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坐個火車也能被約稿?(保底1更)
呂曉燕回到單位上班了,進門就有同事問她:“那個《春天在哪裡》是咱們家樂樂唱的嗎?”
她得意點點頭:“唱的還不錯吧。”
“哎呀,唱的太好了,我小孫子現在天天在我耳邊唱嘀哩嘀哩哩,改天帶樂樂認識一下啊。”
“我看就沒有這個必要了,我閨女還小呢。”呂曉燕立即警惕起來,小黃毛休想靠近!
正聊着,新主編叫她來一趟辦公室。
首先是《天書奇譚》的樣書出來了。
“我們準備和三月刊一起推出,順便還能通過雜誌廣而告之一下。”
呂曉燕看着這本不算太厚,圖文並茂的書道:“好,回頭我跟魏什麼說一聲,這部樣書我就給他拿過去了。”
新主編點點頭:“還有一個事兒,我聽說魔都的《少年文藝》加印了,《勇敢者的遊戲》反響相當不錯。”
呂曉燕笑道:“魏什麼的小說都很有新意,不落窠臼,會得到讀者的青睞也是正常的。”
其實主編擔心的是:“你說咱們把兩部小說交換了一下,不會換錯了吧?”
這可是他上任後執行的第一個決定,還是因爲聽了呂曉燕的勸。
他現在又覺得《黑貓警長》的創意不如《勇敢者的遊戲》,別到時候換出去的爆了,留下來的這個卻啞火了。
呂曉燕寬慰道:“不會的,咱們的讀者基本是小學生甚至學前兒童,《黑貓警長》比《勇敢者》更適合我們的讀者羣體,就說我們家那兩個,明顯都更喜歡黑貓警長,現在喜子還跟我鬧着養貓呢。”
聽她這麼說,新主編稍微放寬了心。
“我這也有個事兒,”呂曉燕道,雖然時間還沒定,但需要打個預防針,“我們家喜子最近剛剛試鏡了一個電影角色,到時候我可能要陪他進劇組一段時間,主編您可一定要給我批假。”
“什麼,你們那個寶貝兒子這麼大本事嗎?”主編驚訝道,“什麼電影啊?”
“《牧馬人》,謝進導演的新片。”
“哎呦,了不起,了不起啊!”
“哎呀,就是運氣好。”呂曉燕謙虛道。
主編:“我是說你那個侄子了不起啊,這都能給安排進去。”
呂曉燕:“倒也不全是我侄子的功勞。”
能成事主要還是人家龔樰大侄女配合得好。
想到龔樰比自己才小四歲,自己卻要擺出長輩的架勢,呂曉燕心裡又忍不住想樂。
回到工位上,呂曉燕繼續工作,因爲變成雙月刊,編輯人數卻沒怎麼變,所以他們的工作量其實減少了許多。
正當呂曉燕想要摸摸魚的時候,一個電話打進編輯部。
“曉燕,找你的。”
呂曉燕接起來,原來是谷見芬老師的,關於樂樂的音樂發展都是兩人聯繫的。
她就是告訴呂曉燕一聲:“廣州的太平洋影音公司已經準備製作磁帶了,關於樂樂的那份稿費到時候就寄到你們單位去,你看行嗎。”
“好的好的,這個什麼時候能買到啊?”呂曉燕已經準備多買幾盤了,讓樂樂她姥爺也聽聽。
谷見芬:“這個嘛,就要看他們的速度了,快的話出正月前就能看到。”
~
“快快快!”
太平洋影音公司的錄音車間裡,一盤名爲《放羊班的春天》的卡式磁帶正在進行忙碌的錄製工作。
除了魏明原創的五首歌外,太平洋還在當地找了幾個小歌手,翻唱了五首老歌,比如《送別》《數鴨子》《抓泥鰍》等,雖然不是魏明寫的,但也是小說《放羊班的春天》裡提到過的,正好湊了十首歌。
剛過完年,員工們還有些懶散,總經理廖明祖忍不住出聲催促。
別看他身高不足一米七,體重只有90斤,但在公司說一不二,很有權威,他是搞技術的出身,突然接手一窮二白的太平洋,沒想到一炮打響,現在他開始醞釀第二炮了。
在他的辦公桌上也擺着一份最新的《人民文學》,現在全國的文學青年應該都在看這部雜誌,看魏明的《放羊班的春天》,他們肯定好奇小說裡那些歌到底是什麼樣的,現在一盤磁帶就能滿足,要你七塊錢貴嗎?
一點都不貴啊!
廖明祖的要求是元宵節之前就開始全國鋪貨,出正月之前就要讓這盤帶子火遍全國。
僅僅第一批的數量就多達100萬盤!
一百萬盤,700萬的銷售額,今年努努力,說不定利潤都能有1000萬!
想到這麼高的利潤,再想想詞曲作者,還有演唱者那幾十塊錢的收益,廖明祖都有些於心不忍了,但這是規定,就跟文字稿費一樣,國家都有標準的。
不過廖總覺得魏明真是個人才,小說歌曲都能駕馭,而且都寫得這麼好,這樣的人應該交好,回頭可以用音樂交流的名義把人請到廣州來玩一玩。
~
在火車離開紅色根據地後,接下來魏明一行人來到了西安,賈科長有些戀戀不捨地要下車了。
“魏作家,回來的時候如果有時間可以來我們西安坐坐,如果有可能,一定記得幫我們兵馬俑寫一篇小說啊!”賈科長最後叮囑道。
魏明衝他擺擺手,賈科長也搞不懂這是“再見”還是“沒戲”。
說實話,魏明對寫一篇兵馬俑小說還是有興趣的,但沒時間,他現在只想趕緊把承諾的劇本都寫完,然後專心寫自己的那個長篇。
想要在文壇獲得顯赫的地位,還是得有一部傳家的大部頭才行。
所以再見賈科長,再見兵馬俑,再見羊肉泡饃和肉夾饃!
西安站是個大站,要停將近半小時,魏明一家四口輪替着下車透了透氣。
當魏明魏紅回到車廂的時候,看到不斷有新乘客上車,他們都希望自己這兩組牀不要來新人,就他們一家四口就挺好的。
結果最後還是上了一個新人,年紀不大,文質彬彬的。
對方把自己的行李安置妥當後,這纔開始打量這顯然是一家人的四口人。
當年輕人的目光落在魏明臉上的時候,他明顯一怔,眼神微眯,帶着探究的意味。
像,真像!
“同志,請問你是姓魏嗎?”他直接問魏明。
魏明愣了一下,然後點點頭。
“魏明?”
見他露出一個微妙的表情,對方就知道自己猜對了。
他狂喜道:“還真的是你啊!”
魏解放問兒子:“你們認識?”
魏明搖頭,年輕人也搖頭:“魏明同志不認識我,但我認識你啊,譽滿全國的大作家!”
老魏立即咧嘴笑了起來,兒子現在的知名度已經這麼高了嗎?不僅別人知道他的大名,甚至只看臉都能認出來!
自己唯一能認識臉的作家也就只有魯迅先生而已。
很快對方也自報了家門,原來他並不是一般的熱心讀者,人家是個編輯,也是一名詩人。
“《星星》詩刊梁平,久仰魏作家大名啊。”樑編輯跟魏明用力握了握手,他看過魏明《中青報》的訪談,因爲有一張黑白照片,所以他一下子把人認了出來。
魏明有種不好的預感,淡淡地跟他問了聲好。
這位樑編輯是未來《星星》詩刊的主編,而《理想》原本就是在《星星》上發表的,《星星》詩刊的影響力雖然遠不及《詩刊》,但也算是第二梯隊的頂流了,在川渝甚至整個西部詩壇都有巨大影響力。
他該不會是想找自己約稿吧?
“我這次出差來西安是來組稿的,結果並不理想,誰能想到在火車上竟然還遇到了你,真是太有緣了!”樑編輯笑道,“我喜歡你所有的詩歌作品,就是太少了,才兩首,魏作家最近又作詩了嗎?”
來了,來了!終究還是來了!
魏明搖搖頭:“最近忙着寫長篇小說,沒什麼詩性。”
“唉,可惜,你應該在西安轉轉的,在這座古城你肯定會有靈感的。”
“沒時間啊,我們這次一家四口來川渝是爲了尋親的,也沒心情遊山玩水。”
“哎呀,我想起來了,令堂是我們川渝人。”樑編輯拍着額頭,他看過魏明所有文章,自然知道《牧馬人》的創作背景。
然後他開始用山城話跟許淑芬交流。
真羨慕他們這種整個省的方言都差不多的地方,老孃的方言偏蓉城那邊,但跟山城人交流毫無障礙,而在河北,出個縣交流都費勁。
火車繼續走,一路向南,天色漸晚,樑編輯也已經把許淑芬家的具體問題和他們掌握到的情況都瞭解的差不多了。
通過熱心讀者給魏明寄來的信,大概可以推斷出,當初許淑芬家所在的村子因爲山洪暴發以及泥石流問題,已經被掩埋在地下了。
不過那裡的村民基本都已經安全撤離了出來,後來被分別安置在附近的三個村莊裡,所以後來許淑芬給老家寫信卻怎麼都找不到。
“接下來我們去那三個村子找一找,應該可以找到。”
樑編輯建議道:“寶興縣多是山區,最近這些年變化也大,我怕阿姨都找不到當年的路啊,要不這樣,到了蓉城你們先跟我回作協的招待所,等我找個熟悉當地情況的人陪你們走一趟怎麼樣。”
樑編輯還沒放棄從魏明這裡約稿,所以這件事顯得非常熱心。
我都這樣了,你要是不留下一首詩,這說得過去嗎!
……
(感謝給力的讀者老爺們!今天繼續三更,就是第三更可能要晚一些,繼續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