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不吐不快的責任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即使崗村寧次可以稱之爲名將;即使他能實事求是、細緻周密、分析深刻;即使他能從以往單純的在佔領區內的治安,轉變到軍事的、政治的、經濟的多位一體的總體戰;即使他的一套極其殘酷複雜的形式、方法,給敵後根據地的軍民造成了極大的痛苦,也因此非常被動……但最終也因爲兵力的日漸不足,而逐漸陷於被動,招致失敗。

由於八路軍和日軍在實力上的差距,對於日軍發動的進攻,八路軍只能採取避敵鋒芒、擊敵側背、擾敵後方的辦法迫使敵人退卻,而無法通過正面的軍事行動擊退敵人。換而言之,如果日軍在進攻前成功掩蔽了作戰意圖,並用重兵實行鐵壁合圍,合圍圈中的八路軍即便能夠突圍成功,也必將付出慘重的代價。

儘管無奈,但在日軍投入重兵、準備充分的鐵壁合圍下,挫敗應該是在所難免的。沒錯,關鍵之處便在於要投入重兵,要準備充分,這也是鐵壁合圍的缺陷,意味着崗村寧次逞兇的時間並不會太長。

但八路軍的弱點也很明顯,幾年的發展下來,使得各類機關人員龐大,甚至一個縣機關有時就有五六百人。而大多數機關工作人員不會軍事行動,缺乏戰鬥經驗,很不適應戰爭的要求。從歷史上看,幾次鐵壁合圍當中,損失最大的便是這些機關人員,而由於人員龐大。又造成了部隊的行動遲緩,因此也招致了軍隊的慘重損失。

在這一點上。孟有田無能爲力,精兵簡政那可是在華北各抗日根據地處於空前殘酷的對敵鬥爭之中,在關係到八路軍和抗日根據地生死存亡之時才提出來的。現在,在一片樂觀的氛圍中,提出這個問題,不僅無益,還會被別有用心的人扣上帽子。

但這並不表示孟有田除了提醒小全外,便毫無作爲。眼睜睜地看着,等着。動嘴總比動手要容易,支招爆料總會讓人有智者的驕傲。而隨着崗村寧次上任時間的推移,儘管他還未開始鐵壁合圍,但敵後的軍民還是逐漸意識到了這個敵酋的狠辣。

岡村寧次從多田駿手中接過來的不僅有華北屢戰不寧所帶給日軍的恥辱與創痛,還有多田駿創造的“治安強化運動”。雖然名稱未變,但岡村寧次卻在“治安強化運動”中採取了新的招數。他已經不僅僅侷限於強化佔領區的“治安”。而且還要增修公路,挖封鎖溝,對非治安區進行分割封鎖,以各種漢奸武裝對根據地進行小規模的軍事進攻。

而且,岡村寧次將“經濟戰”提升爲“治安強化運動”的主要手段。在其佔領區內日軍實行配給制,推行計口售糧。計口售物,強徵房、地捐等各種苛捐雜稅,另外還加緊對鋼、鐵、糧、棉等戰略物資和其他物資的掠奪、控制。對根據地,則利用封鎖溝實行徹底的經濟封鎖,斷絕根據地的物資來源。切斷山區和平原根據地之間的物資交流,加緊對根據地內物資的掠奪和破壞。妄圖從經濟上室息根據地,摧毀抗日軍民的抗戰意志。

更爲狡猾而陰險的是,岡村寧次將華北分爲三類區域,採取不同的手段。在治安區內以清鄉爲主,建立各種僞組織,並村編鄉,實行保甲連坐,強化奴役統治;對準治安區實行“蠶食”,一點一點地、在不知不覺間,將準治安區變爲治安區;對非治安區則實行“掃蕩”,以“三光”政策——燒光、殺光、搶光,破壞抗日軍民的生存條件。

清鄉、蠶食、掃蕩,交替進行,殘酷而頻繁,抗日根據地不斷地遭到的損失、破壞,人民生活水平突然降低,敵特又開始蹦躂起來大肆活動。在準治安區和非治安區生活的民衆在殘酷環境中產生了悲觀情緒,有些被騙向敵佔區偷跑的,甚至幹部也有逃跑的。

在太平洋戰爭的短暫歡慶後,隨着環境的不斷惡劣,八路軍上上下下開始了對對手的研究。

而就在此時,大後方重慶的那位因孟有田而成名、已經儼然成爲戰略戰術分析家的那名記者,再次發表了令各方都極爲關注的見解,而且將以前的資料重新進行了整理彙編,以《抗戰失敗戰役之教訓》爲名成冊出版了。

…………

不得不說,這傢伙雖然因孟有田而成事,但也是相當具有頭腦,且有記者敢說的性格,不怕得罪人。《抗戰失敗戰役之教訓》雖然說得精僻,點評得切入要害,但是打擊面太廣,如果是孟有田的話,肯定要換種方式,力求委婉。

但孟有田假手於人,就已經不考慮其後的事情,也無法左右以後的發展。他只是希望中國人能夠死得少一些。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情國人已經做得太多,該是正視事實,吸取教訓的時候了。

無論何時,我們必須承認國軍將士的勇敢,即使是最失敗的戰役,即使是最恥辱的戰鬥,都有中國軍人不屈的身影。但是,這並不能成爲美化指揮者或政府無能的理由。然而,抗戰以來,幾次大戰役的結果卻讓人一再失望。

究其原因:第一,國軍的戰術觀念陳舊、落後和官兵們不具備現代戰爭的常識,仍然抱着以往國內戰爭的老一套戰法和日軍作戰。在日軍的立體戰法之下,不知疏散和僞裝、僅憑一腔的愛國的勇敢,而招致了許多無謂的傷亡;第二,當時的國軍指揮官,從蔣介石到各軍長師長,普通缺少那種機動靈活的運動戰的軍事意識和軍事素養。因此.也就從根本上決定了國軍不能採用正確的以運動戰的方式去與日軍作戰。

從國軍歷次會戰中尋找規律,很容易便發現國軍基本上都採用了死板的陣地戰的作戰方式。這樣一來。從根本上來說,就失去了打破日軍的某—路進攻。聚殲其一路主力的前提條件。殘酷的事實證明,在擁有強大進攻型武器的日軍面前,單純防禦的陣地戰是無法阻止日軍進攻的。

防守過於死板,以呆板的陣地戰對付優勢的炮火組成的日軍進攻部隊,其結果當然處處捱打,處處被動,處處傷亡很大了。而以一種傳統的、落後的、過時的指揮方式來對待中日這場現代化大兵團戰役。面對擁有現代化的陸海空武器和現代作戰方式的優良的軍隊,其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從淞滬大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到武漢會戰,孟有田藉助於後世的研究結果都進行了細緻的分析和評論,這在當時確實是超越任何人的認識。而且他並不只是當事後諸葛亮,還提出了很具有針對性的對策和方法。

比如:對於日軍的迎頭猛攻,不必一味地迎頭死堵,在日軍擁有大量的重炮、坦克和飛機的情況下,可以用少數的兵力作靈活的阻擊。而用大部份兵力從敵側後面進行攻擊。這樣,重兵器在前的日軍便會失去優勢而處於不利的境地。如果國軍阻擊不力導致日軍增援部隊趕上來,則國軍完全可以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快速撤離,在自己的國土上作戰應該是完全有行動的天地的。

戰爭已經進行了近四個年頭,由於種種政治關係和自尊心的原因,國軍對於歷次會戰的說法都是避重就輕。這在很大程度上誤導和延緩了國軍再認識並改造的過程,這對以後的作戰是相當不利的。而這位記者,同千千萬萬憂心戰爭,渴望勝利的中國人一樣,不吐不快。正是他的本心。

如果只是指摘和批評,當然不會引起很大的關注。這名記者。勇則勇矣,卻還不失智慧。他將孟有田匿名爆料適時推出,再趁熱打鐵推出所著之書,很有頭腦的一個策略。

既是適時推出,自然要緊扣形勢,而緊扣形勢的莫過於國軍要入緬參戰,保護唯一的國際交通線;以及敵後戰場,華北日軍換帥所將要產生的一系列變化了。

對於“死亡累累,屍骨遍地,慘絕人寰”的第一次遠征軍入緬,孟有田不吐不快,不能不說。爲了將要暴露屍骨於異國的山林之中,風吹雨打幾十年而無人掩埋的中國將士,他不能沉默。

“……英國佬自私而貪婪,愚蠢而怯懦,寧可將緬甸丟給日本人以便日後再收復,也不願讓給中國人,因爲中國曾是緬甸的宗主國。這一點從英國人不願讓中國軍隊過早入緬佈防便可看出。而爲了討好英美,將軍隊指揮權拱手交與英美將領,則正中英國人之詭計,使我國軍隊只能充當英國人逃跑的殿後部隊,結果可想而知……”

“……英美之將領,一專爲本國之利益,一不知我軍裝備訓練戰力之實情。從我軍和日軍的戰力來看,在異國以會戰形式聚殲日軍主力絕對是一幻想。而以此幻想制定軍事計劃,必然冒進輕忽,疏忽退路之安全。如被日軍聲西擊東之花招所騙,被日軍迂迴攻佔臘戍,切斷退路,則幾萬忠勇之士兵將葬身於茫茫野人山,任螞蟻、螞蝗撕啃……”

這已經不是爆料和提醒,而可以稱爲預言和指導了。在寫這些資料的時候,深深的悲哀一直在孟有田心頭纏繞。爲什麼我們的民族,我們的人民,總是災難深重,總是死傷累累。他在無聲的吶喊,將血凝聚於筆端,爲歷史上倒斃於異國他鄉的魂靈吶喊。

這也是孟有田殫心竭慮所寫出的最後一份資料,以後不會再有了。起碼在抗戰勝利之前,起碼在這小山溝裡,他不會再充當什麼先知,他要專心致志地度過敵後戰場最困難的時期。當然,在他最後的努力中,他也沒忘了給岡村寧次添點麻煩,給敵後抗日力量敲個警鐘。

“……岡村寧次這個傢伙,是很厲害的一個人,他有許多地方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能實事求是,細緻周密。每次進攻,他都要調查半年之久。做準備工作。沒有內線發動配合‘維持’,他一般不會進行‘蠶食’。他經常廣泛的收集敵後抗日武裝的資料。特別注意研究八路軍的東西,並且已經發現了八路軍機關龐大、行動遲緩的弱點,行將以此展開奔襲抗戰首腦機關的軍事行動……”

“……據可靠消息,敵酋岡村寧次已經琢磨出新戰法,謂之‘鐵壁合圍’,即調動重兵,形成交錯包圍的態勢,然後緩慢推進。不斷縮小包圍圈,擠壓抗日軍隊的活動空間,最後一舉消滅。爲了隱蔽其作戰意圖,岡村寧次可能會採取異地調兵參戰的辦法,避開或矇蔽對手的情報網……”

“……日軍假定敵人是縮入腹地中心作戰,重演敵進我退、誘敵深入的老規律,故從各方齊向腹地中心進行鐵壁合圍。對此。如不與合擊者作被迫的戰鬥,即跳出合擊圈外轉而去背擊敵人,這是上策;如不可能時,則僅與一方來的敵人略爲戰鬥,即轉出合擊圈外,進行上述的作戰。這是中策;如被敵人越壓越縮,陷入其大合擊圈心,這時不論採取什麼方法,都很難打出好的結果來,自然這就是下策了……”

在敵後抗日根據地不斷退縮的情況下。在八路軍開始重視岡村寧次,並開始認真研究對手的時候。這種難得的資料曝光,便起到了極爲重要的指導作用。

……

一九四二年炎熱的夏季,在華北展開的是千軍萬馬不是遊戲的“遊戲”。日軍要“全力以赴的一戰”,抗日根據地面對敵人的封鎖、蠶食的掃蕩,也到了必須轉換策略,絕處求生的時候。

“……民衆中某些被迫應付敵人的行爲,不僅不應尖銳地反對,反而應該因勢利導成爲帶有計劃性的應付敵人的辦法,甚至成爲策略,甚至應幫助民衆想出這些辦法應付敵人,只有如此纔不致使羣衆脫離我們。

基於同樣的思想,在敵對勢力爲主的地區內,應多采用兩面派政策,加強僞組織、僞軍工作,多交朋友,一切只着,拼命鬥爭而不知道轉彎的辦法都是有害的……”

秦憐芳放下了文件,若有所思地眯起了貓眼。可以蓋棺論定了,游擊隊所採取的策略雖然被某些人所詬病,但現在終於有了結果,他們是對的,並且是提前採取行動,奠定了基礎。恐怕這也就是本區的游擊隊能夠取得成功,不斷創造佳績,可其他地方的游擊隊卻發展甚慢的原因吧!

孟大哥能夠提前料到這些,是真的看透了鬥爭的關鍵,還是在因爲他更加洞悉人心?在有的游擊隊指斥敵佔區百姓曲膝投敵,並大燒良民證時,孟有田好象正在說“既然沒有力量將敵佔區的百姓解放出來,就要給他們活的權利,而不是逼着他們寧死不事敵。”

當初自己也並不是完全同意孟有田的說法,只是出於對孟有田的信賴和崇拜,加上實際效果很好,才使這一看起來不夠堅決英勇的鬥爭方式得以保持。也正是游擊隊取得的戰果,以及搞到的緊俏物資,才讓上面的領導捏着鼻子默許。

或許,現在也該去找孟大哥好好談一談,看他有沒有辦法遏制敵人的蠶食。他應該有辦法的,以前的困難,他不是都解決了嗎?

“小桃——”秦憐芳脫口叫道,但隨即想起,小桃作爲她指派的護理員,跟着小全到土門村休養去了,不由得自失地苦笑了起來。

“小桃——”在土門村安放土電梯的石崖上,隨着小全的招喚,小桃汗殷殷的臉從屋外探了進來。

“你叮叮噹噹的幹嘛?”小全有些疑惑地問道:“怎麼沒去和民兵們一起訓練呢?”

小桃吐了下舌頭,笑道:“好,我不弄出聲響了,你好好睡個午覺吧!對了,你還吃不吃野果子,就昨天那種酸酸甜甜的。”

“我還沒那麼嘴饞,你就別費事去摘了。”小全笑着搖了搖頭,說道:“有那時間,好好跟着孟大哥練槍法,小嫚也行,當你的師傅滿夠格的。我現在也好得差不多了,不用你在跟前照顧。”

“今天他們不練槍法,他們一些人在挖地道,一些人去了山裡修工事。”小桃走過來,給小全倒了碗涼茶,說道:“是秦姐讓俺照顧你的,她可是副區長,你也得聽她的。”

“對,我得聽她的。”小全無奈地苦笑了一下,說道:“那個,你見着孟大哥,讓他抽空兒來一下,我有些事情想問他。”

“他好象出去了。”小桃四下瞅了瞅,辨別了下方向,伸手一指,說道:“我看見他帶着幾個人順着大路向東面去了。”

東面?小全愣了一下,搞不明白孟有田又有了什麼想法。孟有田帶着民兵在認真準備他是知道的,對於孟有田的如臨大敵,他還有些不理解。而東面,那裡有什麼呢,既無村子,又無敵人,他擔心着什麼呢?

第43章 破舊規第173章 心智崩潰第38章 預防性的忠告第94章 無題第152章 無題第208章 夜走冰河第88章 現實的策略第21章 愁悶第78章 總結會第274章 暗算第130章 肅正作戰第2章 鬼子的決定第93章 柳暗花明第125章 新空氣新氣象第7章 被“狗”啃的鬼子?第30章 心中的毒種子第145章 打折再接?第72章 拜訪宋家第73章 故人再相見第203章 A彈——滅絕人性的攻擊第194章 雪夜大運糧第75章 化裝奪崗第133章 遊說爭支持第125章 回家前的最後一戰第43章 破舊規第90章 微小的積累第35章 胡攪和第154章 甦醒第144章 孫大拿的擔心第12章 風雲激盪第168章 避難南山背第53章 集市,鬼子的煩惱第16章 中心開花的建議第12章 芷萱?紫鵑?第79章 起風波第21章 光棍段大根第19章 出手前的準備第137章 娘喊你回家吃飯第38章 火熱的心第101章 相聚第16章 中心開花的建議第99章 論人第168章 無題第164章 虛驚第90章 微小的積累第206章 突圍——實際中的困難第27章 獵狼第57章 逛廟第41章 峭壁通途第78章 壽宴第28章 遇同行第91章 無題第40章 沉寂中的狙擊第125章 新空氣新氣象第104章 狂熱和客觀第228章 小勝第105章 會議(一)第206章 突圍——實際中的困難第230章 考驗第31章 發財而不獨第179章 一尺崖之戰第27章 經驗之談第17章 李大壞的心思第25章 母親的設想第7章 傾訴展望第178章 沒有退路的形勢第124章 敵工科長第116章 巧舌如簧第143章 無題第122章 甦醒第134章 抗日和耗日第134章 鬼子的思維第108章 會寧鎮的異常情況第135章 層次提升的狙擊第51章 惱人的衝突第18章 窮人宴的計議第156章 無題第55章 艱難之始第120章 側面瞭解第9章 激烈的衝突第50章 別前暢談第47章 故人來第142章 善意的謊言第147章 隱憂第252章 鬼子的胡思亂想第196章 夜襲——讓火焰盡情燃燒第46章 朋友再聚第102章 鬧義倉第169章 探望中的真話第185章 裝鬼子,膽要大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131章 逼迫第179章 一尺崖之戰第91章 快來?第115章 柳鳳笨嗎?第133章 言來語去第104章 狂熱和客觀第190章 轉移——血濃,雪重第237章 隔離的想法第36章 具體而微的戰術
第43章 破舊規第173章 心智崩潰第38章 預防性的忠告第94章 無題第152章 無題第208章 夜走冰河第88章 現實的策略第21章 愁悶第78章 總結會第274章 暗算第130章 肅正作戰第2章 鬼子的決定第93章 柳暗花明第125章 新空氣新氣象第7章 被“狗”啃的鬼子?第30章 心中的毒種子第145章 打折再接?第72章 拜訪宋家第73章 故人再相見第203章 A彈——滅絕人性的攻擊第194章 雪夜大運糧第75章 化裝奪崗第133章 遊說爭支持第125章 回家前的最後一戰第43章 破舊規第90章 微小的積累第35章 胡攪和第154章 甦醒第144章 孫大拿的擔心第12章 風雲激盪第168章 避難南山背第53章 集市,鬼子的煩惱第16章 中心開花的建議第12章 芷萱?紫鵑?第79章 起風波第21章 光棍段大根第19章 出手前的準備第137章 娘喊你回家吃飯第38章 火熱的心第101章 相聚第16章 中心開花的建議第99章 論人第168章 無題第164章 虛驚第90章 微小的積累第206章 突圍——實際中的困難第27章 獵狼第57章 逛廟第41章 峭壁通途第78章 壽宴第28章 遇同行第91章 無題第40章 沉寂中的狙擊第125章 新空氣新氣象第104章 狂熱和客觀第228章 小勝第105章 會議(一)第206章 突圍——實際中的困難第230章 考驗第31章 發財而不獨第179章 一尺崖之戰第27章 經驗之談第17章 李大壞的心思第25章 母親的設想第7章 傾訴展望第178章 沒有退路的形勢第124章 敵工科長第116章 巧舌如簧第143章 無題第122章 甦醒第134章 抗日和耗日第134章 鬼子的思維第108章 會寧鎮的異常情況第135章 層次提升的狙擊第51章 惱人的衝突第18章 窮人宴的計議第156章 無題第55章 艱難之始第120章 側面瞭解第9章 激烈的衝突第50章 別前暢談第47章 故人來第142章 善意的謊言第147章 隱憂第252章 鬼子的胡思亂想第196章 夜襲——讓火焰盡情燃燒第46章 朋友再聚第102章 鬧義倉第169章 探望中的真話第185章 裝鬼子,膽要大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131章 逼迫第179章 一尺崖之戰第91章 快來?第115章 柳鳳笨嗎?第133章 言來語去第104章 狂熱和客觀第190章 轉移——血濃,雪重第237章 隔離的想法第36章 具體而微的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