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查漏補缺

崇禎皇帝看到溫體仁好像有點欲言又止的樣子,於是就問道:“愛卿,可有何話想講?”

“陛下,臣觀鍾先生之策,確實聞所未聞,其監督制度,監督對象,都與列朝列代大有區別。臣以爲,若我大明實施此策,確能改當前軍隊之弊端。”溫體仁把奏章合起來,然後侃侃而談。

崇禎皇帝聽的點了點頭:“朕也是這個意思。”

“不過,陛下,此策之中未言明軍需官從何而來,既要能不貪不枉,公正嚴明,又需教導士卒忠君愛國,而士卒多爲粗鄙之人,需其口才甚佳才行。一軍好說,可若推而廣之,則軍需官之來源於何處?”

溫體仁一番話說的崇禎皇帝連連點頭,不錯,此等要求甚高。

溫體仁的話還沒說完:“軍需官隨軍而動,條件艱苦,此又限制軍需官之選取。如若不落實此等選拔之策,則空此策變爲紙上談兵,甚惜。”

崇禎皇帝很是贊同溫體仁的觀點,之前自己還沒想到這個想法是好,但落實的難度卻很高。想了想,對溫體仁道:“朕現把鍾先生請過來,我們一起探討看看,是否能有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否則,此法棄之不用太過可惜。”

“陛下,臣以爲,如若方便的話,是否詔兵部尚書孫承宗一起過來探討?原因有二,其一,此事事關全國軍制革新,兵部尚書理應參與;其二,孫閣老長年帶兵征戰,對軍事甚熟,有利補漏查缺。”溫體仁躬身諫言道。

這個奏章上的內容,崇禎皇帝是打算保密的,不想還沒有頒佈,就傳的風風雨雨,特別是涉及軍隊,如果到時候搞出事情來,就是大事情了。不過對於孫承宗,不管是鍾先生的推薦也好,還是這段時間來的表現也好,都讓自己很滿意。而且溫體仁說得也有道理,就同意了他的提議。讓王承恩去通知孫承宗和鍾進衛過來主敬殿商討軍制革新之事。

鍾進衛接到通知的時候,真是既有點膽怯,又有點興奮,畢竟,他前世只是一個軟件開發的項目經理而已,雖說電視裡經常看到國家主席啊,總理什麼的。但現在是要和他們那個級別的人去面對面,正兒八經的討論事情;興奮的是在前世,自己如果去擺個攤體驗生活的話,還得被城管趕的貨,而現在,卻是和一國首腦們去談論天下策略,以後要還是想去體驗生活,看古代的城管敢趕不?

鍾進衛前往客場作戰,那是大臣議事,阿奇就不能陪了,幫鍾進衛整理了下衣服,又囑咐了一些細節上的內容,才放鍾進衛走。

鍾進衛到達主敬殿的時候,孫承宗還沒趕來,一看殿裡面的三個人都是自己熟悉的,崇禎皇帝,王承恩,溫體仁,緊張的心情就放鬆了些。

溫體仁看着慢慢進來的鐘進衛,有點憔悴,不過精神頭還是可以的,體型嘛,比起上次看到,好像瘦了不少。

鍾進衛也是一邊走進來,一邊打量着溫體仁,只是感覺他還是老樣子,一點沒變。現在應該是他的事業上升期吧,春風得意,當然不會變老了。

見禮完畢後,崇禎皇帝知道鍾進衛還沒完全恢復,特意在溫體仁的左下方設了座,讓他坐着。

“鍾先生,溫卿已觀看過你的兩個奏章。”崇禎皇帝等鍾進衛一坐好,就說正題了。

哦,這個老江湖不知道是怎麼看的,被後世實踐檢驗的東西,沒問題的吧。鍾進衛心裡想道。

崇禎皇帝說到這裡的時候故意停了下,看看鐘進衛的表情,察覺到了他的期待之意,心裡不由起了一點捉弄之意:“可知溫卿如何評價否?”

鍾進衛轉頭看看溫體仁,根本就無法從溫體仁的臉上發現一絲有用的信息。無奈,鍾進衛轉回頭對崇禎皇帝道:“陛下,我相信陛下都說過不錯的,溫大人應該與陛下所見略同吧?”

無語,這個鍾進衛什麼時候這麼會說話了。崇禎皇帝沒想到鍾進衛會把自己給綁上。還好,溫卿跟自己的意見差不多,否則的話,不是讓溫卿難堪了麼。

崇禎皇帝對着鍾進衛點點頭,說道:“先生那標點符號的法子,溫卿以爲可以推廣之,朕同意了,讓其操辦此事。”

鍾進衛一聽,無聲的笑了笑,都不是老頑固,不錯,合作愉快。

“至於軍制革新之策,溫卿有話說。”崇禎皇帝不說好,也不說不好,只是吊着鍾進衛,讓溫體仁來說,自己一邊看着。

溫體仁一看聖上讓自己說,也就不客氣了:“此策確實絕妙非常,出人意料之外,有治當前軍隊頑疾之功效。”

看到鍾進衛那開始得意的笑容,溫體仁一個轉折:“不過此策乃有未曾言及之處,致使此策成爲趙括之言,紙上談兵而已。”

啥,咋可能呢,鍾進衛不信:“怎麼可能,你說來聽聽?”話音剛落,就感覺到自己太急躁了,人家既然這麼說了,肯定是有原因的。於是又改口道:“請溫大人賜教。”鍾進衛說完還站起來學着古人的樣子,雙手抱拳,做了一稽。

孺子可教,溫體仁心裡微微點頭:“此策的中心可否爲獨立之軍需官?”

“是啊。”

“然則軍需官的要求甚高,其來自何處可以勝任?”

“當然是黨校啦!”鍾進衛毫不猶豫的說道。

什麼,崇禎皇帝和溫體仁都沒有聽懂。正準備問的時候,內侍進來稟告:兵部尚書孫承宗前來覲見。

只好先讓孫承宗進來再說了。

孫承宗剛回去,以將要過年爲由,傳達了汰弱留強,裁減勤王軍的旨意。然後就接到說崇禎皇帝有要事相商,就趕緊趕了過來。

進入主敬殿一看,除了崇禎皇帝之外,還有禮部尚書溫體仁也在,有點意外,要事還跟禮部有關係?王承恩自動的被他忽略了。然後又看到一個穿着一身番子衣服的年輕人坐那,就更意外了,這個是什麼人,怎麼在聖上面前有如此殊榮。

他給崇禎皇帝行禮後,也被賜座,就在鍾進衛一側的前頭。

崇禎皇帝等孫承宗坐定之後,笑着對他說道:“孫師傅可知坐你身後之人?”

孫承宗轉頭過來再次確認帶着笑容的鐘進衛,還是不認識。於是搖了搖頭,回道:“臣不知。”

“他可是與你有關係的哦?”崇禎皇帝沒捉弄成鍾進衛,現在竟然拿孫老頭開刷了,看來心情不錯。

孫承宗這次看也不看了,直接說道:“陛下,此人看似廟宇和尚返俗未久,加入了東廠。臣不識此人。”

要是溫體仁的話,肯定不會這樣直接說了,孫老頭就是直啊!

孫承宗沒有猜出來,崇禎皇帝目的得逞,呵呵的笑了,然後說道:“他就是之前救駕之人,孫師傅聽說過吧,也是向朕舉薦孫師傅之人。”

救駕之人,被民間傳的神乎其神,孫承宗有所耳聞,不過沒想到是眼前之人,更沒想到是他推薦了自己,使自己有了重新出山之日,在家抱孫養老實非己本意。

鍾正軍從孫承宗一進來就一直在打量他,乾瘦,花白鬍須卻又很精神的一個老頭,穿着大紅緋袍,顯得頗有點威嚴,說話嗓門大大的,中氣十足,走路微微有點羅圈腿,卻又很穩健。

聽孫承宗說自己的時候,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頭髮,前世理的是平頭,現在幾個月沒有理髮,已經長了不少,但比起古代之人,差距還是很大的,難怪被誤會了。

“這裡有鍾先生所獻兩策,一爲標點符號,此事與孫師傅關係不大,已讓溫卿辦理此事;此次詔孫師傅前來,就是爲了第二策,軍制革新。”崇禎皇帝言歸正傳道。

此人如此年輕,能獻什麼軍制革新之策。孫承宗頗有點不以爲然。

崇禎皇帝看孫承宗表情,就知道他不是很相信鍾進衛能有什麼良機妙策。

“孫師傅不要小瞧了鍾先生,你先看看他到底說的是什麼。”崇禎皇帝說完讓溫體仁把奏章轉給孫承宗。

孫承宗基本和之前溫體仁看的時候一樣的反應,也看出了溫體仁看出的問題,而且,還更進一步,除了說出溫體仁之前指出的缺陷之外,還有一些,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臣再補充一點:軍需官單獨獨立之後,如何晉身,以何晉身,也未有言明。另外,一軍之中,如有兩首,如何號令全軍?”

崇禎皇帝點點頭,不愧爲老於行伍之人,能看得更遠。

既然意見都提出來了,怎麼解決首先就得看提出主意的人了。

剛纔聽到意見的時候,鍾進衛參考後世,已有一個想法了,見大家都看向他,也不慌亂,說道:“剛纔提的這些意見,是我之前沒有講清楚,我再補充一下。”

這些都是難題,在座幾人一時也都沒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此時見鍾進衛說只是之前沒有講清楚,方法是有的,不由得集中了注意力,都想聽聽鍾進衛怎麼說。

一大早就有事要忙,沒時間上網更新。今天遲了,不好意思!

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767章 訣別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247章 思海戰第529章 大軍開拔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853章 得勝歸來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236章 水泥商機第278章 伏擊建虜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26章 再坑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763章 侯爺到哪裡了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19章 中計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746章 天津衛第517章 宋氏鏡片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31章 京師之戰第31章 京師之戰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751章 我來了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729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1章 相遇第594章 陷阱第757章 遼陽易手第841章 暴乳第50章 死人第126章 闖侯府第141章 皇帝分贓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97章 聞報震怒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226章 能環保就環保第854章 請罪第12章 傳言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14章 趁機撈錢第19章 中計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580章 漢奸理論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713章 燈下黑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第275章 禍福難料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622章 全功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132章 開民智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694章 有心無力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104章 人人有飯吃有衣穿第707章 再一次打擊了建虜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210章 反腐難啊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
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767章 訣別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247章 思海戰第529章 大軍開拔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853章 得勝歸來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236章 水泥商機第278章 伏擊建虜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26章 再坑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763章 侯爺到哪裡了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19章 中計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746章 天津衛第517章 宋氏鏡片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31章 京師之戰第31章 京師之戰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751章 我來了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729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1章 相遇第594章 陷阱第757章 遼陽易手第841章 暴乳第50章 死人第126章 闖侯府第141章 皇帝分贓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97章 聞報震怒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226章 能環保就環保第854章 請罪第12章 傳言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14章 趁機撈錢第19章 中計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580章 漢奸理論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713章 燈下黑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第275章 禍福難料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622章 全功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132章 開民智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694章 有心無力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104章 人人有飯吃有衣穿第707章 再一次打擊了建虜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210章 反腐難啊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