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懦夫

當多鐸領軍趕到海州衛附近時,就追上了阿濟格率領的兵馬。此時雖已近黃昏,但天還亮得很。

多鐸沒想到的是他竟然看到阿濟格的軍隊沒有繼續行軍,而是早早地在紮營。他很是生氣,忙跑過去找阿濟格。

不知道阿濟格是不是不想見多鐸,多鐸找了半天才在營地最裡面找到他。

“大汗有令,速回盛京殲滅那些明軍,你爲何在此墨跡,天色這麼亮就紮營,難道不怕大汗說你延誤軍機麼?”

多鐸一見面就劈頭蓋腦地質問,如果外人看到,根本就不可能想到這兩人還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

阿濟格用那種你算老幾的眼神看着這個弟弟,過了一會才反問道:“這都過去幾天了,明軍就沒長腳,就在盛京等你去殺?”

多鐸一愣,他倒是沒考慮過這點,一心只想着早點趕到盛京。而且多爾袞也暗自吩咐過他,讓他最好第一個趕去盛京。

因爲多爾袞猜測,皇太極不派自己或者濟爾哈朗先去救援,就是怕先去之人解救了族人,打敗或者消滅了明軍,從而得到族人的感激和認同,會對皇太極的威望造成可能的威脅。

而多鐸年紀太小,阿濟格是有名的有勇無謀,因此相對來說,皇太極派這兩人爲先鋒更爲放心點。

阿濟格看到多鐸的樣子,就又說話了:“我已收到盛京軍情,大哥殉國了…”

“什麼,大哥死了?”多鐸一聽阿濟格的話,大驚失色道。

以前阿敏死時,多鐸最多是對明軍感到憤怒,卻沒有什麼惋惜,但代善卻不一樣。

因爲代善是他們的親兄弟,自從代善沒了爭奪汗位之心之後,作爲大哥,對他們這些兄弟都還不錯。

多鐸的眼睛一下變得紅起來,從來都是大金欺負明軍,壓着明軍打。明軍的什麼參將、副將甚至總兵級別的也屢屢被大金擒殺,什麼時候變成大金的高級別首領接二連三地殉國了?

這時,阿濟格又說道:“據報,那些明軍又在遼陽地區出現,正四處燒糧,掃蕩城鎮,非常之囂張。這裡離遼陽並不遠,而我軍乃是星夜兼程而來,因此我才早早紮營,讓手下的奴才們有個恢復體力的機會…”

“呸,懦夫!”多鐸沒等阿濟格解釋完,就打斷了他的話,還鄙視地盯了他一眼,轉頭就走。

“哐當”聲不絕,乃是阿濟格的手下見主子受辱,紛紛拔刀準備攔下多鐸,討個說法。

但多鐸彷彿沒有聽見身後的拔刀聲,頭也不回,仍然大步走回自己的軍隊。

阿濟格一伸手,攔住了手下的奴才,他冷冷地看着多鐸的背影說道:“不知天高地厚,就讓他去撞得頭破血流好了!”

等多鐸的大軍重新開拔,阿濟格纔對手下吩咐道:“把那信使送去大汗那裡。”

他原本還猶豫要不要告訴多鐸全部軍情,提醒他注意明軍中那恐怖的存在。沒想多鐸依舊不把他當親哥看,甚至一個好臉色都沒,還當面質問他,打斷他說話。這麼一來,阿濟格的心裡便沒有絲毫負擔了。

原來那信使告知阿濟格有關盛京城破的具體消息,以及明軍的後續情況。

當阿濟格得知盛京原來是被一隊穿得稀奇古怪地明軍,用火器攻破的時候,他就馬上想起了當初那支在峽谷讓他的旗蒙受巨大損失的明軍火器部隊。

當時他離得近,看得清清楚楚,峽谷上的那支明軍就是穿着稀奇古怪的軍服。

阿濟格近距離體驗了一把明軍火器部隊的威力,因此心中早已有了一種恐懼感,那種程度的火器威力,根本就不是血肉之軀能抗衡的。

阿濟格是有勇無謀,卻不是愣頭青。現在多鐸一頭先撞了上去,替他當開路先鋒去探路,讓他暗自心喜。

阿濟格決定和多鐸保持半天的路程,要有好處能迅速去分一杯羹,有危險的話也不會有多大影響。

第二天早上,阿濟格做到了後世打工仔所夢想的事情,睡覺睡到自然醒。

他出帳一看,發現竟然是個陰天。會不會下雨他不知道,但白天趕路至少不會那麼熱了。

在將近中午時分,阿濟格覺得距離多鐸已差不多遠的時候,就準備開拔。可就在這個時候,忽然又有信使前來。

不過這個信使不是來自遼陽那個方向,阿濟格看信使那慌亂的神情,心中“嘎噔”一下,別是又有什麼事情吧?

他急忙問情況,才知道原來明軍竟然有四、五萬人之多,現在正在前往丹東的途中。

阿濟格有點不相信,再次確認道:“真有四、五萬明軍之多,別是害怕而虛報了吧?”

“貝勒爺,奴才就是有千個膽也不敢謊報軍情。明軍行軍途徑之地的寨堡都說的是這個數,絕不會有假!”那個信使連忙辯解道。

阿濟格一聽,便動起腦筋來了。這不是他所擅長的,但現在他又沒有可以依靠的人,只能自己琢磨了。

從得到的軍情看,明軍主力顯然已經逃走了。那些在遼陽地區的明軍應該是偏師,吸引大金援軍的注意而已。也就是說,盛京城的財富肯定是被那明軍主力給帶走了。

一想起這個,阿濟格的眼睛就紅了,腦袋中就只剩下金銀珠寶。要知道盛京中的財富,這都是大金歷年從明國身上搶來的。阿濟格作爲八大貝勒之一,具體的數目他都是有份知道的。

一想起大金的財富好不容易積賺到現在,卻最終便宜了登萊明軍,阿濟格就燥了。難不成這麼多年,就白忙活了?

他想都沒想,當即對那信使說道:“大汗正在後面,你去稟告大汗,多鐸已追往遼陽,我去追明軍主力。”

說完之後,他便命令軍隊掉頭,往明軍主力所在方向追了下去。

信使沒想到阿濟格竟然說追就追,一點都不怕明軍有四、五萬人之多,不由暗自佩服。

當下他也不敢怠慢,重新拾起精神,往寧錦方向快馬加鞭而去。

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746章 天津衛第7章 變故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75章 汰兵完成第770章 絕了最後的希望第74章 汰兵歸去第688章 腦袋被驢踢了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718章 體檢結果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751章 我來了第48章 結賬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407章 肉鬆第486章 徐霞客第404章 大明工業化第486章 徐霞客第802章 直升飛機第364章 龍子龍孫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788章 朕要了第762章 兵變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184章 拂曉襲城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53章 集中供應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12章 傳言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57章 貨幣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300章 宣傳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229章 軍中不穩第84章 相逢而泣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4章 相信(2)第49章 扁人第387章 四小歸心第97章 聞報震怒第22章 攻守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516章 陽謀第148章 教育部第486章 徐霞客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682章 突變第621章 玄虛第26章 再坑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264章 灤州光復第451章 可惜了火藥技術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359章 榮華富貴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22章 攻守第191章 都是以權謀財第843章 回京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594章 陷阱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287章 反勝爲敗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7章 變故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315章 立威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188章 昌黎第二戰結束第78章 思念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39章 查漏補缺
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746章 天津衛第7章 變故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75章 汰兵完成第770章 絕了最後的希望第74章 汰兵歸去第688章 腦袋被驢踢了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718章 體檢結果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751章 我來了第48章 結賬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407章 肉鬆第486章 徐霞客第404章 大明工業化第486章 徐霞客第802章 直升飛機第364章 龍子龍孫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788章 朕要了第762章 兵變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184章 拂曉襲城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53章 集中供應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12章 傳言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57章 貨幣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300章 宣傳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229章 軍中不穩第84章 相逢而泣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4章 相信(2)第49章 扁人第387章 四小歸心第97章 聞報震怒第22章 攻守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516章 陽謀第148章 教育部第486章 徐霞客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682章 突變第621章 玄虛第26章 再坑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264章 灤州光復第451章 可惜了火藥技術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359章 榮華富貴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22章 攻守第191章 都是以權謀財第843章 回京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594章 陷阱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287章 反勝爲敗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7章 變故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315章 立威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188章 昌黎第二戰結束第78章 思念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39章 查漏補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