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輕視復社

吳勝大就一一給他做了說明,鍾進衛才明白了大概的意思。也真是的,圖紙上的內容都是吳勝大畫的,磚,牆什麼的都不規範,窯爐的外型倒看得出來,可內部結構,就模糊了,按着他自己的意思在畫。估計除了他本人和熟悉他的人之外,別人也看不懂這圖紙。

鍾進衛拿着圖紙,心裡在暗暗的想:中國古代和西方比起來,就是缺少了一種精確的計量和規範,缺少一種公用的東西,不能很好的傳承下來。技藝都是口口相傳,言傳身教。很不利於技藝的傳播和發揚光大。

這些事情,在吳勝大的身上都體現了出來。鍾進衛決定這方面也要好好的規劃下,然後給崇禎皇帝說說。

建造新式窯的事情就安排吳勝大去做了,有什麼需求都寫下來,然後報給鍾進衛。鍾進衛讓安貴義去協調,儘快把需要的材料調配到位,一天就又這麼過去了。

一是實驗性質的新式窯規模小,需要的材料就少;二是安貴義這個太監出馬,比較好使。

專事專辦,第三天一早就全部到位,二十來個工匠在寒風中熱火朝天的幹了起來。

他們都是用慣了窯爐的人,對窯爐的關鍵要求本來就熟悉,又賣力得幹活,這動起手來速度飛快,新式窯用一種可見的速度在快速起來。

第三天下午的時候,溫體仁來陶瓷廠找了一次鍾進衛。一是替皇上問問進度如何;二是把之前所說的道路衙門的奏章給鍾進衛看看;

鍾進衛先向溫體仁略微說了下燒製水泥的經過,遇到的困難和現在解決的情況。然後就和溫體仁一起討論道路衙門的事情,補充了些道路衙門的功能。

現在水泥還沒有出來,這個道路衙門自然就還不能公佈,溫體仁帶着失望回去向崇禎皇帝彙報了。

在鍾進衛到陶瓷廠第四天的時候,東廠提督王承恩派人給鍾進衛送來複社的資料。

鍾進衛一邊自己看着復社資料,一邊遇到不認識的字就問安貴義,很快就看完了這個資料。

崇禎二年,太倉童生張溥在吳江尹山牽頭成立復社。不是鍾進衛想象的,自己拉人成立的社黨,而是有很多個社黨組成的,主要組成社黨都在東南省份。

參與的人數比較多,據說赴會的士子們乘坐的船隻在吳江城外的水河中,排隊長達六、七裡。

名義上是揣摩八股,切磋學問,砥礪品行,提倡興復古學,將使異日者務爲有用。

很短的一份資料,表面看來這個復社組織沒什麼特別的,就是人數多了點而已。

但鍾進衛是聽說過這個復社的,復社首領張溥就是那個民間的皇帝。

鍾進衛覺得有必要去提醒下崇禎皇帝,先問了下吳勝大,得知新式窯大概要十天左右才能投入使用,覺得時間有點長,光等的話太難熬,就交代留守的安貴義,一旦可以用了就馬上通知他。然後鍾進衛就進宮去找崇禎皇帝了。

崇禎皇帝聽了溫體仁的彙報後,正想讓人去傳鍾進衛來問問情況。沒想鍾進衛就先來找他了,剛好,就安排鍾進衛在主敬殿覲見。

之所以安排鍾進衛到主敬殿覲見,是爲了水泥的保密,之前說好的,等水泥出來後再向羣臣宣佈。

鍾進衛來到主敬殿,發現只有王承恩陪着崇禎皇帝,略微有點奇怪,不過他也沒管這個,向崇禎皇帝行禮後,直接就先說自己的來意:“陛下,臣拿到王公公給的復社資料了。”

“哦,鍾師傅有何話要說?”崇禎皇帝見鍾進衛先說事情,就按捺下自己對水泥進程的關注,讓鍾進衛先說事情。

“陛下,資料太少,沒法判斷,但我隱約記得這個復社組織會嚴重影響輿論,控制朝野走向。陛下,要取消這個復社。”鍾進衛建議道。

王承恩拿到復社資料後,首先就給崇禎皇帝先看過了。

崇禎皇帝笑着對鍾進衛道:“鍾師傅,朕也看了這個復社的資料,沒什麼特別的,你是不是記錯了,區區幾個書生結社就能控制朝野走向?”

鍾進衛見崇禎皇帝不相信,自己還偏偏不記得復社是怎麼控制朝野走向的,不由有點急了:“陛下,這個復社和一般的結社不一樣,輿論控制非常重要的。”

崇禎皇帝不在乎的道:“這個復社是有點不同,朕也看出來,但也只不過是規模大一點的結社而已。”

鍾進衛見崇禎皇帝根本不信復社將來會成爲一個動搖大明根基的禍患,而自己又不記得細節,沒法說服崇禎皇帝,看來只有退而求其次了。

於是,鍾進衛對崇禎皇帝道:“陛下,臣應該沒記錯的。如果陛下不願取締這個組織的話,臣有兩個提議。”

明朝的風氣一向比較開放,不會因爲一句話就把民間的結社給取締。如果這樣的話,文臣的口水絕對會源源不絕的噴過來。所以崇禎皇帝不願意聽鍾進衛一個沒有理由的猜測而去招惹那些口水。

現在崇禎皇帝見鍾進衛不再糾結於取消復社,就問道:“鍾師傅有什麼提議?”

“第一,派廠衛前往東南監視復社活動,有情況要馬上彙報京師。”

這個可以有,就是派幾個人的事情。崇禎皇帝想着就點點頭:“還有呢?”

“第二,朝廷控制的輿論要儘快前往東南宣傳,不能讓輿論被民間的人全部控制了。”鍾進衛說到這裡,忽然想起,前段時間提議去搞的輿論引導,不知道搞得怎麼樣了。就又追問崇禎皇帝道:“陛下,不知道臣之前提的輿論引導的事情做得怎麼樣了?”

崇禎皇帝一怔,過了一會纔想起來,是有這麼一個事情,自己好像是讓溫體仁去做的。於是,他對鍾進衛道:“鍾師傅,朕讓溫卿去辦這個事情,回頭讓他跟你說說吧。”

鍾進衛一聽,心裡涌起一絲擔心,不會沒做吧。於是,他向崇禎皇帝要求想現在去問問溫體仁。

崇禎皇帝對鍾進衛糾結於這雞毛蒜皮的事情有點無語,就讓王承恩去傳溫體仁過來,然後問鍾進衛,有關他最關心的事情:“鍾師傅,朕聽溫卿說,你那個水泥搞的不順利?”

“前面是遇到了一些困難,不過都有了解決方法,現在正在實驗中。”鍾進衛回答道。

“什麼時候會有結果?”崇禎皇帝追問道。

到底改良過的窯爐能不能顯著提高溫度,煅燒出水泥,鍾進衛也不是很確定。就對崇禎皇帝道:“陛下,新式窯正在建造,大概還要十來天才能使用。到時候就會有結果,就算還有問題,就再解決問題好了。臣相信困難是能解決的,主要就是一個溫度問題。”

崇禎皇帝聽得心裡咯噔一下,有點擔心,就仔細詢問鍾進衛。這個可是關係一條龍計劃的,千萬不能搞砸了。

鍾進衛只好把過程給崇禎皇帝詳詳細細的說了一遍。鍾進衛說着說着忽然想起提高匠人待遇的事情,就在話語中重點強調了匠人目前的處境以及匠人在這次實驗中發揮的作用。

最後,鍾進衛向崇禎皇帝強調道:“陛下,臣以爲需要改善下匠人的待遇,提高匠人的賞賜,特別是對他們創新能力的獎勵更是要重視,這次,新式爐真能大幅提高溫度的話,陛下,您就發財了!”

崇禎皇帝一聽鍾進衛說“發財”兩字,耳朵立馬就豎起來了,用稍顯急躁的語氣問道:“鍾師傅,你說什麼發財,只是溫度提高,朕就能發財?”

吃夠沒錢苦的人,不管是草民還是帝王,對“發財”兩字都是這麼的敏感。

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491章 藩王會議(1)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423章 自己兒子怎麼辦第77章 胡正言第768章 突圍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麼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735章 專利法第80章 通州路上第759章 急轉直下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49章 扁人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570章 苦啊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406章 御廚第633章 一口茶水噴了出來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135章 與民爭利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57章 貨幣第393章 最後一戰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765章 瀋陽城破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第525章 報紙滲透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32章 反腐第582章 男兒本色第314章 賭約第295章 獻俘第377章 叮囑第57章 貨幣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334章 不擺譜第377章 叮囑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169章 內閣風波第821章 狀告孫傳庭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863章 有無學問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391章 海蘭珠第116章 陶瓷廠第336章 袁可立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91章 捨命相救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430章 死營得安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65章 監軍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287章 反勝爲敗第698章 建虜的無奈第704章 宣言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81章 廢墟新棚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73章 汰兵插曲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826章 兩份銀第354章 競拍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67章 將爺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682章 突變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
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491章 藩王會議(1)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423章 自己兒子怎麼辦第77章 胡正言第768章 突圍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麼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735章 專利法第80章 通州路上第759章 急轉直下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49章 扁人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570章 苦啊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406章 御廚第633章 一口茶水噴了出來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135章 與民爭利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57章 貨幣第393章 最後一戰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765章 瀋陽城破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第525章 報紙滲透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32章 反腐第582章 男兒本色第314章 賭約第295章 獻俘第377章 叮囑第57章 貨幣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334章 不擺譜第377章 叮囑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169章 內閣風波第821章 狀告孫傳庭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863章 有無學問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391章 海蘭珠第116章 陶瓷廠第336章 袁可立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91章 捨命相救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430章 死營得安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65章 監軍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287章 反勝爲敗第698章 建虜的無奈第704章 宣言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81章 廢墟新棚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73章 汰兵插曲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826章 兩份銀第354章 競拍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67章 將爺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682章 突變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