多的影視和小說,又讀了不少史書,雖然沒有用計策害過人,也沒有施展的機會,但並不代表他不懂,現在步步爲營,如履薄冰的時候,每走一步,都要小心謹慎,否則稍有不慎,萬劫不復。

何況,羅家在關隴集團小有名氣,能嫁給羅藝做正室的孟家,估計也不俗,這還會牽扯門閥貴族之間的利益關係,弄不好,羅家會舍掉他這個庶子,維護正妻的顏面這也說不定。

羅昭雲鎮定回道:“回父親,孩兒也是在猜測,當時走在後花園的湖邊,被人從後面推了一把,並不知道誰是主謀,幫兇有哪些,會不會是父親仇家或敵對政客,採取的這種手段,要斷我羅家香火,否則,爲何女孩子都能撫養起來,唯獨男嬰,羅府已經夭折四五人了。”

他說的含糊其辭,沒有直接把矛頭指向大夫人孟氏,而是擴大化,這樣一來,使羅藝更加重視這件事,讓他自己去分析、尋找答案,自己只能點到爲止,如果他追查不到,那就說明,羅藝膽識和本領有餘,卻剛正耿直,心細不足,終究難成一流梟雄人物。

羅藝皺起眉頭,臉色陰晴變化不定,迅速想到了孟氏、曹氏,還有府內幾個可疑人物,或是其它家族安插的眼線,也可能是朝廷派來的暗衛等等,都有可能,畢竟隋文帝得江山的路數不正,故而越老猜忌越重,已經斬殺不少功臣和追隨者,派一些暗衛潛入邊疆大吏和將軍府內盯梢、監視,也說得過去。

他尋思了半刻,也沒有想到誰最有可能,面色鐵青,說道:“從明日起,爲父立即調動一些心腹侍衛,日夜守護在你的庭院,保護你的安危,絕不讓這種事再出現了。”

羅昭雲心想那樣我會死的更快,外賊好擋,家賊難防,只怕我一暴露,隨時都有可能被暗害了。

因爲他太小了,只有十歲,整個羅府,除了羅藝之外,幾乎所有的管事、奴婢、家丁等人,絕大多數都聽從大夫人孟氏的,羅藝還經常去軍營,或者巡視馬場、糧倉、邊界之地,動輒十數日才歸,根本庇護不了他。

羅昭雲連忙勸阻道:“父親,不可,這樣一來,我反而更加危險,正所謂明槍易擋,暗箭難防,現在的我,失去了威脅,被傳爲了失心瘋的孩子,反而安全許多,父親一旦加強守衛,說出我無恙的事,只怕對孩兒不利,畢竟有千日做賊,卻無千日防賊之理。”

羅藝聽到了兒子的話,沉吟半晌,覺得十分有道理,他的臉色漸漸沉了下來,想不到在自己的府邸,還發生這樣的禍事,連自己的親生骨肉都保護不了,也太憋屈了。

同時,他也覺得,這個十歲的孩子,心思縝密,竟然能想得比他周全多了,而且言語流暢,又不拘於古,還夾雜一點新鮮的詞,讓他頗感意外。

羅藝狐疑地問:“我兒如此年紀,爲何想得如此周全,背後可有人給你支招?”

羅昭雲早就想好了託辭,搖頭道:“孩兒以前常出入父親的書房,看到過一些史書典籍,如陳壽《三國志》,裡面寫到很多智謀和用兵詭變之法,還有儒典中《易經》裡也常講要懂得‘易變’之理,以前孩兒只是囫圇吞棗地背下,並無領會,孰知這次溺水過後,頭疼的厲害,等痛感消失後,反而領悟出了許多道理,加上自己性命面臨危險,所以腦子就靈活了一些。”

(ps:新書階段求收藏和推薦票啊!能打賞的更好哦!)

第六百七十一章 乘勝追殺第九百六十一章 半路殺出程咬金第八百零三章 陣前投誠第六百八十章 不斬來使第五百六十章 樂極生悲第三百一十二章 行刺辛秘第六百二十五章 振奮士氣第一百二十二章 蒲山公第四百六十二章 沉重打擊第三百六十章 河灘之戰 下第九百三十七章 揮師北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熟悉的面孔第六百七十四章 消息驚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早有擇取第六百三十九章 登門相見第五百九十八章 叛軍攔路第一千零五十章 親征江淮第一百四十章 局勢嚴峻第五百四十九章 定策破軍第四百二十一章 官復原職第二百三十八章 酒樓切磋第九百四十一章 上陣父子兵第九百三十六章 祭旗出征第五百九十二章 調令第五百零八章 道不同不爲謀第二百三十五章 早有擇取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府團聚第九百一十一章 食物與肉第四百章 虛張聲勢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夜奪定遠城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工業曙光第九百三十五章 夜宴羣妃聚第兩百零八章 行刺事件第六百零一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一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九百六十四章 大破突厥第五百五十八章 河北雄第十二章 廝殺第二百五十九章 踏西行第六百三十一章 設立驛亭第七百零八章 斷其糧草第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第三百九十一章 秦瓊登場第二百二十二章 造東都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留後患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會師請罪第八百七十八章 相見歡第二百三十八章 酒樓切磋第六百零一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一千一十九章 美食爭議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攻清流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七百九十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戰前夕的平靜第四百二十三章 各奔西東第四百三十四章 逢凶化吉第四百八十一章 祖孫密談第七百零六章 交鋒難免第六百九十八章 東進第三百五十八章 兵臨遼水第五百四十六章 軍心凝聚第一百五十六章 帳內議事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逢才女第七百七十三章 入主西京第六百八十二章 反與不反的爭論第九百二十八章 接受降表第六百四十三章 忽悠第九十六章 愛蓮說第九百九十二章 御史進諫第八百八十五章 禁閉的平陽公主第五百七十六章 代海寺之圍第二百九十二章 挑起比武第一千一十一章 交代措施第九百一十五章 紫嫣到來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圍而出第四百七十五章 猜疑起殺機第四百三十二章 鍥而不捨第七百二十五章 定策伐岐山第一百九十章 告別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鏖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劫後餘生第三百八十五章 破城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將功贖過第九百零九章 胸有成竹第八百二十二章 皇子誕生第八百一十四章 開科取士第八百九十二章 醒來交談第七百八十章 大華新律第二十章 矛盾激化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圍而出第三十章 廢立太子第三百四十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八百六十三章 談何回頭路第五百六十五章 對峙局面第五百八十一章 驚天下第九百七十四章 敞開心扉第五百六十三章 背後誹議第四百八十一章 祖孫密談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夜奪定遠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
第六百七十一章 乘勝追殺第九百六十一章 半路殺出程咬金第八百零三章 陣前投誠第六百八十章 不斬來使第五百六十章 樂極生悲第三百一十二章 行刺辛秘第六百二十五章 振奮士氣第一百二十二章 蒲山公第四百六十二章 沉重打擊第三百六十章 河灘之戰 下第九百三十七章 揮師北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熟悉的面孔第六百七十四章 消息驚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早有擇取第六百三十九章 登門相見第五百九十八章 叛軍攔路第一千零五十章 親征江淮第一百四十章 局勢嚴峻第五百四十九章 定策破軍第四百二十一章 官復原職第二百三十八章 酒樓切磋第九百四十一章 上陣父子兵第九百三十六章 祭旗出征第五百九十二章 調令第五百零八章 道不同不爲謀第二百三十五章 早有擇取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府團聚第九百一十一章 食物與肉第四百章 虛張聲勢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夜奪定遠城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工業曙光第九百三十五章 夜宴羣妃聚第兩百零八章 行刺事件第六百零一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一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九百六十四章 大破突厥第五百五十八章 河北雄第十二章 廝殺第二百五十九章 踏西行第六百三十一章 設立驛亭第七百零八章 斷其糧草第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第三百九十一章 秦瓊登場第二百二十二章 造東都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留後患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會師請罪第八百七十八章 相見歡第二百三十八章 酒樓切磋第六百零一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一千一十九章 美食爭議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攻清流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七百九十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戰前夕的平靜第四百二十三章 各奔西東第四百三十四章 逢凶化吉第四百八十一章 祖孫密談第七百零六章 交鋒難免第六百九十八章 東進第三百五十八章 兵臨遼水第五百四十六章 軍心凝聚第一百五十六章 帳內議事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逢才女第七百七十三章 入主西京第六百八十二章 反與不反的爭論第九百二十八章 接受降表第六百四十三章 忽悠第九十六章 愛蓮說第九百九十二章 御史進諫第八百八十五章 禁閉的平陽公主第五百七十六章 代海寺之圍第二百九十二章 挑起比武第一千一十一章 交代措施第九百一十五章 紫嫣到來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圍而出第四百七十五章 猜疑起殺機第四百三十二章 鍥而不捨第七百二十五章 定策伐岐山第一百九十章 告別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鏖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劫後餘生第三百八十五章 破城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將功贖過第九百零九章 胸有成竹第八百二十二章 皇子誕生第八百一十四章 開科取士第八百九十二章 醒來交談第七百八十章 大華新律第二十章 矛盾激化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圍而出第三十章 廢立太子第三百四十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八百六十三章 談何回頭路第五百六十五章 對峙局面第五百八十一章 驚天下第九百七十四章 敞開心扉第五百六十三章 背後誹議第四百八十一章 祖孫密談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夜奪定遠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