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

幾年時間,龐娥一直沒有動靜,讓李壽放鬆了警惕。可龐娥始終沒有放棄報仇,終於有一天,龐娥和李壽在街上碰到了,李壽身邊也沒有護衛。

龐娥毫不猶豫,提刀便殺向李壽。李壽見龐娥大驚,撥馬便要逃離。此時龐娥已經來到近前,她奮力砍殺,傷了李壽坐騎,馬驚將李壽拋落路旁。

龐娥再度揮砍,可惜誤中路邊樹幹,還將龐娥手中的刀崩斷了。武器斷裂沒有阻止龐娥,她看到李壽腰間的佩刀,準備搶奪。李壽也發現了龐娥的意圖,將刀聚過頭頂(到現在李壽的刀還在刀鞘裡面,沒有抽出來),遠離龐娥的爭搶,而後李壽一躍而起,準備逃離。

眼見奪刀無望,龐娥也不再想着武器。她赤手空拳上前,一手按住李壽的腦門控制住他,一手掐住李壽的脖子,不久李壽氣絕身亡。龐娥抽出李壽佩刀,將李壽梟首,隨後她手持李壽首級過鬧市,來到縣官寺自首。

縣裡人感念龐娥烈義,聯名上奏漢靈帝劉宏,最終龐娥不但無罪,朝廷還給她立碑表彰。

劉備得知龐娥的事蹟便在治下宣傳,劉備讚揚龐娥的目的便是要維持漢朝大復仇的風氣,因爲這種風氣能變相的起到民衆監督的作用。

比如有人或者有官魚肉鄉里,惡名遠播,不但被他迫害的百姓自身會想辦法報仇,即便苦主被滅門了,還會有許多想要邀名的義士、遊俠會來取他首級。

俊靡縣趙娥的父親給她取這個名字,也是因爲聽到過龐娥的故事。趙娥長大後,也時常以龐娥作爲榜樣。

當年三郡之亂,趙娥父親被烏丸人殺死,年幼的趙娥和她兄長逃到徐無山中,託庇于田疇(田疇在徐無山中建立的城市)。

右北平復郡後,趙娥的兄長加入捕人隊,變相爲父親報仇,已經長大的趙娥不願就此在徐無山中嫁人,以死相逼,趙娥兄長不得不帶着她一起來到俊靡縣。但她兄長不讓她一起北上,只是讓她在城中打下手,最多就是看守俘虜。

由於趙父的開明,趙娥是俊靡縣中少數幾個讀過書的女子,平時也會給縣中的孩子和崇拜她的婦女上課。

正因爲這樣,趙娥時常向縣中女子宣傳女子不一定不如男的思想,所以縣中思想守舊的老人很不喜歡趙娥。

“誰雲女子不可上陣爲將!”趙娥說道,“昔商王后婦好屢統大軍,皆大敗敵軍。老叟焉敢小覷女子!”

“你!”老人氣憤非常,差點一口氣沒緩過來。

趙娥不再管一衆老者,登高疾呼:“我願前方衝陣,有願隨我者乎!”

“願與趙家子同行!”那些視趙娥爲偶像的女子紛紛響應。

其他人還有顧慮,畢竟他們老的老,小的小,也不是所有女子都有勇氣上戰場的。

趙娥身邊聚攏了數百壯婦,她們個個和趙娥一樣鎧甲齊備。

幽州常受邊患,在劉備放開鎧甲禁令後,那些有錢的百姓都會買一兩身鎧甲在家中,以備不時之需。而俊靡縣中的百姓多爲捕人隊之家,家中非常有錢,況且鎧甲也是他們的工作服。

劉備放開的鎧甲是札甲,有時作戰完,聯結札片的繩索會裂開,所以俊靡縣百姓家中普遍有幾套鎧甲,一套當工作服,一套讓妻子縫補。

漢朝男人心中優秀的妻子都是有着寬大的下圍,他們認爲下圍寬大好生養,能夠多子多福。不同於西人的不平衡,漢族女子的身材是成正比的,下圍寬大,中圍和上圍就同樣寬大。

聚攏在趙娥身邊的婦人和趙娥一樣,都是骨架寬大。有了錢,吃得飽,肉上身,便非常強壯。不同於後世養尊處優的軟肥肉,這些婦女都有氣力(家中主業雖然是捕人,種地技能還是不會丟的,平時這些在家的婦女都會種地)。

烏丸戰士來到俊靡縣,本以爲是愉快的劫掠之旅,沒想到剛到城外便被趙娥當頭一棒打懵了。

面對數百名婦女,烏丸貴族嘲諷漢人無人,輕視趙娥。可遠離以前優渥的生活,常年不能吃飽,烏丸戰士的素質急速下降。

趙娥向烏丸貴族挑戰,烏丸貴族欣然接受。交戰時,他還準備留力挑(調)釁(戲)趙娥,不過被趙娥教做人了。

烏丸貴族完全不能抵禦趙娥的力量,手中的長矛被趙娥的馬戟盪開,接着趙娥一戟刺烏丸貴族於馬下。

趙娥如此英勇,不但激勵了隨他出城的婦女,連原本敵視她的縣中老人也深受鼓舞。見趙娥率衆衝殺,縣中的其他人也開城門殺出城外。

主將被一個婦人殺死,一衆烏丸戰士面面相覷,又見趙娥身後的數百壯婦,以爲個個和趙娥一般,嚇得趕緊逃跑。

這些烏丸戰士逃跑沒多久,便遇到了趕回來的捕人隊。兩面夾擊,除了少數人逃出昇天,南下劫掠的烏丸戰士都被捕人隊俘虜。

趙娥之兄得知趙娥的輕舉妄動,氣的大罵趙娥,這次縣中老人卻站在了趙娥一邊,制止了趙娥之兄。

而後,縣中之人聯名上書,劉和將此事報給劉備。劉備振奮莫名,特別提拔趙娥爲俊靡縣令(其實是長,因爲俊靡縣人口不足),還在俊靡縣立碑表彰。

趙娥的事劉備很喜歡,但幽州衆將卻引爲恥辱,他們領導大軍居然讓治下百姓上陣殺敵,而且還是婦人。

薊縣(現在)

牽招說道:“國讓(田豫)以爲如何?”

田豫說道:“近年來軍中退役多人,又有萬數新兵,可與軻比能一戰,當練兵之用。”

步度根和素利明面上雖然是心向幽州,可衆將也不敢大意。他們兵分三路,田豫、閻柔看住素利,鮮于輔、鮮于銀看住步度根,兩路爲暗,牽招率本部作中軍爲明。

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四百六十一章 阿爾達班五世之死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二百一十章 劉備討江東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三百零四章 斷糧之危第三百五十八章 驚天謀劃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二百三十九章 周瑜他謀第三百六十八章 徐晃陣亡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三百六十二章 張遼出擊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張遼出擊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任戰死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三百五十四章 騎兵初敗陣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死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玉璽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八十章 呂布入徐州第三十一章 北海求援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二百九十二章 荊州之爭第二百二十章 詐降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肥攻防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三十四章 鄭玄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二百四十五章 鮮卑之怒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二百三十五章 下曲阿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出兵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三百五十四章 騎兵初敗陣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三百九十章 以百敵千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二百零一章 南郡之戰第一章 高唐令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
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四百六十一章 阿爾達班五世之死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二百一十章 劉備討江東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三百零四章 斷糧之危第三百五十八章 驚天謀劃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二百三十九章 周瑜他謀第三百六十八章 徐晃陣亡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三百六十二章 張遼出擊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張遼出擊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任戰死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三百五十四章 騎兵初敗陣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死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玉璽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八十章 呂布入徐州第三十一章 北海求援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二百九十二章 荊州之爭第二百二十章 詐降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肥攻防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三十四章 鄭玄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二百四十五章 鮮卑之怒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二百三十五章 下曲阿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出兵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三百五十四章 騎兵初敗陣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三百九十章 以百敵千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二百零一章 南郡之戰第一章 高唐令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