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

劉禪說道:“皇兄深受父皇喜愛,我恐比之不及。”

糜貴人說道:“我兒有大志,只因爲娘低人一頭,此皆爲娘之過。”

“母親何出此言,若無母親何來孩兒。”劉禪趕忙安撫糜貴人,“母親養育之恩,孩兒沒齒不忘。”

糜竺說道:“殿下欲爭大位當早做決斷,如猶豫不決其勢喪也。”

劉禪一愣,滿含期盼地問道:“舅父欲助我乎?”

糜竺搖頭說道:“如殿下欲取大位,我當遠離,亦將芳弟遠調海外,如此殿下方可有勝算。”糜竺說完心中急切,面上卻無表情。

“如無舅父之助我如何爭得過兄長。”聽完劉禪的回答糜竺輕閉雙眼,心中長嘆。

糜芳說道:“殿下登大位於我糜氏亦有益,兄長何故不助殿下,反欲抽身而去。”

糜竺不想再聽糜芳狂言了,說道:“行中尚有事務不便久留,臣就此告辭。”糜竺拉着一臉不情願的糜芳離開了皇宮。

一路無言,糜芳被帶到糜竺家中也冷靜了下來,說道:“兄長以爲殿下並無勝算乎?”

“陛下春秋鼎盛,無愛小之心,四子皆有機。然三殿下、四殿下早決議不爭大位,故而陛下令大殿下、二殿下出徵西域,便是送軍功與之。二殿下若有大志於此刻便該處處爭先,然二殿下猶豫不決,無半點陛下神武決斷。”糜竺說道,“反觀大殿下,陛下問身毒之事便即刻回覆,又以話術堵二殿下之口,可見其早有決斷。正所謂,一步後,步步慢。大殿下本就強勢,若其後無大錯,其必可承大統。”

“殿下並無半點良機焉?”

“於中原之地,難;於中原之外,不然。”不等糜芳說話,糜竺繼續說道,“爾可上請陛下,宴請海軍回報斥候,詳細打探身毒虛實。”

“明瞭!”

糜竺就這樣離開令劉禪精神恍惚,演了幾場戲的糜貴人看在眼裡心中暗歎。

糜貴人正色說道:“如此看來我兒真乃志大才疏之輩,大位讓與長子實乃大漢之幸。”

劉理說道:“母親怎得也數落兄長?”

“昔陛下惟一縣之地而全據天下者,胸有大志而強毅果敢,遇事果決,便是有險亦可轉敗爲勝。”糜貴人說道,“我兒遇事無半點陛下之風,何以成事。”

糜貴人的責罵如當頭棒喝將劉禪心中的彷徨一掃而空,他說道:“母親之言有理,昔父皇一介草民而成就帝業,而今兒臣爲皇子尚且猶豫不決,正應父皇‘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之言,兒臣爲父皇血脈當不落人後。兒臣已有決斷,謝母親教誨!”劉禪說完,恭恭敬敬給糜貴人叩首行禮。

看着恢復自信昂首離開的劉禪,糜貴人不禁長舒笑意。

劉禪離開皇宮,直接驅車來到糜竺府上,此時海軍斥候已經離開,看到劉禪到來糜竺也露出笑容。

“殿下可有決斷?”糜竺雖是問話,口氣卻很肯定。

“我當自食其力,往東洲。”

劉備粗畫世界地圖後,將世界分爲五個洲——東(美)洲、南(澳)洲、西(非)洲、北(歐)洲、中(亞)洲(不過衆臣還是習慣說中原,劉備也沒有強求),爲了促進百姓探索東洲,找到東洲的高產作物,劉備將東洲描繪的很好,甚至有些吹噓。

劉禪的話反倒把糜竺嚇了一跳,他以爲劉禪會選東南羣島,然後和佔據身毒的劉理聯合再想辦法從中原獲取更多的權利,沒想到劉禪野心那麼大,想要和中原分庭抗禮。

劉備吹噓東洲的時候說過一句話:“誰若據有東洲便可與中洲成兩雄之勢。”這句話不但令衆臣對東洲印象深刻,還使得一些想要獲封東洲之地的將領打消了想法。

糜芳說道:“東洲孤懸海外,其地遠中原不知幾萬裡,殿下若往東洲難得中原之助矣。”

“便是當野人亦不可阻我之志!”

“哈哈,甚善!殿下果有陛下之風!”糜竺大笑,說道,“殿下可知陛下緣何只令陸軍退役,海軍一兵未動,反倒增設數十軍?”

“請舅父教我。”

“前不久交州豐收,少府運糧之船於交州北上,不過二月便直達幽州。又昔年陛下與孫權大戰江東,一戰而定南方者海軍也。”糜竺拿出地圖說道,“殿下請看,我大漢雖爲陸之大國,然海岸數千裡,若有敵得海軍之利便可於各處登岸,昔日中原險地如今已成坦途。殿下再看東洲,其四方皆有闊海,若得海軍便可立於不敗之地。”

“只是我未曾入海軍新兵營,與海軍亦並無半點相交。我聞海軍之兵若無三、五年嚴加操練出不得海,便是即刻上請父皇調入海軍,我欲得海軍之助恐無十年不成。”

“我大漢之民不願遠遊,其多往扶南、東南羣島者,欲自建東洲難矣。殿下既有決斷當早告之陛下,請陛下相助。陛下頗重東洲,若令海軍相助殿下,殿下之志成之速也。”糜竺說道,“更兼現今有身毒之地民多地富,四殿下可往據之,亦可助殿下。”

劉理立馬錶態:“兄長,弟願往鎮身毒,助兄長成大業。”

“謝,小弟!”劉禪說道,“待三日後,我當與父皇言明。”

“殿下可忘卻我之前言。”

“舅父之意……”

“今日天時已晚,明日一早殿下便可上請陛下,此舉可得先機。”

“謝舅父教誨!”

翌日,劉禪和劉理胸懷大志、滿面笑容來到宮門前,然後就碰到了劉封和劉永。這下都不用問,雙方都明白對方是爲身毒而來的。

“二弟一早便欲求見父皇乎?”

劉禪沒有搭理劉封,但他也沒和劉封爭搶先後,反倒緩步而行思考對策。

看到四個兒子第二天就來,沒有傻等三天期限,劉備老懷大慰。

劉備問道:“汝等求見所爲何事?”

劉永正要爭先回答,劉禪上前說道:“父皇,兒臣請外封!”

劉禪主動放棄爭奪皇位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劉封雙眼圓睜,劉永一時也忘記了此行的目的愣在當場。

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五十三章 王允之謀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理機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爭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三百零八章 決戰定計第三百八十七章 海軍出擊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二百零四章 陳氏密謀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阿爾達希爾一世之死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增援吳郡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二十章 具裝甲騎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十八章 縣令劉備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二十二章 遷都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一百章 泗水決戰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四百五十六章 地中海海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帆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八十七章 許都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五章 練兵與開荒第四百四十七章 安息羅馬合約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二百九十五章 關中戰開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十八章 縣令劉備第二十四章 搶救書簡第四百一十五章 爭與不爭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式出兵第四十一章 趙雲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二百一十九章 增援吳郡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三百零二章 馬超私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二百九十五章 關中戰開第五十三章 王允之謀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二十章 具裝甲騎
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五十三章 王允之謀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理機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爭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三百零八章 決戰定計第三百八十七章 海軍出擊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二百零四章 陳氏密謀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阿爾達希爾一世之死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增援吳郡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二十章 具裝甲騎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十八章 縣令劉備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二十二章 遷都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一百章 泗水決戰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四百五十六章 地中海海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帆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八十七章 許都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五章 練兵與開荒第四百四十七章 安息羅馬合約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二百九十五章 關中戰開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十八章 縣令劉備第二十四章 搶救書簡第四百一十五章 爭與不爭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式出兵第四十一章 趙雲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二百一十九章 增援吳郡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三百零二章 馬超私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二百九十五章 關中戰開第五十三章 王允之謀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二十章 具裝甲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