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

劉浩是李正已時代的老將,目前也是李納手下頭號大將,在朱泚攻打歷城縣時,他是全軍總指揮,另外兩名大將,吳孝謙和潘瑜只是他的副將,可以說,他爲守住歷城縣立下了赫赫戰功。

雖然戰後李納對他並沒有任何獎勵,但劉浩也並不在意,只是前幾天發生的一件事着實令他情緒低沉。

他率領一萬大軍輕兵簡行,只攜帶了十天的乾糧來到濟州,但後續的糧草卻遲遲不到,他只能讓士兵每天吃一頓,幾乎要引發軍隊譁變。

萬般無奈之下,他強徵東阿縣和陽谷縣四間糧鋪的糧食,以及二十三個大戶人家的糧倉和豬羊圈,得到一萬五千石糧食和數千口豬羊,解決了軍隊的燃眉之急。

劉浩自問這種做法沒有問題,總比縱兵搶掠要好得多,而且他這叫強徵糧食,並非搶奪民財,始終沒有傷亡一人,這在別的軍隊中已經是很少見的事情。

可讓劉浩沒有想到的是,這件事竟然引發李師古的勃然大怒,當着數十名將領的面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罵,罵他是蟊賊,害羣之馬,壞了他們父子的名聲。

劉浩也怒極,命令左右將李師古趕出軍營,李師古隨即帶着十幾名手下南下了。

這件事已經過去了好幾天,但劉浩的心情依舊十分低沉。

他在李師古南下後的第二天,便派人把八千石糧食送往鄆州須昌縣,目前齊王李納率一萬軍隊就在須昌縣,從東阿縣到須昌縣並不遠,也就兩百里路程,但事情已經過去好幾天,李納卻遲遲沒有傳來消息,難道不應該是李納讓兒子給自己賠禮道歉嗎?

齊軍大營就在東阿縣城外,大帳內,劉浩正憂心忡忡地負手來回踱步ꓹ 劉浩年約五十歲,長一張國字臉ꓹ 粗眉虎眼,長相十分威猛,他跟隨李正已多年ꓹ 李正已去世後,他又忠心耿耿輔佐李納ꓹ 卻沒有想到齊國越來越衰敗,最後只剩下兩州ꓹ 而且濟州也快難保了。

劉浩並不認爲李納昏庸無能ꓹ 相反,李納野心勃勃,非常勤奮,但他兩次戰略判斷重大失誤,最終葬送了齊國。

第一次是參與爭奪河北,這個不能怪李納,大家都支持青淄軍北上ꓹ 從河北混亂的局勢中分一杯羹,連朱泚都親自率大軍北上了ꓹ 爲什麼他們要坐失良機。

但事實證明ꓹ 北上的決策導致青淄軍損失八萬大軍ꓹ 成爲青淄節度府建立以來最慘重的損失ꓹ 直接損失了近一半軍隊,這無論如何是一次重大的戰略失誤ꓹ 他們低估了晉軍統一河北的決心和實力。

第二次戰略失誤是和晉軍結盟ꓹ 如果當時不和晉軍結盟ꓹ 而是和朱泚抱團取暖,結成連橫ꓹ 共同對抗晉軍東擴,那麼就不會有朱泚率數十大軍攻打齊國之事,也不會有晉軍鶴蚌相爭,漁翁得利了,他們就不會敗得這麼慘。

但現在已經沒有如果了,事已至此,他們只能想辦法保住最後的有生力量,想辦法保住齊國最後一線生機。

這時,帳外有親兵稟報道:“啓稟將軍,晉軍使者在營外求見!”

“什麼?”劉浩呆了一下。

他走出大帳問道:“是晉軍使者,我沒聽錯吧?”

“正是晉軍使者!”

劉浩當然已經知道李冰率大軍抵達盧縣的消息,他正準備和晉軍決一死戰,但晉軍使者到來是什麼意思?給自己下戰書嗎?

“請他到偏帳等候,我馬上就來!”

說完,劉浩轉身回帳去了.......

晉軍的使者叫做公孫良嗣,是李冰帳下的兵曹參軍事,今年才二十六歲,進士出身,身材中等,看起來文質彬彬。

公孫良嗣被領到偏帳,只等了片刻,帳簾一掀,身材高大的劉浩走了進來,旁邊士兵介紹,“這就是我家大將軍!”

公孫良嗣連忙起身施禮,“在下公孫良嗣,李將軍帳下出任兵曹參軍事,奉李將軍之令出使貴營!”

劉浩打量他一眼,直接坐下問道:“你多少歲了?”

“今年二十有六!”

劉浩輕蔑恥笑一聲,“才二十六歲,就能做一方諸侯的兵曹參軍事了?”

公孫良嗣脹紅了臉,正色道:“將軍不應該這樣無禮,你輕視我沒關係,但我現在是代表李將軍,將軍輕視我就是輕視晉軍,輕視李將軍。”

劉浩一怔,隨即歉然道:“是我考慮不周,向公孫參軍道歉,請坐下說話吧!”

公孫良嗣見對方給自己道歉,心中的不滿也迅速消退了,他坐了下來,他從懷中取出一封信,呈給劉浩,“這是我家將軍給劉將軍的親筆信,請將軍過目!”

劉浩接過信打開,看了兩行便苦笑道:“李將軍居然誇獎我是忠勇之將,恤民之將,忠勇之將我可以接受,但恤民之將,他不知道我剛剛搶奪了民間的糧食嗎?”

公孫良嗣躬身道:“我家將軍就是爲這件事而誇讚將軍,軍隊無糧,如果不及時解決,必然會爆發軍隊大規模失控事件,大肆搶掠百姓財物,燒殺姦淫不可避免,將軍就是爲了避免出現這種極端局勢,才用最小的代價,強徵糧鋪和大戶的糧庫,這對他們不是什麼傷筋動骨的損失,相反,這樣做卻保護了廣大百姓,所以我家將軍認爲這是體恤百姓之舉,誇讚將軍是恤民之將,毫不過份。”

劉浩沉默了,他心中竟有種莫名的感動,真正瞭解自己的人,竟然是敵人,相比李冰的虛懷若谷,李思古又是何等狹隘。

他鼻子微微發酸,強忍心中的感動繼續看信,李冰在信中說李納已經窮途末路,就算晉王肯放過,朱泚也絕不會饒李納父子,希望他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投奔晉王,給自己和子孫謀一條後路。

半晌,劉浩嘆息一聲道:“請公孫參軍替我感謝李將軍的理解和厚愛,我既然承認自己是忠勇之將,這裡面一個忠字我不敢丟掉,老主公待我不薄,現在他子孫有難,我豈能丟棄他們自圖富貴,雖然李師古對我無禮,但我卻不能不義。”

公孫良嗣又道:“將軍可能不知,朱泚目前正和晉王殿下談判,朱泚提出用濟、鄆兩州和李納父子的人頭來換回崤函,晉王殿下不同意,才命令李將軍先奪取濟州,我們三萬騎兵已至,如果將軍一定要決戰,兩個時辰後,三萬騎兵將殺至東阿縣!”

劉浩呆住了,他心亂如麻,他看了一眼公孫良嗣,忽然道:“李冰就不怕我用參軍做人質?”

公孫良嗣搖搖頭,“李納的次子李師道還在長安爲人質,將軍若殺了我,那晉王必殺李師道,將軍怎麼向李納交代?”

劉浩沒想到對方這麼厲害,一句話便把自己駁倒了,他負手在大帳內來回踱步,又擡頭望着盧縣方向,對方可是三萬精銳騎兵,自己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住,可憐主公只剩下這麼點兵力,不能再損毀了,地盤可以不要,但軍隊一定要保住。

劉浩統兵二十餘年,不可能不知道‘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的兵家至理。

但他就怕主公不理解,沉思良久,劉浩最終決定還是擔起責任。

想到這,他轉身對公孫良嗣道:“請公孫參軍轉告李將軍,我不想決戰,我馬上率軍南撤鄆州,把濟州讓給你們!”

等公孫良嗣告辭而去,劉浩當即下令,“全軍拔營,向鄆州撤離!”

.......

正如郭宋的判斷,王崇信還在洛陽談判,但朱泚爲了穩住李納的軍隊,給他們五萬石糧食,李納倒也在鄆州穩定下來。

李納有一個很大的弱點,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比較薄弱,如果事業順風順水,他會意氣風發,野心勃勃地謀發展,可一旦受到重創,他意志會迅速瓦解,進入一種自暴自棄地頹廢狀態。

其實不僅是他,大部分人都是這樣,事業遭受到連續打擊後都會變得意志消沉,畢竟這個世界上意志堅強的人只是極少數。

李納在河北大敗後曾經頹廢過,但在國相王崇信的再三勸說下,他又振作起來,重新厲兵秣馬,恢復元氣。

但這一次,剛剛恢復不久的元氣又被摧毀殆盡,妻女都落入敵軍之手,對李納的打擊可想而知,再加上王崇信去洛陽談判,沒有人再勸說李納振作。

所以李納來到須昌縣後,又再度沉迷於他最喜歡的參軍戲中,鄆州是參軍戲高度發達的地區,民間高手極多,須昌縣內就有二十幾家表演參軍戲的社館或者學習交流參軍戲的園子。

這對李納無疑是如魚得水,他根本不管軍政事務,命令兒子李師古從濟州趕回來處理軍務,他自己一家一家的戲社整天遊逛,完全沉溺其中。

李納的頹廢和自私,終於引發了一部分將領的不滿,也引發了一部分將領的窺視。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九十四章 遭遇不測第二百二十五章 夜截航船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進攻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八十六章 騎射大賽(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六百一十八章 偷襲定胡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十二章 蒼鷹猛子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突發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八百四十章 千里追蹤(上)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四百五十章 正面截擊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星夜兼程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襲瀘川第八十一章 城郊打獵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敵酋授首第五百一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五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九百四十章 秘密爭取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三百七十七章 魚龍燈會(中)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七百零七章 勇追窮寇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九百二十四章 不甘失敗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四十九章 套路太深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倦鳥歸京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九百七十八章 李泌之諫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九百九十三章 關注荊州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六百八十一章 貞元新年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毒製毒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終獲突破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無所獲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突發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襲江都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襲江都第二百一十六章 趙府壽宴(五)第四百八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九十四章 遭遇不測第二百二十五章 夜截航船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進攻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八十六章 騎射大賽(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六百一十八章 偷襲定胡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十二章 蒼鷹猛子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突發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八百四十章 千里追蹤(上)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四百五十章 正面截擊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星夜兼程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襲瀘川第八十一章 城郊打獵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敵酋授首第五百一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五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九百四十章 秘密爭取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三百七十七章 魚龍燈會(中)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七百零七章 勇追窮寇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九百二十四章 不甘失敗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四十九章 套路太深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倦鳥歸京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九百七十八章 李泌之諫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九百九十三章 關注荊州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六百八十一章 貞元新年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毒製毒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終獲突破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無所獲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突發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襲江都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襲江都第二百一十六章 趙府壽宴(五)第四百八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