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能人?

重慶黃山,通過了戒備森嚴的警衛,灰心喪氣的陳誠在一位身穿灰色長衫的人的引領下,走進了蔣委員長的官邸,在某種意義上講,也應該算是古時候的皇宮。

可是這裡的佈置竟一點也不象皇宮,甚至連一般富足人家的佈置也夠不上。這座樓裡的房間都是空空蕩蕩的,沒有鮮花,沒有圖畫,沒有掛軸,牆上也沒有裝飾布,更見不到名貴的擺設和古玩之類的東西。

來到了最後的一個大房間後,蔣委員長,中國大元帥,蔣介石一身黃嘰軍裝站在辦公桌前,沒扎武裝帶,也沒佩戴徽章、勳章和綬帶之類的飾物,甚至他腳上還穿着一雙中國的傳統老式黑布便鞋。據說這種黑布鞋雖然看上去不太考究,但穿上後腳卻十分舒服。

“辭修,進來。”蔣介石輕輕對陳誠點了點頭,並用右手指了指房間裡的一張長沙發。

陳誠輕輕地走過去,又輕輕地坐下來,房間裡過於安靜的氣氛令他有些不太舒服。好半天他才低沉的說道:“委員長,我有負您的重託,丟失宜昌,罪責匪淺。”

宜昌要地的失守,是八年抗戰中,蔣介石感到危機最大的一次重慶朝野上下,輿論一致譴責宜昌保衛戰的指揮官陳誠,使這位蔣介石的重臣的赫赫威名一落千丈。他不僅受到國民黨內、軍內和政府內一些要人的圍攻,民衆對此也非常氣憤。在當時的國民參政會上,有人公開散佈“不殺陳誠不足以謝國人”的言論。

但陳誠認爲宜昌失守的原因,與李宗仁在關鍵時刻判斷失誤,抽調江防軍主力北上有直接關係。他陳某隻是在戰役中途臨危上陣,當時敗局已定,決非他陳某過錯。宜昌失守,他陳某實爲代人受過,招來恥辱。但他覺得自己有口難辯,負辱回到重慶,自知丟失國府都門罪責匪淺,便哭喪着臉前去見蔣介石,請求處分。

蔣介石好言相慰道:“宜昌守不住,早已在我意料之中。當時五戰區的情況就那樣兒,我是因爲沒辦法了才叫你去抵擋一陣子的,對此,你不必過疚。”

蔣介石有一句口頭禪叫“中正不可一日無辭修”。中正說的是他自己,而這個辭修,指的是國民黨高級將領陳誠。一般來說,蔣介石提拔人的時候有三條不成文的規定:一是重用黃埔系出身的軍人,因爲蔣是靠黃埔系起家的;二是重用同鄉;三是重用對蔣介石個人十分忠誠的人。陳誠是三者兼備。此外,他還是蔣介石的乾女婿,所以深得恩寵。

陳誠對蔣介石的明斷感到敬服。對李宗仁不主動承認自己責任,一直悶着不吭聲,聽憑輿論對他陳某的攻擊,而對李心懷不滿,但他沒有說出來。而是從兜裡拿出一份報告,雙手遞給蔣介石,說道:“職部請求戴罪立功,請委員長批准。”

蔣介石拿過報告看了一遍,眼前一亮,點頭道:“成立第六戰區,扼守宜昌以上的長江三峽段,使之成爲拱衛陪都的天然屏障。很好,這個建議很好。”

“卑職不敢居功,這是從其他渠道看到的一些材料後,方有所啓發。”陳誠謙虛道:“委員長對之前報端刊載的有關對日作戰的戰略戰術文章應該有所耳聞,就是那個署名‘愚見’的記者,其實那些東西連他也不知道是何人所寫,何處而來?也爲此十分困惑。校長,您看,這是卑職和軍委會參謀們參考其建議,研究整理後得出的全部結論。”

………反攻宜昌,至少在目前狀況下是無能爲力的。第五戰區部隊,被日軍緊緊擠壓在鄂西北偏僻山區,已不便於顧及和指揮宜昌這個缺口了;南岸,第九戰區主力被遠遠甩到了側後,因而對江南鄂西地區和湘西地區的防務,亦是鞭長莫及。以宜昌爲中心,北起鍾祥,西迤常德,形成了一個數百里的空間,一個混亂複雜而薄弱的結合部。

宜昌以上的長江三峽段,成爲拱衛重慶的天然屏障。若宜昌之敵繼續西犯,突破三峽天險,則重慶自然不保。若再失去重慶,國民政府就再無立錐之地。新建立一個戰區,負責拱衛重慶門戶,這是關係到國家生死存亡,關係到民族存亡的大事………

日軍若從長江方面進攻重慶。江北,有縱橫數百里的巫山和神農架原始林區擋道,因此,敵使用大兵團從江北進攻的可能性極微。從宜昌向西仰攻三峽天險,亦可能不大。江南的川湘鄂三省相銜接的邊境地區,大多爲丘陵、山嶽地帶,湖南的常德、沅陵、辰溪經四川的黔江、彭水、涪陵,有公路與重慶相通;湖北的巴東、恩施、宣恩、咸豐亦有公路通四川的黔江,而達重慶;宜昌南岸的安安廟經木橋、野三關到恩施、建始,有一條人行大道入川,直抵重慶,這些公路和大道,便於大部隊運動。

因此,日軍若攻重慶,最大可能是從江南而來,國軍的防禦重心應放在江南,指揮部也應置於鄂西恩施爲宜………卑職淺見,當此倭寇已緊逼陪都大門之時,奉上僅供參考。

蔣介石很吃驚也很欣慰,能將宜昌附近的敵我形勢判斷得如此清晰明瞭,而且提出了目前看來最可靠、最切合實際的方略,這讓人覺得心頭敞亮。

“中國還是有能人的。”陳誠在旁慨嘆道:“卑職宜昌是在我手上失掉的,理應由我去守。”陳誠這番話表示出他的決心,要知道若成立新戰區,則是責任重大、特殊的,若守不住這大門,作爲司令長官被殺頭事小,背上個亡國之罪而遺臭萬年卻使人望而卻步。

蔣介石猶豫了一下,委婉的說道:“辭修,你任軍委會政治部部長和三青團書記長等要職,放到戰區,太委屈了。”

“卑職願辭去所兼各職,決心去第六戰區戴罪守門戶。”陳誠堅定異常的說道。

日軍佔領宜昌,如同一把鋒利的鋼刀,將第五、第九戰區對武漢形成的銅牆鐵壁似地防禦體系,給劈爲南北兩半。“鋼刀”的峰刃直對着陪都重慶。而此時,國際局勢亦風起雲涌,急劇變化,華南日軍向法屬印度支那國境出動,切斷了經由越南進入中國廣西、雲南的國際援助路線。

不僅如此,目前重慶和整個西南數省各大中城市上空,幾乎每天都有日本飛機編隊臨空,向下傾倒炸彈。在炸彈的轟隆聲中,大地在瑟瑟打抖。在流血和燃燒。人心惶恐不安,一日數驚。

蔣介石沉思良久,也覺得只有陳誠去守那門戶,才使他最爲放心,他意味深長地說道:“倭寇已緊逼陪都大門,我們已沒有了任何退路,新建立之第六戰區,負責拱衛重慶門戶,這是關係到國家生死存亡,關係到民族存亡的大事。因此,第六戰區比其他戰區的責任更爲重大,比其他戰區的戰略地位更爲重要。恩施,據說古代的夜郎之國就是那個地方。我現在撥五個集團軍,四十萬兵力給你,望你這個夜郎之國,頂住日本這個世界軍事強國!”

陳誠起立立正,慷慨陳辭道:“卑職發誓一定擋住日軍,若陪都有失,願將自己頭顱擲地。”

……

能人啊,神龍見首不見尾,這是別人的判斷。而孟有田卻沒有這種想法,甚至覺得他沒有什麼能耐,既沒有宇宙戰艦,也不能滅日屠美,甚至要爲小日本鬼子的掃蕩而殫精竭慮。

孟有田不是個唯武器論者,但也不是那種認爲精神原子彈能炸死人的狂妄之徒。實事求是的講,中日雙方的差距是巨大的,即便有先進的、有效的理論作指導,能提前做好準備,並完善地雷、地道等設施,但對於硬撼日軍的進攻,他也沒那個信心。

山雨欲來風滿樓,在大破襲勝利的宣傳鼓舞下,孟有田知道最殘酷的歲月來了,這是無法躲避的事實。日本要在世界大戰中趁火打劫,就必須依靠中國佔領區的物資,就必須坐穩屁股,將佔領區變成穩固的後方基地。

如果說在一九四一年之前,有很多偏僻山區很少,或者是沒有遭到日本鬼子的屠毒,那在這之後,就將很少有地方能夠倖免,就要直面鬼子的進攻和威脅了。即便是鬼子兵鋒所不及,從更殘酷的平原地區退下來的軍隊和幹部也將使山區的糧食和物資面臨極度困難。

山區耕地少,本來就比較貧困,如果一下子駐進大量的脫產人員,光吃飯就絕對是個大難題。而孟有田擔心的天災也顯露出了端倪,從一九四一年夏天開始,雨水就很稀少,河水水位開始下降,池塘面積開始縮減。禍不單行,儘管孟有田做了充分的準備,但日軍的報復,人禍也隨之而來,考驗着孟有田這個能人的本事。

第36章 找幫手第191章 商討渡過難關第121章 哪棵大樹是依靠第115章 狙擊之戰第53章 失誤——沒有活口第161章 激怒和牽制第168章 避難南山背第6章 何家血案第249章 奪槍第185章 裝鬼子,膽要大第43章 死生第98章 煽惑心氣第55章 安平鎮大集第36章 找幫手第161章 激怒和牽制第113章 會合後的商議第16章 柳鳳的完整第111章 入莊第173章 最終考驗第28章 走私第30章 比較極端第152章 無題第236章 脫險?第268章 不戰而降第238章 入山修養第228章 小勝第58章 少女的勇敢第36章 毒手第81章 秋收第10章 窮家和老孃第80章 昏睡百年第72章 相見歡第204章 反擊——死寂中爆發第123章 口口相傳的神奇第12章 急援第229章 孤苦老人第201章 救兵之議第38章 預防性的忠告第120章 險戰第42章 入山探尋第58章 復仇之戰第124章 交個底兒第170章 議論第147章 隱憂第85章 土匪遍地第65章 衝突第18章 窮人宴的計議第154章 不歡而散第127章 迴歸第142章 鬼子,鬼子第2章 患難之遇第109章 潛入敵後第57章 逛廟第220章 激烈的衝突第194章 雪夜大運糧第259章 “飛雷”發射第93章 兩情纏綿第10章 打錯了算盤第20章 迷惘和磨劍第47章 激戰第114章 虎落平陽第178章 沒有退路的形勢第93章 撤退之議第154章 覺悟第166章 鬧情緒?第115章 狙擊之戰第11章 平凡又不平靜第6章 百姓的焦急第190章 轉移——血濃,雪重第33章 賣寡婦第78章 總結會第36章 找幫手第192章 山洞——久違的故地第157章 舊恨新仇第168章 無題第86章 人狼殺戮第239章 走馬換將第122章 貪婪的代價第106章 耍的就是你第162章 鬼子的憤怒和無奈第80章 昏睡百年第101章 相聚第60章 急中生智第123章 兩家鬱悶一家樂第98章 折騰第7章 苦練準備第54章 那個時代的洞房花燭第158章 八路來了第145章 掃蕩變清剿第24章 打擊第20章 首戰第253章 堅持第136章 鎩羽而走第132章 揭它個底兒掉第42章 入山探尋第44章 洞外天地第30章 率先而起第192章 山洞——久違的故地第244章 新的想法第92章 破窯相會
第36章 找幫手第191章 商討渡過難關第121章 哪棵大樹是依靠第115章 狙擊之戰第53章 失誤——沒有活口第161章 激怒和牽制第168章 避難南山背第6章 何家血案第249章 奪槍第185章 裝鬼子,膽要大第43章 死生第98章 煽惑心氣第55章 安平鎮大集第36章 找幫手第161章 激怒和牽制第113章 會合後的商議第16章 柳鳳的完整第111章 入莊第173章 最終考驗第28章 走私第30章 比較極端第152章 無題第236章 脫險?第268章 不戰而降第238章 入山修養第228章 小勝第58章 少女的勇敢第36章 毒手第81章 秋收第10章 窮家和老孃第80章 昏睡百年第72章 相見歡第204章 反擊——死寂中爆發第123章 口口相傳的神奇第12章 急援第229章 孤苦老人第201章 救兵之議第38章 預防性的忠告第120章 險戰第42章 入山探尋第58章 復仇之戰第124章 交個底兒第170章 議論第147章 隱憂第85章 土匪遍地第65章 衝突第18章 窮人宴的計議第154章 不歡而散第127章 迴歸第142章 鬼子,鬼子第2章 患難之遇第109章 潛入敵後第57章 逛廟第220章 激烈的衝突第194章 雪夜大運糧第259章 “飛雷”發射第93章 兩情纏綿第10章 打錯了算盤第20章 迷惘和磨劍第47章 激戰第114章 虎落平陽第178章 沒有退路的形勢第93章 撤退之議第154章 覺悟第166章 鬧情緒?第115章 狙擊之戰第11章 平凡又不平靜第6章 百姓的焦急第190章 轉移——血濃,雪重第33章 賣寡婦第78章 總結會第36章 找幫手第192章 山洞——久違的故地第157章 舊恨新仇第168章 無題第86章 人狼殺戮第239章 走馬換將第122章 貪婪的代價第106章 耍的就是你第162章 鬼子的憤怒和無奈第80章 昏睡百年第101章 相聚第60章 急中生智第123章 兩家鬱悶一家樂第98章 折騰第7章 苦練準備第54章 那個時代的洞房花燭第158章 八路來了第145章 掃蕩變清剿第24章 打擊第20章 首戰第253章 堅持第136章 鎩羽而走第132章 揭它個底兒掉第42章 入山探尋第44章 洞外天地第30章 率先而起第192章 山洞——久違的故地第244章 新的想法第92章 破窯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