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河蚌相爭孫秀得利,得師爺如虎添雙翼

作爲大明開海禁的第一個港口,月港成爲了整個大明,甚至全世界商人們人盡皆知的地方,可謂是萬衆矚目,在此地新設立的海澄縣也成爲了人們議論的焦點,而誰是第一任海澄縣縣令更是焦點中的焦點。

海澄縣現在只是一張圖紙而已,縣城包括縣衙門都在建設之中,一切都是嶄新的,無論是商人還是官員,面對日新月異的新縣城都會熱血沸騰,想在這裡做一番大事。

對於一個地方官員而言,在這種新縣城是最容易做出成績來的,爲以後奠定雄厚的政治資本,若干年後,可能沒有人知道歷屆的狀元郎是誰,但是人們會記住第一任海澄縣縣令是誰。但同時也存在着風險——海澄縣就是一個聚寶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沒有金剛鑽,強行攬下瓷器活的下場是一敗塗地,從此沒有翻身之日。

但是人在仕途,那裡沒有風險呢,都明白富貴險中求的道理,各位勢力爲了自己人爭奪第一任海澄縣的寶座使出了渾身解數,互相撕咬、攻擊對方的人選。

一般而言,縣令的任命由吏部或者由地方布政司甚至有時候各個府任命就行了,只有任命高官時才通過廷推(就是在皇上上朝時在奉先殿上討論),列舉出幾個候選人進行激烈的辯論來確定人選,應天府尹劉大人就是通過吏部提名候選,通過廷推議論,內閣票擬通過了才走馬上任的。

由於海澄縣的特殊性,這個從七品的縣令人選居然也成爲了廷推上爭論的焦點,足足爭論了快一個月了都沒定下來,內閣也是如此,五位閣老,四個縣令人選,中間那位閣老專門和稀泥,任憑別人怎麼問,他都說好,四個都合適,誰也不得罪,局面頓時陷入了僵持狀態。

總所周知慶豐帝各種不着調、不靠譜,初始他就覺得很好玩,文武百官們爲了一個縣令之爭互相攀咬,將所有的縣令人選全部大起底,連某人在孝期偷納小妾、或者踹寡婦門都挖出來了,尺度之廣、之深連後世的狗仔隊都自愧不如。羣臣狗咬狗一嘴毛,真太有趣了,每天廷推都爭的很激烈熱鬧,各種八卦爆料層出不窮,奉先殿就像明朝版本的德雲社,慶豐帝悠閒的在裡頭嗑瓜子喝茶聽笑話。

不過時間長了也會膩的,各位看官,如果不信的話,您去聽一天相聲試試?慶豐帝被日復一日的廷推整煩了,乾脆從新科進士裡扒拉扒拉,閉着眼睛指着一個人的名字說道:“就他吧。”這個人就是孫秀。

掌印太監懷安替皇上擬了中旨,直接下到了內閣,閣老們沸騰了,他們最討厭中旨了,所有的決定都要經過內閣纔算得上是“朕和士大夫同治天下”嘛,所有不經過內閣的旨意都是耍流氓。

王閣老說道:“皇上,這個孫秀是新科進士,才二十來歲,翰林院庶吉士考試選拔中落榜,現在只是京城吏部的一個觀政(類似現在實習生),沒有任何治理州縣的經驗,要此人當海澄縣縣令大大不妥啊。”

慶豐帝也不是吃素的,說道,“海澄縣都等米下鍋一個月了,你們都沒給出一個統一的意見來,朕只好選了孫秀,沒有經驗又怎麼樣?朕以前沒當皇上,現在不也坐在龍椅上嘛,你們生下來就是閣老?朕就看好他是一張白紙,無門無派,最適合海澄縣了,你們推薦的那些人全都不乾淨,朕瞧不上。”

見皇上如此堅定,四個閣老們面面相覷,都有退讓之意,反正我得不到,你們幾個老東西也休想得到,這孫秀果真是個沒有任何背景的隱形人,就讓他去海澄縣試試深淺。

孫秀就這樣被天上的餡餅砸中了,當旨意下到吏部時,正在吏部觀政打雜的孫秀也驚呆了,周圍同仁紛紛帶着醋意恭喜,暗想這小子平時默默無聞,背後居然有如此深厚的背景,連閣老們中意的人選都沒混上去,這最鮮的桃子卻被他摘下了,真是人不可貌相。

孫秀隨着宣旨的太監進宮謝恩,慶豐帝定睛一看,喲,小夥子長的還挺帥啊!朕真是好眼光——這昏君還以爲是在選妃呢。

慶豐帝賜了新刻的官印、新做的七品縣官官袍,還額外賜了一件四爪蟒袍,並賜了宴,要孫秀陪他吃中飯。慶豐帝喝多了酒,居然又賜給他一柄尚方寶劍,醉醺醺說道:“孫秀啊,月港——不,是海澄縣,這是朕的命根子啊,朕一生的榮辱都在這個縣城上,海澄縣繁華,人民安居樂業,都能賺到錢,四海昇平,朕就陸續開放其他的海港,倘若失敗,朕恐怕要迫於壓力宣佈海禁了。你是海澄縣的第一任父母官,朕將這個重任託付給你。你拿着可以先斬後奏的尚方寶劍赴任,那些權貴就不敢輕視於你,好好幹,朕一生的榮辱都在你身上。”

孫秀感激涕零,抱着尚方寶劍跪地說道:“臣尊旨,臣定不辱使命,豁出去身家性命也要給皇上一個海晏河清的太平富庶的縣城!”

慶豐帝大笑道:“朕相信自己的眼光,也相信你的能力,三年以後,朕就下江南親自去看看這個大明最年輕、最有錢的縣城!”

孫秀熱血上頭,躊躇滿志大聲說道:“一言爲定,臣就在新縣城裡等候御駕。”

慶豐帝晃着腦袋說道,“來來來,我們擊掌爲誓!”

啪!孫秀的手拍在“龍爪”之上,猶如被武林高手打通了任督二脈,一下子提升了功力,信心百增。這位大明一代名臣從此走向了他仕途中的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站。孫秀後來入閣封相,打破了非翰林院庶吉士不能入內閣的潛規則,這位鐵骨錚錚的孫閣老人生跌宕起伏,是唯一年青時蹲過詔獄的內閣大臣。

新官赴任,身上都有吏部開的勘合,憑藉勘合在沿路的驛站裡免費吃住,並免費坐船換馬,孫秀風塵僕僕到了金陵,看望了“丈母孃”餘夫人,他知道海澄縣當官不容易,可能會有去無回,所以他這次是“道別”的,這樣即使死了,也對亡妻有個交代。

餘夫人沒有想到“女婿”居然是海澄縣第一任縣令,她和女兒們的裙下之臣大多是官員,經常聽到“姑爺們”議論猜測這個餡餅會落在誰頭上。

餘夫人問道:“你好歹是個官了,可曾爲了我苦命的女兒掙個誥命夫人的頭銜來?”

孫秀說道:“我已經向禮部爲娘子申請追封的七品誥命了,就是申請的官員太多,要排隊,通常要等一兩年才能下來。”

這又是一個意外,餘夫人心情複雜,當初女兒慘死八府塘,孫秀將餘氏的棺材運到了老家松江府華亭縣,按照妻子的禮節安葬在祖墳裡,併爲妻子守孝一年。餘夫人以爲孫秀是少年性情,一時的熱情罷了,等他將來飛黃騰達了,以前這段和半開門暗【娼相親相愛,甚至寫婚書許諾婚嫁的荒唐往事纔不會承認呢,況且那婚書根本沒有去應天府衙門登記過,等於是無效的婚姻,若真追究起來,這段婚姻是可以作廢的。將來孫秀反悔改口,易如反掌。

沒想到孫秀當了官還給餘氏申請誥命夫人,看來是將這段婚姻坐實了,這世上果然還有癡情人,餘夫人沉默了很久,說道:“我一個婦道人家,從的是賤業,論理沒資格說什麼,不過接觸的官員多了,也能曉得一些做官的道道來,這做官和做人一樣,魚有魚道,蝦有蝦道,圖財的就去謀財、圖名的就去追名、圖造福百姓的——呵呵,不瞞你說,我還真的遇到過這種好官,一心想做一些事情爲老百姓謀福祉。”

“我知道你也瞧不起我們這種半開門,我也沒資格教訓你什麼,不過我真心希望你能做一個好官,造福一方百姓,我這一生歷經坎坷,基本沒有遇到什麼好人,呵呵,不管你信不信,我是始終相信天理循環,報應不爽,好人有好報,即使這輩子不報,下輩子也能投個好胎,不用大富大貴,只需一生衣食無憂、爹孃疼愛,夫妻恩愛,子女孝順。你做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官,比做一個尋常的好人更積累福報,我女兒是你的妻子,你積福,她在地下就有陰德,將來投胎轉世到好人家,別像這輩

子似的投到我肚子裡做女兒,苦了一輩子。”

“你走吧。”餘夫人別過臉去,不再看孫秀,她擺了擺手,說道:“你以後不要來看我了,讓人知道你岳母是個娼【妓,這樣不光彩,會影響你的仕途,你好好做官,做個好官,我會經常在菩薩面前燒香唸佛,給你求平安的。”

孫秀愕然,他也沒有想到視財如命、拿親女兒換銀子的餘夫人能有如此見識、說出這番話來,他本想再說幾句,卻被餘夫人攆蒼蠅似的強行趕走了。

孫秀回到龍江驛站,已經快到傍晚了,老遠就看見驛站前面停了好多輛車馬,他趕緊躲進了樹林子,從驛站的後門回房間,書童抱着一大摞名帖進來說道:“老爺,這是前來拜見的人投的帖子。從一清早就有人找,我說您出門訪友去了,不知道何時回來,大部分人等到中午或者下午就走了,有些人一直沒走,還在外頭等。”

孫秀累得坐在躺椅上微闔着眼睛閉目養神,說道:“你照着名帖念一念,看都是誰要找我。”

書童拿着名帖一個個的念着,大部分都是生意人,還有些是以前國子監的同學,當書童念道:“烏衣巷沈家二少沈義然”時,孫秀一個鯉魚打挺,猛地從躺椅上跳起來,說道:“是沈兄來了?你怎麼不早說!”

書童委委屈屈說道:“是老爺說任何人都不見的。”

孫秀教訓道:“沈兄於我是恩人,是兄長,你怎麼能把和其他人相提並論?他在那?我去找他。”

書童看着名帖下的標記,說道:“沈公子久等您不回來,又擔心關城門回不去了,就在驛站尋了間房間住下,是天字第十號房。”

孫秀洗了把臉,換了件衣裳,尋到沈義然住的房間,敲敲門,沈義然親自來開門,一見孫秀,便笑開顏了,拍着他的肩膀說道:“恭喜恭喜,海澄縣第一任縣令花落你頭上,真是可喜可賀啊。”

沈義然和孫秀都參加了今天的春闈,義然落榜,孫秀高中兩榜進士。發榜後不到一月,沈老太太去世,孫秀還去了沈家弔唁,安慰哭成淚人的落榜考生沈義然,後來沈家舉家扶棺回金陵,孫秀也是穿着素服,一路送到了通州港碼頭,兩人情誼深厚。

兩人見面互相噓寒問暖了一陣,孫秀看見房間裡還有一個穿着半舊玄色道袍的中年人,器宇不凡,表情嚴肅的看着自己,“這位是——”

“哦。”沈義然一拍腦袋,說道:“我太激動了,差點忘了正事,這是我大哥沈義斐。”

啊!孫秀這才發現兩人的輪廓確實有些相似,原來此人是沈兄經常提起的大哥啊!孫秀趕緊拱手行禮說道:“原來是沈大哥,失敬失敬。”他經常聽見沈義然用驕傲自豪的語氣說起這個同父異母的大哥,知道沈義斐是荊州付推官,平生破案無數,外號沈青天。

沈義斐還了一禮,說道:“孫大人,久仰大名。”孫秀羞愧的恨不得挖個洞鑽進去,連忙疊聲說道:“不敢當,不敢當!沈大哥是大名鼎鼎的推官,我這個無名小卒得空還要向您請教一二呢。”

沈家兄弟對視一眼,沈義然清咳一聲,說道:“孫賢弟,你即將赴任海澄縣縣令,身邊刑名師爺和錢穀師爺可有人在?”

孫秀說道:“我接到皇上旨意後次日就登船離京了,還沒來得急請師爺。”

沈義然說道:“我們認識這些年了,我一直當你是好兄弟,就直話直說好了,賢弟,你看我大哥有沒有資格做你的刑名師爺?”

這是不是開玩笑吧?沈大哥丁憂以前是正六品的推官呢!比我還高出兩級,我不過是從七品縣令罷了。孫秀大吃一驚,連忙說道:“是我才疏學淺,沒有資格僱沈大哥當師爺。”

同樣都是孫子,沈義然守孝一年,而大哥沈義斐是承嗣嫡長孫,他要丁憂守孝三年,三年內不能出仕做官,但是卻可以做其他的事情。沈義斐有當刑名師爺的念頭,一來查案審案是他的愛好,丁憂在家這半年來,他只查過親侄女沈今竹涉嫌殺人案,在家裡待不住了,手癢的厲害,想要重新開始查案找事做,二來是他和妻子王氏朝夕相處,早就看透了王氏心中所想,甚至還跟蹤王氏去了白雲觀,在白雲觀蹲了一下午馬桶,次日中秋節纔回家,之後就覺得自己太無聊、太卑微了,居然吃一個死人的醋,王氏雖心有所屬,但大半輩子爲他生兒育女,操持家務,主持中饋,孝敬祖母,愛惜晚輩,對沈家有大功勞。

沈義斐只怨自己不爭氣,身爲男子漢,卻小雞肚腸,不能包容妻子——他搞律法搞得有些走火入魔了,既然律法從來沒說心動是錯,只要不付諸實施,都不能判定有罪。所以他不想在家裡了,打算走的遠一些去找個差事做,恰好聽見二弟沈義然說他的好朋友當了海澄縣縣令,他心頭一動,想去給孫秀當刑名師爺。師爺不是官,沒有品級,所以不算壞了守孝的規矩。沈義然先也是很吃驚,但是大哥堅持要去,他也沒有辦法,只得帶着大哥來龍江驛站找孫秀走說情後門。

沈義斐趕緊說道:“孫大人休得自貶,論功名,你是堂堂兩榜進士,我不過是舉人罷了;論官職你是堂堂從七品的縣令,一方父母官呢,我不過是丁憂在家的閒人罷了;論聖寵,你是皇上下中旨直接封的縣令,我連皇上的金面都沒見過呢。只要孫大人願意,我是十分希望能叫您一聲東翁的。”

孫秀誠惶誠恐,不敢答應。好像《西遊記》裡頭的銀角大王拿着寶葫蘆問道:“我叫你一聲悟空你敢應嗎?”,他當然不敢應了,要一個曾經是六品推官的人當刑名師爺,這也太委屈人家了。

沈義然勸道:“賢弟,我大哥是個直脾氣,他衷心希望當你的刑名師爺,我可以爲大哥作保,他半生都是掌刑名的,可以擔當重任,不會耽誤你公事的。”

“不,我是那個意思。”孫秀急忙說道:“我是擔心折殺沈大哥這樣的人才了。”

沈義斐說道:“孫大人莫要想的太複雜,我是心甘情願當刑名師爺,任憑孫大人差遣。”

沈義然也幫腔說道:“是啊,你這裡有空缺,我大哥有意,恰好一拍即合。”

見沈家兄弟如此堅持,孫秀只得斗膽點頭說道:“既如此,那我以後就叫沈大哥先生了。”

沈義斐大喜,拱手說道:“東翁。”

就這樣,孫秀的刑名師爺就定了查案狂人沈義斐——但是這一切纔剛剛開始,孫秀的刑名師爺大有來頭,身份貴重、明察秋毫、經驗豐富,別說是縣令了,就是府尹大人們都請不到沈義斐這種完美的刑名師爺。

都說人比人,氣死人,孫秀這傢伙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奇蹟般的入了皇上的青眼,冊封爲萬衆矚目的海澄縣第一任縣令之後,好運氣接踵而來,明明有了一個完美的刑名師爺了,偏偏人家的錢穀師爺更是大明人人皆知的天才少年——南直隸解元李魚!

話說孫秀和沈義斐確定了翁主關係,沈家兄弟趕緊回去收拾行李,孫秀跌跌撞撞的回到了自己房間,書童已經急得嗓子冒煙了,他遞過一個帖子,說道:“老爺,您一定要見見這個人,他是去年的南直隸解元呢。”

南直隸讀書人沒有人不知道李魚的鼎鼎大名,論起親戚關係,李魚還是沈義斐的轉折親呢,孫秀茶都來不及喝一口,忙說道:“快請。”

李魚穿着一身淺紅道袍進來了,好一個翩翩佳公子,天才少年郎。李魚毫無架子,一見面就自來熟的笑着恭喜孫秀當上了海澄縣第一任縣令,一陣寒暄之後,李魚也同樣開門見山的說道:“孫大人,我今日來此,是爲毛遂自薦,想當你的錢穀師爺。”

啥?孫秀覺得自己今日定要被雷劈死,比那日接到聖旨還要驚訝,“你——你是連中兩元的解元啊,將來狀元榜眼都是囊中之物,做縣令甚至封相入閣都指日可待,何必委屈在我這裡當一個錢穀師爺呢。

縣令和府尹一般有兩個師爺,一是刑名師爺,專門幫着管理刑法審案,二就是錢穀師爺,主要是專門幫助官員處理財政稅收事務,並且處理一些和金錢有關的民事案件,例如銀錢借貸、田畝買賣、家族爭產、商賈偷稅等,而且錢穀師爺要管的東西非常雜,出謀劃策,參與機要、起草文稿,代擬奏疏、裁行批覆、奉命出使,甚至充當黑道白道的聯絡人。錢穀師爺要求靈活變通,會打一手好算盤,黑白通吃,會搞人際關係。

“實話不滿孫大人,我也是有私心的。”李魚說道:“世事通達皆學問,人情練達皆文章。我從書本子裡已經學不出什麼,每天都在看那些我都會背的書,實在生不出什麼興趣做學問。這幾年我打算先放一放科舉文章,不去考進士科了,想要出門歷練一番,恰好聽說孫大人封了海澄縣令,就來這裡碰碰運氣。”

孫秀說道:“來我這裡,真的很委屈你。錢穀師爺不是官,連不入流的宦都談不上,不過是幕僚,錢穀師爺會埋沒了你的才能,整日困於俗事瑣事中。李解元想要歷練一番,儘可以去京城吏部排隊選官啊,憑解元的才學和相貌,你可以直接當上縣令的。”孫秀還有一句話故意藏着沒說,誰不知道你妻子的外祖父是魏國公啊!有魏國公的關係,加上你的真才實學,弄個縣令還不跟玩似的。

誰知李魚就像王八吃秤砣似得鐵了心,一定要給他當錢穀師爺,李魚是個天才少年不假,但也是個中二期還沒過去的人物,他上月作爲姐夫的身份去月港給吳訥提親,被此地朝氣蓬勃、蒸蒸日上的氣質深深吸引住了,看着船桅如林,人煙如織的景象,李魚頓時自己的將來充滿了疑問:讀書是爲了什麼?考取功名。功名是爲了什麼?做官。做官是爲了什麼?封相入閣,青史留名——可是書中並沒有教這些啊。縱使他讀書破萬卷,文章做得花團錦簇,於實務卻是一片空白,李魚自從捧起書本進學堂開始,第一次對開始懷疑人生。

李魚見孫秀始終不點頭,自尊心受了極大的打擊,“孫大人,您是嫌棄在下才疏學淺,毫無資歷經驗麼?”

孫秀如撥浪鼓似的搖頭道:“非也非也,我是覺得廟小,實在容不下你這個解元大佛啊。”

李魚使出了殺手鐗,“孫大人這話是何意?我剛纔聽說我義妹的大堂哥當了大人的刑名師爺。”

我屁股都沒坐熱呢,消息就傳到了李魚耳邊。孫秀一怔,猛然意識道今日之事絕非巧合,恐怕是沈義然早就設好了“一石二鳥”之計,他既然都答應了沈義斐,那麼就沒理由拒絕李魚了。

既如此,我就不客氣了,反正天下人都說我這個海澄縣第一縣令是撿來的,我乾脆收下這兩個才學和名望高出我一大截的師爺,蝨多不怕咬、債多不用愁,說就說吧,有這兩個師爺幫忙鎮場子,我應該很快能在海澄站穩腳跟的。

李魚得償所願,樂顛顛回家和娘子吳敏說了此事,吳敏當場翻了臉,她討厭懷義一家、討厭懷賢惠這個即將成爲弟妹的人,明明知道懷義是海澄縣的守備太監,你還要去當錢穀師爺?立刻命李魚跪在廊下,晚飯也沒給吃,見李魚跪得搖搖晃晃都不肯鬆口,吳敏只得一嘆,去了大倉園找公婆汪福海夫婦,汪福海氣得揮着鞭子殺將過來,要教訓這個“逆子”,被嚇得花容失色的吳敏和汪夫人攔住了,只得作罷,汪福海把自己最得力的一個紹興師爺給了李魚。

魏國公聽到消息後,也將自己一個得意的幕僚給了外孫女婿,他養大吳敏吳訥這對外孫,吳敏是個女子,再有才有主見也無用,吳訥看起來還好,可是性子太面,又昏頭和太監的女兒私定終身,此生作爲有限,還是外孫女婿最有前途。

有兩個高官師爺一起輔佐李魚當錢穀師爺“賺錢養家”,白紙一張的李魚貌似只負責“貌美如花”即可了。

第128章 沈今竹毒舌諷美男,迎船長是大海盜第30章 遇挫折幾欲走麥城,說是非是非找上門第194章 林寡婦絕地展反擊,起高樓終成土饅頭第50章 朱希林追兇金陵城,羣英會推出癩頭黿第75章 臨婚期兄妹齊同心,探章 家混戰清風閣第179章 除異己太后葬建陵,廢太子郡王入林海第34章 護小主我有張良計,爬牆梯揪出鬼魅影第111章 劉夫人堂前教丈夫,查命案羣雄顯本領(二)第158章 山變雞犬要昇天,後宮亂淑妃進南宮第229章 陰陽隔難絕姐弟情,涼棚下舅舅試外甥(二)第62章 曹大人擊掌泯恩仇,叛逆女夜奔大倉園第175章 利相悖婚事恐難成,回京師刀劍嚴相逼第179章 除異己太后葬建陵,廢太子郡王入林海第204章 安泰帝心冷黯退位,林淑妃自盡坤寧宮紅娘鶯鶯分不清楚,犯迷糊新郎變前夫第135章 白推官嚴審假親戚,曹核桃失意煙雨樓第96章 正陽門擲果遇故人,瓊華島殿中有乾坤第173章 順王歸掀起大風浪,大朝會羣臣來朝鬥(二)第185章 風雪夜勇闖土匪劫,舊太子來到黑山縣第102章 紫藤架楓竹來相會,陷囹廠公誓破案(二)第233章 放長線引得大魚來,風雲變決勝名利場(二)第44章 汪福海敲詐國公府,太夫人點唱將相和第139章 爲前途施展離間計,新海澄繁華勝吳越第29章 賀新居羣芳羞玫瑰,沈今竹一戰鬼魅影臨拓本今竹說後宮,謀大局白灝來請罪第117章 到月港今竹展宏圖,聞喜事幹爹開笑顏第164章 長公主駕到定婚期,老熟人搖身變新後第74章 包子鋪游龍戲鳳姐,木萍兒現身峨嵋嶺第106章 分遺產人人皆有份,說硫磺今竹展宏第127章 出雲國舞姬拋金扇,捐銀子今竹迎好運第18章 敗家子逼走親兄弟,愣女婿炮轟老丈人第253章 不問蒼生卻向風月,定盟誓連縱抗強敵(二)第235章 俏嬌娘變成彌勒佛,大丑角唱響舞弊案〔(二)第130章 籌商行四處求借貸,見豺狼心中生殺機第45章 沈今竹妙計識歹人,慶團聚桃園三結義第235章 俏嬌娘變成彌勒佛,大丑角唱響舞弊案〔(二)第156章 訴衷情核竹始結緣,慶豐帝南巡開戰火第149章 連環計脫身大沽口,到京師圖窮匕首先第211章 琉璃塔再成斷腸處,入京城風雲又突變(二)第252章 不問蒼生卻問風月,定盟誓連縱抗強敵第26章 竈下婢幫扶柳嫂子,解連環姐妹笑今竹第143章 焚愛巢八郎疑倫常,青鸞舞鏡見影而悲第82章 老經紀引爆兩大案,小美女追債荼蘼架第149章 連環計脫身大沽口,到京師圖窮匕首先第155章 說親事皇帝當媒人,論傳承昏君變明君第118章 海澄縣攜手觀新居,新盟友千里送硫磺第38章 大丫鬟牀前教心術,小主人命懸太子湖第168章 沈義然喜迎孔家女,沈今竹縱橫西洋國第176章 利相悖婚事恐難成,回京師刀劍嚴相逼(二)第197章 隔三年故人始現身,到陌路黔驢終技窮(二)第253章 不問蒼生卻向風月,定盟誓連縱抗強敵(二)第180章 孫縣令扛旗蹲詔獄,李解元步入南山徑爲名譽兩親家開撕,熊孩子氣絕二哥哥第116章 逃囹圄我有張良計,回月港今竹遇貴人第156章 訴衷情核竹始結緣,慶豐帝南巡開戰火第40章 大太監情挑侯門婦,假書生見利生反骨第120章 解籤文道長亂扶乩,過中秋喜從南邊來豪門水深膽小勿入,人心叵測自求多福第154章 迎家人將軍當孝女,沈文竹誓絕姑表親第39章 宋校尉酷審父女倆,遭遺棄今竹成棄子第42章 大小姐遭遇極品親,姑表親古槐下開撕第93章 歸心似箭夜回金陵,尋親不遇拔刀相助第233章 放長線引得大魚來,風雲變決勝名利場(二)第149章 連環計脫身大沽口,到京師圖窮匕首先第124章 到月港狹路識恩人,加徵稅愁壞生意人第92章 爭貢之役箭在弦上,春城春夜情意綿綿第18章 敗家子逼走親兄弟,愣女婿炮轟老丈人第223章 沈今竹舌戰王閣老,紫藤架楓竹再聚首(二)第235章 俏嬌娘變成彌勒佛,大丑角唱響舞弊案〔(二)第91章 下請帖賢惠露心思,石碑林情人再相逢第52章 沈今竹驚魂北極閣,計中計鐵卷始顯身第87章 舊情敵畫舫巧相逢,謀復仇吳敏除祖母第138章 過聖誕女王開大宴,耍手段今竹謀大局第80章 胖峨嵋思凡入紅塵,表兄妹偶遇龍驛第191章 山雨欲來烈風滿樓,舊主僕隔空鬥心術第18章 敗家子逼走親兄弟,愣女婿炮轟老丈人第53章 秦淮河花船遇舊友,小少年河樓開賭局第58章 遇刺客叔侄再驚魂,大太監搖身變新郎第177章 才脫虎口又到狼窩,沈今竹斡旋危牆下換門庭詠蘭誤終身,步青雲佩蘭嫁豪門第60章 翼然亭冤家讀西遊,鴛鴦劍相煎何太急第239章 靖遠號試航天津衛,馬球場姐弟比騎技(二)金玉釵勇闖盤絲洞,乞巧節姑嫂打機鋒第148章 推真相楓核去京師,大沽口脫身實不易第181章 遭流放名門變柴門,風雪夜人歸人不甘第127章 出雲國舞姬拋金扇,捐銀子今竹迎好運第49章 魏國公投石問錯路,普濟塔羣英開大會第205章 安泰帝心冷黯退位,林淑妃自盡坤寧宮(二)第216章 違誓約皇上遭反噬,立遺詔今竹將聽政第112章 赴月港峨嵋迎新生,查血案聚首大客棧第31章 三夫人殺雞儆閨女,驅魅影峨嵋施援手第212章 儲秀宮夜宴成鴻門,癡心錯犯起中二病第168章 沈義然喜迎孔家女,沈今竹縱橫西洋國第162章 聽壁角聽出大陰謀,曹核桃護住未婚妻第194章 林寡婦絕地展反擊,起高樓終成土饅頭第115章 舊情人現身行宮中,老情敵醋海翻波浪第255章 觀鸚鵡引發兒女情,戰南海得勝定乾坤(二)第180章 孫縣令扛旗蹲詔獄,李解元步入南山徑沈三離機斷家務事,看輿圖祖孫說紅番第181章 遭流放名門變柴門,風雪夜人歸人不甘
第128章 沈今竹毒舌諷美男,迎船長是大海盜第30章 遇挫折幾欲走麥城,說是非是非找上門第194章 林寡婦絕地展反擊,起高樓終成土饅頭第50章 朱希林追兇金陵城,羣英會推出癩頭黿第75章 臨婚期兄妹齊同心,探章 家混戰清風閣第179章 除異己太后葬建陵,廢太子郡王入林海第34章 護小主我有張良計,爬牆梯揪出鬼魅影第111章 劉夫人堂前教丈夫,查命案羣雄顯本領(二)第158章 山變雞犬要昇天,後宮亂淑妃進南宮第229章 陰陽隔難絕姐弟情,涼棚下舅舅試外甥(二)第62章 曹大人擊掌泯恩仇,叛逆女夜奔大倉園第175章 利相悖婚事恐難成,回京師刀劍嚴相逼第179章 除異己太后葬建陵,廢太子郡王入林海第204章 安泰帝心冷黯退位,林淑妃自盡坤寧宮紅娘鶯鶯分不清楚,犯迷糊新郎變前夫第135章 白推官嚴審假親戚,曹核桃失意煙雨樓第96章 正陽門擲果遇故人,瓊華島殿中有乾坤第173章 順王歸掀起大風浪,大朝會羣臣來朝鬥(二)第185章 風雪夜勇闖土匪劫,舊太子來到黑山縣第102章 紫藤架楓竹來相會,陷囹廠公誓破案(二)第233章 放長線引得大魚來,風雲變決勝名利場(二)第44章 汪福海敲詐國公府,太夫人點唱將相和第139章 爲前途施展離間計,新海澄繁華勝吳越第29章 賀新居羣芳羞玫瑰,沈今竹一戰鬼魅影臨拓本今竹說後宮,謀大局白灝來請罪第117章 到月港今竹展宏圖,聞喜事幹爹開笑顏第164章 長公主駕到定婚期,老熟人搖身變新後第74章 包子鋪游龍戲鳳姐,木萍兒現身峨嵋嶺第106章 分遺產人人皆有份,說硫磺今竹展宏第127章 出雲國舞姬拋金扇,捐銀子今竹迎好運第18章 敗家子逼走親兄弟,愣女婿炮轟老丈人第253章 不問蒼生卻向風月,定盟誓連縱抗強敵(二)第235章 俏嬌娘變成彌勒佛,大丑角唱響舞弊案〔(二)第130章 籌商行四處求借貸,見豺狼心中生殺機第45章 沈今竹妙計識歹人,慶團聚桃園三結義第235章 俏嬌娘變成彌勒佛,大丑角唱響舞弊案〔(二)第156章 訴衷情核竹始結緣,慶豐帝南巡開戰火第149章 連環計脫身大沽口,到京師圖窮匕首先第211章 琉璃塔再成斷腸處,入京城風雲又突變(二)第252章 不問蒼生卻問風月,定盟誓連縱抗強敵第26章 竈下婢幫扶柳嫂子,解連環姐妹笑今竹第143章 焚愛巢八郎疑倫常,青鸞舞鏡見影而悲第82章 老經紀引爆兩大案,小美女追債荼蘼架第149章 連環計脫身大沽口,到京師圖窮匕首先第155章 說親事皇帝當媒人,論傳承昏君變明君第118章 海澄縣攜手觀新居,新盟友千里送硫磺第38章 大丫鬟牀前教心術,小主人命懸太子湖第168章 沈義然喜迎孔家女,沈今竹縱橫西洋國第176章 利相悖婚事恐難成,回京師刀劍嚴相逼(二)第197章 隔三年故人始現身,到陌路黔驢終技窮(二)第253章 不問蒼生卻向風月,定盟誓連縱抗強敵(二)第180章 孫縣令扛旗蹲詔獄,李解元步入南山徑爲名譽兩親家開撕,熊孩子氣絕二哥哥第116章 逃囹圄我有張良計,回月港今竹遇貴人第156章 訴衷情核竹始結緣,慶豐帝南巡開戰火第40章 大太監情挑侯門婦,假書生見利生反骨第120章 解籤文道長亂扶乩,過中秋喜從南邊來豪門水深膽小勿入,人心叵測自求多福第154章 迎家人將軍當孝女,沈文竹誓絕姑表親第39章 宋校尉酷審父女倆,遭遺棄今竹成棄子第42章 大小姐遭遇極品親,姑表親古槐下開撕第93章 歸心似箭夜回金陵,尋親不遇拔刀相助第233章 放長線引得大魚來,風雲變決勝名利場(二)第149章 連環計脫身大沽口,到京師圖窮匕首先第124章 到月港狹路識恩人,加徵稅愁壞生意人第92章 爭貢之役箭在弦上,春城春夜情意綿綿第18章 敗家子逼走親兄弟,愣女婿炮轟老丈人第223章 沈今竹舌戰王閣老,紫藤架楓竹再聚首(二)第235章 俏嬌娘變成彌勒佛,大丑角唱響舞弊案〔(二)第91章 下請帖賢惠露心思,石碑林情人再相逢第52章 沈今竹驚魂北極閣,計中計鐵卷始顯身第87章 舊情敵畫舫巧相逢,謀復仇吳敏除祖母第138章 過聖誕女王開大宴,耍手段今竹謀大局第80章 胖峨嵋思凡入紅塵,表兄妹偶遇龍驛第191章 山雨欲來烈風滿樓,舊主僕隔空鬥心術第18章 敗家子逼走親兄弟,愣女婿炮轟老丈人第53章 秦淮河花船遇舊友,小少年河樓開賭局第58章 遇刺客叔侄再驚魂,大太監搖身變新郎第177章 才脫虎口又到狼窩,沈今竹斡旋危牆下換門庭詠蘭誤終身,步青雲佩蘭嫁豪門第60章 翼然亭冤家讀西遊,鴛鴦劍相煎何太急第239章 靖遠號試航天津衛,馬球場姐弟比騎技(二)金玉釵勇闖盤絲洞,乞巧節姑嫂打機鋒第148章 推真相楓核去京師,大沽口脫身實不易第181章 遭流放名門變柴門,風雪夜人歸人不甘第127章 出雲國舞姬拋金扇,捐銀子今竹迎好運第49章 魏國公投石問錯路,普濟塔羣英開大會第205章 安泰帝心冷黯退位,林淑妃自盡坤寧宮(二)第216章 違誓約皇上遭反噬,立遺詔今竹將聽政第112章 赴月港峨嵋迎新生,查血案聚首大客棧第31章 三夫人殺雞儆閨女,驅魅影峨嵋施援手第212章 儲秀宮夜宴成鴻門,癡心錯犯起中二病第168章 沈義然喜迎孔家女,沈今竹縱橫西洋國第162章 聽壁角聽出大陰謀,曹核桃護住未婚妻第194章 林寡婦絕地展反擊,起高樓終成土饅頭第115章 舊情人現身行宮中,老情敵醋海翻波浪第255章 觀鸚鵡引發兒女情,戰南海得勝定乾坤(二)第180章 孫縣令扛旗蹲詔獄,李解元步入南山徑沈三離機斷家務事,看輿圖祖孫說紅番第181章 遭流放名門變柴門,風雪夜人歸人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