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詐力

在陳九經看來,大明帝國的講武堂、四洋軍府的存在既繼承了古典軍事傳統,也加入更多順應時代的變化。

傳統上,古典軍事強調防禦與安定內部、重視戰爭道德,最大的戰爭利益爲大一統,不論奉行‘智力’還是‘詐力’,力被放在後面,不戰而屈人之兵爲最優戰略;而戰後則施行文治、主張放馬南山鑄劍爲犁,是以戰勝源於政勝。

現如今,他們的海外政策強調進攻、着眼對付外邦,在戰爭利益上更直言不諱,平時主張尚武精神與武力震懾、戰時注重武力擊敗全力擴張,繼承奉行‘詐力’的基礎上增加了對‘術’的依賴。

不論是統一的步兵操典、條例等管理手段,還是軍器技術的改良與進步,都比傳統軍事更加重視。

這幾乎是每個講武堂出身的將官身上最鮮明的特點,每個將官都爲獲得最好的軍械武裝部下而絞盡腦汁,也可以毫不避諱地談起投入一場戰爭是爲了得到什麼,這固然有身處海外帶着點兒‘無法無天’擡頭的心態,很大程度上也是新興集體軍校技術角度速成但缺乏傳統武德教育的體現。

是不是同類,用鼻子就能嗅得出來。

至少對屯兵畢爾巴鄂的陳九經將軍來說,來自漢國的楊策就是同類,他也是陳九經等待的第二個人。

一個半月前,一艘藍色的飛鯊船停靠在塞維利亞明租界大明港,書信通過陸路一路從西班牙最南端送至最北端的陳九經手中,那是一封來自楊策的信,指明瞭要將書信送給北方駐軍的陳將軍。

陳九經打開信才知道,這封言辭尊敬的書信是楊策寫給他義父陳沐的,送對了地方但送錯了人,而且位置偏了兩萬裡。

不過信上的要求他倒是一樣能做到。

楊策想加入對法蘭西的戰爭,不過要他投入戰爭需要先支付酬勞鳥銃千杆,並且他直接參與的戰鬥在戰後需分得兩成戰利品,獨自完成的戰鬥亦只上交三成戰利。

陳九經全部答應下來,僅僅過了半個月,停靠在西班牙西部沿海港口的六艘飛鯊船便航至畢爾巴鄂。

在碼頭,黃喜押送一箱箱西制、法制火繩槍交給楊策來自馬達加斯加有南洋血統的親信驗收,兩邊從血統上都是外國人,可漢語卻一個塞着一個熟練。

“夷銃?將軍想要的是鳥銃,天下最好的鳥銃在南洋衛。”

先期轉交楊策的火槍只有五百杆,其實陳九經除了白山營、西勇營自用的火槍外,手上還有六百餘杆火繩槍。

有些是波爾多之戰繳獲的戰利,還有些是讓西勇營部將這段日子從畢爾巴鄂採買的,但他不想有零有整的把火槍交給楊策,一來不好看、二來也會讓楊策知道他軍備儲備不足。

儘管不是敵人,但陳九經不願讓任何人知道。

“將軍若從南洋衛取鳥銃,你們就等不到這場仗了。”

作爲白山營遊擊,來自朝鮮的黃喜在鳥銃上可稱得上見多識廣,他十分清楚眼前這名漢國部將對火器的瞭解比不過他,之所以稱天下最好的鳥銃,尤其是火繩鳥銃在南洋衛,基本上就可以做出‘這是個外行’的推論了。

不論楊策還是眼前的海盜頭目都沒提到過燧發鳥銃,顯然他們指的就是火繩鳥銃,楊策可能是有去國之身的心態,所以這麼說,而他這部將大約是道聽途說。

因爲陳九經在初初統帥白山營時就多次對他提到過,南洋衛的精造手銃、燧發鳥銃與大口徑鑄鐵火炮是天下第一,火繩鳥銃、鎧甲、鍛刀、手雷、火箭則是天下第一流,其中手雷與火箭是因爲沒有參照物。

各式小口徑火炮、普通單發火繩手銃、轉輪火銃,是天下二流。

至於鎖子甲、弓弩,是不是南洋衛產的都沒有區別,大概率是其他衛所軍器局冒名製作,即使真是南洋衛造的也是軍匠私下裡拉的私活補貼家用,因爲南洋衛軍器局並無後者的生產線,鎖子甲倒是有拉絲機與水力壓環與鉚接設備,但很久以前就不做了。

黃喜擡手攔住正在搬運火槍的白山營部下,對漢國部將道:“也談不上最好,鳥銃這東西各國有各國的長處,最狠的是倭銃、最毒的是奧斯曼銃、最重的是西夷銃、最耐用的纔是國朝南洋造。”

狠是殺傷力,在所有輕型鳥銃中,倭銃打無甲敵人造成的傷口最大;毒是射程,奧斯曼的火繩槍製作精良射程最遠;西班牙的重型火槍自然又遠又狠,一次裝藥二兩的玩意兒在南洋講武堂被歸類爲手炮。

日本也有類似的大口徑火槍,不過品種、規制太亂,數量也太少。

在陳沐繳獲重型火槍後明朝有過仿製,但很快連陳沐都放棄仿製了,因爲普通的輕型銃夠用,重型火槍則有虎蹲炮、佛朗機、火箭與二斤炮代替,更遠的距離則有更加專業的殺將銃,不需要這麼笨重的兵器。

南洋造在殺傷力上並無優勢,但有準星、照門,製作相對更加精良,槍管長度與厚度經過軍器局實驗比對數十個型號,最終定下的形制在銃管長度稍短的前提下保證實用威力,更輕也更便攜,對士兵使用非常友善。

“繳獲的法夷銃也不壞,還有另外五百杆正由西國巴克斯省打造,實在不行我軍中有三百杆倭銃,可以給你們換換。”

其實黃喜是想要用倭銃把這批准備給楊策的西班牙重型火槍緩緩,上好的南洋造也輪不到白山營,他麾下銃手用的全是倭銃,進攻波爾多他的銃手沒出力,也不好意思找陳九經索要戰利賞賜,眼下正好看上去楊策的人不喜歡歐羅巴的火槍,便動了心思。

這正合海盜部將的心意,當下敲定道:“那就這麼說定了,三百杆倭銃,我聽說倭銃也不錯,剩下的鳥銃多久能造好?”

“最遲一月。”黃喜問道:“你們有多少兵力?”

有南洋血統的大鬍子海盜哈哈大笑,搖頭道:“一月之後,待楊將軍過來,這位遊擊將軍你就知道了。”

第二百三十三章 沒用第八章 橋第三百五十五章 新世界第一百零七章 石匠第一百一十章 苦兀第六章 貿易第四十五章 戚軍第一百零三章 廷杖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軍第二百五十二章 門清第七十九章 吃飯第三十七章 旱澇第二十五章 戚帥第四十六章 石炮第一百四十二章 年景第四十八章 不情第六十四章 不忘第四百零六章 流放谷第二百四十一章 開阜第一百零一章 撥雲第一百九十六章 綢袍第二百零五章 金水第六十八章 室山第二百三十四章 困境第一百三十九章 歸附第二百六十四章 避難第二百四十五章 捋毛第四十六章 方陣第三百八十六章 撞牆第四十七章 三軍第六十七章 來襲第一章 不閱第三百三十六章 長島第二十章 讓路第四十七章 永安第八十六章 陳條第二百二十一章 比賽第四百六十二章 鬧餉第三章 行刑第五十章 如期第十九章 摳門第五十五章 龍擡頭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頭第八十九章 將門第一百零九章 衰弱第二百八十五章 猜想第九十三章 普利第十七章 標準第四百二十三章 終生第一百四十三章 吐蕃第一百一十四章 改土第四十一章 中人第四十六章 城中之城第四百一十八章 阿克巴第二百五十九章 霸權第二百九十四章 預言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軍第一百零三章 廷杖第十章 不吝第二百七十三章 乾瞪眼第二百六十三章 圍樓第三十三章 尾巴第三百一十四章 復仇第一百一十六章 順風第七十六章 回頭第六十六章 東王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避免第三百零六章 峰區第一百二十六章 信念第五十六章 木炮第九章 潮水第四百三十七章 伙食第五十二章 尚方第八十三章 黑船第七十四章 太多第九章 蒙田第二百七十七章 鐵路第七十三章 戲精第六十八章 室山第四百零一章 行吧第三百三十七章 格老二第二十五章 賭注第三百二十三章 快樂第七十七章 年貢第六十六章 惡人票第六十七章 包圍第七十九章 會議第六十六章 媒人第二十三章 初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受驚第五十章 海難第九十一章 咫尺第三十七章 王港第五十三章 花槍第五十三章 殲滅第六章 貿易第一百五十一章 擔心第五十一章 作價第四百六十一章 路遙遠第一百二十五章 進忠
第二百三十三章 沒用第八章 橋第三百五十五章 新世界第一百零七章 石匠第一百一十章 苦兀第六章 貿易第四十五章 戚軍第一百零三章 廷杖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軍第二百五十二章 門清第七十九章 吃飯第三十七章 旱澇第二十五章 戚帥第四十六章 石炮第一百四十二章 年景第四十八章 不情第六十四章 不忘第四百零六章 流放谷第二百四十一章 開阜第一百零一章 撥雲第一百九十六章 綢袍第二百零五章 金水第六十八章 室山第二百三十四章 困境第一百三十九章 歸附第二百六十四章 避難第二百四十五章 捋毛第四十六章 方陣第三百八十六章 撞牆第四十七章 三軍第六十七章 來襲第一章 不閱第三百三十六章 長島第二十章 讓路第四十七章 永安第八十六章 陳條第二百二十一章 比賽第四百六十二章 鬧餉第三章 行刑第五十章 如期第十九章 摳門第五十五章 龍擡頭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頭第八十九章 將門第一百零九章 衰弱第二百八十五章 猜想第九十三章 普利第十七章 標準第四百二十三章 終生第一百四十三章 吐蕃第一百一十四章 改土第四十一章 中人第四十六章 城中之城第四百一十八章 阿克巴第二百五十九章 霸權第二百九十四章 預言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軍第一百零三章 廷杖第十章 不吝第二百七十三章 乾瞪眼第二百六十三章 圍樓第三十三章 尾巴第三百一十四章 復仇第一百一十六章 順風第七十六章 回頭第六十六章 東王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避免第三百零六章 峰區第一百二十六章 信念第五十六章 木炮第九章 潮水第四百三十七章 伙食第五十二章 尚方第八十三章 黑船第七十四章 太多第九章 蒙田第二百七十七章 鐵路第七十三章 戲精第六十八章 室山第四百零一章 行吧第三百三十七章 格老二第二十五章 賭注第三百二十三章 快樂第七十七章 年貢第六十六章 惡人票第六十七章 包圍第七十九章 會議第六十六章 媒人第二十三章 初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受驚第五十章 海難第九十一章 咫尺第三十七章 王港第五十三章 花槍第五十三章 殲滅第六章 貿易第一百五十一章 擔心第五十一章 作價第四百六十一章 路遙遠第一百二十五章 進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