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965【上善若水】

第967章 965【上善若水】

高煥明白沉默就是站隊的道理,也知道這個時候不開口可能會讓寧太后心生不滿,但他乃至龍林高氏的命運早已綁定在陸沉身上,首鼠兩端肯定是最愚蠢的選擇。

所以即便他心裡惶恐不安,也只能維持沉默的姿態。

李景達倒是沒有這些顧慮,但他並非只會大吵大鬧的一根筋,當下局勢並不明朗,所以他要看看接下來的發展再決定如何應對。

“諸位卿家心繫社稷,堪爲大齊之福,不過哀家相信淮安郡王絕無異心,他定然不會辜負天家的信重。”

寧太后心裡感激薛南亭等人在這個時候堅定的表態,但她身爲如今大齊朝廷的最高掌權者,不能像這些重臣一樣直言不諱,因爲有些話一旦從她口中說出來,便再無轉圜的餘地。

按下心中翻涌的思緒,她看向那位幾乎沒有存在感可言的翰林學士,溫言道:“王學士。”

王安微微躬身道:“臣在。”

寧太后道:“關於遷都一事,哀家想聽聽你的看法。”

自從建武十五年秋天入京,王安在京城已經待了將近四年,入仕亦有三年,卻始終只是一個站在朝堂角落裡的局外人。

即便如今貴爲翰林學士,執掌翰林院這等清貴儲相之所,王安的處境也沒發生太大的變化。

翰林院的官員對他十分尊重,甚至到了不敢親近的地步,蓋因王安是江北翟林王氏的家主,更是陸沉的叔岳父,這層關係便決定王安完全無法融入江南官紳的圈子。

從這一點來看,他連高煥都比不上,後者畢竟是江南門閥望族的一員,終究有一些世交故舊。

王安這一生幾經波折,見識過太多大風大浪,自然能做到不悲不喜,而且身處這樣一個獨特的位置,讓他能夠更好地觀察朝中形形色色的官員。

只不過寧太后跳過高煥和李景達,直接問到他的頭上,這讓他稍感訝異。

他心中暗自忖度,面上古井不波地應道:“回陛下,臣贊同薛相和許相的看法,朝堂大權不能握於一人之手,無論政務還是軍務,否則難免會生出風波。”

對於這樣一箇中規中矩的回答,寧太后不置可否,沉吟道:“所以學士認爲短期內不宜遷都?”

“此事關乎國本,臣不敢妄言。”

王安垂首低眉,繼而道:“不過臣有一些淺薄的看法,還請陛下聖斷。”

“但說無妨。”

“陛下,還於舊都乃高宗皇帝定下的國策,臣覺得與其說這是一個爲了推動北伐的口號,不如說北伐的目的是爲了還於舊都。當年朝廷南遷,遺民於江北,雖是迫於無奈之舉,卻已造成離心之勢。隨着時間的推移,江北百姓對朝廷的認知會愈發陌生,長此以往恐難以扭轉。”

王安微微一頓,在寧太后和其餘重臣的注視中,不疾不徐地說道:“臣不諱言,當年王家屈身於景廉人刀鋒之下,未能以死報國,實爲門楣恥辱。六年前,當臣明白高宗皇帝的北伐決心,又得知邊軍將士夙興夜寐,臣登時幡然醒悟,決意爲大齊盡綿薄之力,一者是爲贖罪,二者是受到朝廷的感召,只想做一個堂堂正正的齊人。”

寧太后似有所感,頷首道:“學士之意,哀家明白了。”

“陛下明見。”

王安恭敬地說道:“天佑大齊,故土重歸,江北數千萬子民定然會關注着朝廷的一舉一動,遷都對於收服人心有百利而無一害,一如當年臣受到朝廷的感召。臣斗膽說一句,倘若朝廷不願北歸,北人何以自處?”

李景達忍不住多看了他幾眼。

說實話他對這位盛名在外的王學士頗有微詞,這幾年陸沉遭遇攻訐和猜忌的時候,從未見此人挺身而出,哪怕只是聲援幾句。

要不是王安的嫡親侄女嫁給陸沉,以李景達的脾氣肯定會當面數落他幾句。

然而今天王安這番話,尤其是最後那句“北人何以自處”一經出口,就讓李景達明白什麼叫做世家之主的老辣和精準。

看一看周遭那些重臣凝重的臉色就知道,王安之言若是傳出去,朝廷必然會陷入十分被動的局面。

由於成宗皇帝李昱的倒行逆施,江北百姓本就對大齊怨聲載道,只不過後來景廉人更加不堪,加上陸沉對於軍紀的嚴苛要求,江北百姓纔會嘗試再次接受大齊的統治,否則必然民亂四起。

江南和江北情況不同,哪怕是在大齊最艱難的時候,戰火都沒有波及到南方,百姓們不曾家破人亡流離失所,而且李端登基之後一直施行仁政,所以京城無論在南還是在北,不會在江南民間引起動盪。

在這個最敏感的時候,朝廷是否願意還於舊都,將會直接關係到江北百姓是否能歸心。

當薛南亭挑破遷都一事的最大阻礙,就算王安說得天花亂墜,也無法否定陸沉手中的軍權能夠威脅到皇權,但他從另外一個角度簡潔有力地論證朝廷北遷的必要性。

此刻沒人站出來指責王安危言聳聽,因爲對方揭示了一個最簡單同時又是最真實的道理。

那便是民心向背。

寧太后陷入沉思之中。

王安見狀便說道:“陛下,這只是臣一家之言,再者方纔兩位宰相的顧慮不無道理,所以臣覺得或許可以採用一個折中的法子。”

寧太后此刻望向他的眼神中多了幾分重視,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王安徐徐道:“陛下可命織經司北上,配合淮安郡王麾下的將士儘快肅清河洛城內潛藏的敵人,同時組建江北各地的官府,並且釐定軍事院和統兵將帥的權責,待時機成熟便可啓動遷都大計。”

寧太后讚道:“學士之言頗爲周全,哀家定會仔細斟酌。”

“謝陛下稱讚。”

王安躬身一禮,隨即退了回去。

“遷都之議牽涉甚廣,還請諸位卿家多加思量,可上折細說,也可來找哀家面稟。”

寧太后似乎有些疲倦,淡淡道:“今日便先到這裡罷。”

“是。”

衆人行禮告退。

兩位宰相剛出文德殿,苑玉吉又急匆匆地趕來,說是寧太后忽地想起一件政務,請他們折返一趟。

等薛南亭和許佐返回東暖閣,發現年幼的天子已不在此處,而且很多宮人都已退下,這時寧太后開口說道:“皇帝年幼,還在長身體的時候,哀家讓他去後殿歇息一陣,二相請勿見責。”

兩人連道不敢。

“苑玉吉,爲二相賜座。”

寧太后不等他們推辭,便問道:“你們如何看待王學士的進言?”

薛南亭和許佐只好告罪落座,前者沉穩地說道:“回陛下,王安仲所言非虛,但是想要讓江北百姓歸心,朝廷是否北遷並非最重要的因素。只要朝廷派去北邊的官吏清正廉潔,再對戰亂頻發之地減免徭役賦稅,進而鼓勵農耕賑濟民生,百姓自然就會認可朝廷。相反若是朝廷不能善待子民,即便立刻遷都河洛也無濟於事。”

寧太后略顯不解地問道:“薛相爲何方纔不肯明言?”

薛南亭誠懇地說道:“陛下,臣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但是臣敢斷定遷都一事這麼快形成浪潮,是淮安郡王身邊的人在暗中推動。現如今局勢漸趨明朗,朝廷若北上必須要依靠淮安郡王,以他如今的權勢和威望,屆時臣等很難阻止他插手朝政。臣未曾當衆駁斥王安仲,便是想看看他們的決心究竟有多大。”

“原來如此。”

寧太后微微頷首,繼而看向許佐問道:“許相?”

“陛下,其實臣一直在思考淮安郡王將會如何儘快促成遷都一事。”

許佐不急不緩地說道:“在臣看來,除去先帝遺志和王安仲所言北人歸心這兩點,淮安郡王還有一個理由,那便是位於河洛城郊的皇陵,他可以上表恭請陛下和皇上前往皇陵祭奠我大齊歷代君王,用光復河山來告慰歷代君王在天之靈。當然,陛下可用天子年幼不宜長途跋涉爲由,讓薛相和臣代祭,此舉並不違制。”

寧太后輕輕嘆息一聲。

許佐正色道:“陛下勿憂,之前薛相挑明當下的局勢,在臣看來這是必要之舉。淮安郡王是個聰明人,而且他手中的軍權確實存在極大的威脅,薛相這樣做至少可以讓世人明白朝廷的顧慮。臣相信淮安郡王當下並無反心,但是他麾下的驕兵悍將未必會這麼老實,朝廷一味遮遮掩掩粉飾太平反而會助長部分人的野心。”

“哀家怎會不知你們的用心良苦?”

寧太后稍稍遲疑,然後字斟句酌地說道:“哀家將你們留下來,是因爲哀家覺得這件事極有可能造成南北割裂,所以……哀家心裡有一個不太成熟的想法,要同你們商議。”

“請陛下明示。”

“哀家在想,既然局勢已經發展到這一步,哀家不如直接答應那些人的奏請,儘快將遷都一事提上日程。”

寧太后那雙貴氣盈盈的丹鳳眼中泛起一抹決然。

許佐微微一怔。

薛南亭的眉頭皺了起來,略顯不解地看着這位雍容華貴的太后娘娘。

第395章 393【龍共虎】第4章 004【道高一尺】第564章 562【朝天闕】(九)第580章 578【大權在握】第934章 932【王見王】第313章 311【龍蛇起陸】第363章 361【反擊】第999章 997【岔路口】第155章 154【浮生一瞥】第491章 489【天予弗取】107.第107章 106【夜夜流光相皎潔】第402章 400【一眼萬年】第901章 899【亮劍】第946章 944【素手】276.第276章 274【來而不往非禮也】(爲盟主第582章 580【太后有恙】150.第150章 149【及冠之禮】第699章 697【君心向明月】第348章 346【羣賢畢至】第312章 310【天地反覆】第633章 631【蒼穹之下】第821章 819【知我何求】176.第176章 175【禍起蕭牆】第335章 333【敗絮其外】第696章 694【路漫漫】243.第243章 241【白雲蒼狗】第1029章 1027【生路】140.第140章 139【殺破狼】第627章 625【月下訪客】第992章 990【秦王】第28章 028【靜女其姝】第578章 576【心魔】第521章 519【如風】第676章 674【妙人】第595章 593【一步】139.第139章 138【燎原】第796章 794【百花叢中】第735章 733【靈犀一指】第587章 585【漣漪】175.第175章 174【師弟有難】第771章 769【朝天子】第1006章 1004【獨攬】255.第255章 253【金戈鐵馬】第657章 655【爭鋒】第1030章 1028【轟鳴】第295章 293【兵臨城下】64.第64章 064【城頭鐵鼓聲猶震】158.第158章 157【念念不忘】第660章 658【螳螂捕蟬】第489章 487【天發殺機】第434章 432【但聞落子聲】第1010章 1008【人間】第1012章 1010【衆望】第870章 868【男兒之志】第579章 577【更與何人說】87.第87章 086【紅袖添香】第554章 552【安得猛士守四方】(十一)第824章 822【不足與謀】第15章 015【引蛇出洞】第878章 876【最好的敵人】第941章 939【視死忽如歸】第876章 874【我言秋日勝春朝】第401章 399【一線生機】第693章 691【雄心】第809章 807【有所不爲】第497章 495【命數如織】第887章 885【千秋萬歲名】第381章 379【誅心之火】第663章 661【一念之間】第1030章 1028【轟鳴】第478章 476【未來】第900章 898【藏鋒】第375章 373【陽光猛烈】第769章 767【退位】87.第87章 086【紅袖添香】266.第266章 264【淺草才能沒馬蹄】第355章 353【結網】第633章 631【蒼穹之下】第343章 341【雲胡不瘳】第503章 501【守株待兔】第1029章 1027【生路】第34章 034【路不同】第688章 686【南望】125.第125章 124【此間歲月靜好】第711章 709【草芥】第1041章 番外05【故人】第668章 666【逆流而上】193.第193章 192【橫刀立馬】第852章 850【喪鐘爲誰鳴響】第629章 627【獨待幽夢初醒時】88.第88章 087【都督府來了個年輕人】第23章 023【風雨如晦】第995章 993【螳臂當車】第285章 283【第三條路】第1040章 番外04【勿念】第551章 549【安得猛士守四方】(八)第57章 057【妙手解連環】79.第79章 078【王見王】第16章 016【你我皆棋子】第437章 435【皚如山上雪】
第395章 393【龍共虎】第4章 004【道高一尺】第564章 562【朝天闕】(九)第580章 578【大權在握】第934章 932【王見王】第313章 311【龍蛇起陸】第363章 361【反擊】第999章 997【岔路口】第155章 154【浮生一瞥】第491章 489【天予弗取】107.第107章 106【夜夜流光相皎潔】第402章 400【一眼萬年】第901章 899【亮劍】第946章 944【素手】276.第276章 274【來而不往非禮也】(爲盟主第582章 580【太后有恙】150.第150章 149【及冠之禮】第699章 697【君心向明月】第348章 346【羣賢畢至】第312章 310【天地反覆】第633章 631【蒼穹之下】第821章 819【知我何求】176.第176章 175【禍起蕭牆】第335章 333【敗絮其外】第696章 694【路漫漫】243.第243章 241【白雲蒼狗】第1029章 1027【生路】140.第140章 139【殺破狼】第627章 625【月下訪客】第992章 990【秦王】第28章 028【靜女其姝】第578章 576【心魔】第521章 519【如風】第676章 674【妙人】第595章 593【一步】139.第139章 138【燎原】第796章 794【百花叢中】第735章 733【靈犀一指】第587章 585【漣漪】175.第175章 174【師弟有難】第771章 769【朝天子】第1006章 1004【獨攬】255.第255章 253【金戈鐵馬】第657章 655【爭鋒】第1030章 1028【轟鳴】第295章 293【兵臨城下】64.第64章 064【城頭鐵鼓聲猶震】158.第158章 157【念念不忘】第660章 658【螳螂捕蟬】第489章 487【天發殺機】第434章 432【但聞落子聲】第1010章 1008【人間】第1012章 1010【衆望】第870章 868【男兒之志】第579章 577【更與何人說】87.第87章 086【紅袖添香】第554章 552【安得猛士守四方】(十一)第824章 822【不足與謀】第15章 015【引蛇出洞】第878章 876【最好的敵人】第941章 939【視死忽如歸】第876章 874【我言秋日勝春朝】第401章 399【一線生機】第693章 691【雄心】第809章 807【有所不爲】第497章 495【命數如織】第887章 885【千秋萬歲名】第381章 379【誅心之火】第663章 661【一念之間】第1030章 1028【轟鳴】第478章 476【未來】第900章 898【藏鋒】第375章 373【陽光猛烈】第769章 767【退位】87.第87章 086【紅袖添香】266.第266章 264【淺草才能沒馬蹄】第355章 353【結網】第633章 631【蒼穹之下】第343章 341【雲胡不瘳】第503章 501【守株待兔】第1029章 1027【生路】第34章 034【路不同】第688章 686【南望】125.第125章 124【此間歲月靜好】第711章 709【草芥】第1041章 番外05【故人】第668章 666【逆流而上】193.第193章 192【橫刀立馬】第852章 850【喪鐘爲誰鳴響】第629章 627【獨待幽夢初醒時】88.第88章 087【都督府來了個年輕人】第23章 023【風雨如晦】第995章 993【螳臂當車】第285章 283【第三條路】第1040章 番外04【勿念】第551章 549【安得猛士守四方】(八)第57章 057【妙手解連環】79.第79章 078【王見王】第16章 016【你我皆棋子】第437章 435【皚如山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