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嬤嬤聽說宋仲遠,也就是宋雅言她爹給永定侯府也去了信,當下喜不自勝,她們家雖然在京都也有鋪子,但是宋雅言一個姑娘一直住在店鋪後院總歸不好。常嬤嬤忙張羅着收拾行李,說是算算日子,永定侯府應該很快就會派人來接她們。
“永定侯府的老夫人是咱們老爺的族姑,老夫人嫁到京都後,因爲離得遠了逢年過節也不便走動。不過前年老夫人生了場大病,是老爺花了大價錢尋了一些珍貴藥材,這才又走動了起來。”
聽常嬤嬤講述了這段淵源,宋雅言稍稍鬆了口氣。她原本還擔心侯府這種鐘鳴鼎食之家看不上她商賈出身,萬一在侯府受人白眼就慘了。但有了這份“救命”的交情在,至少可以過得舒舒服服了吧。
侯府來人的確很快,這日用了早飯沒一會兒,便有人來叩門。
來人中一位年長些,大約和她爹差不多年歲,另一個看着年輕,二人皆作婦人打扮。
年長些的那位長着一張笑臉兒,一上來就親熱地拉起宋雅言的手,說道:“表姑娘這模樣兒活脫脫的一個美人胚子,難怪老夫人時刻惦念着,這不,家裡邊兒一收拾好,忙遣了我們過來接表姑娘呢!”
“表姑娘怕是還不認得咱們。”年輕的那位陳氏笑着上前解圍道:“這是你二伯母,我是你大表嫂。”
宋雅言靦腆地笑笑,乖巧地上前見禮。
一頓收拾不提,馬車上那位二伯母秦氏無比健談,與她細細地說着侯府的事情,另一旁陳氏溫柔地笑着,間或補充兩句。
經過二人的介紹,宋雅言對侯府大致有了瞭解。侯府如今共有兩房,大房永定侯乃是老夫人,也就是她姑祖母的嫡長子,陳氏的公爹。次子便是二房秦氏的丈夫了。
永定侯的長子永定侯世子是陳氏的丈夫,二人成婚將滿一年。
馬車停在侯府門前,三人便換了青布小轎往侯府裡去。
宋雅言把轎簾掀開一道兒小縫兒,往外看去是高高的院牆,垂花門,抄手遊廊整潔亮堂,一路上山石花草點綴,盡顯氣派。
轎子停下時,正到福壽堂。
宋雅言看這個名字猜想是老夫人的住處,門口的丫鬟給打着簾子,一進門,便聞到淡淡的檀香味兒。
秦氏拉起她的手,朝屋裡喊道:“老夫人,人接到了,可等急了?”
一位慈祥的婦人坐在檀椅上,笑眯眯地衝她招了招手。婦人衣着華貴,頭髮略有些斑白,臉上倒是看不出什麼皺紋。
宋雅言上前磕頭行禮道:“見過姑祖母,姑祖母福壽安康!”
“哎喲!”老夫人趕緊示意丫鬟扶起宋雅言,笑着嗔道:“你這孩子怪實誠的,快起來快起來,到姑祖母這兒來。”
陳氏掩着嘴笑道:“誰說不是呢,祖母,您可不知道,我和二嬸去接宋表妹時,險些也受了表妹的大禮。”
秦氏也幫腔道:“可不是嘛,這孩子禮數週全,不怪老夫人惦念。”
老夫人慈愛地摸了摸宋雅言的頭髮,說道:“來了府裡就好好兒住下,我和你伯母表嫂她們都給你備了見面禮,已送到你屋裡去了,省得你一一回禮。”
宋雅言道:“應該的。”
老夫人接着道:“你大伯母今日回了孃家,府裡的小輩們還未散學,等他們回來,再領你認人,今兒個就咱們幾個先用午膳,晚上等人都齊活了再給你接風洗塵。”
宋雅言點頭應下,再次感謝老夫人的一番心意。
用過午膳,老夫人讓丫鬟領着宋雅言回自己屋裡歇息,還囑咐她有什麼不合心意的儘管說。
送走了丫鬟,宋雅言感覺輕鬆了不少,嘆口氣道:“唉,好累啊,臉都要笑僵了。”
常嬤嬤無奈地搖搖頭,去給她鋪好被褥。
雲羅促狹道:“姑娘這就累了?晚上可還有接風宴呢。”
提起這個,宋雅言就有些頭疼。應天府她們家她爹,何氏,還有一雙弟妹加起來也才五個人,可是這侯府足有兩房人,她的那些伯父伯母表兄弟姐妹們可有的應付。
宋雅言最不耐煩和不太熟的長輩們打交道了,感覺時刻都得端着一副笑臉兒,也太累了。
正睡得迷糊間,常嬤嬤把她從被窩裡扒拉出來,說要給她梳妝打扮準備赴宴。
宋雅言看了眼外面的天色,嘟囔道:“這還沒到用晚飯的時間呢。”
常嬤嬤勸道:“侯爺和府裡的公子姑娘們回來肯定直接往老夫人那裡去了,咱們可不能掐着點兒去,先去老夫人那裡待着纔是。”
好吧,宋雅言認命了,繼續去老夫人面前扮她的乖寶寶。
宋雅言過去時,老夫人正在梳頭,瞧着也是剛起的樣子,看見她過來驚訝了一瞬,忙問道:“怎麼過來的這麼早?歇覺了不曾?”
宋雅言順勢拿過丫鬟手裡的梳子,回道:“睡醒了纔過來給您請安的,沒擾到您休息便好。”
老夫人從鏡子裡對她笑道:“不必拘謹,拿這兒當自己家。”
宋雅言剛要回答,就聽外面喊道:“祖母!”
老夫人的笑容更大了,扭頭對她道:“我那孫兒散學了,走!”
丫鬟打着簾子,一行人魚貫而入。
最前面的一個小童七八歲的模樣,跑得臉紅撲撲的,瞧見老夫人過來,眼睛都亮了起來,“祖母,祖母,夫子今日誇獎我了!”
“哦?誇獎你什麼了?”說完老夫人指着宋雅言道:“奕兒,先來見過你宋表姐。”
程奕瞪大眼睛,天真地仰着頭道:“表姐好漂亮。”
童言童語,逗得身後的幾人都笑了。
老夫人一一給宋雅言介紹着來人,二公子程辭和三公子程奕皆是二房秦氏嫡出,二姑娘程綿是二房庶出,三姑娘程恬是大房周氏嫡出。
宋雅言和他們一一見禮,侯府裡的公子小姐對她雖有好奇,卻不隨意打量,這讓她舒服不少。
程恬看着宋雅言和她年齡相仿,上前搭話,“聽母親說表妹是從應天府來的,我今年十二,可是該喚表妹?”
宋雅言答道:“我也十二,九月生辰。”
“啊?”程恬撇撇嘴,“原來是表姐,我生辰在十月。”
老夫人在一旁笑道:“這丫頭在府裡最小,到了學堂也排最末,這回你來了她還是最小的那個。”
“祖母!”程恬撒嬌拉長音道。
程綿也上前介紹自己,笑着道:“那我倒是該喚一聲表妹,宋表妹,我今年十三,比你長了一歲。”
宋雅言打招呼道:“二表姐好。”
程綿雖是庶女,可宋雅言瞧她和程恬的穿着打扮並無什麼差距,舉止間也落落大方,應是侯府不太看中這些,教養用度同等相待。
侯爺和世子散值回家後,給宋雅言的接風宴也就正式開始了。
宋雅言一一拜見後便落坐用膳,一頓飯的功夫過去,和衆人熟絡了不少。
主要是因爲這期間程奕對她太“殷勤”了,從父兄那一桌挪過來,不停地要給宋雅言夾菜,小嘴吧啦吧啦地說個不停。一會兒問她,會不會背什麼詩,一會兒又問,吃沒吃過什麼點心,最後更是連邀請她一塊兒上學院這種話都說了出來,惹得衆人大笑不已。
程奕和宋雅言家裡的弟弟年紀相仿,因此宋雅言也願意和她多說話,對於他的問題都一一笑着迴應,也算是聊得熱火朝天。
程辭道:“不若讓宋表妹和恬兒,綿綿她們一塊兒到書院去,彼此也好做個伴兒。”
宋雅言的表情有一瞬間的僵硬,心想,我好不容易不用上應天府的書院了,怎麼來了京都還要和你們一塊兒讀書啊?救命!
程恬看她的眼神裡瞬間帶了一絲同情。
程綿扶額,心道:二哥你不會說話就別說,不是誰都跟你一樣好學上進的。
程奕鼓掌稱好。
於是經過衆人的一番商討,老夫人拍板決定,宋雅言加入每日上書院的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