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漕運

“去歲,自福建、浙江、湖廣發漕糧十二萬石,隨南洋輸糧七萬石,經海運輸往山東即墨遇颶風,覆漕船九艘,失米八千七百石,死兵五十四人。”

“戶科給事中、巡倉御史還有山東撫按都上書陳海運不便,應廢止海運,重輸河道。”

張居正說着將目光轉向吏部尚書張翰,臉上帶着些笑意道:“南洋的陳帥,則言辭堅決地反對河道漕運,認爲海運不能停。”

“若單單是些御史、言官,僕不去看也無妨,他們的言語未必有甚見地;但山東撫按傅後川也反對海運,他做過淮揚海防兵備,從兵事上、損耗上,言辭誠懇地認爲國朝不能偏用海運,且尤其提起陳帥,山東撫按對陳帥心有不滿呀。”

張翰老爺子本身是沒有做吏部尚書資歷的,因而任事處處小心,此時見張居正提起陳沐,又提到山東撫按傅希摯對他不滿,雖不知是因何不滿,他還是說道:“後川先生有賢名,學生想來必有他的看法。”

張翰今年六十有五,鬚髮白了腰板勉強着纔不佝僂,面上生出老年斑,官居吏部尚書,朝廷六部一號長官,就這,張居正當面也得自稱學生。

君不見連顧命大臣高拱都被排擠出內閣,遠發南洋還是朝廷施恩,雖然說對張翰來說如果不是上了歲數,去南洋沒準比在京師過得還舒服,畢竟陳南洋對老爺子是執子侄弟子禮的,但這也要看朝廷到時候派不派他去呀。

人家能去南洋流放,那是因爲人家是高拱,別人能一樣?

“子文不必如此小心翼翼。”張居正這麼說着,心裡卻很受用,此人受他提拔,知曉念他的好處,他說道:“傅後川之議,一在陳帥四下開戰,南洋諸國多受盤剝,與西夷作戰,東面又駐軍五島、苦兀,朝堂大臣都很擔心戰火燒到兩京一十三省,過去大明在海上,沒有這樣的先例。”

“一旦偏用海運,如有朝一日海戰受挫,海運行不通又疏於漕運,南糧北調即破,朝廷難矣!”

“二來則擔憂疏於漕運,河道不疏,連年決口賑災又是一筆支出。”張居正轉過頭,就見戶部尚書王國光也連連點頭,“想必汝觀也是這麼想的。”

王國光頷首道:“還有漕運的一點好處傅後川未說,數百年漕運河道上下,十幾萬張口等着吃飯,沒有漕運,他們就活不下去。”

“陳帥也說到此事,不過他覺得此非壞事,海運一年即使遇到颶風,輸十九萬石損尚不值一萬石;倘漕運十九萬石,漕陸齊走,時日比海運久月餘,損耗亦比海運遇風重二十五成,途經各縣徵發徭役,苦役者數萬還要耽擱農時,一出一入半數糧草皆被損耗。”

“且他認爲,海運遇風,是漕船水手不熟風浪的緣故,來年早發,則可避過風浪,長此以往,必敦促國朝造船、海事有所長進。”說到這,張居正笑着說了句題外話,道:“去歲,我大明海軍禦敵於海上五千裡外,於關島大挫西夷,海軍大有用武之地啊!”

去海五千裡什麼概念,如果道路都是直的,從北京到廣州府才四千五百里上下,不用朝廷支援、不用輜重損耗,在五千裡外打一場交戰兵力上萬的戰役,天方夜譚般的事情。

王國光是傳統儒士,喜仁政勸善政,別看陳帥年年給戶部輸金銀,但這種綁着大明稱霸的做法也不是很得他心,尤其最近助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受到阻力頗大,讓他搖頭感慨道:“陳帥心狠手辣,目光也屬常人遠不可及!”

在張居正話裡,陳沐裡裡外外沒提到那些指望漕運吃飯的人今後若沒有河道輸送,他們怎麼辦。

漕運上下是不乾淨沒錯,但那不乾淨的不光是官,還有民,更多的民,十幾萬張嘴才能幾個官?河道左近都是天下最好的田地,老百姓纔能有上幾畝?

他們沒田地的,那些地方隨處可見都是佃農,哪個大戶家裡也不缺幾個佃農,連佃農都當不了,一年到頭河裡摸魚能養活家人宗族?都靠着漕運過日子!

整個朝廷哪個官不知道漕運壞透了,戶部哪裡吏員不知道漕運兩石才能輸京一萬?

漕運所過之處,苦役甚重是不錯,但途經之地苦役半月就管半月的飯,忙完了還能帶一石半石的口糧回家,就算沒給糧還能免些賦稅。

人人都知道,誰能真狠了心提廢徭役的事?

每年運十萬石虧五萬石,兩岸百姓能有一兩月果腹,朝廷寧願認虧。

治政,說得玩的?

尋常人家連十個人都管不好,一任知府卻要顧及十萬人幾十萬人生老病死,能不把人害死安安穩穩過幾年就已經很難了,還談什麼長進——無稽之談!

王國光可不會若認爲陳沐這種官居正一品的右都督,能弄通海運卻不懂這道理,他認爲陳沐只是不在乎。

所以說帶兵的心狠手辣。

張居正呵呵呵笑了,他心裡跟明鏡似的,不能再清楚了,南洋那位大帥他就是不懂。

“那是一味虎狼藥,單服是要人老命,加以調劑卻也可藥到病除。”

張居正太明白了,陳沐一年要給他寫多少封信,榆林驛新入職的驛卒單憑從他那把南洋軍府發來急件送進首輔府上,六個月就能像三品大員一樣跟遊七稱兄道弟。

如果把陳沐每封信裡的奇思妙想比作男子,那就缺胳膊斷腿的宋玉潘安。

陳沐嘴裡就說不出壞點子,各個都是極具長遠目光的治國良策,但張居正要真按陳沐說的幹,自太祖皇帝逐前朝元寇於漠北,延續二百零六年,至今正顯中興之態的大明朝最多三年就能被他摧毀。

“各有各的說法,僕以爲今後減漕運糧,亦開海運糧,漕糧活人、海糧補給,即使有日黃河決口漕糧不行,尚有海糧;有人海戰受挫,國中也有漕糧,且海糧不論如何都要送,南洋陳帥已派人與占城、大城兩國交涉,以棉布、硫磺、珠貝等物換購糧食,這是要走海運的。”

張居正喜歡南洋軍府,因爲他足夠激進,並且任何建議被自己否了都不着急,這種不着急體現出一種官員之間少有的自信與信任,他自信自己提出的利國利民,也信任張居正會在合適的時候做出正確選擇,因而僅僅把事說清,從不說怎麼辦或要何時辦。

他只說一點,只說或許可以這麼幹。

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還是他足夠激進,任何時候朝堂遇見懸而未決的困難,只要從廢紙堆裡收拾收拾陳帥寫過信,拿到朝堂上議一議,讓陳帥挨頓罵,張閣老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多半都會同意的。

連張閣老都因爲陳帥而顯得溫厚起來!

第九十三章 病態第六十章 數據第四百八十五章 威脅第一百零三章 廷杖第七十一章 天荒第九十四章 配角第一百章 封賞第一百九十二章 車城第三十六章 朝貢第三百二十六章 接應第一百一十六章 順風第三十一章 都掌第一百五十七章 信任第一百零七章 進士第十四章 恐懼第三百六十二章 瀝青第十一章 書信第一百五十九章 光頭第七十八章 標準第六十一章 醫典第三十七章 銀山第二十三章 六年第六十二章 煩第十四章 重炮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壞第三百零三章 翁立安第四百一十五章 集權第九十五章 使犬第十二章 重視第十七章 聯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壞第一百零九章 內閣第一百六十四章 傳承第十七章 乘涼第三百二十七章 接管第七十二章 蒙師第一百四十八章 悲催第十四章 高低第四百九十八章 龍旗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一百四十二章 右京第二百六十七章 請降第四十三章 立場第九十八章 崩潰第一百一十三章 冊封第八十七章 淘汰第一百一十章 同行第三百六十章 模擬第二十六章 解急第七十五章 信任第七十章 軍心第二十六章 傳警第四百零八章 偏角第十八章 紫杉第五十二章 三錯第一百三十七章 驕傲第三百零七章 誇誇第一百一十四章 讒言第一百四十二章 求援第二百一十七章 受驚第一百三十五章 叛亂第七十五章 蜀藩第二十八章 賠償第四十一章 小魚兒第六十五章 皈依第一百六十章 義務第六十章 彈劾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氣第三十五章 混血第四百四十八章 當十第七十章 賑濟第二百八十八章 倒退第六十五章 庫存第三百零八章 義軍第五十二章 三錯第三十一章 志願第十七章 思考第一百三十章 兩萬第四百四十二章 保護第七十五章 不缺第四百七十五章 油水第六十二章 琉球第三百五十章 懂事第四十章 聯軍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勝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臨第二百五十九章 霸權第四百三十四章 兵力第六十九章 書局第二十七章 譚帥第三十六章 監工第三百二十三章 快樂第二百三十八章 進取第六十七章 教授第七章 麻煩【爲艦隊提督文若加更】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給第一百七十八章 商路第三百三十三章 幫助第十九章 攻玉第二百二十五章 水龍
第九十三章 病態第六十章 數據第四百八十五章 威脅第一百零三章 廷杖第七十一章 天荒第九十四章 配角第一百章 封賞第一百九十二章 車城第三十六章 朝貢第三百二十六章 接應第一百一十六章 順風第三十一章 都掌第一百五十七章 信任第一百零七章 進士第十四章 恐懼第三百六十二章 瀝青第十一章 書信第一百五十九章 光頭第七十八章 標準第六十一章 醫典第三十七章 銀山第二十三章 六年第六十二章 煩第十四章 重炮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壞第三百零三章 翁立安第四百一十五章 集權第九十五章 使犬第十二章 重視第十七章 聯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壞第一百零九章 內閣第一百六十四章 傳承第十七章 乘涼第三百二十七章 接管第七十二章 蒙師第一百四十八章 悲催第十四章 高低第四百九十八章 龍旗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一百四十二章 右京第二百六十七章 請降第四十三章 立場第九十八章 崩潰第一百一十三章 冊封第八十七章 淘汰第一百一十章 同行第三百六十章 模擬第二十六章 解急第七十五章 信任第七十章 軍心第二十六章 傳警第四百零八章 偏角第十八章 紫杉第五十二章 三錯第一百三十七章 驕傲第三百零七章 誇誇第一百一十四章 讒言第一百四十二章 求援第二百一十七章 受驚第一百三十五章 叛亂第七十五章 蜀藩第二十八章 賠償第四十一章 小魚兒第六十五章 皈依第一百六十章 義務第六十章 彈劾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氣第三十五章 混血第四百四十八章 當十第七十章 賑濟第二百八十八章 倒退第六十五章 庫存第三百零八章 義軍第五十二章 三錯第三十一章 志願第十七章 思考第一百三十章 兩萬第四百四十二章 保護第七十五章 不缺第四百七十五章 油水第六十二章 琉球第三百五十章 懂事第四十章 聯軍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勝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臨第二百五十九章 霸權第四百三十四章 兵力第六十九章 書局第二十七章 譚帥第三十六章 監工第三百二十三章 快樂第二百三十八章 進取第六十七章 教授第七章 麻煩【爲艦隊提督文若加更】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給第一百七十八章 商路第三百三十三章 幫助第十九章 攻玉第二百二十五章 水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