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就距離安鬆雨兩人的婚禮不遠了。
最近這段日子,別說安鬆雨兩人了,就是安家的其他人也都在跟着忙碌。
甚至一大家子,往來風吟灣的時間越來越多。
直到良地那邊通知他們去接收安置房的時候,大家才反應過來。
是哦……
這事好似提了不短時間,他們剛開始時還去問了問。
後來實在是忙的沒空了,也就沒有人關注了。
這一天,一大家子都來了良地。
一直被圍起來的安置房區域倒沒有全部拆掉。
但進入安置區的主幹道已經可以通車了。
安鬆雨她們跟村裡的其他兩家一起,進安置區停好車後,就緊跟在其他人後面。
聽說安置區現在除了外牆跟公共設施之外,還有綠化沒有全部完成。
會這麼快讓大家過來分配安置房,也是考慮到各家的裝修需求。
“我剛纔看了,雖然整片都是安置房,可其實還是有些差別的。”
“對對對,我們進來的這條主要道路,看起來就比後面的道路更寬廣?”
“聽說以後會規劃成主要街道,就全部是五層樓高的。”
“另外兩邊往後面的一整片,全都是四層高的。”
“不過倒是家家都有商鋪。”
“那裡外不同,應該也會影響生意吧?”
“你們也真是……這片地方生意真的能給做起來?”有人沒好氣的說着。
安鬆雨聞言沉默的四顧了一番。
現如今,通向對面醫院的人行天橋還要好多年纔會建。
後面那片徵收的土地到現在還沒有開發。
而這邊原本就是城中村的田地,現在看起來確實荒涼。
要說有什麼可取之處,那可能是從小區的主幹道出去,可以直達外面的主幹道。
並且不遠處,就可以直接上高速公路。
但這點優勢,並不能爲整個安置區帶來太多的人氣。
畢竟將來會貫通後面新小村的主幹道,也只是修到他們小區後面,就結束了。
從小區後面出去原本的老城區,還是隻能通過一輛車的舊馬路。
當然最主要的是,那架在原本拆遷的地方與這片空地之間的小橋,過一輛大一點的車子都格外勉強。
像貨車那些……根本就沒有辦法從橋面上通過。
所以這片區域以現在的情況來看……
不對,至少三五兩年的情況來看,估計想把生意做起來,就格外的不容易了。
除此之外,想要像原本沒拆遷前做出租房的生意也不容易。
不說他們小區門口那條路,跟有大量租房需求的廠區完全是逆行。
而對面醫院倒是有公交站,可到前面的十字路口再回來小區,那沒個二十分鐘,是想也別想。
就是有人想從老城區坐公交車回來,再去新的安置小區。
走足至少得十幾二十分鐘才行。
這片區域,除了建在遠離老城區另外一邊的安置房小區之外,中間還是田地跟荒地。
安鬆雨他們剛纔開車就是從那邊過來的,仔細觀察了一番都覺得看起來不太安全的樣子。
不過這些安家人倒也不是很在意。畢竟他們原本就不過是在這附近買了房子重建了而已。
這拆遷時給的錢早已經把買房的錢拿回來了。
現在還有房子賠,他們還能有什麼不滿意的?
至於暫時的冷清!
經過這一年多的歷經,安家一家子都已經有了充足的眼光。
他們篤定,不說小區對面的醫院了,就是後面徵收後的地方,也肯定會重建。
到時候不管建什麼,他們這邊都能慢慢的興旺起來。
就是安家的人現在也不會知道,這邊最後能興旺到什麼地步。
畢竟相比起後面的老城區,以及新的居民區,現在建的安置小區,也確實更適合往商業方向發展。
而這附近只是地理位置影響了發展,可不是沒有人流量啊!
帶着這樣的想法,安家一家子都在認真觀察着。
對於人羣中的各種不看好,那是半點也沒有搭話的想法。
很快,安置房的分配就開始了。
安鬆雨他們因爲重建了房子,房屋面積足夠大,並且房屋也足夠新,賠償面積是按照最高的一比二來賠償的。
不過相比起拆遷前各家的宅基地大小不同,新建的安置房分別有三種佔地面積。
其中最大的,自然還是主要道路兩邊佔地足足一百平的五層建築。
剩下的則分別是九十平以及八十平。
這基本已經覆蓋了拆遷區大多數的房屋面積。
當然,拆遷前的舊城區,超出一百平的人家也不少。
不過這些,都跟安鬆雨他們一樣,只能先選擇最大戶型一百平的,然後再看有沒有多餘的面積。
要麼賠錢,要麼再拿房。
只是安鬆雨看着這些人的反應,估計真正會繼續選擇房子的人不會太多了。
安鬆雨家因爲拆遷簽字較晚的原因,選房幾乎是排在最後的。
不過主街上的房子倒沒有選完。
拆遷時按照原本房屋的情況,即使有很多房屋的佔地面積足夠大。
可房屋太過於陳舊的話,能一賠一點幾就不錯了。
那自然也沒有機會挑選主街上的房子。
而且,說實話這所謂的主街,也不過是安置辦的人自己在那裡說的。
反正他們這些拆遷戶,沒有一個看出來這附近有什麼成街的潛力。
“怎麼選了這麼後面的位置?”袁瓊華看着安鬆雨選擇的位置問着。
畢麗珠也湊過去,看着女兒竟然選擇了最後面對着的兩戶,也不由得抽了抽嘴角。
就算前面實在沒有適合的位置了,後面緊靠在一起的兩戶不選,偏要直接選相對着的!
“估計姐是覺得這邊位置更加寬敞?”安松香遲疑的猜測着。
因爲後面沒有繼續修路。
原本會連通小區所有的道路也沒有修建齊全。
從安鬆雨選擇的房子位置來看。
雖然處於整個小區主幹道的最深處,可也確實還有不少的空置面積。
但安置區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了以後各家各戶,小汽車肯定會越來越多。
特別是像這些手裡多少握了一些拆遷款在手的人。
那估計會成爲第一批購買汽車的居民。
所以小區裡所有的街道,設計的都足夠寬敞。
除了主路這邊之外,其它道路全是按照雙車道來設計的。
除此之外,各家店鋪外面也預留出了足夠的面積。
現在行道路還沒有種下去,看起來也就更加寬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