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 接受降表

唐王李淵決定歸降了,不再這樣硬撐下去,因爲再戰,也許只是幾個時辰,晉陽宮就會變成一片瓦礫,生靈塗炭。

他已經無法逆轉大勢,也不願意一死百了,所以,心存僥倖心理,一是等待李世民突圍的消息,順利到了關外,他還是有談判的籌碼,保住全家的性命。

倘若秦王突圍失敗,那麼李淵只能把活命的機會,押注在羅昭雲這個人身上,倘若他愛惜羽毛,念及舊情,或許還能饒自己一命,畢竟自己過了知天命年紀,再過幾年就是花甲歲數,胸無凌雲之志了,如果能平穩過後半生,他寧可歸附大華。

只是現在,是否有機會被赦免,或是不秋後算賬,這是一個未知數。

總管李唐立朝之前,尤其是魏晉南北朝以來,戰亂頻發,超跌更迭很快,那些前朝末代皇帝,基本沒有什麼善終。

許多末代君王哪怕把皇位禪讓出去,過不了兩年,沒有價值了,風波過去了,也會被毒死、賜死。

歷史上唯一的一個末位皇帝,能夠善終的,可能就是漢獻帝劉協了,連子孫後代,也能夠享受位極人臣的優待。

他登基時候,還是孩子,東漢末年,災荒四處,天下起義不斷,先是宦官弄權被操控,隨後被董卓控制,但董卓殘暴不仁,引起天下諸侯羣起而攻之。等董卓大敗之後,劉協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當時的歷史環境,曹操之所以能夠在諸侯爭霸中脫穎而出,除了曹操本人能力強大外,更重要的,還在於有有一個非常好的底牌,就是這個傀儡皇帝,使得自己出師有名,討伐天下。

當時曹操爲表臣服之心給天下人看,軟化劉協的反抗,並起到監督作用,先後將自己的三個女兒嫁給了劉協,等曹操病逝之後,劉協被迫禪位給曹丕,被封爲山陽公,雖然降爲公爵,但是在封地之內,卻繼續享有漢皇室特權,並未遭到加害,等劉協老死而逝,壽終正寢,魏明帝摔羣臣親自哭祭,並以漢天子禮儀葬於禪陵。

等劉協去世後,山陽公的爵位,一直傳下去三代,到了玄孫劉秋手中,但因爲劉秋後來參與了永嘉之亂,致死爵位被廢,從此這一支衰落消失。

李淵在想,自己能否像劉協那樣幸運,唯有天知曉了。

天亮起來,早霧散開,晨陽初照,充滿了生機勃勃。

整個晉陽城,兵戈聲止,變得寧靜,各家各戶的百姓小心翼翼地打開自家的院門,看到外面橫屍不少,正在帶兵的士卒在推車拉送屍體,要統一送出城外,然後下葬掩埋。

在掩埋前,會在城外分幾個區域,讓自家人去認領屍體。

“李唐歸降大華,百姓無辜,不必驚嚇!”

“大華優待俘虜和百姓,正午會有口糧下發給每家每戶,各街坊里長輕點戶口人數,帶人領口糧。”

每個街道,都有兩名士卒瞧着銅鑼,穿街過道,宣揚着最新的政策消息,安撫城內百姓。

同時,城門口,各坊市門口,各主幹街道路口,都張貼了大華安撫百姓的優待,讓晉陽子民寬心。

“終於結束了,李唐投降,我家二郎不必再打仗了。”

“我家死了老頭子,和兩個兒郎,只剩下老婆子,還有一個小兒子了,往後的日子可怎麼過。”

“隔壁家的張娘子,比你們還慘,丈夫和孃家父親、弟弟都死了,自己被唐軍給禍害了,還有一個三歲娃子,以後也得活下去啊。”

大街小巷,許多民戶走出來,得知了大華不擾民,並且大赦晉陽百姓的消息,都感到高興,擔憂之前退去,早先還擔心大華軍隊攻破晉陽之後,會屠城殺人,現在可放心了。

正午時候,排隊去取了十天口糧,暫時讓城內民戶能夠溫飽,活下去,不至於被餓死了。

更多的糧草,還需要從洛陽一帶,回洛倉等大隋的官倉調運過來,救濟這裡的百姓。

畢竟一年多沒有勞作,城內數十萬人口,已經銳減一半,剩下的二十萬市民,要活下去,至少每家戶口,需要幾個月的糧食來度日。

而且,還得儘快組織春耕,耕種一些晚種農作物,這樣秋季還能有些收成,否則,光靠救濟,這麼多人,官府要出的糧食就太多了,在戰亂年代,軍隊糧草都調撥困難,各地難民頻出,實在無法兼顧。

李淵和後宮嬪妃們被暫時看押在晉陽宮一個側府宮邸內,裡外都有重兵把守。

那些文臣武將,分開關押,等陛下的聖旨前來,宣讀罪名,該啓用的啓用,該赦免的赦免,該誅殺的要誅殺。

徐世績接受了降表後,命人將晉陽宮內的奇珍異寶、國庫金銀玉器等物,全部輕點封存,那些戶籍書冊等,也都打包存好,等待上繳國庫,運往長安城,這裡面許多寶物就是當時長安陷落前,從長安城偷偷運來的大隋寶物。

第七百八十一章 秋季大典第一百三十一章 自投羅網第六百八十三章 私情第八百三十章 定計第二百六十五章 審問第六百七十一章 乘勝追殺第九百八十五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八百七十四章 斬玄霸第八百六十九章 佈局第九百三十五章 夜宴羣妃聚第三百八十五章 破城第九百二十八章 接受降表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運河第三百六十七章 月與燈依舊第八百一十七章 密會虎牢關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尾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波欲來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意孤行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嚴懲不貸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儒授課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軍扶風第一百九十八章 美人蕭後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戰不停第一章 重生在隋第二百九十七章 久別歸長安第一百七十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七百八十二章 冊封百官第一章 重生在隋第三百八十五章 破城第九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身影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揣心思第六百四十一章 正統之辯第九百零一章 犯大華雖遠必誅第三百七十七章 二次伐遼東第一百二十三章 紅拂侍女第六百四十三章 忽悠第九百七十二章 強求不得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第七百七十九章 安撫後宮第五百六十六章 父子圖天下第一千一十章 國庫不足第三百六十三章 鏖戰遼東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連環陣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月的心思第一百五十七章 練兵第六百四十八章 運籌千里之外第八十一章 密謀第七百四十章 東門突圍第九百二十九章 密函捷報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戰而勝第七百四十九章 鐵馬鏗鏘對華來第五百九十章 接納秦瓊第四百一十三章 這個殺手不太冷第六百四十六章 倒戈第三百七十五章 行刺第二百五十章 遣將布兵第六百一十三章 議出兵第八百六十八章 糧道出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考慮細微第六百三十二章 撥亂反正第八百七十四章 斬玄霸第七百章 立國第六百八十一章 年關聚第八百一十三章 圍困東都第三百二十七章 人言可畏第四百五十九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二百四十一章 平局收場第七百一十四章 唐政不穩第七百二十一章 巾幗俏公主第四百九十四章 強勢歸來第六百四十五章 借力打力第五百七十四章 各施計謀第五百零四章 相處以沫第五百七十七章 亂軍拼殺第六百三十三章 西北七豪族第五百八十七章 羣情激憤第四百七十一章 讖語第二十六章 拼殺第八百一十二章 巡視學院第四百四十七章 化解兵變第二百三十八章 酒樓切磋第四百八十九章 雄關破第十八章 猜忌日重第六百四十七章 各有進展第三百五十三章 燕雲堡第一百六十七章 謀算第一百五十三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八十四章 那一抹低羞的風情第一百二十八章 護送任務第七百五十三章 初戰大捷第三百一十章 楊族密謀第六百七十七章 暗流洶涌第五百二十章 學術探討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機四伏第二百四十章 龍爭虎鬥第九百九十一章 華律新法第六十三章 東宮率衛第九百八十二章 南下增兵第九百九十四章 血戰河灘第六百八十三章 私情
第七百八十一章 秋季大典第一百三十一章 自投羅網第六百八十三章 私情第八百三十章 定計第二百六十五章 審問第六百七十一章 乘勝追殺第九百八十五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八百七十四章 斬玄霸第八百六十九章 佈局第九百三十五章 夜宴羣妃聚第三百八十五章 破城第九百二十八章 接受降表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運河第三百六十七章 月與燈依舊第八百一十七章 密會虎牢關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尾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波欲來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意孤行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嚴懲不貸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儒授課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軍扶風第一百九十八章 美人蕭後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戰不停第一章 重生在隋第二百九十七章 久別歸長安第一百七十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七百八十二章 冊封百官第一章 重生在隋第三百八十五章 破城第九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身影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揣心思第六百四十一章 正統之辯第九百零一章 犯大華雖遠必誅第三百七十七章 二次伐遼東第一百二十三章 紅拂侍女第六百四十三章 忽悠第九百七十二章 強求不得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第七百七十九章 安撫後宮第五百六十六章 父子圖天下第一千一十章 國庫不足第三百六十三章 鏖戰遼東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連環陣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月的心思第一百五十七章 練兵第六百四十八章 運籌千里之外第八十一章 密謀第七百四十章 東門突圍第九百二十九章 密函捷報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戰而勝第七百四十九章 鐵馬鏗鏘對華來第五百九十章 接納秦瓊第四百一十三章 這個殺手不太冷第六百四十六章 倒戈第三百七十五章 行刺第二百五十章 遣將布兵第六百一十三章 議出兵第八百六十八章 糧道出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考慮細微第六百三十二章 撥亂反正第八百七十四章 斬玄霸第七百章 立國第六百八十一章 年關聚第八百一十三章 圍困東都第三百二十七章 人言可畏第四百五十九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二百四十一章 平局收場第七百一十四章 唐政不穩第七百二十一章 巾幗俏公主第四百九十四章 強勢歸來第六百四十五章 借力打力第五百七十四章 各施計謀第五百零四章 相處以沫第五百七十七章 亂軍拼殺第六百三十三章 西北七豪族第五百八十七章 羣情激憤第四百七十一章 讖語第二十六章 拼殺第八百一十二章 巡視學院第四百四十七章 化解兵變第二百三十八章 酒樓切磋第四百八十九章 雄關破第十八章 猜忌日重第六百四十七章 各有進展第三百五十三章 燕雲堡第一百六十七章 謀算第一百五十三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八十四章 那一抹低羞的風情第一百二十八章 護送任務第七百五十三章 初戰大捷第三百一十章 楊族密謀第六百七十七章 暗流洶涌第五百二十章 學術探討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機四伏第二百四十章 龍爭虎鬥第九百九十一章 華律新法第六十三章 東宮率衛第九百八十二章 南下增兵第九百九十四章 血戰河灘第六百八十三章 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