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

崇禎皇帝看鐘進衛的表情神態,很是鄭重其事的樣子,心中一緊,不知道是什麼事情,連忙問道:“鍾師傅,有何事情,儘管直言。”

溫體仁也是很少見到鍾進衛這樣子,因此他也有點奇怪地看着他,不知道他想說什麼。

“陛下,如今草原形勢的改觀,歸根結底還是因爲死營將士拼死廝殺而來的。當初他們爲親人,爲大明百姓,爲陛下分憂而自願加入了九死一生的出塞復仇軍。”

鍾進衛雖然沒有見到當時選拔死營出征的場景,但他回京師之後聽別人說起,也能想象得到。那些最終加入死營的將士,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可以說是大部分死營將士是懷着必死的決心加入進來的。

崇禎皇帝被鍾進衛這麼一說,也想起了選拔死營將士的那一天,腦海中出現了一個個士卒站起來時那臉上帶着的絕然表情。

“陛下,如今死營雖然凱旋歸來,但還有那麼多的將士戰死在塞外。他們中的很多人相信都已沒有了親人,逢年過節也就沒有人去祭奠他們。因此...”

鍾進衛說到這裡,他向崇禎皇帝深深一躬身道:“陛下,臣請朝廷出面爲他們建一英烈祠堂,供奉其牌位,得享大明香火。”

崇禎皇帝還未回答,樑廷棟先說話了:“中興侯,他們只是士卒而已,並且此事從未有過,恐怕不妥吧?”

鍾進衛一聽,剛挺直了的身體“霍”地一下轉身看向他,面色肅穆地問道:“士卒怎麼了,士卒和樑大人一樣,都是爲國出力之人。陛下一聲令下,他們就把一腔熱血灑到了塞外。有多少人會用自己的生命來爲陛下效命?大明的士卒千千萬,站出來成爲死營將士的人又有多少?如果任憑他們戰死塞外而魂所無歸,下次再有這樣的事情,還有誰會站出來?”

樑廷棟被鍾進衛的連續反問說得啞口無言,一時無從辯駁起。

之前雖然他沒有擔任兵部尚書,但他也是隨侍在御駕一側的。他也看到了選拔死營的那一幕,那麼多士卒裡面也只有五千餘人站了出來而已。

崇禎皇帝看着面對樑廷棟的鐘進衛道:“鍾師傅,朕準你所奏。爲大明中興之業,爲大明的強盛而付出了生命之人,朕豈能薄待之。以後凡再有此事,都入此祠堂配享大明的香火。只要大明在一天,香火就不斷!”

鍾進衛聽着崇禎皇帝說話時,已轉了身子過來。

此時聽完之後,他深深地再次躬身向崇禎皇帝行了一禮:“陛下仁慈,臣爲陛下,爲大明,戰死沙場也心甘情願。”

溫體仁接着也拜了下去:“陛下真乃千古仁君!”

樑廷棟也只是覺得此事沒有先例,死得又只是士卒而已,纔有那一說。

他沒想到的是,崇禎皇帝那日在校場上,那些響應他的號召而站出來的人,在當時就給了他很大的震撼。

對比更多的那些不願加入死營的士卒,崇禎皇帝的感覺很是強烈,他太需要這種能爲他,爲大明效死命的士卒了。

崇禎皇帝給鍾進衛表態之後,就轉向溫體仁道:“溫卿,你來籌備此事,就在午門選址建一個,讓大明官員進出紫禁城的時候都能看到。警醒他們,努力爲朕辦事,爲大明辦事的人,不止是他們而已。”

“陛下,還請示下這英烈祠堂的規格。”溫體仁躬身請示道。

朝廷對一些值得宣傳事蹟的百姓是有表彰的,比如貞潔牌坊,育子有方的嘉獎,還有年初在昌黎保衛戰中被封爲拽梯君得以立祠的事。

可像中興侯建議的這麼大範圍爲戰死將士立祠堂,按照崇禎皇帝所言還要建在午門,就無從參考了,因此溫體仁纔不得不請示。

崇禎皇帝一聽,看了鍾進衛一眼,想了一會後道:“既然要建,就不能太小了。平時可受百姓祭拜,重大節日則由朕親自去祭奠爲大明而死的將士。”

鍾進衛聽得點點頭,這好啊!比那啥紀念碑強多了,不過貌似和那島國的啥差不多了。

誰知崇禎皇帝的話音剛落,溫體仁和樑廷棟就齊齊反對:“陛下,萬萬不可。”

崇禎皇帝的臉色一沉,不高興地道:“有何不可?”

溫體仁和樑廷棟互相看看,最後還是溫體仁回答道:“陛下以九五之尊往太廟祭奠是大明最高規格的儀式,如若陛下也同樣前往這英烈祠堂祭奠,豈不是把英烈祠堂和太廟等同起來,這讓大明曆代先帝和勳貴王公情何以堪?”

鍾進衛聽溫體仁的理由,說到底還是死者的身份問題。他們不反對建英烈祠堂,但堅決反對把英烈祠堂拔高到和大明皇帝、開國元勳等同的待遇。

這一點上,他倒是可以理解他們這些古人的想法,自己現在要是和他們爭什麼人人平等的話,那就是自己腦殘了。

崇禎皇帝也是一時激動,沒想那麼多才有此一說,經溫體仁提醒後,他退了一步道:“如此就讓禮部負責此事可好?”

這英烈祠堂既然是朝廷出面建的,規格也不能太低,但也要低於太廟的規格才行,崇禎皇帝說得讓禮部出面就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折中法子。

籤於崇禎皇帝之前強力表達這英烈祠堂要起榜樣意願的說法,溫體仁便不再爭辯,就這麼辦了。

不過他們沒想到的是,此事在執行的時候,又遇到了阻力。

很多文臣以諸如建午門必經之地影響皇城威嚴,影響午門舉行的國家大典等等理由,最終把忠烈祠堂建到了午門一角。

但讓那些文臣也沒想到的是,忠烈祠堂的香火及其旺盛,每天上香的百姓都需排隊。

因爲鍾進衛的提議,也因爲是明末這個特殊的時期,更因爲崇禎皇帝的經歷和志向,出現了一個祭奠大明英烈的祠堂。

這祠堂的出現,深深地刺激了大明軍隊的敢戰之心。在隨後的歲月中,有越來越多爲大明的強盛爲付出生命的士卒和將領等不夠配享太廟的人得以進入這個英烈祠堂,享大明之香火。

除了鍾進衛之外,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這英烈祠堂在幾百年後,最終還是和大明的太廟合併了。當然,這是後話了。

第384章 登萊戰略第802章 直升飛機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745章 個人魅力不夠麼第806章 執着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649章 跳雷第121章 徐光啓第52章 救災第412章 屌絲的力量第91章 捨命相救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609章 殺手鐗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47章 物價第751章 我來了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770章 絕了最後的希望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465章 大明聚寶盆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36章 監軍制度第838章 糧食危機始解第62章 義捐第505章 如何賺錢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66章 汰兵第315章 立威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138章 永平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730章 見不得別人好第38章 兩策之論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789章 睡吧乖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63章 榮譽榜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486章 徐霞客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287章 反勝爲敗第836章 第三重保險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377章 叮囑第684章 凱旋迴京第805章 義善社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第532章 一絲不安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96章 滅口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647章 空城計第509章 綁架范文程麼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71章 親近第365章 收四小第103章 開中法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265章 伏擊中興侯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675章 束手無策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826章 兩份銀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679章 新軍能行麼第759章 急轉直下第807章 得償所願第617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
第384章 登萊戰略第802章 直升飛機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745章 個人魅力不夠麼第806章 執着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649章 跳雷第121章 徐光啓第52章 救災第412章 屌絲的力量第91章 捨命相救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609章 殺手鐗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47章 物價第751章 我來了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770章 絕了最後的希望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465章 大明聚寶盆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36章 監軍制度第838章 糧食危機始解第62章 義捐第505章 如何賺錢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66章 汰兵第315章 立威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138章 永平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730章 見不得別人好第38章 兩策之論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789章 睡吧乖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63章 榮譽榜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486章 徐霞客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287章 反勝爲敗第836章 第三重保險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377章 叮囑第684章 凱旋迴京第805章 義善社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第532章 一絲不安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96章 滅口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647章 空城計第509章 綁架范文程麼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71章 親近第365章 收四小第103章 開中法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265章 伏擊中興侯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675章 束手無策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826章 兩份銀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679章 新軍能行麼第759章 急轉直下第807章 得償所願第617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