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一直聽人說千凝小姐冷若冰霜,多年不嫁,原來已經是有婚約,一個是劍神傳人,一個是鎮國大將軍的愛女,在一起果真是郎才女貌啊”
。。。。。。。。。。。。
“好好好,既然這位柳公子亦想與林公子比試作詩,那就再加一場,老夫也比較好奇劍神傳人的才學是否與修爲一樣超越常人”。劉老看出了林青沐的痠痛,連忙岔開話題。
雲飛他們看到我要與人比作詩,也連忙從一旁擠了進來,爲我加油。
林青沐被劉老這麼一提醒,他才收回恍惚的神情,故作鎮定地說道:“早對劍神傳人之名如雷貫耳,今日才得已遇見柳兄,果然是名不虛傳,年少有爲,爲我輩楷模”。
“哪裡哪裡,剛纔聽到林兄以月作詩,句句繪製人口,林兄的才學已是泰山北斗,我也是仰慕林兄的才學,才上前欲與林兄討教一下作詩”。見這林青沐如此恭維我,果真是能耐得住性子。
旁人聽我們相互恭維對方,在他們看來我們兩人友好比較友好,但其實在我們心中已是生出好勝的火花,林青沐想在千凝面前讓我難堪,而我想讓他知難而退。
“既然柳兄主動與我比作詩,那我就當仁不讓了,我先來,請柳兄接我這句詩”。林青沐手腕輕輕一甩,打開手中玉扇,擡頭看了一眼月亮,然後低頭原地踩步,還未踩過六步,便拿起一隻毛筆,在一個留有空白的燈籠上寫下“孤巷雀鴉訴殤,已是霜木秋晚,何以冷月成殘”。
這林青沐果然是才華橫溢,這麼短時間一句詩便能奪口而出,果真是繼承了宰相林輝的才學,劉老見林青沐寫完,便將燈籠掛起來。
我輕輕捏一下千凝的玉手,低頭思索片刻後,一句詩詞也脫口而出:“落庭間孤人彷徨,巷陌孤木疏月斜,秋楓葉倦幾傷”。
千凝也拿起一支毛筆,隨着我的話音,在另一個燈籠上記錄下我的話語,不得不說,千凝寫字可真好看,都說字如其人,還真是那麼回事。
林青沐見我應對的如此之快,不免有些驚訝,驚歎的說道:“沒想到柳兄對詩詞歌賦,也能如此對答如流,那麼請再聽我這句詩”。
林青沐依舊擡頭望一眼明月,原地輕踩幾步後,玉扇一合,念出詩句的同時在燈籠上寫到:“月下峨眉倚鞦韆,嬌波啼紅空腸斷”。說完便看向了千凝。
“林兄的詩句不免有些過於悲傷,既然得不到的又何須強求,牽掛不忘只會徒添傷悲”。看到林青沐看着千凝時癡癡的眼神,不免心中氣憤不已,既然他想用哀愁的心情向千凝表達心意,我又豈能讓他得逞,我緩緩說道:“怨月愁煙一窗傷,落木故庭人無眠”。
“寄哀愁於明月,纔會讓彷徨的心有一個安放的地方,我向來不識天高地厚,放眼處自負才高八斗,雖是自命風流,倒也坦誠無憂,我這一生放蕩不羈,唯獨見到那位女子時,才覺自己竟有萬般柔情,不怕等不及,窮其一生,怕無歸期,怕空歡喜怕來者不是那個女子”。林青沐癡癡地看着千凝,深情地說道,只剩呼出千凝的名字。
在場的人此時也深知了林青沐的深情,年少時的林青沐仗着自己的肚中有幾滴墨水和宰相之子的名頭,成天在城中與紅塵女子吟詩作對,完全一副風流公子的形象,直至後來在街上偶遇千凝後,才覺自己的行爲是多麼可笑,從此性情大變,收住了自己放蕩不羈的心,漸漸地,變得溫文爾雅,只爲博千凝一笑。
雖聽說他經常與汪精同行,但是卻沒有汪精的暴虐之氣,看來這林青沐也是個苦情人,果然,自古多少英雄難逃一個情字,我不禁替他惋惜。
我轉過頭含情脈脈地看着千凝,千凝輕輕捏了一下我的胳膊,一臉幽怨,好像是在抱怨我非要來對詩,纔會遇見林青沐這麼難纏之人。
“人說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佳人,可實際林深時起霧,海藍時浪涌,夢醒時夜續,鹿見人而驚消失於林深,鯨踏浪而起擱淺與淺灘,亦如她見你如碌如驚,終究,鹿懼人前,潮退鯨落”。我看着林青沐的眼睛說道,我想告訴他,正如鹿懼人一樣,何必又這樣讓雙方都不得安寧。
“鹿懼人前?。。。。鹿懼人前。。。”林青沐一遍一遍呢喃着,我想他懂得了我的意思。
“她本是槐花院落閒散的人,執手信筆,小池塘邊跌坐看雲,挑眉煙火過一生,你又何必強帶她去登峰看霧”。說着,我再次轉過頭去看千凝,我兩四目相對,眼中盡是憐愛。
“柳兄,我。。。”。
不待他說完,我便打斷他的話語:“衆裡尋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期待是所有痛苦的根源,林兄,或許你該回過頭去看看”。
一旁衆人的衆人被我們之間的對話,聽的雲來霧區,不知我們在說什麼,其實我們的對話都圍繞着千凝,林青沐對千凝癡癡不忘,而我勸他該去放手了。
“衆裡尋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謝柳兄指點。。。這場比賽我輸了”。這場對詩終是以林青沐認輸告一段落。
“這就贏了?”。一旁的雲飛一臉疑惑地撓撓腦袋。
“既然林公子認輸了,那麼這盞燈籠便是柳公子的了”。一直在一旁靜靜看着不說話的劉老也是開口宣佈獲勝者。
“柳兄,在下先行告退,他日再邀你來府一敘”。說完,林青沐便想着一旁遠遠離去,我目送着他離開,直至消失夜色中。
待林青沐離開後,衆人也漸漸地散了去,場邊只剩我們幾人。
“兩位,可又想在這燈籠上提何字”?劉老輕輕將燈籠取下,遞給我一支毛筆,雲飛他們圍上來,不停地誇讚着劉老的手藝,惹得他笑聲連連。
“你來吧”。我將毛筆遞給千凝,順便輕輕颳了一下她的瑤鼻。千凝接過筆,不假思索地在燈籠上寫上兩行字:我用三生煙火,換你一世迷離。寫完朝我莞爾一笑,這是我第一次對她表明心意時說的話。
劉老接過燈籠看着兩行秀美的字跡,忍不住地讚歎道:“好字,好詩,今日見識了劍神傳人的風采,也見識了楊小姐地字跡,平日裡總聽說楊小姐的寫意畫和書法天下無雙,今日見到其一,也不枉我這一年勞累”。
最後,劉老又送我們沒人一盞很好看的燈籠後,便小心翼翼地收起攤子離開了廣場。
我們也拿着燈籠,歡聲笑語中回了楊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