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備戰(1)

日本人雖然野心過大,但不得不承認,其做事的精準程度以及一絲不苟的態度還是需要國人學習的。山岡道武帶來的那份天氣預報可以說還是相當準確的。

在佐佐木到一下達命令的第三天,一場規模達到了暴雪級別的降雪伴隨着急劇的降溫襲擊了寧安、敦化地區。這場暴雪不僅僅使得佐佐木到一調整部署的計劃推遲,也使得楊震也只能終止了訓練。

沒有辦法,在對面都看不清楚人的情況之下,開展射擊以及實戰訓練,那不是訓練,而是嫌自己的部隊人太多了。而且在積雪已經達到沒腰深,掃雪的速度趕不上降雪的速度情況之下,也無法開展任何的訓練。

當夜間查哨的楊震親身感覺到零下四十多度的嚴寒之時,才發現自己在後世時駐紮的現在南滿,後世的遼寧地區一般最低氣溫也就零下二十多度的冬季是多麼的溫暖。即便是在比這裡還往北的大興安嶺地區進行冬季野外生存訓練時經受的零下三十多度,已經算是酷寒的冬季,也比現在遠遠的不如。楊震現在才知道,後世生活在溫室氣體下的人該是多麼的幸福。

即便楊震現在全身上下穿着的是日軍特別爲關東軍研製的保暖性極佳的冬裝,但楊震卻仍然感覺到有些經受不住戶外的寒冷。看着身上的冬裝,楊震不得不佩服小鬼子做事的細緻程度。

這身日軍冬裝與幾十年後的解放軍冬裝相比,雖侷限於時代的技術笨重了不少,但保溫性能卻沒有相差多少,甚至在人性化上還過之。楊震現在才知道,後世解放軍在上個世紀,寒區部隊裝備老式冬裝在一定程度上是仿製日本關東軍的。

棉帽子上帶着護耳可以拆卸下來保護面部不被凍傷,兩指的棉手套即保暖又不影響使用武器,大衣袖子的袖口必要時可以拆卸下來做護膝使用。雖說樣式難看了點,但保暖性可謂極佳。

不僅大衣設計的極爲科學,就連高腰的大頭鞋也保證了厚厚的積雪不能灌進鞋殼子裡面,保證腳部不被凍傷。雖說冬裝的尺寸對於在東北入伍的戰士來說普遍短了些,但有總比沒有要強的多。

楊震真不敢想象,若是沒有在葦河縣城繳獲這些冬裝,在這零下四十度,滴水成冰的山區,自己衣衫單薄的部隊會出現什麼結果。前幾天零下三十多度,很多來自南方的老骨幹都感覺有些受不了。而現在的氣溫至少在零下四十度以下,若是沒有這些冬裝,恐怕這部隊別說訓練、作戰,就是凍也凍垮了。

查完哨回到作戰室看着除了身上穿着厚厚大衣之外,膝蓋上還蓋着一張日軍軍毯,坐在篝火前不知道正在寫着什麼的郭炳勳,楊震往篝火裡扔了幾塊木材讓篝火燃的再旺些後,笑道:“怎麼還沒有好一點?”

聽罷楊震的話,郭炳勳放下手中的筆,笑了笑道:“虧得我還是在東北生活了這麼長的時間。想不到離開東北不過七八年的功夫,竟然不適合東北這氣候了。”

“也許是早些年在法國還有川軍中呆的太安逸了,吃不得苦了。這溫度一下降,就發起燒來了。好在吃了藥好多了,剛剛張婷過來給我測了一下體溫,已經降了下來。我這一病,可是耽誤不少的事情。”

楊震伸手到篝火前烤了烤幾乎已經被凍僵的手指道:“別說了你了,便是我也有些不適應了。出外查了一圈哨,這不也凍得夠嗆?這沒有帶手套,不過一會的功夫手就快凍僵了。零下四十多度的嚴寒,可真是滴水成冰。”

“這北滿的酷寒和飢餓在很多的時候,是比日軍還要難以對付敵人。若不是我們幸運的在攻打葦河縣城的時候,在日軍軍列上繳獲的大批冬裝和彈藥,以及收集了大量的糧食,恐怕別說戰鬥,就是凍、餓也把我們拖垮了。”

說到這裡,楊震站起身,出去看了看外邊已經下了自前天夜裡已經下了整整一天一夜,現在降雪量雖有所減小,已經從暴雪轉爲大雪,但還看不出停的趨勢的天氣,轉過身回到木楞子裡道:“這雪再這麼下下去,這山中的積雪越來越厚,別說我們訓練,就是行動都要終止下來了。”

看着有些焦急的楊震,郭炳勳笑了笑道:“司令員也別太早着急了。我問過張婷了,這寧安南部的山區本來就號稱東北雪鄉,是整個東北冬季降雪量最大的地區。這場雪雖說有些罕見,但在這裡也並不稀奇。”

“雪大固然限制了我們的行動,但對於日軍來說也同樣造成很多的不便。最起碼在齊腰深的積雪中活動不便的不單單是我們自己。鬼子就算在敦化北部的山區進行拉網清剿,恐怕也會因爲這場暴雪耽擱不少的時日。不管怎麼說,只要鬼子一天沒有行動,便也算是給我們多爭取了一天的時間。”

說罷,郭炳勳看着火盆中旺盛的篝火,卻是道:“相對於天氣,我現在更擔心的是李明瑞他們。氣溫一下子降低這麼多,他們身處野外,又是在整天的行軍中,便是搭一個禦寒的木楞子都不太可能。他們冬季野外訓練還沒有展開,若是稍有疏忽,恐怕會出現大規模的凍傷。這兩天電臺信號一直聯絡不上,我很擔憂他們。”

“不會的。他們中還有不少在山中生活多年的獵戶出身的戰士,還有在山中打過多年遊擊的董平,明瑞爲人又很機警,應該不會出什麼問題。老郭,你要相信跟你多年的老部下。”對於郭炳勳的擔憂,楊震卻是對李明瑞表現出了很高的信心。

對於楊震的勸慰,郭炳勳苦笑的搖了搖:“司令員,這裡不是氣候溫暖的四川平原,是零下四十多度的北滿山區。明瑞這是第一次到東北,沒有任何的禦寒經驗。他們若是與大力、董平他們匯合在一起,有經驗豐富的董平,我固然不會擔心。但他們還在尋找董平之中。現在還不清楚他們與董平匯合沒有。”

知道郭炳勳爲自己的老部下擔憂,楊震一時也不好說什麼。楊震知道,郭炳勳與李明瑞的感情很深。若是在四川,無論情況再怎麼危險,郭炳勳也不會爲李明瑞擔憂,因爲他相信以李明瑞的能力絕對不會出什麼危險。

但這是零下四十多度的北滿山區,對於沒有任何寒區生活經驗,甚至連雪後行軍經驗都沒有的李明瑞來說,這遍地積雪中暗藏着無數的危機。

只是人已經出發了,現在電臺又遲遲聯絡不上,就算再擔心也只能耐心的等待。不過電臺雖然一直遲遲聯繫不上,但楊震對於李明瑞還是有信心的,他相信李明瑞絕對能平安的找到正在敦化境內活動的黃大力與董平的。他對李明瑞還是很有信心的。

看了一眼正在爲李明瑞安全擔憂的郭炳勳,思慮了一下,卻不知道如何該勸解的楊震便岔開了話題道:“老郭,你說日軍會不會上當?”

“會的。無論小鬼子對我們撒出的誘餌會不會相信,我想他們都會調集兵力對敦化北部展開一次清剿。原因很簡單,只要確定了我們沒有在敦化北部山區隱蔽,那麼他們便可以將目標鎖定在我們唯一也是最後可以藏身的濱綏線以南寧安山區。”

“這樣一來,他們搜索的範圍便要小的很多。無論這條情報是真是假,但對於日軍來說總歸摸到我軍的蹤跡了不是?有了大致目標來說,對於日軍便不用再盲人摸象,在這上百里的深山老林中尋找了。”

“不過我估計,以日軍將領一貫的作風來說,他們在對敦化北部山區進行搜剿的時候,會同時派出小分隊或是航空兵對其餘地方進行偵察。無論我們隱藏的再隱蔽,但在這雪後的山區活動總歸會留下蹤跡的。山中的積雪固然限制了日軍的行動,但也極爲容易暴露我軍的行蹤。所以,司令員,我建議我們還是要做好戰鬥的準備。”

“同時,李明瑞他們回來之後,我建議立即將他們放出去,抓緊時間摸清楚日軍封鎖線薄弱的地方,尋找日軍封鎖線薄弱的位置,以便萬不得已的時候爲突圍做準備。”

說到這裡,郭炳勳猶豫了一下道:“如果他們能平安的回來的話。”

對於郭炳勳的分析,楊震點點頭道:“我的想法也差不多。不過不管鬼子會不會再一次派出偵察機對寧安南部山區進行空中偵察,這雪一停,部隊要立即開展實戰訓練。正像你所說的那樣,鬼子在對敦化境內清剿無果之後,必定會將目標轉向寧安西南部山區的。”

說罷,楊震拿過地圖道:“不過,我想我們這個實戰訓練就不要在這裡搞了。這個秘營能不暴露儘量還是不要暴露的爲好,與鬼子作戰,我們需要一個安置傷員和物資的基地。我們只有這一處秘營,一旦暴露我們便再無後方可尋。”

“老郭,你看從老黑頂子山向西南是張廣才嶺與老爺嶺的交匯之處,距離這裡直線距離不到二十公里。我前些天去那裡看過地形,方圓大約有五百公頃,地形不錯,整個海拔大約都在一千米以上,有兩座海拔在一千七百多米的高峰。而且山間還有小塊的平地。我看完全可以開展實戰訓練。而且這裡在敦化與寧安的交界處,將實戰訓練場選擇在這裡,還可以接應李明瑞他們。”

對於楊震的想法,郭炳勳沉思了一下道:“司令員,你將部隊拉到那裡去進行訓練,你有沒有想過,一旦與進山清剿的日僞軍遭遇該如何處置?而且主力拉走了,一旦秘營這裡遇到情況該如何處置?

“要知道,我們的所有物資都儲備在這裡。一旦秘營有失,那麼我們將失去唯一的依託。還有總指揮也在這裡,總指揮若是有失,整個二路軍該如何看我們?望山跑死馬,在地圖上二十公里,在山中一走,這路程至少要加上一半。更何況在這積雪沒腰深的山區腹地?一旦秘營出現情況,主力即便是趕過來增援都來不及。”

“司令員,我們可以將物資分散。整個老黑頂子地區面積這麼大,可以隱蔽物資的地方很多。我這些天與隨總指揮同來的二路軍的幹部聊了很多,學習了不少他們的經驗。我看我們可以按照二路軍遊擊經驗,將部分物資分散開,多建幾處秘營。以司令員的能力,我想可以將這些物資隱蔽的很好。”

“我們做好戰鬥準備不假,但不能過於謹慎了。對於我們現在來說,最應該做的一是多建立隱蔽點以及秘營,將所有物資,除了留下必要的之外,可以分散隱蔽一部分。同時也可以作爲傷病員安置所處。”

“二就是儘快的讓部隊形成戰鬥力。我們在這裡已經隱蔽兩個月。經過這兩個月的苦訓,部隊的戰術素養以及各種戰術的運用,除了武器操作之外,已經與之前大有進步。我們未嘗沒有與日軍一戰的能力。”

“實戰訓練並不需要多長時間。我們部隊參加過戰鬥的老兵已經有了實戰經驗,他們需要加強的不過是各種火力協同訓練,保證不再出現幾挺重機槍壓制不住鬼子的兩挺輕機槍的局面。”

“相對於已經打過幾仗,更缺乏的各種協同訓練的老兵來說,這些訓練主要是針對新兵的。採取一些必要的訓練,使得沒有經歷過訓練的新兵不會在日僞軍炮火之下出現慌亂,提前感受一下戰場氣氛而已。而這種訓練是不需要太長時間的,我想有五六天足夠了。”

“積雪雖然會暴露我們部分的行蹤,但只要我們做好準備,應該可以隱藏好我們的蹤跡。我們可以將秘營視作我們的依靠,但不能吊死在一處秘營。俗話說的好,狡兔還有三窟,更何況我們?”

“司令員,我看這個訓練還是就在秘營附近爲好。一是可以讓戰士在訓練疲勞之餘,可以很快得到休息。零下四十多度的酷寒,人不可能長期生活在野外。二也是方便補給。這部隊一千多人,全拉到那裡,給養如何解決?你總不能將所有給養都揹着吧?”

說到這裡,郭炳勳擡起頭看了看楊震道:“司令員,我們訓練部隊的目的是什麼?不是爲了呆在這裡,爲我們做貼身衛隊的。是要打擊鬼子的,我們早晚都要打出去。既然部隊已經即將成型,那麼早打晚打都是要打。”

“實際司令員應該比我清楚,三個月的訓練對於一支部隊來說,更多的只是讓他們養成最基本的軍人素質,打下一些戰術基礎,至於其他的必要訓練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在形勢不可能給我們這麼多時間的情況之下,對部隊進行基礎訓練後以打代練,實際上成了我們唯一的選擇。所以司令員,按照目前情況來看,我看最多再有半月時間我們便應該可以出擊了。與其被動等鬼子找上門來,不如我們趁着大雪出動出擊。”

“司令員,你那天和我說完讓我準備應變計劃後,我這幾天一直在琢磨,我們爲什麼要坐等鬼子對敦化北部拉網清剿完畢之後,找上門來打我們?”

“既然部隊基礎戰術訓練已經完成,那麼爲什麼我們不能主動出擊,趁着鬼子分兵清剿之際,弄他一把?保護秘營的最好辦法是什麼,就是打掉鬼子可能對我們圍攻的兵力。單純的轉移他們的視線並不是最好的辦法。咱們雖不能做到禦敵於家門之外,但總不能讓他們順順當當的摸到我們家門口吧?”

“鬼子對敦化北部拉網清剿,我們可以趁這個機會打他一個時間差。在對部隊進行簡單的實戰訓練之後,將這裡的物資分散隱蔽後,快速隱蔽南下。爭取在敦化北部打上幾仗,吸引部分鬼子封鎖兵力,然後東進。或是跳出外線作戰,或是尋機再次進入隱蔽。”

對於郭炳勳主動出擊的建議,楊震沉思了良久道:“老郭,是我有些過於鑽牛角尖了。你說的對,要想保住秘營,單純轉移視線並不是最好的辦法。我們應該抽冷子給他們一傢伙了。”

“這樣,你最近身體不好,就不要帶隊訓練了。你拿出一個作戰計劃,我們研究一下。等雪停了,我們抓緊時間進行五天到一週的實戰訓練之後,等明瑞他們回來,便尋機南下,找鬼子的晦氣去。不過,這一戰打完之後,我們的去向你要好好的琢磨一下。”

第一百七十八章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三十六章 龍入大海 (3)第二百一十七章 這是什麼武器?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四十六章 極有創造力的襲擊第四百零七章 連帶的其他影響第一章 形勢發展的要求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三百五十九章 新京是臺絞肉機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羣策山(7)第七十一章 奇襲葦河(2)第二百八十九章 砸鍋賣鐵第二百六十五章 楊震感興趣的東西第三百八十六章 這終歸還算是好消息第四百二十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四十三章 冀中之戰(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談話之超常待遇第二百三十四章 這些東西都是給你們的第四百九十九章 交換的選擇第一百一十章 貼近實戰的新兵訓練第四百零九章 只能給你們一個小時第二百八十二章 漏算的一點第251章 坦克劈入戰第五百六十八章硬骨頭第二百四十章 離別贈言第二百六十九章 打他的土豪第七章 虛張聲勢第二百零三章 救兵如救火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四百零三章 底氣第三百六十章 郭邴勳的建議第三百二十九章 影子部隊第一百四十九章 臨陣磨槍第三百五十五章 細節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九十一章 儘可能挑軟柿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艦載航空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一十八章 機會有的是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面反擊的前兆?第五百六十五章 必須做到的第三十八章 龍入大海(5)第二百二十三章 建議第三百六十六章 建川二三的直覺第二百一十二章 難堪的第一天第七十四章 開花結果第四十一章 龍入大海 (8)第四百五十二章 已經來不及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我們與日本人拼命第三百四十二章 因爲我們都是軍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胡思亂想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會干涉第一百九十二章 另外一種堅持第三百五十章 酒醉迷情第一百零七章 分歧第十章 自信的波田重一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楊震第八十五章 王光宇的思路第二百一十六章 還是判斷失誤第二百四十二章 損失慘重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定第四百三十五章 膽寒與恐懼第三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遠見第六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二百八十六章 職責與使命第三百五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三百二十五章差距第二百三十六章 交心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第二百二十六章 暫停攻擊第二百七十章 傷逝第三百八十四章 一種武器存在的價值第二百一十四章 準備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絕對不能被俘第四百四十七章 終究還是慢了一步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這個底氣的第一百四十七章 必須要付出的代價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二十七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會干涉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下(2)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下(2)第四百四十七章 終究還是慢了一步第三百章 殺一儆百第四百八十章 也是一種壓力第二百五十五章 貓是不會輕易教會老虎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路疾馳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一百七十章 王光宇的不同意見第一百零二章 總指揮(3)第四百三十四章 趕他們跳湖第三百四十九章 絕不拋棄第235章 楊震的目的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在一起打第二百零四章 起到最大的作用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寨一切可以殺鬼子的武器
第一百七十八章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三十六章 龍入大海 (3)第二百一十七章 這是什麼武器?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四十六章 極有創造力的襲擊第四百零七章 連帶的其他影響第一章 形勢發展的要求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三百五十九章 新京是臺絞肉機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羣策山(7)第七十一章 奇襲葦河(2)第二百八十九章 砸鍋賣鐵第二百六十五章 楊震感興趣的東西第三百八十六章 這終歸還算是好消息第四百二十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四十三章 冀中之戰(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談話之超常待遇第二百三十四章 這些東西都是給你們的第四百九十九章 交換的選擇第一百一十章 貼近實戰的新兵訓練第四百零九章 只能給你們一個小時第二百八十二章 漏算的一點第251章 坦克劈入戰第五百六十八章硬骨頭第二百四十章 離別贈言第二百六十九章 打他的土豪第七章 虛張聲勢第二百零三章 救兵如救火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四百零三章 底氣第三百六十章 郭邴勳的建議第三百二十九章 影子部隊第一百四十九章 臨陣磨槍第三百五十五章 細節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九十一章 儘可能挑軟柿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艦載航空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一十八章 機會有的是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面反擊的前兆?第五百六十五章 必須做到的第三十八章 龍入大海(5)第二百二十三章 建議第三百六十六章 建川二三的直覺第二百一十二章 難堪的第一天第七十四章 開花結果第四十一章 龍入大海 (8)第四百五十二章 已經來不及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我們與日本人拼命第三百四十二章 因爲我們都是軍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胡思亂想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會干涉第一百九十二章 另外一種堅持第三百五十章 酒醉迷情第一百零七章 分歧第十章 自信的波田重一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楊震第八十五章 王光宇的思路第二百一十六章 還是判斷失誤第二百四十二章 損失慘重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定第四百三十五章 膽寒與恐懼第三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遠見第六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二百八十六章 職責與使命第三百五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三百二十五章差距第二百三十六章 交心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第二百二十六章 暫停攻擊第二百七十章 傷逝第三百八十四章 一種武器存在的價值第二百一十四章 準備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絕對不能被俘第四百四十七章 終究還是慢了一步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這個底氣的第一百四十七章 必須要付出的代價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二十七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會干涉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下(2)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下(2)第四百四十七章 終究還是慢了一步第三百章 殺一儆百第四百八十章 也是一種壓力第二百五十五章 貓是不會輕易教會老虎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路疾馳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一百七十章 王光宇的不同意見第一百零二章 總指揮(3)第四百三十四章 趕他們跳湖第三百四十九章 絕不拋棄第235章 楊震的目的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在一起打第二百零四章 起到最大的作用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寨一切可以殺鬼子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