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大計

“願請師長賜教。”

“昔刑部有一盜搶之案,請殿下一聽。”諸葛亮笑道,“涼州有一老漢,其子早年爲鮮卑所害,獨自撫養幼孫。幼孫尚未長成而自感力不從心,爲幼孫前途,老漢放手一搏,其將自家草場抵給銀行,貸錢財置貨往西域販賣,不想方至半路其貨便爲強人掠去大半。

老漢欲哭無淚卻生急智,其將殘餘貨物裝點馬車,使之華麗非常。老漢將馬車帶至西域販賣,西域貴胄疑其爲我大漢貴人所用爭買之,老漢販車所得更甚其被劫之貨。

然老漢販車之地亦有車行,其所制之車出其右者無數,而西域貴胄並不貪求。”

劉封說道:“西域貴胄所求者非華麗,乃我大漢二字,此乃少府宣揚之功。”

諸葛亮點了點頭,劉永也一副恍然的表情,但他很快問道:“然此事與刑部何干?”

馬良笑道:“商道有匪,爲求盜所擒,自當歸刑部所判。”

諸葛亮說道:“此皆陛下之謀,我大漢強盛四方仰慕,但有所變以堂堂之勢壓之,頃刻可平。”

西域平定後這幾年不但不再生產糧食,甚至其他商品的市場都全部被大漢商品擠佔,西域百姓每年種植棉花和苜蓿所得的錢財都供給自家孩子,讓他們能熟讀漢書,可以有機會到大漢求學,甚至能在大漢當官。

以諸葛亮等大臣估算,恐怕用不了幾年,西域就不再是都護府這樣的外地,將會變成大漢固有領土。

劉封說道:“師長之意,我大漢只消有少府,身毒之民亦將有慕上國之心,那時即便所屬之王有反叛之心亦無起事之能。”

劉永笑道:“如此兄長不必憂慮矣。”

劉封話雖這麼說,諸葛亮還是看出他的一絲顧慮,諸葛亮又說道:“近來民部有一事得陛下親批。”

劉備有自知之明,雖然有幾十年的訓練,但具體的處政手段可能不一定有陳羣、諸葛亮等人那麼強,所以很少親自提出解決辦法,大都是衆臣上奏,劉備考慮其中的得失然後批覆認可或不認可。

“願聞其詳。”

“倭國都護王元伯(王雄)上請於倭國設鄉學、縣學,以便量倭人之才爲國所用。”諸葛亮說道,“陛下駁斥了王元伯,只批覆鄉學之情。”

馬良說道:“昔年我大漢民分數等,其上爲世家者便是掌控學識之家,其家中後代學甚他人便可數代爲官,終出袁紹、袁術等輩禍亂國家。得其學者方可爲才,若不得學則永世低下。陛下設教部,可見其重。”

諸葛亮問道:“西域之戰殿下親往,火槍、火炮之威若何?”

“如不破我之陣,敵縱有百萬、千萬亦近不得身。”

“槍炮之威乃其一。”諸葛亮說道,“神機營建不足年便可大勝數十萬大軍,而昔年之兵若無三、五年嚴加操練尚上不得戰場;再者鋼產大增其價低廉,弓弩所費更甚槍炮。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四方之地如何有中原這般昌盛,其地若亂中原平之速也。”

心中的想法被諸葛亮看出劉封有些臉紅,而他最後一些疑慮被諸葛亮打消,終於下定決心。

“謝師長,我當爲三弟求身毒之地。”

劉封、劉永在奔波求教的時候,劉禪和劉理也見到了糜竺、糜芳。

寒暄之後,糜竺兩兄弟聽完劉禪的敘說,糜芳說道:“殿下欲取皇位,我自當全力相助。”

“休得妄言!”糜竺臉色一變,馬上打斷了糜芳的話。

從糜家投奔劉備到現在,糜芳一直處於真正的實權圈子之外。劉備登基以後封官,令他掌管皇帝的輿馬和弓弩刀甲製作,看似是九卿太僕之職又和軍部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可惜他炫耀沒多久火槍和火炮就開發出來了。這些新式武器根本不歸糜芳管轄,全部由軍部自己的輜重部負責。

糜竺掌管銀行,他知道軍部申請的軍費用途,其中根本就沒有刀甲的費用,由此可見軍部連唯一和糜芳有聯繫的點也斷了,糜芳現在本質上就是皇家看馬官,位高無權。

爲什麼會這樣糜竺也知道,就是因爲糜芳和劉禪走得太近。早年劉備就多次提點糜芳,糜竺作爲大哥也多番提醒,可糜芳就是不聽,總想着幫助劉禪繼承皇位他好當外戚,劉禪比不上劉封或許就有糜芳這方面的原因。

糜竺一直以爲糜芳是有意污自己的名聲好讓他這個大哥居高位,今天聽到糜芳在皇宮中說幫劉禪取皇位的話,他才明白糜芳是真的腦殘。

“汝欲至我糜家於死地乎!”糜竺低喝道,“爲臣者豈能妄議帝位。”說完作勢就要離開。

“大哥!”

“兄長!”

“大舅!”

望着小妹可憐的表情、外甥期盼的眼神糜竺長嘆一口氣,說道:“我大漢之強盛非世人所能想,陛下之才遠勝先烈。欲謀帝位除非陛下應允,否則斷無他法。”

作爲劉備經濟掌控大略中的重要一環,糜竺是如今少數幾個真正瞭解大漢強盛的參與者之一。

大漢如今的發展已經不是光仰仗漢人國民的辛勤了,在大漢輻射範圍之內,所有的國家哪怕是一羣野人都在爲大漢打工。

就比如大宛、康居等國,每年出征貴霜都能獲得極大的收益,但他們的國民卻越來越窮,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他們搶奪的財富全部被大漢從後方攫取了,本國沒有得到發展,反而成了大漢發展的養料。尤其是康居,爲了爭搶大漢的商貿,甚至還自費請大漢修建了一條馳道。

大漢每年花在教育、刺激人口增長獎勵等方面的錢財就是鄰國全年稅收的數倍甚至數十倍,外部封地想要獲得更大的權利甚至自立,不說其他首先要完成自力更生。

光自力更生這一條,沒有強大的執行機構,沒有深遠的戰略目標,沒有持續不斷的努力,根本是想都不要想。

所以與其想那些有的沒的,不如博得劉備歡心,或許有機會直接掌控大漢這個龐然大物。

聽完糜竺簡略的描述,劉禪這才明白爲什麼不久前士燮親自綁着兒子士徽來雒陽請罪,士徽有割裂幷州自立的想法,這個情報就連繡衣衛也纔剛剛得知一些皮毛。

第二百三十四章 海軍渡江第七十六章 蝗蟲第五十七章 呂布入冀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四百六十三章 永理會師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三百三十六章 演員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攻張繡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雄謀劃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肥攻防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三百四十二章 詐降計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九十五章 徐州之戰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壁之火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一百八十五章 陽平關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息羅馬之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周、曹、許亡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二百四十一 劉備大軍至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三百六十八章 徐晃陣亡第三百零八章 決戰定計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五十四章 騎兵初敗陣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第三百四十二章 詐降計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二百八十二章 劉璋投降第四百一十四章 百人開疆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十四章 董卓霸京師第二百一十章 劉備討江東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三百一十四章 江陵大戰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肥攻防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郡之戰第四十四章 一天兩戰第三百一十二 戰局明朗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九十一章 麴義北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
第二百三十四章 海軍渡江第七十六章 蝗蟲第五十七章 呂布入冀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四百六十三章 永理會師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三百三十六章 演員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攻張繡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雄謀劃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肥攻防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三百四十二章 詐降計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九十五章 徐州之戰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壁之火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一百八十五章 陽平關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息羅馬之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周、曹、許亡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二百四十一 劉備大軍至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三百六十八章 徐晃陣亡第三百零八章 決戰定計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五十四章 騎兵初敗陣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第三百四十二章 詐降計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二百八十二章 劉璋投降第四百一十四章 百人開疆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十四章 董卓霸京師第二百一十章 劉備討江東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三百一十四章 江陵大戰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肥攻防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郡之戰第四十四章 一天兩戰第三百一十二 戰局明朗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九十一章 麴義北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