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

郭宋雖然沒有降武志遠的軍職,但削弱了他的兵權,他令武志遠率五千軍隊守邢州,又令甘辛率五千軍隊守趙州,他自己則率領三萬五千大軍向井陘進發。

與此同時,姚錦也率領三萬軍隊穿過邢州,向冀州進發。

冀州的戰事打得十分慘烈,朱滔率領五萬大軍輪番攻打信都城,但信都城的軍民卻不願意信都落入朱滔手中,他們在將軍霍蔚然的率領下奮起抵抗。

原本士氣低迷的士兵變得鬥志激昂,全城軍民都參與了守城,甚至連商人也捐錢捐物,數十萬百姓和數萬將士同仇敵愾,使信都城幾乎被攻下了,但又被軍民奪回來,將敵軍趕出城池,儘管雙方皆傷亡慘重,但信都城依舊巍然屹立,幽州軍始終攻不下它。

這時,姚錦率領三萬大軍進入冀州的消息傳來,朱滔擔心被晉軍所趁,他只得率軍後撤二十里,重新整頓大軍。

姚錦也在距離信都城二十里外停住,開始紮營安寨。

晉軍的到來使信都城得以喘息,北城門附近一片狼藉,靠近城門的店鋪和民房都被燒燬,望眼看去都是殘垣斷壁,敵軍的屍體堆滿了城門兩側,城內軍民的屍體都被家人領走,很多人家門前掛出了白幡,隱隱可以聽見家裡的慟哭聲。

這些天李武俊的身影又消失了,他安排唯一的兒子趁夜間從南門逃走,不料遭遇了幽州軍的巡哨,他兒子被混戰中被箭矢射中要害,不幸身亡。

消息傳來,李武俊萬念皆灰,整天把自己關在王宮內,和數十名妻妾飲酒作樂,哪怕攻城戰打得再慘烈,也影響不了他的醉生夢死。

這天下午,兵曹參軍事劉昆找到了守城主將霍蔚然,霍蔚然年約四十歲,他其實是文職軍官,官任冀州兵馬使帳下司馬,而冀州兵馬使就是李武俊本人兼任。

霍家是信都豪門,平時也濟貧扶弱,逢災年也會積極賑濟災民,使霍家在百姓中威望很高,李武俊已不管信都城死活,霍蔚然挺身而出,振臂一呼,頓時一呼百應,數十萬軍民都願意聽他指揮。

“你要我投降晉軍?”霍蔚然目光平靜地望着劉昆,最近軍中有不少這種聲音,但劉昆是第一個來勸說自己的官員,也在霍蔚然的意料之中。

“司馬,不是投降,而是選擇!”

劉昆勸說道:“冀州乃膏腴之地,千萬百姓世世代代在這裡生活,這裡不應該被殘暴者統治,但從安祿山造反開始,這裡就被戰爭摧殘,被軍閥統治,原以爲李武俊推翻李寶臣父子,應該會好一點,但事實證明,他也是一丘之貉,在他的統治下,稅賦更加沉重,百姓更加困苦,卑職聽說洺州一斗鹽只要一百四十文,其他賦稅皆無,郭宋更是宣佈,讓洺州休養生息十年,這不就是百姓所盼嗎?難道司馬還要違背民心,繼續支持殘暴寡恩的李武俊?”

霍蔚然嘆息一聲道:“李武俊雖有諸多缺點,但他確實待我霍家不薄,我若投降晉軍,就等於置他於死地,我暫時還不想這樣做。”

劉昆無奈,只得對霍蔚然道:“我該說的話已經說了,司馬自己考慮吧!”

霍蔚然看了劉昆一眼,冷冷道:“劉參軍選擇投降晉軍,我理解,也不反對,但我希望你不要做危害信都的事情,如果你膽敢獻城投降,那就別怪我翻臉無情了。”

劉昆回頭看了他一眼,搖搖頭,快步走了。

霍蔚然並沒有對劉昆的話置若罔聞,實際上他也很動心,但他沒有辦法選擇,李武俊的直衛軍藉口保護他家族安全,實際上把他家族嚴密控制住了。

他若有半點異動,他的家族就會慘重屠殺,霍蔚然心中極爲無奈。

.........

在高升客棧客房內,劉昆將他今天上午和霍蔚然的談話告訴了嶽掌櫃,他苦笑一聲道:“其實也不奇怪,霍家就是在安史之亂後慢慢崛起,他們和朝廷沒有任何交集,他們不習慣和長安打交道。”

嶽掌櫃笑道:“其實也由此可見霍家的謹慎,不過民心所向,大勢所趨,不是他霍家能阻擋的,你也不用去勸他了,我們就靜等其變吧!”

“掌櫃說得對,我有點太急切了,我太渴望晉軍能進信都.......”

劉昆微微停了一下,又壓低聲音道:“我和你們也合作好幾年了,嶽掌櫃覺得,晉王殿下會知道我的存在嗎?”

嶽掌櫃微微笑道:“晉王殿下知道,尤其這次你及時通知我們鐵火雷之事,晉王殿下對你讚不絕口,誇你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相信你這麼多年的努力,一定會有回報。”

劉昆很激動,他將地上一個大皮包拖過來,對嶽掌櫃道:“這是這些年我收的兩千兩銀子,其實我一直不敢用,妻子也批評我爲錢辦事,有失道義,我決定這些銀子還是還給嶽掌櫃吧!”

嶽掌櫃笑了起來,“這是兩碼事,功勞是功勞,報酬是報酬,要是誰都不肯收報酬,我們也沒法做事了,再說很多重要情報,你分文不收就提供給我們了,說明你也並不完全是爲了錢,也是希望能給自己謀個前途,放心吧!就憑你在鐵火雷一事上的表現,你不會失望的。”

劉昆想還銀子,可心中有不甘,嶽掌櫃的話終於讓他一顆心落下,他頓時大喜,“那就要拜託嶽掌櫃再替我多多美言幾句了。”

........

井陘東段入口也有一座關隘,叫做土門關,是一條狹長的半山道,一邊是陡峭的大山,另一邊是懸崖峭壁,這條半山道長約十餘里,最窄處只有四十步,最寬處有一里,在半山道的盡頭便是一座堅固的關隘。

受地形限制,土門關和其他關隘一樣,不可能容納太多的軍隊,長駐關隘是五百人,但背後支援它的軍隊卻有一萬人。

吐門關是防範河東的最後一道關口,一旦土門關失守,河東軍隊就能直接殺入河北。

朱滔對井陘十分重視,就算晉軍的戰略重點明顯轉移到了滏口關,他還是不敢掉以輕心,依然佈下了一萬重兵把守土門關。

但朱滔也擔心洺州的晉軍會北上井陘,所以纔派大將盧金鎖率一萬軍隊佔領趙州,使趙州成爲井陘的一個天然屏障。

盧金鎖從土門關敗退後也沒有退守井陘,而是直接繞道返回了幽州。

土門關的軍營位於十幾裡外的一片高地上,這裡也是半山道的入口,之所以把軍營遠離土門關十幾裡,主要是半山道太狹窄,無法駐紮一萬軍隊。

但爲了及時支援土門關,幽州軍又在距離土門關不到一里處修建了一座小軍營,駐紮了一千餘人,這樣其實就形成了高低兩道兵力支援點。

駐守土門關的幽州軍的主將叫做李萬全,他同時也是朱滔任命的恆州兵馬使,幽州薊縣人,年約四十歲,長得極爲雄壯魁梧,從軍近二十年,在幽州軍中資格很老。

雖然冀州戰事激烈,晉軍不斷增兵洺州,頗有大戰一觸即發之勢,但井陘關這邊十分安靜,至少到目前爲止,井陘內並沒有發現晉軍的蹤影。

李萬全也比較輕鬆,還能抽出時間回鹿泉縣和小妾聚一聚。

天不亮,李萬全帶着數十名親兵返回了軍營,他昨晚去了鹿泉縣,鹿泉縣距離大營不遠,就在十幾裡外,他在那裡租了一座宅子,給自己的兩個小妾居住。

他剛回到大帳門口,一名親兵緊張地迎上來道:“將軍,土門關那邊來報,梅山烽燧昨晚點燃了。”

李萬全登時吃了一驚,梅山位於井陘內,距離土門關約三十里,山頂上修建了一座烽燧,如果有一千人以上的敵情,烽燧就會點燃。

“什麼時候送來的消息?”

“就在半個時辰前。”

李萬全後背升起一股寒意,半個時辰前天還很黑,梅山烽燧看不遠,一般到山腳下才會發現,那就意味着井陘內的敵軍距離土門關只有三十里了,而且從來不會有一千人的軍隊,至少是數千人,難道晉軍也要從土門關過來了嗎?

“將軍,要不要給王爺發消息?”親兵問道。

李完全搖搖頭,“等一等,把情況確認了再說!”

這個時候信都城那邊戰事正忙,萬一不是什麼大事情,破壞了王爺的戰略,他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五百零七章 無限妥協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五十六章 人要衣裝第九百二十四章 不甘失敗第七十二章 人情難挽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風險太大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接受條件第二百八十四章 血戰豐城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兵臨泉州(下)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五百五十三章 兵圍洛陽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五百八十四章 碎葉大戰(上)第六百五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六百八十一章 貞元新年第一千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章 江心驚雷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襲江都第七章 學武之擇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七百八十六章 圍城打援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春日生機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七百八十六章 圍城打援第二十章 甘雷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四百八十二章 連橫合縱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六百零七章 夜奪蕭關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八百九十三章 酒館交易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九十章 摧毀後勤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劫營被劫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五十六章 人要衣裝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朱泚消息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後通牒第一百六十四章 怒辭供奉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集結登州第四百三十四章 葛胡疑雲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父子交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夜襲城頭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
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五百零七章 無限妥協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五十六章 人要衣裝第九百二十四章 不甘失敗第七十二章 人情難挽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風險太大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接受條件第二百八十四章 血戰豐城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兵臨泉州(下)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五百五十三章 兵圍洛陽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五百八十四章 碎葉大戰(上)第六百五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六百八十一章 貞元新年第一千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章 江心驚雷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襲江都第七章 學武之擇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七百八十六章 圍城打援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春日生機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七百八十六章 圍城打援第二十章 甘雷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四百八十二章 連橫合縱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六百零七章 夜奪蕭關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八百九十三章 酒館交易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九十章 摧毀後勤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劫營被劫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五十六章 人要衣裝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朱泚消息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後通牒第一百六十四章 怒辭供奉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集結登州第四百三十四章 葛胡疑雲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父子交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夜襲城頭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