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爆竹同時炸響,轟天的巨響猛然釋放,讓混亂的人羣悠得靜下來,緊接着,就是那十二響的禮炮聲沖天而起。
在禮炮的間隙中,張謙指揮者侍從們分頭喊話,讓災民們全部守在原地,不得走動。禮炮炸響的時間並不長,可是,就是這短短的時間,讓侍從們有時間讓混亂的人們安靜下來,靜止在原地。
張謙領着人,開出一條路,從外圍開始,把人羣分割開來,漸漸向外圍疏散。由於他們行動得快,措施也得當,擁擠踩踏造成的傷亡不算多。可是,那個善心的娘子的馬車被人羣傾覆,幾個被她可憐的饑民孩子,有兩個已經氣絕。其它地方的被踩傷的人也不少,哭聲不絕於耳。
張謙、廉伯和手下的一衆侍從,把人羣全部疏散開,時間已經過去一個多時辰。
就近縣城的官衙聽到這處的巨響,派差役過來問詢,張謙這才把人手收攏回來,組織自家的車隊,沿着空出來的地方,曲曲折折的繼續行駛。
留下廉伯領着兩個小廝,和官府解釋這裡發生的事件。廉伯的說法,自家過去是做爆竹生意的,本來想着帶些爆竹回祖籍,留着過年用。沒想到遇到擁擠踩踏事件,只得同時燃放幾個爆竹,用巨大的聲響,把不受控制的混亂饑民震住。
差役看着滿目的悽慘景象,在詢問了幾個還沒從驚懼中恢復過來的饑民,以及引發事故的那戶人家,得到證實後,才放廉伯離開。
廉伯追上來的時候,張謙他們纔剛剛駛出混亂的災民區域。
張謙把外面的事情交代給廉伯,他才下馬。看過穿雲陪伴下的張若雲,見她還算安好,之後鑽進冬兒所在的馬車。
一進馬車,張謙就看到面色蒼白的懷志。他在懷志身邊坐下,把手放在懷志肩頭,問道:“懷志怎麼了,是不是嚇到了?”
懷志搖搖頭,卻沒說話。
行志嘴快,替懷志說道:“外面好吵,吵到我們了。我和二哥都捂着耳朵呢。”
張謙看向冬兒,冬兒對着張謙使了個眼色,說道:“懷志心善,看到外面人羣踩踏,心裡不好受。”
張謙攬着懷志,安慰道:“這是天災,是凡人改變不了事情。懷志好好讀書,好好做事,有了真本事,就能做大事,能在天災降臨的時候,儘量避免人禍,盡你的一份力量。你的本事越大,能做的事情也就越多,也就能幫更多的人。”
懷志輕聲問道:“家裡的先生說,父親就是有本事,能做大事的人,爲什麼父親不救救這些人呢?”
張謙頓了頓,“父親也在儘自己的力量,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情,只不過,這裡不是咱們這些平民百姓能施展的地方。”
冬兒看了張謙一眼,用這麼模棱兩可的話,說給不到十歲的孩子說,他怎麼能聽懂。
冬兒從旁解說:“父親的生意和家產都被朝廷抄走,父親不但沒有怨言,還給官員出主意,讓那些家產能賣出更高的價錢。由你父親提議拍賣所得銀兩很多,全部由朝廷調配,或者給邊疆的將士補充糧餉武器,或者就是用於朝廷賑濟災民。這也算是父親爲朝廷和百姓做的事情。”
懷志仰頭看向張謙,“父親,是這樣嗎?”
張謙微笑道:“是這樣。”
懷志從小就由家裡請的西席教導,父親在懷志心裡,形象一向高大。可是,他對家裡最近發生的事情很是困惑。
懷志想了想,還是把心裡的疑問問出口:“朝廷徵集軍資的時候,父親爲什麼不把銀子拿出來呢?母親說父親和……”他看了冬兒一眼,繼續說道,“母親說,家裡的生意是父親和楊姨娘經營不善,沒掙來銀子,所以才被抄家。”
張謙的眉頭皺了皺,想着怎麼對這個才九歲的兒子解釋,那邊冬兒接過話題,“你父親的家業擴張太快,手裡的現銀都用來擴張家業。朝廷開始籌集資金,正是你父親剛剛投出去手中現銀的時候,所以才導致如今的局面。”
冬兒沒說張謙把銀子投資在買賣上,而是說投資在張謙的家業裡,這個家業隱晦的就是說的北域之地。等他們到達此行的目的地,張謙也能很好的圓回來。
懷志把自己母親和冬兒的說法各自比較,對冬兒的解釋表示懷疑。
冬兒笑了笑,說道:“如果不出波折,二公子很快就能看到父親對災民做的事情,你也就知道,你父親的確是個做大事的人。”
懷志轉向張謙,向張謙覈實,“父親,您的確對災民做了事情、盡了力嗎?”
張謙笑着拍拍他的小肩膀,笑道:“父親一定盡力做事,讓懷志對父親滿意,你說好不好?”
行志也忙說道:“父親好好做事,也讓行志滿意。”
張謙連忙答應,“好,父親好好做事,讓父親的兩個兒子都滿意。”
行志補充道:“還有大姐。”
懷志張了張嘴,想把留在京城的哥哥和二姐也算上,可是,想到大哥和二姐不一定在乎這些事情,也就不再多說。
…………
在災民的混亂中,張謙一行人的車隊在災民的空隙中前行,漸漸偏離了行程,往西而去。
一路的災情或輕或重,漸漸有官府和富戶賑災,災民們多多少少能往肚子裡添些東西,路上也有了一些生機。
經過二十多天的跋涉,張謙一行人所帶物資也逐漸消耗、減少,他們一路上不斷的減少行裝和糧食,分別把幾輛馬車丟棄,換下來的車伕也都騎馬行進。
行至西北道的時候,張謙的車隊已經不足從京城上路的一半,所乘車輛也都是撿簡單、不顯眼的,基本上做到了輕車簡行。現在再看,他們一行人,和從京城出來、在河間道行進時,沒有一點相同之處。
出了西北道,再往北走,災民人數激增,不知是朝廷的賑災糧米沒到,還是當地官府賑災不利,根本就沒有絲毫的賑災措施,大批災民分兩部分,一部分往富庶一些的南方而去,另一部分流民往北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