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禮物?
看安鬆雨還是不太能理解的樣子,她又道:“如果你能喜歡,那自然是皆大歡喜的好事情。”
“如果你實在不喜歡,我就打算借用一下你的名字。”
“先買下來送給你,然後看看你想怎麼處理!”
“如果不排斥,即使在家裡放着也沒事。”
“如果實在是不喜歡,我也可以帶回去。”
“但放影樓那邊肯定是不行的。”
“即使只是放着,如果被她知道了的話……那交好不成,就真的成了得罪人了。”
安鬆雨聽到這話,才總算是對這位婚紗設計師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她雖然十分好奇這人的受歡迎程度,可眼前卻並不是八卦的好時機。
於是,她在安松香兩人的再次確認之下,才總算答應了接受這件昂貴的禮物。
得到了安鬆雨的同意後,安松香兩人直接迫不及待的去跟對方溝通了。
安鬆雨心中還帶着幾分難以置信的過來找了簡子瑜。
“阿香跟朋友們想要送你那件婚紗?”簡子瑜一聽這事,也同樣又是意外,又是不敢相信。
過了一小會兒,他才鄭重的道:“阿雨,如果只是顧慮婚紗價格的原因……”
簡子瑜的話還沒有說完,安鬆雨就先搖了搖頭:“我原本也這麼想了。”
“但後來才知道,是那位婚紗設計師太厲害,太有名了。”
“讓我們投了點小錢進去的影樓那邊,她說不管婚紗我喜不喜歡,只要對方能夠願意鬆口,她都願意出錢。”
“而且都是買來送給我的。”
“我要是喜歡而不討厭,讓我放家裡。”
“要是實在不能接受,她也願意放她家。”
簡子瑜也半天反應不過來。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道:“這麼喜歡的話……她不應該是借用你的名義買了就行?”
安鬆雨笑着搖了搖頭,示意簡子瑜看過去。
估計就是因爲太喜歡了,連做假這樣的事情,都做的格外謹慎吧!
“聽說只是排隊,都是以年來算的。”安鬆雨挽着簡子瑜的手臂,悄聲說着。
簡子瑜也沒有接觸過這些。
但他也忍不住看向婚紗那邊。
剛纔不只是安鬆雨第一眼看上了這件婚紗,他其實也同樣喜歡。
只是那十五萬的價格……他畢竟才畢業沒多久。
即使跟着好友一起做了設計公司,可籌備婚禮的過程中,已經花掉了幾乎全部的存款。
現在即使再想買這件婚紗,憑他自己也掏不出這個錢來。
原本,他已經在考慮着是不是要跟好友開口……
簡子瑜也從來不是那種喜歡找人借錢的人。
即使是這樣的想法,對於他來說,也算是生平第一次了。
這還是因爲兩人有合作的公司在。
他都想着,即使真的問了,也直接以公司的收益還給好友。
這樣他也能安心,好友也能安心。
卻沒有想到……
一時間,簡子瑜一向平和的心中,也升起了一股緊迫感來。
他不希望下一次,再遇上這樣的事情,他還這麼無能爲力。
第二天早上,王賀年早早的就在公司看到了簡子瑜。
他不由得意外的問着:“阿瑜,你今天怎麼那麼早就過來了?” “昨天你不是回去挺晚的嗎?”
簡子瑜一邊翻看着昨天剛到的一套豪宅資料,一邊道:“昨天聽阿香說正好有資料到了,我就早一點過來了!”
王賀年一聽,連茶都不泡了,直接把手上的東西往座位上一放,就湊了過去,一邊問着,一邊就伸手翻了起來:“又有資料到了嗎?”
關於這些資料,現如今倒只有他們兩人知道。
這也是安鬆雨兩人的新房第一層,被裝修成裝修公司的原因之一。
他們兩人打算在那邊再設一個點。
它的地位甚至能夠超過總部,但卻並不要求全部員工去那邊上班。
除了像安松香一直在幫他們收集的這些豪宅資料都會放那邊之外。
一些姐妹倆的朋友也會直接在那邊招待。
畢竟像阿玲家宅基地這樣的情況,有時候並不是直接談合約。
豪宅的資料並不是那麼好找。
特別是能夠放出來的資料。
所以這一次,即使是阿玲朋友的實力,也是時隔不短時間後,拿到的一套。
甚至還不是港城,而是國外的某個地方。
兩人大概的看了一下,雖然可能並不一定符合他們的國情。
但多看看,特別是能夠看到這麼詳細的設計圖、施工圖,用材等等,也確實能讓兩人學到不少東西。
特別是這類的資料中,還增加了很多完成施工後的照片。
這雖然不能讓他們再次體會一遍整個建設的過程。
可也算是讓他們相當於有實物對照了。
直到半個上午,王賀年再次接到電話後,兩人才從這份資料中回過神來。
再次把資料收好,兩人直接拿着上了車。
一邊往客戶那邊去,一邊問着:“這資料要不直接放你們新房那邊去?”
“那也可以!”簡子瑜倒也沒有拒絕。
儘管新房那邊通風的時間還不夠,確實不太適合長期居住。
但放點東西進去,還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不過他還是問着:“你最近不需要多看看?”
王賀年一邊看着手上的設計圖,一邊無奈的嘆息了一聲:“我也得有時間啊!”
這倒也是!
簡子瑜開着車,也沒有再說什麼。
倒是王賀年把剛纔客戶提出來的新想法跟圖紙對照了好久好久後,才先放下了東西:
“這客人要不是給錢給的利落,我是真的不想幹了!”
“那也沒辦法!”說起這事,簡子瑜也頗有些無奈。
這個客人是他們公司那邊最近的新業務。
聽說他也是像安家當年裝修一樣,找離了順城,才找到了他們家。
那時雙方一見面,都頗有一見如故般的感覺。
一邊想要更好,更專業的裝修。
一邊則是想要把公司好好發展,增加業務渠道。
於是,雙方几乎是一拍即合。
很快就已經商定好了合約。
畢竟雙方都不是難以溝通的,而且客人也出手格外大方。
但後來,真正開始爲他家做設計後,兩人才發現了艱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