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

十名騎兵在山林中疾奔,這是李冰派出的一支斥候,儘管他們的戰馬還沒有運到,但水軍大營內還是有一百多匹戰馬,李冰利用這些戰馬組建了斥候營,派出十隊斥候趕赴宣州各條官道巡查,監視敵軍的行動。

“那邊是一條廢棄的官路,除了本土人,一般人都不知道!”

一名充當嚮導的本地士兵指着遠處一條荒蕪的道路,上面鋪滿了落葉和樹枝。

這支騎兵斥候的旅帥叫做吳甘,河東人,這次出征江南,李冰從斥候營調了五百精銳士兵,吳甘就是一名精銳斥候旅帥。

他和另外一支斥候隊負責常州一線,此時他們在張公山附近巡哨,從宣州過來的官道就從張公山和國山之間穿過,直達太湖西岸的義興縣。

吳甘真要帶領士兵們前往廢棄官道,忽然,遠處一陣驚鳥從山林中飛起,吳甘一怔,立刻喝令道:“速速後撤!”

衆人調轉馬頭撤退,他們一路過來都沒有驚動飛鳥,但遠處數裡外的大片宿鳥雀被驚飛了,說明來的是大隊人馬。

十名騎兵迅速後撤,他們撤到高處,藉助濃密樹林的遮蔽,他們能清楚看見數百步外廢棄官道上的情形。

大約一刻鐘後。一直浩浩蕩蕩的軍隊出現在廢棄官道上,軍隊都是步兵,身穿皮甲,扛着長矛,腰挎戰刀,後背宿營毯子和乾糧袋,急匆匆在廢棄官道上行走。

吳甘默默清點敵軍人數,敵軍大隊足足走了一刻鐘,他也估算出來了,大約在一萬人左右。

他們立刻寫了一封鷹信,記錄下地點和時間,將信筒綁在鷹腿上,信鷹振翅飛起,在天空盤旋兩圈,向東北方向飛去。

.........

李冰此時率一萬軍隊就駐紮在晉陵縣,他兵分三路,一路由大將王寧率領,駐軍江寧,一路由大將盧洪泰率領,大軍前往蘇州,這樣部署也是爲了應對劉士寧的三路出兵。

傍晚時分,李冰站在城頭上眺望遠方,他很喜歡晉陵縣這座大城,城池重新建造也就十年左右,城池高大堅固,面積廣闊,城內居民也不算太多,更重要是,晉陵縣以東的大片肥沃土地都是官田,可以將它轉爲軍田,便於軍隊屯田。

李冰開始考慮把晉陵縣作爲軍衙所在地,而之前晉王是考慮把軍衙放在江寧縣,當然,江南駐軍的官衙放在哪裡不是李冰能決定的,而是由晉王殿下決定,李冰需要寫一封信說服晉王殿下。

這時,天空傳來一聲長鳴,李冰擡頭,只見一隻鷹在空中盤旋。

“將軍,是信鷹!”旁邊的士兵一眼認出了這隻鷹。

信鷹又一聲鳴叫,向西北角的鷹塔飛去,李冰立刻意識到,一定是有情況了。

不多時,鷹奴飛奔而來,手中拿着一管紅色的鷹信筒。

李冰接過信筒展開看了片刻,他立刻道:“回大營!”

他又對親兵道:“去請周刺史和李司馬來大營,就說有急事商議!”

李冰下了城,向城外軍營走去,晉陵縣城外有一座軍營,是磚木結構,最多可以駐紮三萬人,目前李冰率領的一萬軍隊,便駐紮在軍營內。

雖然軍營內也有主帥房,但它的面積狹窄了一點,沒法安放沙盤,

李冰便在空地上紮下一座大帳,寬一丈,長兩丈的沙盤就放在大帳中央。

他剛來到大帳,刺史周擎和司馬李延俊便匆匆趕來。

“將軍,出了什麼事?”刺史周擎問道。

“剛剛接到斥候情報,發現了一支萬人軍隊已殺入常州!”

周擎大吃一驚,“這麼快就來了?”

李冰點點頭,“估計劉士寧想攻下晉陵縣,切斷我們南下之路。”

他把鷹信遞給司馬李延俊,“李司馬,你熟悉地形,你來確認一下敵軍位子。”

李延俊是本地人,對常州各地極爲熟悉,他接過鷹信細看了一遍,又走到沙盤前,端詳片刻,用木杆指着太湖西面的兩座大山道:“南面是張公山,北面是國山,張公故道就位於張公山腳下,而現在的官道則在國山腳下。”

李冰上前細看,發現敵軍位子位於張公故道中部,距離晉陵縣一百五十里左右,按照信鷹的速度,也就是一個時辰前的事情,他又問李延俊道:“天黑前能走出張公山嗎?”

李延俊點點頭,“可以走出,如果加快速度,他們晚上就能抵達義興縣。”

“他們不可能去義興縣,他們不會打草驚蛇,進入常州後,一定是晝伏夜行。”

這時,旁邊此時周擎問道:“將軍打算如何對付這支軍隊?”

李冰淡淡一笑,“敵明我暗,主動權在我們手中,既然他們想偷襲晉陵,那我一定會成全他們!”

..........

李清陽是最早投靠劉士寧的一批大將,在劉士寧掌權後,李清陽迅速得到重用,成爲劉士寧帳下四虎將之一。

李清陽年約五十餘歲,也算是劉洽帳下老將,他跟隨劉洽多年,在中原南征北戰,最後落腳長江南岸,如果劉士寧沒有野心,李清陽再過幾年就該退官養老了。

但劉士寧的野心卻又把他推到戰場第一線,之所以選中他,也是因爲李清陽擅長守城防禦,他曾在亳州守譙縣三個月,李希烈始終攻不下來,傷亡慘重,不得不飲恨退兵。

劉士寧也承諾李清陽,只要他拿下晉陵城,並守住它半年,將升爲他大將軍,獎賞白銀五萬兩,升他長子李淦爲宣州太守,次子也將升爲中郎將。

這個條件可謂名利雙收,讓李清陽怦然動心,加上他很瞭解晉陵城,城牆高大寬厚,易守難攻,城中積糧頗多,只要偷襲得手,守半年問題應該不大。

李清陽只猶豫了片刻,便一口答應了劉士寧的條件。

李清陽心裡有數,他首先必須保證偷襲得手,這是前提,只有拿下晉陵縣,他纔有防守的可能。

而且他們沒有攜帶攻城武器,只能夜晚偷襲縣城,所以一路上李清陽格外消息,避開了官道,也避開了城鎮和村莊,儘量在荒野野嶺中行軍,白天士兵們休息睡覺,夜晚行軍,倒也行軍順利,沒有被沿途的百姓發現。

第二天晚上,一萬軍隊在晉陵縣以西四十里外疾行軍,士兵們浩浩蕩蕩,一路小跑,隊伍延綿六七裡,他們打着兩浙道的旗幟,喬裝成兩浙道的士兵,夜晚也沒有人能認出他們,事實上,官道上空空蕩蕩,根本就沒有行人。

一萬軍隊在官道上疾速行軍,李清陽心中也十分激動,到目前爲止,他沒有發現任何異常,他幾乎可以確定自己能夠輕易奪取晉陵城。

“將軍,晉陵縣是上縣,夜晚會不會有守軍?”一名將領低聲問道。

“放心吧!不會有守軍。”

李清陽見好幾名將領都在望着自己,又捋須解釋道:“郭宋軍隊應該還在潤州,兩浙道的民團軍不會部署在晉陵縣這種腹地,守軍應該是在義興縣,但咱們已經避開了,晉陵縣白天是有數十名老兵守城門,但晚上一般只有一到兩名士兵,主公早就派人調查過,應該沒有錯,我們可以直接利用繩梯上城。”

衆將一起鼓掌,紛紛讚許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也!”

話音剛落,只見北面樹林內射出了一支火箭,顏色赤亮,在空中‘啪!’地炸開了,清脆響聲數裡可聞。

衆人愕然,李清陽這才發現兩邊都是樹林,是埋伏的最佳地點,他頓時大喊一聲,“不好!有埋伏。”

但已經晚了,兩邊樹林內萬箭齊發,官道上的宣州士兵措不及,紛紛中箭,上千人中箭倒地,隊伍頓時一陣大亂。

緊接着第二輪萬支箭射出,很多士兵的盾牌被行李和乾糧袋壓住,一時取不下來,嚇得他們紛紛臥倒,但還是有上千人被射倒。

李清陽的戰馬被十幾支箭射中,轟然倒下,親兵們連忙扶起李清陽,狼狽不堪向後面逃去。

“嗚——”

號角聲吹響,一萬晉軍從樹林兩邊殺出,儼如奔騰的大潮,氣勢兇猛地殺進了敵軍隊伍中,將敵軍攔腰截斷,宣州軍士兵驚惶失措,四散奔逃。

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鶴蚌相爭第五百八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失有得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八百四十章 千里追蹤(上)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六百七十九章 智取武關(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八十七章 機會未失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瓜州首戰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玉璽初現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一百章 草原夜獵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六百七十九章 智取武關(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二百二十五章 夜截航船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一百一十八章 酒鋪底蘊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七百一十三章 薛勳歸來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六百九十八章 將軍本色第八百二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接受條件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開發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三百三十二章 張雷煩惱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八百九十章 活字租賃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圍之戰(下)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八十章 郭家奇兵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三百四十章 張家有妾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兵圍洛陽(上)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終獲突破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九百五十一章 奇襲劍閣(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一千零四十章 抽絲剝繭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四百三十九章 機緣湊巧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七百四十七章 淮北無魚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
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鶴蚌相爭第五百八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失有得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八百四十章 千里追蹤(上)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六百七十九章 智取武關(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八十七章 機會未失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瓜州首戰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玉璽初現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一百章 草原夜獵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六百七十九章 智取武關(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二百二十五章 夜截航船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一百一十八章 酒鋪底蘊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七百一十三章 薛勳歸來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六百九十八章 將軍本色第八百二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接受條件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開發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三百三十二章 張雷煩惱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八百九十章 活字租賃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圍之戰(下)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八十章 郭家奇兵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三百四十章 張家有妾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兵圍洛陽(上)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終獲突破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九百五十一章 奇襲劍閣(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一千零四十章 抽絲剝繭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四百三十九章 機緣湊巧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七百四十七章 淮北無魚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