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節 海底撈

映入一干興安平船員眼簾的,是一條大木排。

木排做工很細:大腿粗的木料被削成方正的四棱柱,頭間尾都留有凹槽方便捆紮,整個木排平整光滑,嚴絲合縫,宛若一體。

在木排前端,有一根明黃色的金屬大吊杆斜斜伸出船頭,上書“三一重工”四個楷體大字,吊杆下方,幾根看上去很細的鐵線懸吊着一個大鐵夾。

鐵夾此刻正緩緩張開大口,然後在福船上的土著們張口結舌中,“噗通”一聲,砸入平靜的臺江水面中,濺起大片海水。吊杆的後方,有兩個人正在一些怪異的鐵物什中間忙碌着,在這同時,木排上還不停傳來轟隆隆的聲響。

一些銀亮的管子從這些鐵物什中間穿過,連接到木排後方一張布蓬下面,那裡有兩個豎立的銀白色鐵筒,此物大約是火爐,能看到有人拿起堆在腳下的方木塊不時扔進爐裡。

福船上的人這時個個屏息靜氣,緊盯着海面,生怕錯過接下來的節目——沒過多久,隨着轟隆隆的聲響更加刺耳,“嘩啦”一聲大響後,彷彿巨鰲出海,大鐵夾轟然間從海底一躍而出。

砂石泥水和海草這一刻從鐵夾的縫隙裡不住流下,湛藍的海面頓時多出一團黃色泥漿,夾滿泥沙的鐵夾毫不停留,緩緩上升一點距離後,明黃吊杆開始擺動,帶動鐵夾來到木排旁的一艘小船頭頂,下一刻,鐵夾突然鬆開,大堆的泥沙就此落入小船。

林氏兄弟此刻站在船頭大張着嘴,滿臉驚歎,就差高喊一聲:“竟至恐怖如斯!”......可惜二位沒看過玄幻,所以他們的詞彙量比較貧乏,於是只能小聲呢喃幾遍:“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

就在興安平號和大木排擦肩而過,船上明人大呼小叫的同時,大員商館東北角的炮臺上,也有一個驗收組正在對試運行的挖泥船指指點點。

隨着臺江對岸一些住宅的陸續落成,很多穿越衆開始分流,大員商館現在愈發清靜,連同東北角視線最好的“觀景臺”,都面臨着被拆除的命運——超市,哦不,皇城,已經處於建造中了。

今天跑來看挖泥船首秀的部門比較多:工業,海軍,基建,船廠,包括大辦公室諸公在內,攏共10幾號人此刻都在觀景臺。

說起這艘木排式挖泥船,起因還在於農場的那臺電動拖拉機。原本大辦公室已經答應農場兩位扛把子進口此物,不想事後被人攪和了。

論壇上很快有懂行的指出,電動拖拉機是個大坑:高達150kw的充電功率,必須專門的充電站,而且充電站不能離農場太遠,這意味着需要建輸電線路,甚至在兩端修建升壓降壓變壓器。

嗯,今後隨着農場擴大,每隔幾里路大概就要甩線建那麼一套......要不然拖拉機就要一去不回啦!

這個不能忍——電動拖拉機效率低點沒人在乎,反正電不要錢,但是配套設施這麼搞,那誰遭得住?於是高大上的電動拖拉機就這麼被否了。

某些一直拿不到心儀設備的穿越衆,這次終於找到報復機會:屁事不懂,就知道拍腦袋做決定的大辦公室諸公一個沒跑,統統被噴了一遍。......大辦公室一幫人也很冤枉,鬼知道這破玩意還要充電站這種固定投資?不是甩個插頭就行了嗎,圓通小哥都是這麼充電的!

農場兩位扛把子更是抓狂:說好的拖拉機就這麼沒了,這就是傳說中的忽悠?很好,那俺們就開始鋤禾日當午,從今天起,誰也別給老子再BB糧食產量......

一口黑鍋在天空中飛來飛去,最終,還是落到了始做蛹者的頭上——鄒國慶。

自從來大員以後,鄒國慶作爲當初主張來臺灣開荒的核心人物,基本上每當有關於動力問題的爭吵,最後都是他來接鍋:誰讓你口口聲聲說什麼有柴油發展快,要去女王家洗澡的,現在沒柴油,不找你找誰?

事實上人們也清楚,這怪不到他頭上,眼下大員沒那個能力而已,但是,這不總要有個人來承受羣衆怒火嘛......

鄒國慶對這種情況也早就習慣啦,噴吧,哥就當讚美詩聽。

最終,有關於拖拉機的問題,大辦公室還是委託某個前採購經理,拿出了替代方案。

姚浙生同志自從穿越之後,日子過得那是相當充實,因爲每種環境,總是有少數極度適應的人,姚浙生就是其中一名。從大學時代看雜書時就夢想着有一天穿越的他,現如今得償所願,姚浙生是在大笑聲中加入革命工作的。

已經混成窯區副總管的姚浙生,在接到大辦公室的委託後,當即拿出瞭解決方案:木煤氣拖拉機。

人類很早就開始用木煤氣驅動機車,二戰時期,德三由於缺乏石油,總數將近50萬輛的汽車,卡車,拖拉機,摩托車,輪船和火車......統統都是用的木煤氣。

50年代兔子滿大街跑的公交車,頭頂也都裝着晃晃悠悠的煤氣包。那時候氣體壓縮技術還不普及,所以煤氣包又大又軟,時不時就漏氣把乘客扔在半路......直到後世技術進步後,裝着壓縮天然氣的LNG船才能滿世界跑,城市裡遍地都是油改氣出租車。

姚浙生設計中的拖拉機,是不需要壓縮技術的——壓縮氣需要各種包括壓縮機在內的高壓設備,看看後世的加氣站就知道,那根本就不是明人操作工能玩轉的,危險,且沒必要。

拖拉機不是出租車,前者平臺足夠大,而且不在乎速度問題,所以直接上小型煤氣發生爐就可以:訂購一臺雙燃料拖拉機,然後在尾部加裝一套可拆卸的乾餾爐系統。這套系統很簡單,兩個乾餾爐和一些管道閥門,操作員只需要隔一段時間添柴就好。

當然,基於某勢力的優良窮酸傳統,在姚浙生的設計中,整套煤氣發生系統都是高檔貨:所有的管道閥門和爐體其實都是工業壓力設備,未來一旦有了柴油,這些設備都會被拆走,用在各種需要耐高溫腐蝕的化學品生產中——這叫一魚兩吃。

拖拉機的問題就這樣在黑鍋亂飛中解決了,與此同時,另外一套大同小異的設備也一併被訂購——挖泥船現在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造。

第657節 救反賊(三)第460節 真理第323節 過期品第635節 鄭和島第586節 初見第646節 站長第227節 有光號第35節 綁票(二)第208節 殺王(五)第531節 吳掌櫃的日常(十)第364節 意向協議第47節 荷月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第479節 走人前的談判第15節 購物第118節 公開信第395節 殺豬宰羊第728節 歷史(三)第257節 辭職第38節 羣英薈萃第108節 燈塔點燃第209章 殺王(六)第493節 堂下何人第450節 直線第85節 管制第418節 小吏陸水第134節 砸響窯第64節 粉墨登場第358節 開港(二十四)第261節 一波又起第588節 艙房夜話第441節 悄悄地進村第493節 堂下何人第221節 人質第107節 人貨混裝第344節 開港(十)第435節 淬火第636節 甲板話語第355節 開港(二十一)第605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六)第14節 兩筐石頭第421節 選拔第475節 金殿撒潑(一)第656節 救反賊(二)第717節 龍蛇起陸第575節 阮春堂和梅西第140節 鍊鋼第572節 鴻基堡第609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第474節 爆吧第604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五)第325節 孕婦學習班第76節 江山多嬌第426節 求醫第140節 鍊鋼第237節 剝洋蔥(一)第400節 方岳貢第240節 困獸第552節 明葡戰爭(四)第693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二)第61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153節 妹子第208節 殺王(五)第147節 駁運第124節 歷史在改變第322節 鍾四毛第15節 購物第536節 蓄謀已久第105節 日荷矛盾的由來第207節 殺王(四)第234節 羣賢畢至(七)第307節 建制(五)第238節 剝洋蔥(二)第409節 調兵遣將第329節 劉香的焦慮第236節 羣賢畢至(九)第121節 外籍勞工第463節 懟第52節 新貴第665節 共襄大業(二)第727節 歷史(二)第106節 齊備第303節 建制(一)第125節 鎮宅之寶第45節 崑崙神僧第61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一)第574節 北部灣整肅第206節 殺王(三)第251節 後遺症第160節 亮相第547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一)第280節 龍巖戰記(二)第22節 買槍第517節 展示和震懾第311節 瘟疫第439節 老孫頭第27節 暗青子第726節 歷史(一)第714節 收線(六)第335節 開港(一)
第657節 救反賊(三)第460節 真理第323節 過期品第635節 鄭和島第586節 初見第646節 站長第227節 有光號第35節 綁票(二)第208節 殺王(五)第531節 吳掌櫃的日常(十)第364節 意向協議第47節 荷月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第479節 走人前的談判第15節 購物第118節 公開信第395節 殺豬宰羊第728節 歷史(三)第257節 辭職第38節 羣英薈萃第108節 燈塔點燃第209章 殺王(六)第493節 堂下何人第450節 直線第85節 管制第418節 小吏陸水第134節 砸響窯第64節 粉墨登場第358節 開港(二十四)第261節 一波又起第588節 艙房夜話第441節 悄悄地進村第493節 堂下何人第221節 人質第107節 人貨混裝第344節 開港(十)第435節 淬火第636節 甲板話語第355節 開港(二十一)第605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六)第14節 兩筐石頭第421節 選拔第475節 金殿撒潑(一)第656節 救反賊(二)第717節 龍蛇起陸第575節 阮春堂和梅西第140節 鍊鋼第572節 鴻基堡第609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第474節 爆吧第604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五)第325節 孕婦學習班第76節 江山多嬌第426節 求醫第140節 鍊鋼第237節 剝洋蔥(一)第400節 方岳貢第240節 困獸第552節 明葡戰爭(四)第693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二)第61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153節 妹子第208節 殺王(五)第147節 駁運第124節 歷史在改變第322節 鍾四毛第15節 購物第536節 蓄謀已久第105節 日荷矛盾的由來第207節 殺王(四)第234節 羣賢畢至(七)第307節 建制(五)第238節 剝洋蔥(二)第409節 調兵遣將第329節 劉香的焦慮第236節 羣賢畢至(九)第121節 外籍勞工第463節 懟第52節 新貴第665節 共襄大業(二)第727節 歷史(二)第106節 齊備第303節 建制(一)第125節 鎮宅之寶第45節 崑崙神僧第61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一)第574節 北部灣整肅第206節 殺王(三)第251節 後遺症第160節 亮相第547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一)第280節 龍巖戰記(二)第22節 買槍第517節 展示和震懾第311節 瘟疫第439節 老孫頭第27節 暗青子第726節 歷史(一)第714節 收線(六)第335節 開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