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反與不反的爭論

夜宴如期進行,西北重要的文武官吏都聚齊在此,不少都是出自關隴、山東、河北、渤海等高門大戶的子弟。

許多新人經過地方鍛鍊,已經不再是當初紙上談兵,志比天高的輕浮狀態,變得內斂不少。

周仲隱、蘇均、蘇昱、長孫安世、虞仁孝、虞澄道、韋義節等皆已回來,簡單彙報着自己工作情況和收穫,具體內容都寫成奏章,已呈遞上去,需要少帥和智囊團查閱。

樑元禮、崔師、張峻等西北舊部官吏,也都歸來,參拜少帥。

他們心中都感慨萬千,當年羅成還是少年將軍,要帶兵進攻吐谷渾。八年過去,羅成已經是西北十一郡的無冕之王。

這些年,他們深深體會到一個少年英主的崛起,都心中激動,能跟着這樣的人起兵,早入核心班子,未來都會受到重用,有更大的成就。

事實上,李靖、侯君集、長孫無忌、杜如晦等人,心裡都隱隱把羅成當作日後爭奪天下的英主,更加盡心盡力,即使日後羅成不想稱帝,這些麾下,也不會善罷甘休,肯定不斷勸諫。

古往今來不少英雄,都不是他們自己率先就想要稱王稱霸,而是時勢醞釀而成,把這些英雄推到了那個顯眼位置,權力不由他不從。

宴會進行到中間,羅昭雲開口入正題道:“諸位,在各地駐守平亂、治理民生,從關隴和中原,到西北酷寒之地,異常艱苦,這半年多,諸位都辛苦了,古言道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沒有這些磨礪,相信不少人的進步絕對沒有這麼大。”

衆人聞言點頭,不少士子以前在京城內都是閒置,沒有當過實權官吏。雖然眼下在西北派往地方當縣令,看似官小,卻是地方一把手,以小見大,管中窺豹,能磨練很多才能。

羅昭雲又道:“如今天下各處豪傑並起,立國稱帝如同兒戲,大小支的叛軍如過江之鯽,我們的力量的確不能逐一消滅。本帥經常在思考,爲何繁華盛世會一下子變得如此千瘡百孔,如何才能消滅亂軍,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那就是推陳出新,讓百姓重新認可一個體系,就如同我們西北這樣,政令因地制宜,自己制定,這樣就能重新粘合起來。”

“少帥,我們推出新策,未經過朝廷允許,只怕朝中的大臣和陛下知曉,會猜忌少帥。”長孫無忌出身長孫豪族門閥,深知皇室君主的猜忌之心,羅成這樣做,其實已經觸犯了朝廷的底線,要不是亂世,早就被楊廣傳回朝廷砍了頭。

羅昭雲拿出一張奏摺,扔在桌上道:“李淵目前權傾朝野,擁立楊侑爲新皇帝,發詔書要召我回京,本帥當然回絕,如今李淵又頒佈檄文,廢除我西北統帥一職,還把我西北軍列爲最大的反王之一,呵呵,簡直可笑!”

衆人聞言都是一驚,但旋即冷靜下來,不以爲然,這樣撕破臉也好,那麼他們就可以擁戴少帥稱王了。

侯君集先慷慨激昂:“屬下以爲,少帥應該反了這朝廷,如今少帥已經是西北最高統領,整合十一郡,這不是朝廷賜予的,而是我們自己打下來的,這民生,是少帥府治理的,這兵馬,是我們組建的,與朝廷無關。李淵狼子野心,效仿董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皆知,所以,我們沒必要聽從西京號令,直接稱王,出兵打下大興城。

不少年輕人被侯君集說的心動,一旦羅成稱王稱帝,那麼他們的身份和地位就水漲船高,成爲了開國功臣,可以庇廕後世幾代子孫

杜如晦道:“時勢造英雄,這時勢無非天時、地利、人和,如今少帥已經在西北佔據這三樣,何愁不能幹一番大事業!”

宴會內的姚思廉、虞世南、孔穎達等人聽完,臉色都是一驚,發現這西北,恐怕是一支最大的諸侯勢力。

屈突通聞言,臉色不是很好看,他是忠於朝廷者,雖然朝廷已經無藥可救,但是他氣節還在,所以沒有投降李唐,而是投奔這裡,就是做給天下人看,他屈突通是一個光明磊落、忠心耿耿的肱股之臣。

如果西北也反了,他參與其中,積攢的忠君名聲,豈不是受到連累,那跟投降李淵有何區別了?因此,心中有些芥蒂。

羅昭雲把衆人的神色都觀察入眼後,緩緩道:“諸位心情我能理解,但我受陛下器重,委以重任,在這國將傾崩時刻,更應該站好最後一班崗。只要陛下在江都一日在位,我當一日爲西北統帥,遵從隋號,絕不背叛。”

在場的文武官員們都傻眼了,想不到羅昭雲說的如此堅決,不肯叛隋,心中都有些焦急,眼中有着失望。

屈突通聞言後,驀然有些激動,他果然沒有看錯人,陛下也沒有看錯人,羅成能說出這番話,堅持做到,就已經非常忠於職責了。

不過,也有細心者聽出了其中的不尋常味道。

長孫無忌開口問:“少帥,倘若江都被叛軍攻破,陛下在江都遇害,那你將如何?”

羅昭雲猶豫一下,說道:“那時本帥還了陛下的恩情,自然不會再受到那些傀儡皇帝的制約,不論是西京楊侑,還是東都楊侗,他們年紀幼小,正所謂主少國疑,他們都已經被李淵、王世充之流架空了,我們這些之士,雖然忠肝義膽,但也不會蠢得任人宰割,那時候,只能自立門戶了。”

文武官吏們,聽到他說出這些,頓時鬆了一口氣,心想只要楊廣死在江都,那麼西北依舊有稱王的機會。

這時候,在場不少人心中都盼着楊廣早點死了,最好年關過不去,除夕就死。

郭孝恪提議道:“那我們就跟李淵的僞聖旨對着幹了,管他什麼旨意。”

“李淵想要篡奪皇位,其心可誅,大逆不道,明日起,立即發佈檄文,昭告統轄的十一郡,陳列李淵罪狀,叛出朝廷,挾持代王,權傾朝野,淫禍後宮,實乃董卓第二。”

羅昭雲慷慨陳詞,也要發動宣傳手段,打輿論戰,把李唐的名字抹黑搞臭。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歷史上的賢明,往往都是勝者自己貼金而已。

第六百四十九章 激化矛盾第一百九十章 告別第六十七章 騎虎難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敗垂成第二百三十八章 酒樓切磋第四百八十章 驚人言論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八百五十九章 御駕親臨城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勝局已定第四百九十二章 胸有退敵策第四百七十七章 西苑風波第六百一十九章 遊說第二百六十三章 巡視地形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敗身亡第三百八十六章 面聖第七百九十七章 東征序幕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儒授課第五百七十一章 桃花林下少女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雁門之圍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意孤行第五百六十三章 背後誹議第二百五十三章 勝利在望第七百一十六章 與唐交鋒第五百七十二章 心理暗示第一百一十章 重聚敘談第四百一十八章 下落不明第二百三十三章 埋下根基第九百八十一章 父女重逢第二百八十四章 圍獵佈局第十八章 猜忌日重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征北伐第九百零一章 犯大華雖遠必誅第九百一十六章 求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三十八章 元氣大傷第七百七十二章 夜奪長安城第五百章 板蕩識城臣第九百九十一章 華律新法第三百九十四章 血戰平壤城第四百七十二章 趁機陷害第一百六十二章 主力渡河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器晚成第八百六十章 城破與追殺第九百四十二章 王牌對王牌第二百四十章 龍爭虎鬥第七百九十六章 浴中四美第三百零三章 完璧歸羅第四百五十六章 周密計劃第八百五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六百五十九章 收攬八郡第六百五十五章 打西涼第三百一十六章 考慮細微第四百章 虛張聲勢第六百三十二章 撥亂反正第五百零四章 相處以沫第三百四十七章 榮歸故里第一百四十六章 登基爲帝第六百一十八章 奪城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紈絝枉法第四百六十五章 香衣留念第六百三十章 西秦謀劃第四百七十四章 情絲苦第五百九十七章 遠行第四百六十六章 謀計第二百八十章 冠武侯第五百五十五章 固邊陲第四百七十三章 規模壯大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新型織布機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行山之旅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東巡洛陽第七百四十五章 另有重任第六百三十一章 設立驛亭第一百五十七章 練兵第一千二十章 飼養新技術第二百九十二章 挑起比武第五百三十一章 渤海高氏第六百零三章 走馬上任第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決雌雄(中)第五百五十六章 堅守防線第五百二十八章 盤算賬目第九百四十章 騎兵陣法第二十五章 賣糧車隊第一千零五十章 親征江淮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國無門第一百一十四章 訪客第五百六十四章 驅狼逐虎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江淮聚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帳內議事第九百六十章 秦瓊生猛第七十二章 刀法絕倫第二百八十二章 談婚事第八十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千零二章 胥吏的擴用第一百八十三章 苦戰後的勝利第三百三十五章 才女的請求第六百七十一章 乘勝追殺第十三章 少當家第九十五章 見伊人
第六百四十九章 激化矛盾第一百九十章 告別第六十七章 騎虎難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敗垂成第二百三十八章 酒樓切磋第四百八十章 驚人言論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八百五十九章 御駕親臨城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勝局已定第四百九十二章 胸有退敵策第四百七十七章 西苑風波第六百一十九章 遊說第二百六十三章 巡視地形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敗身亡第三百八十六章 面聖第七百九十七章 東征序幕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儒授課第五百七十一章 桃花林下少女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雁門之圍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意孤行第五百六十三章 背後誹議第二百五十三章 勝利在望第七百一十六章 與唐交鋒第五百七十二章 心理暗示第一百一十章 重聚敘談第四百一十八章 下落不明第二百三十三章 埋下根基第九百八十一章 父女重逢第二百八十四章 圍獵佈局第十八章 猜忌日重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征北伐第九百零一章 犯大華雖遠必誅第九百一十六章 求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三十八章 元氣大傷第七百七十二章 夜奪長安城第五百章 板蕩識城臣第九百九十一章 華律新法第三百九十四章 血戰平壤城第四百七十二章 趁機陷害第一百六十二章 主力渡河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器晚成第八百六十章 城破與追殺第九百四十二章 王牌對王牌第二百四十章 龍爭虎鬥第七百九十六章 浴中四美第三百零三章 完璧歸羅第四百五十六章 周密計劃第八百五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六百五十九章 收攬八郡第六百五十五章 打西涼第三百一十六章 考慮細微第四百章 虛張聲勢第六百三十二章 撥亂反正第五百零四章 相處以沫第三百四十七章 榮歸故里第一百四十六章 登基爲帝第六百一十八章 奪城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紈絝枉法第四百六十五章 香衣留念第六百三十章 西秦謀劃第四百七十四章 情絲苦第五百九十七章 遠行第四百六十六章 謀計第二百八十章 冠武侯第五百五十五章 固邊陲第四百七十三章 規模壯大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新型織布機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行山之旅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東巡洛陽第七百四十五章 另有重任第六百三十一章 設立驛亭第一百五十七章 練兵第一千二十章 飼養新技術第二百九十二章 挑起比武第五百三十一章 渤海高氏第六百零三章 走馬上任第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決雌雄(中)第五百五十六章 堅守防線第五百二十八章 盤算賬目第九百四十章 騎兵陣法第二十五章 賣糧車隊第一千零五十章 親征江淮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國無門第一百一十四章 訪客第五百六十四章 驅狼逐虎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江淮聚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帳內議事第九百六十章 秦瓊生猛第七十二章 刀法絕倫第二百八十二章 談婚事第八十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千零二章 胥吏的擴用第一百八十三章 苦戰後的勝利第三百三十五章 才女的請求第六百七十一章 乘勝追殺第十三章 少當家第九十五章 見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