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張應的野望

李茂請求奪情,當然不是奪自己的情。

顧卿還活得好好的呢。

結合前後兩封戰報,再加上如今朝堂上的形勢,楚睿很快就明白了李茂的意思。

奪情所有可用之人。

大楚已經有太久沒有發生大的戰爭了,邊關的小打小鬧都不算什麼大仗、硬仗,甚至連天災都很少發生,百姓連個造反的理由都沒有。

楚睿一直覺得自己即使不算個明君,守成之主也是綽綽有餘的。

誰料到一夜之間,北方幽州失了,最爲倚重的老將秦武陽死了,華鵬被困,袁羲不敢重用,就連他覺得最好的用臣子、任着兵部尚書的李茂都要親上前線爲他督師。

這時候奪情晉國公,真的合適嗎?

在這個大皇子剛剛被立爲太子的時候?

張致和張寧,可以交託信任嗎?

不得不說,楚睿的多疑是讓他遠不及自己父親雄才大略的真正原因。如今大楚的世族並不能如先皇在時一般信任皇帝,也和楚睿不時露出的多疑有關。

世族並不是沒有氣節的,但要看對什麼人。

士爲知己者死,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待之,這是所有世族子弟都追求的一種境界。誰也不想被鳥盡弓藏,誰都有私心。這是聲勢

李茂的奏章是現在楚睿唯一的破局之法。京中老臣致仕的致仕,丁憂的丁憂,勳貴沒有他壓着,總是會有些小心思。世族派之間千絲萬縷,幽州幾個大的世族投靠了反賊,總有些人生怕皇帝殺雞儆猴,拿他們開刀,自然心境不穩。

這時候,奪情晉國公纔是最正確的做法。國難當頭,兵戈再起,應當放棄派系的成見,先共同抵禦外敵纔是。晉國公張諾爲官多年,地位高,威勢重,比李茂更能服衆。若是張諾竭力相助,則楚睿不用擔心朝廷生亂的問題。

但楚睿在立太子之事上有些魔怔,總覺得太子一立,世族們都在摩拳擦掌等着把太子推上位去,此時讓身爲太子之舅的晉國公張諾回返朝堂,便是讓太子迅速的羽翼豐滿,這違背了他的意願。

掙扎糾結間的楚睿召來了青雲觀的張璇璣。

世人皆傳“重瞳子”是聖人之相。無數僧尼道衆無法都無法用禪機或天道之理說動楚睿,而張璇璣僅僅憑着一段似是而非的星象箴言,一隻重瞳的眼睛,便讓楚睿奉爲天人,不時召見。張璇璣是女人,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楚睿的防備之心。

如今北方果真大亂,更是讓楚睿發自內心的敬服。

張璇璣聽到皇帝說了那封李國公的奏摺後,沉吟了一會兒,回答皇帝道:

“貧道並不知道國家大事,也不懂朝堂政局,但貧道知道一點,北方殺星降世,天道爲了平衡,必定也會有福星降世。天地交泰之時,貧道看到了天樑和天同緊緊相依,看到了文昌、武曲、祿存、巨門在天樑星的天空旁閃爍,這是天道護佑大楚,降下福星救世之象。”

“後來貧道隨着師弟進了信國公府,已確認蔭星是邱老太君無疑。那在邱老太君身邊的李國公,應當就是天同星降世。”

“天樑爲老翁,天同爲幼子。老翁災厄不斷,幼子先難後成。若是李國公的奏章,皇帝陛下不妨聽從建言,信這位天同星一次。”張璇璣說的很中肯,“天同乃是福星,又謹守本分,處事平和,最能成事。”

“此話當真?”楚睿暗暗捏了捏拳。

應當是真的。每次派李茂去做什麼事,到最後都有意想不到的好結果。

汾州馬場,撈回了一萬匹馬,活捉了三千多人;

那三千多人被髮去修水庫,讓上游洪水泄洪到水庫,救了下游無數人命;

一枚銅錢,摸出私鑄錢的窩點,抓出了許多有偷用私錢嫌疑的糧商。夏季南方大水,糧價上漲,這些獄中的糧商爲了戴罪立功,紛紛自告奮勇出去傾家蕩產的平息糧價,這纔沒有釀成大亂。

清理家中內賊,卻發現了前朝餘孽,順藤摸瓜抓到探子,繼而策反敵人的心腹,剷除了京中大量的據點;

至於其他,更是數不勝數。

莫非這李茂就是傳說中的“傻人有傻福”的那種人,真的得天道眷顧?

仔細想想,李茂上奏的諸多建議,似乎每條到了後來都有極大的收穫。通州雪災,收納了許多隱戶流民;江南大水,聽從他的意見點召了龍虎山的道士,幾乎一分錢沒用的就安撫了江南的災民,疏散了各地百姓;

如今……

張璇璣並不多言,靜靜的立在那裡等待皇帝自己的決定。

天師道不善占卜,不問前途,只看功德修行。信國公府一府金光閃耀,顯然是行善積德的人家。邱老太君又是天君託世,自然是幫上一把纔好。

皇帝並不會因爲她的一句話就能改變對一個人的看法,若皇帝願意採納那條建言,也一定是因爲皇帝原本就信任李國公的緣故。

若是不願意這麼做,也就不會叫她來問上這一遍了。

第二日大朝,皇帝下了一個讓所有人都出乎意外的決定。

聖上手詔,奪情起復了在京中丁憂守孝的晉國公張諾、以及扶棺回鄉的張寧、張致兄弟。

晉國公張諾在丁憂之前乃是大楚的平章政事,也就是民間俗稱的“宰相”,參政知事乃是“副相”,在平章政事丁憂時暫領中書門下。

如今已經兩年沒有了宰相,楚睿纔算是真正接手了朝政,但擬旨裁斷雖然是由皇帝決定,但最後執行還是要靠文武百官,這邊推脫一點,那邊爭鬥一下,往往事情做得不盡如人意。

若是太平時期,楚睿自然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效率低點也沒什麼。可如今正在戰時,別的不說,糧草輜重、調兵遣將、賞罰決斷,這一系列下來,能活活把楚睿累死,也不是他一個人就能處理的完的。

除了晉國公被奪情起復,另起用的兩個大臣便是張寧、張致。

張寧被點了“幽州都護”,這並不是一個正職,燕州並無都護府,幽州的都護府也名存實亡,所以此職一般都是兼領,由幽州鎮北將軍或其他要臣一同負責轄境的邊防和行政。

張寧如今正在丁憂,又不在京城,他的用人能力用來處理幽州和燕州紛亂的人事最爲合適。他是世族出身,又瞭解燕幽兩地的官員來歷,有他相助李茂,對安撫世族,查明奸細有極大的作用。

張致是涼州都尉,乃是輔助鎮西將軍理事的武將,如今並不能回涼州復職,楚睿便讓他暫領“幽州防禦使”,協助張寧防禦燕州,並隨時準備出兵幽州。

張寧張致兩兄弟明明都在燕州,卻被皇帝點了幽州的官位暫時起用,皇帝意圖收回幽州的心思一目瞭然。

李茂如今正在燕州,有他這個兵部尚書坐鎮,兵部不會懈怠,肯定是要裝備給裝備,要輜重給輜重,要兵要將立刻遣去,張家兩兄弟於其說起用了是爲了防禦涿縣,不如說是皇帝爲李茂準備的助手。

皇帝破天荒的起復了這幾位丁憂之臣,可見如今的局勢已經不太好了。

世族們心中憂嘆,又覺得這是一個極好的立功機會。勳貴們更是摩拳擦掌,他們之中不少是以武勳起家,如今馬放南山已久,恨不得立刻帶兵北上,收復舊土纔好。

晉國公府裡。

“二叔,我爹被起復了。”張素衣拿着邸報進了張應的屋子,臉上全是憂色。“聽說范陽城破了,涿縣被圍,情勢極其危機。”

張應下1半1身的肌肉已經開始萎縮,家中什麼人按摩都沒有用了,就連太醫都束手無策。張應知道這是最後必然會發生的結果,也坦然承受了這一點。

他就等着張素衣嫁出去,然後想個法子自殺了。

他躺在牀上,讓下人扶他坐起身,就這麼靠着牀柱子懶洋洋的讀着張素衣帶來的邸報,一點也不吃驚說道:

“啊,這裡少數民族入侵那麼少,現在才入侵,都算是可以的了。這是沒遇見過五胡亂華,這才幾萬人啊,就把幽州給吞了……”

張素衣見自家叔叔又開始發癔症了,連忙讓下人退下。這些下人已經習慣了自家主子發癔症時胡言亂語,有些時候抄家滅族的話都敢隨便說。他敢說,這些下人還不敢聽,一聽小姐吩咐下去,連忙撤出房外。

張素衣像是個傻子一樣看着自家二叔躺在牀上說什麼“八王之亂”、又說什麼“衣冠南渡”,沒一會兒,又開始說起什麼“蒙古橫掃歐亞”,直聽得頭暈腦脹,整個人都有些站不住了。

“二叔,你說的口乾不幹?我給你泡杯茶喝。”

“算了吧,你說那刷鍋水?給我倒杯清水來。”說的口乾舌燥的張應心情大好,還有心思調侃這裡的“茶湯”一番。

張素衣見二叔總算是不胡說了,趕緊給他倒了杯水,堵住了他渾說的嘴。

“我說啊,這反賊作亂反倒是好事。前人有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大楚一天到晚內鬥斗的不可開交,對國運並非好事。反賊作亂,有那麼多內應跳出來,這就說明皇帝的威懾力還沒到四方臣服的地步。但凡君威強盛,四海臣服,要麼靠仁,要麼靠武,沒靠陰謀詭計能成的。這皇帝忒小氣,經經事,說不定眼光能看長遠些。”

張應自然知道勳貴和世族鬥成了什麼樣子,朝廷裡中立派過的極其艱難,往往都不在什麼要職。雖然還沒發展到“黨爭”的地步,可這並非好事。

打仗好啊,打仗重新分配勢力,皇帝可以再次把軍權握在手裡,世族要保證國泰民安才能繼續土地兼併,嘔心瀝血也要好好輔佐皇帝。勳貴想要掌兵,還是得討好皇帝。

這皇帝此時若是有腦子,就該不拘一格起用各方人才纔對。

幽州地廣人稀,產生動亂的危害絕沒有西胡入侵中原來的大。張應雖然不是文科男,但玩過無數遊戲,各種遊戲背景的歷史也是看了無數,對大楚的未來並不擔心。

“大楚兵強馬壯,皇帝又沒失道,除非此時中原又有人造反,幾面受敵,要不然就是再來幾次洪水大旱地震什麼的,否則北方那些人最多就是趁現在北方不備被打懵了佔佔便宜,沒多久就會好起來的。”張應一張口就是失道、造反、天災,還好張素衣不是平常的姑娘,若是其他的閨秀小姐,怕不是尖叫着捂住了張應的嘴,就是嚇得奔出去不敢再聽了。

“二叔,你還是這麼……口無遮攔。”張素衣揉着裙角,“就不能說些正經的嗎?”

“說些正經的?”張應撓了撓下巴,“你是說打勝仗的辦法嗎?”

“若是想要在平原和胡人征戰,最好也是用騎兵。北方諸族善騎射,這是漢人不可速成的。不過有一物叫做扳指……”

“這個信國公府前幾年就做出來了,陛下御賜其名爲‘射玦’,現在軍中人人配備,專門是控弦之用……”張素衣雖不知二叔坐在家裡怎麼知道射玦的,但還是好意提醒。

我擦!

這李碩動作也太快了吧,連扳指都弄出來了!

“我想想。現在范陽城破,內外不通,若是傳訊,可以用一種可以昇天的燈籠。此燈名爲……”

“孔明燈。”張素衣接了話。

“是,你也讀過三國演義,應當知道。正是那三國時期的諸葛孔明用來夜間傳訊的。此燈以竹篾爲骨……”張應洋洋自得的賣弄文采。

我小時候做過孔明燈喲!

“這燈前幾年信國公府就拿出來祈福用了。後來聽說李國公在汾州遇險,就是用的這孔明燈傳信城中的。咦,竟沒有人和二叔說過嗎?”張素衣話一說完就覺得不好。

二叔殘廢多年,連府門都沒出去過,更別說出去看燈了。

旁人爲了不讓他難過,自然也不會將府外的新鮮事告訴他,免得引起他輕生之意。

張應聽說連孔明燈都做出來了,整個人都石化了。

也是,人家李碩可是打仗的出身,弄出些方便自己的玩意兒也算正常。

只是爲何是死了才傳出來呢?

是了,這人如此謹慎,一定是怕當年太過出風頭引起皇帝猜忌。如今他家子孫需要聲望,肯定做了安排讓後人拿出來博取名聲了。

這人好心性,好決斷!

這纔是穿越者們的榜樣啊!

不擾亂歷史,不胡亂改革,也不沽名釣譽,更沒有謀圖皇位。

現代人居然會打仗!會領軍!會背一整本三國演義。

前輩,請收下小的膝蓋!

和您瀟灑的一生比起來,小的就是個倒黴蛋啊!

“其實對付異族,還有一物最爲奇效。”張應看着自家侄女,猶豫再三,這才慢吞吞的說道:“此物名爲火藥,又叫火丸。”

張應總覺得自己在冷兵器時代弄出火藥來有些喪心病狂,所以張了嘴以後,便不想再說了。

張素衣聽了一半,卻見自家二叔不接着往下說了,託着腮問他:“然後呢?火藥是做什麼的?治病的嗎?”

“素衣,此物我告訴你做法,但你要向我保證,除非漢人到了十分艱難的時候,否則不準傳出去。要傳出去,也不能你親傳,你可以告訴你婆家信國公府,讓他們自己研究。”張應眯着眼,逼着侄女保證。

張素衣聽自家叔叔瘋瘋癲癲的話聽得太多了,完全不以爲意,點點頭保證了一番。

反正就和那沒做出來的什麼琉璃鏡子,做出來還沒胰子好用的肥皂一樣,又是胡亂折騰人的東西。

“從前,有一羣煉丹的術士想要煉製長生不老之藥,卻在煉製仙丹的過程中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張應開始從火藥的起源說起。

張素衣聽說和道家有關,立刻收起不以爲然的態度,端正了身子聽二叔接着往下說。

“用硫磺、硝石,研成粉末,再加皁角子一起燒煉,便可製成火藥。或用硝石、硫磺及馬兜鈴一起燒煉,可成火丸。火藥可放入陶罐之中,在陶罐裡放入鐵蒺藜,再以引線點燃,用器械投於敵陣之中……”

“火藥的配方是……”

“火丸的配方是……”

張素衣聽得目瞪口呆,幾不能語。

作者有話要說:小劇場:

和您瀟灑的一生比起來,小的就是個倒黴蛋啊!

顧卿:你想試試五十六歲的身子七十六的臉,尿崩高血壓還加中風嗎?對了,家裡還有一堆孫子。

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1章 顧卿的帶孫日常第94章 組團組團第181章 談玄論道第198章 祭祀天地第61章 周而復始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8章 去找張天師第218章 顧卿的煩惱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27章 奇幻冒險之旅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6章 仙主你好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4章 動亂將至第211章 交代後事(中)第243章 少帝出京第61章 周而復始第26章 “子曰”小呆第51章 賢妻良母第77章 月圓之夜第18章 離家出走第23章 恍如隔世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28章 待客之道250正文完結第26章 “子曰”小呆第61章 周而復始107一愚驚人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4章 萌(蔭)星出世第232章 當年之約第75章 傾國傾城97李鈞的覺悟第30章 一擲千金第234章 天涼王破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3章 天象大亂第235章 張玄出山101江家和陸家第215章 李茂的決定第40章 仗勢欺人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3章 李釗的才能167張玄的機會164我要分家產第235章 張玄出山第241章 李釗之心259張玄X顧卿的日常(五)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8章 血色之日第224章 李銳娶親(中)第62章 一夜無眠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6章 教你成才第49章 因勢利導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1章 李茂的決定92事實的真相第50章 汾州事變第204章 李銳出仕159李鈞的煩惱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5章 引火燒身第184章 魚死破第21章 爽快舅母第184章 魚死破第211章 交代後事(中)第199章 銳兒別哭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0章 辭舊迎新第23章 恍如隔世第84章 無心插柳第85章 九死一生108風波再起第39章 顧卿教孫第42章 方氏事泄第236章 天下三分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3章 李釗的才能第48章 天災人禍164我要分家產第219章 真·熊孩子第75章 傾國傾城第245章 齊邵心碎第96章 齊邵“投誠“第150章 南風雲第41章 老太君威武第57章 張寧來訪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6章 教你成才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2章 偶像崇拜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0章 顧卿救場第60章 影帝太醫第22章 搖光姑娘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9章 佈局伊始87李銳自盡第233章 螳螂捕蟬98顧卿的野望第216章 邱老太君薨第210章 交代後事(上)257張玄X顧卿的日常(三)第9章 不學無術第94章 組團組團第86章 張致的謀劃169祖孫時間第38章 中秋月圓第71章 花嬤嬤歸府162張寧之惑第149章 張玄受命第81章 一路順風第240章 顧卿掰孩子155羯女豆鈴第61章 周而復始
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1章 顧卿的帶孫日常第94章 組團組團第181章 談玄論道第198章 祭祀天地第61章 周而復始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8章 去找張天師第218章 顧卿的煩惱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27章 奇幻冒險之旅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6章 仙主你好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4章 動亂將至第211章 交代後事(中)第243章 少帝出京第61章 周而復始第26章 “子曰”小呆第51章 賢妻良母第77章 月圓之夜第18章 離家出走第23章 恍如隔世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28章 待客之道250正文完結第26章 “子曰”小呆第61章 周而復始107一愚驚人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4章 萌(蔭)星出世第232章 當年之約第75章 傾國傾城97李鈞的覺悟第30章 一擲千金第234章 天涼王破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3章 天象大亂第235章 張玄出山101江家和陸家第215章 李茂的決定第40章 仗勢欺人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3章 李釗的才能167張玄的機會164我要分家產第235章 張玄出山第241章 李釗之心259張玄X顧卿的日常(五)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8章 血色之日第224章 李銳娶親(中)第62章 一夜無眠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6章 教你成才第49章 因勢利導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1章 李茂的決定92事實的真相第50章 汾州事變第204章 李銳出仕159李鈞的煩惱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5章 引火燒身第184章 魚死破第21章 爽快舅母第184章 魚死破第211章 交代後事(中)第199章 銳兒別哭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0章 辭舊迎新第23章 恍如隔世第84章 無心插柳第85章 九死一生108風波再起第39章 顧卿教孫第42章 方氏事泄第236章 天下三分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3章 李釗的才能第48章 天災人禍164我要分家產第219章 真·熊孩子第75章 傾國傾城第245章 齊邵心碎第96章 齊邵“投誠“第150章 南風雲第41章 老太君威武第57章 張寧來訪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6章 教你成才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2章 偶像崇拜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0章 顧卿救場第60章 影帝太醫第22章 搖光姑娘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9章 佈局伊始87李銳自盡第233章 螳螂捕蟬98顧卿的野望第216章 邱老太君薨第210章 交代後事(上)257張玄X顧卿的日常(三)第9章 不學無術第94章 組團組團第86章 張致的謀劃169祖孫時間第38章 中秋月圓第71章 花嬤嬤歸府162張寧之惑第149章 張玄受命第81章 一路順風第240章 顧卿掰孩子155羯女豆鈴第61章 周而復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