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朝野震盪(二)

“如今局勢難明,河朔等地都無任何的塘報傳來,怕是已然落入敵手。如果是這樣的話怕是已然攻陷,落入草寇手中。”宋徽宗面色凝重起來,沉聲道:“你們都是大宋肱骨之臣,此事該如何處理?必須儘快想出一個方法來,遲則生變,不得不慎重處理才行。”

衆人皆是低頭沉思,大宋境內發生叛亂,此乃國之大事。若非趙構心中有些疑惑,過去了這麼久山東梁山泊渺無音訊,確實有些出乎意料。但是,盧俊義的信又說了大概的時間,不可能一點都沒用。於是,趙構找了許久,終於在一堆舊文檔中找到這份塘報,連夜前來稟報宋徽宗。

高俅明知此事卻知情不報,也有他的苦衷。一來,那個時候朝中大權他一人獨掌,天下大事皆歸他處理,宋徽宗恢復昔日的作風,吟詩作畫;二來,要是宋徽宗知道大宋出現亂局,定然會治他的罪過,到時候朝野震盪。沒想到數月後,居然再次被發現,眼看到了這一步,高俅也不得不低頭苦思冥想,想出一個良策才行。

“啓稟皇上,臣有一策不知可以與否?”高俅身爲太尉,又是軍伍出身,棄武從文,文采風流,自成一家,足智多謀,能夠一步步的做到太尉,必然是有幾分本事。

宋徽宗回道:“說來聽聽!”

高俅躬身說道:“以宋江爲首的盜賊多數都是江湖草莽出身,只要皇上一道聖旨願意招安他們即可。以他們江湖草莽出身,蒙受皇上恩寵,必然感激涕流,便不再有任何的反叛的想法。如果可以將他們招安收爲國用,也是一大快事,到時候各地百姓也不會紛紛效仿聚衆叛亂。”

“太尉大人,此言差矣!”李綱反駁道,“雖然宋江等人時江湖草莽出身,不過他們卻是江湖上赫赫有名之人。水泊梁山上也有一些能人異士,他們焉能不知我們的心意。如果前去招安,只怕他們鬧得更加厲害,壯大聲威,恐怕前去招安之人會有性命之憂。”

宋徽宗問道:“那你的意思是……”

李綱鄭重道:“臣的建議是派遣大軍前去鎮壓宋江等人,將他們的信心擊潰,然後再招安纔是上上之選。太尉大人說的不錯,他們是江湖中人,只要用之得當就可以爲國效命,成爲大宋一大助力。”

“但是,用之不當則危害社稷。畢竟,他們草莽出身,重情重義,又怎麼會顧忌太多。臣以爲可以先派兵前往,讓他們徹底折服,從心裡臣服,又授予官職。既能以防他們出爾反爾,以備不時之需;又能給予他們心靈上的震撼,讓他們知道大宋軍隊威武,震懾其他想要聚衆叛亂之人。”

劉仲武不同意李綱的說法,躬身道:“李大人的意見,臣不敢苟同。如果小小的盜匪就讓大宋派遣大軍前去鎮壓,勞師動衆,又驚動天下百姓。大軍浩浩蕩蕩的前往山東水泊梁山,他們必然收到風聲,及早防範的話,那必是一場大戰。”

“臣以爲不能以大軍鎮壓,可以派遣一名招安使前去,與當地的將領聯繫,然後利用當地的兵力平定叛亂。如果宋江等人識時務者,必然會感恩皇上的仁慈,不殺他們之恩,那個時候再招安便會順暢許多。”

宗澤接着說道:“臣贊成劉大人的說法,我大宋豈可因小小的盜匪聚衆叛亂就妄動大軍,如果其他匪首知曉,豈不是說明大宋無人。另外,各地大軍都駐守在邊境,他國來犯,回訪不及,便是塗炭生靈,此時不可草率行事!”

李邦彥又說道:“回稟皇上,臣以爲理應派遣招安使前去,大軍則不需要動用。宋江等人只不過是一羣盜匪聚集在一起,他們的膽子再大也不敢真的殺了招安使。並且,招安使由將領親自護送至河朔與之商談,必然有所成效。”

宋徽宗聽着衆人的意見沉默不語,他的目光看向了一旁,問道:“種老,你的意思又如何?”

種老不過是种師道的別稱,唯有皇上一人喊他“種老”,其他人則是尊稱他爲“老種”。只因他的名諱與宋徽宗的國號一樣,才改名,後來又得到宋徽宗賜名。初任文職,因有謀略,後改武職,抵禦西夏有功,成爲名將,被尊稱爲“老種”。論資歷,種老當之無愧朝中第一人,就算是劉仲武見到他都得恭恭敬敬的稱呼一聲“老種”。

种師道從容不迫的說道:“回稟皇上,衆位大人說的最多的也就是兩件事,是戰還是招安。以老臣之見,實則虛之,虛則實之。李少卿之前曾經提及過,派遣大軍鎮壓,然後再派遣招安使前去,實際上老臣也是這個意思。但是,劉大人所言又不無道理。”

“故而,老臣以爲可以如此辦,朝廷派遣一位招安使前去,與宋江等人見面。另外,皇上再下一道聖旨命令張叔夜從旁輔助,必定可以兵不見血刃的招安。如果宋江等人冥頑不靈,到時候可以採取行動,不必動用大軍前去,以免天下百姓恥笑大宋無人。”

宋徽宗點點頭,皺着眉頭,道;“那麼何人前去招安呢?”

招安使要體現出宋徽宗對他們的重視,官職不能小,以免宋江等人覺得是一種侮辱。但是,又不能是武將,以免被他們誤認爲是挑釁,充滿敵意。因此,宋徽宗纔會有此一問,皺着眉頭,苦惱不已。

“臣願意前往!”李綱躬身請命道。

“你!……”宋徽宗搖搖頭,道:“你乃是一介文人,真的出現什麼事故,沒有自保能力。若是有什麼三長兩短,搭上朝中大臣的性命,更是不能這樣做。朝中大事還少不了你們,必須重新選擇!”

趙構說道:“父皇,兒臣願意前往!”

宋徽宗想也不想,直接了當的拒絕道:“你也不行!”

“父皇,您且聽兒臣說完!”趙構躬身說道,“兒臣乃是當朝二品大員,又是郡王,唯有兒臣前去方能說明朝廷足夠重視他們一行人,是真心實意的想要招安。再說了,就算有什麼事情,兒臣也可自保,他們傷害不了兒臣。”

宋徽宗皺着眉頭,嚴詞拒絕道:“你尚未加冠,雖有官職在身,又有郡王的爵位,前往盜匪窩裡,要是有任何的三長兩短,朕又有面目面對天下百姓。朝中大臣誰都可以去,唯獨你不行。”

种師道沉思片刻,出聲道:“啓奏皇上,臣以爲郡王擔任招安使可行。”

宋徽宗面色不悅,面色漸冷,种師道面不改色,他是如實相告,並無任何的偏見,正聲道:“正如郡王剛纔所言,他是朝中樞密使,掌管朝中行政大權,一定程度上皇上要是派遣郡王前去,反而可以代表是皇上的意思,另外他的身份想必也是一大助力。但是,郡王年僅尚有,還未加冠,需要其他人陪同才行,否則獨木難支。”

种師道不帶任何偏見,據理力爭,這是他行事的風格,宋徽宗也明白,又無法說什麼。畢竟,他也是忠心爲國。於是,衆人紛紛附和,高俅更是巴不得趙構前去。這樣的話,朝中大臣就無人敢於自己明面上爭鬥了。如果趙構在水泊梁山出事,那便更好了,這樣一來高俅便可以權傾朝野,宋徽宗照樣對他委以重任。那個時候,他再率領大軍平定叛亂,又是大功一件,必然會得到加封,這樣就可以繼續呼風喚雨了。

趙構堅定不移的前往水泊梁山,也是想親眼看看傳記中的宋江等人如何模樣,是否真的非常神勇。另外一件事,盧俊義等人也在其中。畢竟,他是自己的師兄,趙構不得不前往。如果出現問題,到時候又是大宋的損失,其他人的本事興許有些誇大,不過盧俊義得到周侗的真傳,學得一身槍法,必定是良才,可堪大用。

因此,趙構此行勢在必行,任何人都阻攔不了他的決定。迫於無奈之下,宋徽宗只能答應趙構前往盜匪的地盤,招安宋江等人。並且,宋徽宗還給予趙構調兵遣將的兵權,以備不時之需。

第9章 讓我給你加點料第五百七十九章 父子反目第六百七十四章 三千萬兩第81章 一門忠烈,楊家後人第231章 東窗事發第73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三)第164章 東宮密議第15章 爲了大宋江山,一切都是值得第400章 又來挑戰?第478章 放虎歸山第274章 你能送我回家?第460章 夜探氈帳第六百四十五章 滅白蓮,清君側第448章 養不教,父之過第258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445章 高俅伏法第五百五十六章 認祖歸宗第441章 東山再起第14章 真人不露相第六百一十四章 宮中來人第231章 東窗事發第六百一十三章 少爺,虎鞭酒!第15章 爲了大宋江山,一切都是值得第404章 有何關係?第378章 BBQ第29章 錯把周侗當賊人第1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38章 刺殺第186章 借酒澆愁愁更愁第403章 契機第171章 回憶往昔第5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六百五十四章 全國抗金第129章 炮火連天第287章 靜觀其變第6章 徽宗賜名第14章 真人不露相第48章 周侗病逝,趙構回京第六百七十章 反客爲主第六百七十二章 棄城而逃第352章 傳授槍術第318章 宋青的決定第499章 掛帥出征第482章 仗勢欺人第362章 不看僧面看佛面第六百四十二章 慘勝如敗第六百七十七章 九王鎮山河第六百四十二章 慘勝如敗第24章 太白陰經第五百七十章 悽慘的下場第六百四十四章 殺你,只要一刀!第281章 捷足先登第517章 王者之風(二)第六百零六章 羣毆第404章 有何關係?第137章 身知第539章 惺惺相惜第168章 宋徽宗的態度第541章 反間計第23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161章 主帥之戰(二)第308章 我怕鬆開了,你便會離去第六百六十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六百四十九章 登基稱帝第310章 別怕有我,沒人敢欺負你!第六百七十九章 此生無憾,含笑九泉第六百六十八章 全面反攻第258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408章 姑爺來了第310章 別怕有我,沒人敢欺負你!第513章 銀面戰神第46章 周侗的囑託第五百七十五章 舉國歡騰第7章 百日宴第223章 初見端倪第468章 父債子還第326章 吃出‘禍事’(二)第541章 反間計第15章 爲了大宋江山,一切都是值得第103章 相視一笑泯恩仇第189章 一吻定情第7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五)第289章 父皇,您在說笑嗎?第166章 加官進爵(一)第五百九十二章 御筆匾額第318章 宋青的決定第101章 宋江之死(一)第505章 圍城打援第443章 勢不可擋第186章 借酒澆愁愁更愁第六百一十章 大婚之喜 1第165章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第311章 皇兄,我要娶她爲妃!第303章 父皇,您真狠!第2章 三十而終第174章 結義第250章 父子相見第15章 爲了大宋江山,一切都是值得第286章 明白了何事?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空任鳥飛
第9章 讓我給你加點料第五百七十九章 父子反目第六百七十四章 三千萬兩第81章 一門忠烈,楊家後人第231章 東窗事發第73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三)第164章 東宮密議第15章 爲了大宋江山,一切都是值得第400章 又來挑戰?第478章 放虎歸山第274章 你能送我回家?第460章 夜探氈帳第六百四十五章 滅白蓮,清君側第448章 養不教,父之過第258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445章 高俅伏法第五百五十六章 認祖歸宗第441章 東山再起第14章 真人不露相第六百一十四章 宮中來人第231章 東窗事發第六百一十三章 少爺,虎鞭酒!第15章 爲了大宋江山,一切都是值得第404章 有何關係?第378章 BBQ第29章 錯把周侗當賊人第1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38章 刺殺第186章 借酒澆愁愁更愁第403章 契機第171章 回憶往昔第5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六百五十四章 全國抗金第129章 炮火連天第287章 靜觀其變第6章 徽宗賜名第14章 真人不露相第48章 周侗病逝,趙構回京第六百七十章 反客爲主第六百七十二章 棄城而逃第352章 傳授槍術第318章 宋青的決定第499章 掛帥出征第482章 仗勢欺人第362章 不看僧面看佛面第六百四十二章 慘勝如敗第六百七十七章 九王鎮山河第六百四十二章 慘勝如敗第24章 太白陰經第五百七十章 悽慘的下場第六百四十四章 殺你,只要一刀!第281章 捷足先登第517章 王者之風(二)第六百零六章 羣毆第404章 有何關係?第137章 身知第539章 惺惺相惜第168章 宋徽宗的態度第541章 反間計第23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161章 主帥之戰(二)第308章 我怕鬆開了,你便會離去第六百六十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六百四十九章 登基稱帝第310章 別怕有我,沒人敢欺負你!第六百七十九章 此生無憾,含笑九泉第六百六十八章 全面反攻第258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408章 姑爺來了第310章 別怕有我,沒人敢欺負你!第513章 銀面戰神第46章 周侗的囑託第五百七十五章 舉國歡騰第7章 百日宴第223章 初見端倪第468章 父債子還第326章 吃出‘禍事’(二)第541章 反間計第15章 爲了大宋江山,一切都是值得第103章 相視一笑泯恩仇第189章 一吻定情第7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五)第289章 父皇,您在說笑嗎?第166章 加官進爵(一)第五百九十二章 御筆匾額第318章 宋青的決定第101章 宋江之死(一)第505章 圍城打援第443章 勢不可擋第186章 借酒澆愁愁更愁第六百一十章 大婚之喜 1第165章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第311章 皇兄,我要娶她爲妃!第303章 父皇,您真狠!第2章 三十而終第174章 結義第250章 父子相見第15章 爲了大宋江山,一切都是值得第286章 明白了何事?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空任鳥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