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

“報將軍,皖城爲孫權所佔,朱太守被俘。”

“這……”李典被皖城的變故驚住了,他不知道爲什麼朱光沒有聽從他堅壁清野的謀劃。

張遼說道:“將軍,皖城陷落,合肥孤城難守,還需向曹公求援。”

“天子被劫,主公大軍皆在兗州防備劉備,如何便可支援合肥。”

“合肥爲淮南門戶,合肥若失,淮南不復爲曹公所有也。”

正在兩人相爭的時候,斥候來報將軍樂進和護軍薛悌率援兵來到合肥。

“主公聞孫權舉兵寇犯合肥,令我等率兵五千,前來支援。”

李典問道:“主公可有計退江東大軍?”

薛悌說道:“臨行時,主公交於末將一函,言‘賊來乃發’。”

張遼說道:“今孫權大軍不日便到,可取函一觀。”

薛悌拿出函,上面寫着:“若孫權至者,李、張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

“這……”十萬對一萬多是人都會覺得出戰不利,李典遲疑道,“江東兩路並進,荊州、淮南皆危,主公可是往荊州救援?”

薛悌向樂進點了點頭,樂進說道:“天子爲劉備所劫,主公頭風復犯,不能理事。且大軍需防劉備軍,現屯於兗州,未敢輕動。”

一路急行軍從漢中趕回許都,不但郭嘉這個病秧子死在半路,就連曹操這樣身體不錯的人都感到不適。曹操回許都處理完一些列反叛事情之後,頭疾又襲擊了曹操,曹操每日頭疼欲裂,不能理事。

沒有了曹操指揮,曹軍其他人都認爲劉備軍馬上就要全面南攻了,所以曹軍大部分屯駐在兗州,不敢輕動。

李典說道:“既如此,我等更當謹守合肥,不使合肥有失。”

張遼說道:“公患疾不得行,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擊之,折其盛勢,以安衆心,然後可守也。”

李典又說道:“汝爲副將,怎可決大事。”

張遼怒了:“劉備南征在即,淮南之地事關後路。成敗之機,在此一戰。諸君若疑,遼將獨決之。”

張遼的豪情感染了李典,李典感嘆道:“此國家大事,顧君計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義乎!請從君而出。”

李典願意出城迎戰,並向張遼請問破敵之計。張遼覺得人多不一定可以成功,他們要的只是挫敵銳氣。思慮再三,張遼想到了劉備軍的重騎兵。

張遼早年隨呂布第一次見重騎兵的時候非常震撼,身上不自覺的冒冷汗。張遼相信,江東軍身處南方,騎兵都非常少,會更加震怖於重騎兵的威懾力。

張遼從城中的士兵中找出八百多精壯騎兵,讓他們身穿兩鎧(沒有馬鎧),還給每人配備了換騎的馬匹(一匹),組成了這次的突襲江東軍的敢死隊。爲了如臂指使,也因爲李典騎術不精,張遼沒有讓李典一起出戰。

這天凌晨,天矇矇亮,孫權率軍來到合肥城下,江東軍正要安營紮寨,合肥城門大開,張遼一馬當先向江東軍衝殺而來。

孫權從朱光口中得知,天子被劉備劫去,曹操大軍都在兗州防備劉備,合肥城中只有七、八千人。孫權自以爲合肥城中的李典不敢出戰,被張遼的突擊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江東軍中是世襲領兵制,軍中將領手下的都是自己的私兵。面對突然襲擊,他們想的不是應戰,而是保存自身的實力。

在殺死江東軍中兩員小將後,張遼面前的江東軍開始向後方逃跑。張遼也不管這些敗軍,直向孫權的大旗殺去。

江東軍中自然不全都是貪生怕死,自私自利之輩,對孫權效忠的江東猛將陳武,率他身上的廬江精銳迎上了張遼。

陳武當年和臧霸的親衛交戰過,雖然棘手於張遼的騎兵,但他心中沒有害怕。陳武想要阻擋張遼這個箭頭,讓曹軍騎兵的衝擊喪失。

可世事難料,陳武做夢也沒想到他會被張遼一招殺死。同樣是騎馬作戰,陳武刺出的馬矛張遼沒有躲,他以胸口明光鎧最堅硬的部位——圓護硬抗了陳武一擊。

圓護沒有讓張遼失望,陳武的馬矛沒能刺入張遼的身體,而那一瞬間,張遼的馬戟刺透了陳武的胸膛。

張遼這一招是從劉備軍中小兵學來的,當年呂布和劉備軍中重騎兵交戰。有好幾個劉備軍士兵知道呂布的強大,便以這一招讓呂布吃了暗虧。要不是呂布反應異於常人,說不定呂布老早就死了。

張遼一抖馬戟,沒有管逃散的廬江兵,也不管胸口的隱隱作痛,繼續向張遼大旗殺去。

殺散陳武軍,朱桓和宋謙又率軍迎了上來,依然被張遼擊敗。不過兩人運氣比陳武好,他們只是負傷逃跑。

“汝等世受將軍大恩,正應以死報效,豈能臨陣脫逃!”隨朱桓和宋謙一起來迎戰張遼的潘璋,見兩人的士兵和主將一起敗逃,便下令斬殺逃兵,呼呵逃兵再戰。

在潘璋督戰的威脅下,逃兵開始反身與張遼交戰。可是曹軍士氣已經起來了,加上孫權軍混亂不堪,潘璋他們也沒能阻攔張遼率軍推進。

眼見曹軍越來越近,自己手下的猛將都不是敵將一合之敵,孫權眼中滿是驚慌。孫權向身邊的人詢問對策,衆人此時也手足無措,啞口無言。

孫權環顧四周,發現身後有一座山冢,孫權馬上向山冢逃跑。

張遼見江東軍從混亂中恢復,並開始包圍己方,果斷下令突圍。張遼還是一馬當先,向合肥縣方向殺去,曹軍敢死隊也緊隨張遼腳步。

第三百六十八章 徐晃陣亡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丸之敗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九十五章 徐州之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二百五十八章 孫紹投降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息羅馬之戰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二百零四章 陳氏密謀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丸之敗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三章 駿馬成羣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七十八章 劉寵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二百零四章 陳氏密謀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呂復攻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三百三十二章 長安之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一百四十三章 呂布入荊州第一百九十八章 董承密謀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四百零六章 波調之死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二百零七章 水師叛亂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四百零四章 鋼槍第二百四十四章 馬超兵敗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三百九十四章 扶南之地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三百二十四章 李樂之難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十八章 縣令劉備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四百六十三章 永理會師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勝曹操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九十一章 麴義北上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呂復攻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
第三百六十八章 徐晃陣亡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丸之敗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九十五章 徐州之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二百五十八章 孫紹投降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息羅馬之戰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二百零四章 陳氏密謀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丸之敗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三章 駿馬成羣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七十八章 劉寵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二百零四章 陳氏密謀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呂復攻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三百三十二章 長安之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一百四十三章 呂布入荊州第一百九十八章 董承密謀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四百零六章 波調之死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二百零七章 水師叛亂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四百零四章 鋼槍第二百四十四章 馬超兵敗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三百九十四章 扶南之地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三百二十四章 李樂之難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十八章 縣令劉備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四百六十三章 永理會師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勝曹操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九十一章 麴義北上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呂復攻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