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黃埔小課堂
在得知德意日即將結盟的事情,重慶高層還在進一步商討接下來的計劃。
但除了王世傑與委員長、沈復興外,大多數人都不持樂觀態度。
這個消息其實瞞不了多久,世界間諜網絡早已將這個消息傳遞給各國的首腦。
可知道消息是一回事,如何看待又是一回事。
就比如在9月初召開的軍政會議上,沈復興作爲歐美事務司專員參加會議,就有人提出來,日寇如果繼續西進,國府能不能守住的問題。
這次會議的規格很高,從與會人員的名單上就可以看出來。
沈復興作爲【特約嘉賓】只能坐在長桌的第二排。
軍政部長,軍委會總參謀長何應欽
副總參謀長白崇禧
政治部長陳誠
軍令部徐永昌
行政院孔祥熙
戴季陶、孫科、居正,王寵惠、王世傑、商震、張治中等幾十人都在列。
提問的人正是孫科,委員長在說明當下的時局後,原本想要定個基調,讓大家提一些假設性的意見。
畢竟當下的情況出現了一些極端事件,就如同他在開場的時候說的:
“如今,後方物資的緊缺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後勤的已經無力支持用卡車運輸物資到前線,川中再次調撥10萬民夫參與後勤,勉力維持第五、第九戰區的防守作戰,第一戰區、第三戰區所需物資依賴戰區自籌。”
“每三個月纔有一批物資運輸到墨三(顧祝同)處,其他戰區,基本已經斷供。”
“千里轉運,能抵達第三戰區的物資十不存一。”
“當然,豫北與山西地區,尚能自足。”
“這裡要表揚一下維安,數百萬難民本來是向西安、重慶方向逃難,現基本都安置在豫北地區,爲國府挽回了不少聲譽,你們也都看到了,那一個個安置數萬難民的營地,令人震驚。”
“但抗戰不是一人所爲,此次開會,還要依賴大家羣策羣力。”
隨後孫科就提出疑問:“既如此,何不與柏林接洽,否則日寇一旦獲得德意支持,全力西進又當如何?”
一時間,在座不少人都開始沉默。
是啊,獲得德意支持的日寇,全力西進,國府能守住嗎?
李宗仁已是沙場宿將,兩次挫敗日寇會戰計劃,如今第五戰區新敗,宜昌失守,如果日寇一意孤行,重慶能不能守?
所有人都看向委員長,孫科這擡槓算是當場不給面子了。
可人家有【先總理基因】當免死金牌,自然百無禁忌,委員長面色一沉,剛欲斥責孫科,卻看到坐在第二排的沈復興嘴角冷笑,彷彿嘲諷一般。
哦?
委員長心頭一動,面帶微笑地看向孫科:“有同志問我,日寇全力西進該當如何?”
白崇禧眉頭一挑,頓時察覺不對,這不是委員長的風格啊。
何應欽皺眉,看來回家要重新記筆記,老頭子風格怎麼變了?
但只有孫科冷笑着等委員長髮話,後者的靈橋牌普通話繼續傳來:“我不明白,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清楚?看來,我想有必要重開黃埔軍校,讓有些人進去好好補補課。”
委員長一邊起身,一邊大腦中醞釀措辭:“既然如此,我就給你們重新上一課!”
在場不少人面色古怪,看向孫科的眼神帶着不少怨氣。
好好的來開會,不是來聽委員長車軲轆的!
“維安啊,這裡你對日寇最爲熟悉,我問你,日寇是海軍強還是陸軍強?”委員長一手負後,一手指向沈復興。
白崇禧翻了個白眼,這特麼是點他呢!
沈復興略帶尷尬起身回答:“自然是海軍,每年消耗鋼鐵至少在250萬噸以上,我國進口與自產總鋼鐵..約20萬噸,不足日寇海軍十分之一。”
“海軍總噸位約在150萬噸,今年更是擴充了運輸船超過180萬噸,石油消耗巨大,是我國.算了,玉門油田剛開始擴產,預計產量也不會破萬,不夠人家一天消耗的”
說到這裡,委員長滿意地點頭,伸手製止沈復興。
因爲越說越丟人,不少軍政要員也是第一次聽說這個數字,這哪裡是十倍的差距,這是幾十倍的差距啊!
人家海軍早就不參戰了,光是陸軍就打不過!
孫科笑得很得意,似乎沈復興的話卻更加印證了他的說法:人家西進怎麼辦?打不過!
但委員長卻笑容依舊:“你們說,日寇繼續造海軍,擴編運輸船,是爲了把他們上個月剛下水的大和號開到重慶邊上炮擊嗎?”
呃.
孫科張了張嘴,想不出答案。
委員長緩緩來到他的身後,雙手放在他的椅子上:“情報顯示,日寇的陸軍今年只新增了100多輛坦克車,你告訴我,這是要西進嗎?”
孫科感受到身後傳來的壓力,額頭微微滲出不敢說話。
“我們有些同志,提意見是好的,但是要弄清楚情況。”說着,委員長俯下身:“這150萬噸的海軍,是對付我們的嗎?那個航空母艦,能開進長江嗎?”
“回答我,能嗎?”
此時的孫科已經噤若寒蟬,他弄不清楚,這是委員長憤怒了,還是故意針對他。
無聲的孫科與無聲的現場像極了現場老師教育學生,好像真正回到了黃埔課堂一樣。
不過沈復興知道,這是委員長在統一思想。
精神層面,那日的《我的祖國》早已傳遍大江南北,成爲當下人們心靈的慰藉。
而在這些高層中,一首歌而已,頂多感動幾分鐘的事情。
政客從不相信眼淚!
委員長站在孫科背後,就像是校長教育自己的學生,道理就掰開了,揉碎了喂進嘴裡。
但知識卻還是從你平滑的大腦皮層流過,沒有留下絲毫殘存。
智庫主任王世傑對委員長的“教學”極爲認可,頻頻點頭。
不少人則是低頭思考,思考日寇還在不斷增加的龐大艦隊規模與無法停下的中日戰爭。
如果要對付我國,似乎應該縮編海軍,直接拉5000輛坦克,把150萬噸戰艦停在港口,把燃油全部拿出來。
這樣的話,別說什麼沈復興,沈什麼都沒用。
看衆人陷入思考,委員長很滿意大家的反應,終於這些人的腦子裡不是撈錢了。
“大家想想看,海軍在哪裡纔有用?而對日寇來說最缺少的是什麼?”
不等衆人開口,委員長的自問自答模式出現了:“對咯,那就是糧食、橡膠、礦產還有石油!”
“那麼哪裡有呢?”
見委員長再次提問,孫科顫顫巍巍說道:“是是南洋!”
委員長表情驚訝,他伸手指着孫科笑着說:“哎呀,不愧是先總理之子,就這份學習能力我仿若看到了引領吾輩前進的先總理。” 孫科嘴角抽搐,但無可奈何。
委員長繼續說道:“那我再問你,如果消息屬實,英德是不是開戰了?德日作爲同盟,英日要不要宣戰?”
“要也不一定,我們不也沒宣戰麼?”孫科腦子一抽,直接將所有人都忌諱的話說了出來。
但委員長只是眼睛一眯,沒有立刻發作:“呵呵,我知道,後人一定評價我不敢宣戰,抱有乞和的心態,但國家要的是規避國際法的進口,要的是實實在在的物資,而不是後人的評論,那些東西,我不在乎!”
說到這裡,委員長收斂情緒,換上自信的表情。
“爲什麼我要派維安去河內?爲什麼要承認自由法國?一切都是爲了家國生計!”委員長揮了揮拳,彷彿在宣告他有多麼英明。
衆人沒注意的角落,沈復興低着頭,眼角不住抽搐,實在是沒眼看。
可接下來,委員長的話卻又出乎了他的意料:“但大國博弈,絕不是你們想象的那麼悲觀,桂永清在柏林發來電報,元首願意協調中日戰爭,我想讓孫科過去,帶着我們的誠意過去。”
聞言,沈復興瞪大了眼睛擡頭,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
但他很快又收斂情緒,這話不可信,或者說,這是故意在這裡說的話。
無他,人太多了。
光速記員就有3個,雖說是保密級別非常高的會議,但這跟開發佈會也沒什麼區別了。
孫科表情已經完全變了,先去了莫斯科,現在讓他去柏林?
我們不是還承認了自由法國麼?這是去送死?
委員長緩緩開口:“我們的條件很簡單,加入軸心,日方完全退出我國領土,包括東北、寶島!在此基礎上,都可以談嘛!”
說着,委員長輕輕拍着孫科的肩膀:“這條件不錯吧,放心去談,大膽去談,不要怕!”
王世傑的眼中閃過一抹異色之後,強行壓制住說話的衝動,默默低頭。
而王寵惠卻是彷彿明白了什麼,大腦一陣盤算,嘴角竟有些冷笑。
會議哦不,課堂到這裡,委員長已經徹底進入角色。
“對了,健生、文白,明日幫我送送孫科,此事就這麼定了。”
委員長剛說完話,張治中急匆匆來到門口,接過一份電報後將大門關上,看向委員長。
但這時候,委員長突然伸手阻止張治中發言。
沈復興低頭強忍,他知道對方上頭了,這種衆人仰望的崇拜感.該死。
“別說,讓我猜猜,消息應該傳到莫斯科,所以,他們的武器生產線又恢復了,對嗎?”
委員長此話一出,張治中愣在原地,他低頭看了看手上的電報,又看了看委員長,竟說不出一句話。
在座的都是聰明人,看到委員長如此,自然也就知道,電報是真的了。
畢竟張治中這人.不善於撒謊。
委員長擺了擺手,一副盡在掌握的表情,好像對此根本不在意,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消息有多振奮人心,那可是實打實的外援。
張治中深吸一口氣:“200架飛機、100門大炮與大量彈藥已經運往甘肅!”
白崇禧閉上眼睛點頭,終於有武器了,而不是靠沈復興打下來的那條鐵路,只能運一些原材料。
委員長微微一笑,繼續對衆人說道:“20年前,我在恆泰號做股票,你們知道做股票最要不得的是什麼嗎?”
無人回答,但大家都看着他裝biao演。
“最要不得的,就是追漲殺跌,還有就是新股、妖股,或許一時風光,可過兩年再去看,可能這支股票都不存在了。”
沈復興啞然,這套理論,竟然.好特麼有道理!
而委員長沒有說出來的潛臺詞就是,老牌列強,如英美,雖然一時弱勢,但可以做長線。
丘吉爾雖然嘴上強硬,但還是跟他的前任一樣,將其他國家賣了,保護自己。
可這就好比股票.不能看一時的漲跌。
好傢伙,明話、暗話都特麼讓你說完了。
但除了沈復興與王世傑之外,其他人幾乎都是看神人一樣的眼光看委員長。
雖然打仗只會挪動機槍,但政治手腕與目光,還是很有一套的。
不過那也要看跟誰比,至少比這些蟲豸要長遠太多。
當然,治理國家也不太行,頂多管一個小島。
委員長說到最後,似乎有些累了,他拋出了最後一個炸彈:“我打算在昆明正式組建一支部隊,兩手準備麼。”
昆明?
龍雲?
緬甸?
這是既要控制雲南,又做給丘吉爾看,你可以沒有底線無視國際法則,我也可以沒有底線,到時候我跟日寇一起瓜分南洋。
用南洋換東北,也不是不可以!
沈復興嘆息一聲,果然是天賦都點在了【內鬥】與【政治】上的男人。
而【軍事】與【民生】幾乎是0,但也正是當時的國內環境,才鑄就了這樣一個嚴重偏科的人。
至此,黃埔小課堂正式結束。
決定整個國家未來數年外交走向的重大路線,也就在今天抵定。
次日
沈復興作爲歐美事務司專員,爲委員長擬定告羅斯福的建議書,轉給身在華盛頓幫助胡適做外交的宋子文。
【請羅斯福總統牽頭,建立中蘇美英聯盟】
【提請廢除自清末以來所有不平等條約】
那邊,孫科依依不捨地,正大光明的在所有人注視下開始前往柏林與桂永清匯合,手上還帶着一份【和平入盟計劃書】。
漫天要價,兩頭談判!
所以啊,這買辦階級的投機屬性,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