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闖關東伊始

既然選擇重用孫傳庭,那趙宗武他就必須給孫傳庭百分之百的信任。

孫傳庭聽後恭敬道:“是,伯爺,下官一定肝腦塗地!”說完便轉身離去了。

看着遠去的孫傳庭,趙宗武這原本帶有笑意的神情,漸漸也恢復了平靜,嘴上更是囔囔道:“東海鎮,想要更好的發展,單單靠自身是遠遠不夠的,現階段必須要大規模去吸納流民來填充遼東!”

與後世東北地區的繁榮昌盛相比,如今的遼東地區更像是一座省級城市,不管是從哪一方面去進行比較,這自身的開發程度根本就沒有被激發出來。

正如先前同孫傳庭講的那樣,如果說遼東想要好好發展,想要堂堂正正的解決遼東隱患,真正走向強大,那麼自身最基礎的核心就是人口問題。

如果說遼東治下的人口,都無法滿足自我發展的需求,那麼如何去更好的開發遼東地區?如何更好的去利用遼東地區所擁有的礦產資源?

雖然說當下對金州縣的原始基礎工業已經規劃完畢,並且按照預定的部署完成了相關的配備,但是這並不能遮掩金州縣缺少青壯工人的事實,如果說金州縣能夠擁有更龐大的人口基數,那麼只要給他們些許的時間,金州縣在這基礎上完成翻番的規劃部署,根本就不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改變最直觀的就莫過於造船業的生產能力翻番上漲!

“張輝!本伯這交給你一項重任,你可敢承擔?”似乎是想到了怎樣解決人口問題,趙宗武是神情嚴肅的看向身旁的張輝,語氣更是鄭重的講道。

張輝聽到當即表示道:“伯爺,有什麼指示您就下令吧,如果做不好的話,任憑您來處置!”

伴隨着東海鎮軍隊在遼東地界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這也使得像張輝這樣的年輕人,那心中都像是燃起了一團烈火一樣,能夠憑藉自身的努力,真正去解決建奴這一強大的勢力,這本身就是令人亢奮的事情!

回想起當初在遼東經歷的種種,百餘衆建奴甚至都敢追着數千明軍決殺,更讓人覺得可悲的是,人數不佔任何優勢的建奴,居然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也正是因爲這樣一次次的落敗,使得遼東明軍在面對建奴是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怯懦,更是沒有了敢於亮劍的底蘊,而這一切都隨着東海鎮的出現而逐漸扭轉。

聽到張輝的保證,趙宗武忍不住笑了起來,微微搖頭道:“讓你辦的事情雖然說難度很大,但本伯也絕不會讓你去做上戰場與建奴搏殺的事情,畢竟你的專長並不在殺戮,而在於具體的管理。

玩笑的話我們一會再說,當前隨着東海鎮收復疆域的擴充,其實你心中也能感受到,我東海鎮在遼東這地界的底蘊還是太低了,這最大的體現還是在於人口,雖然說從總量上來說我們已經趕超了建奴,但是這並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更不是本伯想要的最終定論。

東海鎮在以後是要成爲一支真正的強軍,所向披靡的強軍!

而想做到這一點的根本,就在於東海鎮能夠擁有一個堅實的底蘊,那麼麾下六縣的民生髮展就是關鍵,麾下六縣的基礎工業建設就是關鍵。

如果想要做到這樣的安排部署,那麼首先就必須要擁有高體量的人口基數,但是從遼東獲取已經是不現實的事情,所以我們必須要加大對其他地區人口的吸納!”

作爲趙宗武最器重的人才之一,對於張輝的發展,趙宗武這心中其實是很重視的,所以在講述一些基本情況時,他更多的會用誘導思考的方式去和張輝交流,這樣更加有利於張輝去發散思維,從而達到更好的思考問題的目的。

張輝皺了皺眉頭道:“伯爺您的意思是讓下官去登州府主持流民遷移?”

“你說的不完全對!”趙宗武伸手點了點張輝,隨後繼續說道:“本伯打算讓你在東海鎮組建一支隊伍,你們打着東海鎮的名號,前往山東、河南等地,與蓬萊商會在中原地區的分號一同,誘導更多的流民羣體、破產農戶羣體,前去登州府、濟南府等毗鄰遼東港口的地方。

你需要在這些地方完善移民登基、檢疫等基礎工作,爲東海鎮源源不斷的輸送大批次的移民人口,不要小看這樣一份差事,如果你能在大明不斷吸納移民前來遼東,那麼便能夠影響到我東海鎮軍隊後續收復遼東失地的長短!”

趙宗武在做這些準備工作前,並不知道天啓爲了支持他在遼東的事業,更是讓朝廷搜刮了北方多地流民、破產農戶,也正是因爲擁有這樣的雙重保障,也使得遼東在短短三年的時間內,便吸納了不下一千兩百餘萬衆的人口!

正是因爲擁有了這樣的人口基數,才使得遼東在後續的發展中奠定了堅實基礎,更爲實現基礎工業的轉換奠定基礎。

張輝重重點頭道:“下官願爲東海鎮貢獻自己的力量!”雖然說張輝現在已經是東海鎮地方衙署的一員,看似遷移人口這份差事,要比之前當的差要苦,要累很多,但是他並不在意這些細節。

第118章:華夏崛起的伊始(本篇完)第020章:狩獵八旗第122章:改制第045章:焚天!滅奴!第007章:第一要素(下)第049章:金州的權力下鄉第078章:王二之死第070章:驅逐韃虜第003章:槍桿子裡出政權第027章:授田的盛況第126章:京城劇變第032章:展望第031章:努爾哈赤的憤怒第050章:戰略第021章:崛起吧!大明的國公!第082章:軍院的權柄第099章:敗退第026章:輔政國公第094章:全開吧,戰爭機器!!!第013章:消息第052章:帝王本性第052章:崩盤第053章:鐵與血(上)第043章:鬥法第123章:演員第020章:榜樣的力量第062章:進駐延綏鎮第026章:知事第027章:強者的時代(本篇完)第107章:崇禎九年的新春第002章:機遇第017章:東海鎮下·召軍議(下)第020章:狩獵八旗第029章:談心第001章:東海鎮指揮使府衙第037章:錦衣衛之扶桑亂第030章:真正的軍權(上)第025章:投名狀「爲紅月54大大加更」第070章:探索科研之流水線生產第021章:教派勢力的真諦第100章:擴張之路第044章:華夏科學院的科學大會第015章:無名之輩第001章:名聲鵲起第015章:急轉直下的時局第089章:東江警備基地第060章:屬於匠戶的新生(下)第040章:不平靜的蓬萊第044章:玩火必自焚第119章:張維賢的決斷第054章:洪承疇的新生第014章:爾虞我詐是英雄第122章:無間道第057章:半島執棋者·崇煥與天雄第015章:暗查第049章:流寇的新生(下)第100章:錦衣衛在行動(上)第027章:真金不怕火煉(上)第020章:狩獵八旗第016章:亂象第105章:碾壓第049章:朝野震動第099章:出戰!出戰!!(三)第005章:魏忠賢的拉攏(上)第039章:東林非忠林第114章:定國公的奏疏第078章:代善的掌權之路第003章:槍桿子裡出政權第080章:躁動的京城第058章:李氏朝鮮的投效第036章:俠士之心第003章:銳變第032章:行動派第014章:天變第063章:多面開花第015章:人的一生,都是從征途開始第062章:進駐延綏鎮第007章:誘蛇第109章:後浪第069章:強勢鎮壓!第067章:鎮山河第043章:倭島遠洋艦隊(上)第003章:東海鎮指揮使第046章:白馬非馬第070章:良臣亦來第118章:華夏崛起的伊始(本篇完)第004章:秩序第057章:對弈之戰第020章:流寇中原第119章:封無可封第004章:八旗風雲第041章:錦衣衛之風雲再起第121章:陝西經略第037章:不尋常第009章:林丹汗的霸權觀第019章:論玩火的重要性第039章:平遼侯的威勢第039章:整頓九邊之議第052章:天啓的重視(本篇完)第124章:清君側
第118章:華夏崛起的伊始(本篇完)第020章:狩獵八旗第122章:改制第045章:焚天!滅奴!第007章:第一要素(下)第049章:金州的權力下鄉第078章:王二之死第070章:驅逐韃虜第003章:槍桿子裡出政權第027章:授田的盛況第126章:京城劇變第032章:展望第031章:努爾哈赤的憤怒第050章:戰略第021章:崛起吧!大明的國公!第082章:軍院的權柄第099章:敗退第026章:輔政國公第094章:全開吧,戰爭機器!!!第013章:消息第052章:帝王本性第052章:崩盤第053章:鐵與血(上)第043章:鬥法第123章:演員第020章:榜樣的力量第062章:進駐延綏鎮第026章:知事第027章:強者的時代(本篇完)第107章:崇禎九年的新春第002章:機遇第017章:東海鎮下·召軍議(下)第020章:狩獵八旗第029章:談心第001章:東海鎮指揮使府衙第037章:錦衣衛之扶桑亂第030章:真正的軍權(上)第025章:投名狀「爲紅月54大大加更」第070章:探索科研之流水線生產第021章:教派勢力的真諦第100章:擴張之路第044章:華夏科學院的科學大會第015章:無名之輩第001章:名聲鵲起第015章:急轉直下的時局第089章:東江警備基地第060章:屬於匠戶的新生(下)第040章:不平靜的蓬萊第044章:玩火必自焚第119章:張維賢的決斷第054章:洪承疇的新生第014章:爾虞我詐是英雄第122章:無間道第057章:半島執棋者·崇煥與天雄第015章:暗查第049章:流寇的新生(下)第100章:錦衣衛在行動(上)第027章:真金不怕火煉(上)第020章:狩獵八旗第016章:亂象第105章:碾壓第049章:朝野震動第099章:出戰!出戰!!(三)第005章:魏忠賢的拉攏(上)第039章:東林非忠林第114章:定國公的奏疏第078章:代善的掌權之路第003章:槍桿子裡出政權第080章:躁動的京城第058章:李氏朝鮮的投效第036章:俠士之心第003章:銳變第032章:行動派第014章:天變第063章:多面開花第015章:人的一生,都是從征途開始第062章:進駐延綏鎮第007章:誘蛇第109章:後浪第069章:強勢鎮壓!第067章:鎮山河第043章:倭島遠洋艦隊(上)第003章:東海鎮指揮使第046章:白馬非馬第070章:良臣亦來第118章:華夏崛起的伊始(本篇完)第004章:秩序第057章:對弈之戰第020章:流寇中原第119章:封無可封第004章:八旗風雲第041章:錦衣衛之風雲再起第121章:陝西經略第037章:不尋常第009章:林丹汗的霸權觀第019章:論玩火的重要性第039章:平遼侯的威勢第039章:整頓九邊之議第052章:天啓的重視(本篇完)第124章:清君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