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

竇儀笑了笑道:“我聽說天子認爲喬相國年事已高,眼花耳背,不適合爲相國,不知獨孤家族準備推薦誰來接替喬相國?”

“一個是禮部尚書張涉,一個是吏部侍郎杜希全,竇兄決定誰更合適?”

“張涉不錯,爲人穩重,虛心自律,而杜希全和楊炎關係過密。”

張涉雖然和獨孤家族關係密切,但他早年也受過竇家的恩惠,和竇家關係也不錯,竇儀就是用這個任命來換取他支持郭宋出任河西節度使。

獨孤立秋點點頭,“可以考慮張涉!”

.........

次日上午,政事堂投票表決是否同意郭宋出任河西節度使,李泌投了棄權票,韓滉、喬琳、張鎰投了贊成票,楊炎和崔佑甫投了反對票,最終以三比二通過,政事堂同意郭宋升任河西節度使。

當天下午,李適下達了旨意,以郭宋收復肅州有功,升任其爲河西節度使,同時兼任涼、甘、肅三州都督。

.........

郭宋並不知道自己已經升官,他剛剛接到天子和朝廷連續兩封飛鴿傳信,否決了他關於撤回北庭軍民的建議。

可以說,這個結果在郭宋的意料之中,天子李適還是缺乏魄力和擔當,把事情推給了政事堂,政事堂那幫腐儒怎麼可能答應放棄北庭。

都督府內,郭宋把兩份鴿信交給了潘遼和張謙逸,潘遼苦笑一聲道:“這還麻煩了,沙陀可汗同意了這個方案,我們卻被否定了,這會讓他們不滿!”

郭宋負手走了幾步道:“這倒沒有關係,只要朱邪勝律在我們手中,他們再不滿也沒有辦法,就告訴他們,我們皇帝反對這個方案,只能換另外一個方案。”

“不知都督要換什麼方案?”張謙逸問道。

郭宋沉思一下道:“我可以答應削減十萬只羊,他們最後只要補償二十萬只羊就行了,但這二十萬只羊不是給我,而是交給庭州,這就是削減十萬只羊的條件。”

郭宋已經猜到天子李適不會答應放棄庭州,他只得採取備用之策,那就千方百計想辦法支援庭州,讓他們堅持下去,等待時機成熟。

潘遼和張謙逸面面相覷,“直接交給庭州?恐怕對方不會答應吧!”

郭宋淡淡道:“你們今天先準備一下,明天再去談,我會有辦法讓他們答應下來。”

潘遼和張謙逸不知道都督還有什麼應對之策,只得起身告辭,郭宋又囑咐潘遼道:“朝廷要求我們及時報告談判之事,你就每天寫一份報告給他們,省得那幫官僚整天惦記我們。”

“卑職遵命!”

兩人下去準備了,郭宋對旁邊茶童道:“去通知準備馬車,我要出門!”

茶童年約七八歲,不僅負責燒茶,還負責跑腿傳話,不多時,馬車準備好了,二十名親兵騎馬護衛兩邊,郭宋走出都督府吩咐道:“去粟特大商人史家!”

他坐上馬車,馬車緩緩啓動,向城西史府駛去。

馬車很寬大,也十分舒適,裡面還有小桌子可以處理公務,這輛馬車也是戰利品,是朱邪勝律的馬車,被郭宋看中,用作自己的專用馬車了。

馬車的車簾低垂,車廂內光線有些暗淡,郭宋神情凝重,他還在想李適之事,政事堂的態度在他的意料之中,一點不奇怪,但李適卻讓他有點失望。

歷史上的李適在登基之初是充滿了雄心壯志,一心想做一番大事,實現大唐中興,但遭遇涇源之變後,他就徹底偃旗息鼓了,開始寵幸宦官,對將領和百官都充滿了懷疑,這說明他的意志薄弱,並不是一個強勢君主。

其實從這幾件事情就看出來,李適缺乏魄力,想收復河西走廊,卻又瞻前顧後,一味向文官妥協,有雄心卻又惜身,缺乏魄力和擔當,這樣的人做不成大事,爲他賣命,遲早會被他出賣。

這次事件就已經體現出了他出賣隊友的本性,自己用私信告訴他,就是不想讓政事堂參與此事,他不同意直接否決就行了,可他偏偏把自己出賣給了政事堂,讓郭宋心中失望之極,也給郭宋心中敲響了警鐘。

馬車在史府門前緩緩停下,史東來連忙迎了出來,“歡迎郭都督!”

郭宋微微笑道:“臨時有事情,不請自來,請史家主莫怪!”

“哪裡!其實都督派人來說一聲,應該是我去都督聽候吩咐。”

“求人辦事,自然要把身段放低一點。”

“都督但凡開口就是了。”

史東來不知道郭宋找自己什麼事情,心中驚疑,連忙將他請進府中。

兩人在貴客堂分賓主落座,史東來讓使女上茶,郭宋端起茶碗笑問道:“史家主準備什麼時候去京城?”

“準備再過幾天就去了,這邊的事情收拾得差不多了。”

郭宋點點頭,便把話題轉到來意上,“史家主和葛邏祿有生意往來嗎?”

“葛邏祿?”

史東來一怔,遲疑半晌道:“確實有生意上的往來,葛邏祿產的藥材很有名,羊皮也不錯。”

“回紇和吐蕃爭奪吐火羅和河中地區,葛邏祿人沒有參戰嗎?”

史東來這才明白郭宋的意思,連忙道:“葛邏祿的地盤是楚河流域一帶,就是以前西突絕的地盤,都城便是碎葉城,回紇當年是從北面殺來,葛邏祿表面上是順從回紇,但暗中卻勾結吐蕃,他們做了兩件事,一件事是在關鍵時刻拖延回紇軍糧草,使回紇始終不能速戰速決,一直和吐蕃打了十幾年才慘勝。

第二件事都督應該知道,就是扶植薛延陀搶佔金山以南,回土戰爭結束後,吐蕃退回高原,回紇也是實力大減,控制不住河中和吐火羅,加上葛邏祿進軍金山以南,回紇不得不退回金山以北,最後卻便宜了葛邏祿。

現在葛邏祿的勢力很大,南到吐火羅,西到怛羅斯城,東到金山以南,聽說葛邏祿已經和吐蕃正式結盟,準備瓜分安西和北庭。”

郭宋點點頭,他現在才明白,爲什麼吐蕃突然又對安西感興趣了,應該和葛邏祿有關係。

“是這樣,我想請史家主今晚秘告朱邪金滿,就說葛邏祿也派人來甘州了。”

史東來眼睛眯了起來,這個郭宋還真是厲害,憑空造出一個談判優勢,如果唐軍和葛邏祿聯手,沙陀就危險了。

史東來點點頭,“我可以派長子去密告朱邪金滿,但都督是不是要找幾個人假扮成葛邏祿使者?”

“這也是我要請家主幫忙的,我和葛邏祿沒有打過交道,不如家主安排幾個人扮作葛邏祿人,在城中露個面,然後我陪他們去刪丹縣。”

史東來豎起大拇指,“都督好厲害的眼光,大唐恐怕沒有第二個人看得透,我可以幫助都督。”

郭宋大喜,又有點歉意道。“另外還有第三個請求!”

現在史東來反而希望郭宋多提一些要求,他對郭宋越來越看重了,郭宋絕對是能做大事之人。

“都督儘管說,只要我能辦到,一定會盡力相助。”

“第三個請求就是關於庭州,我希望庭州軍民東撤,沙陀倒是答應了,但朝廷不答應,我沒有辦法,只能想法子支援庭州,希望你們能給庭州提供牛羊和糧食,錢款由甘州來結帳。”

史東來眼中讚賞之色更濃,“我可以試一試。”

郭宋感謝,又笑道:“我準備了幾百斤冬瓜種子,過兩天就送到了,到時煩請史東主的商隊西去時順便帶給庭州城。”

冬瓜也是解決庭州糧食不足的一個辦法,冬瓜可以種在屋前房後,產量大,然後曬成冬瓜幹做補充糧食。

這是小事,史東來一口答應了,郭宋又和他商議一下假扮葛邏祿使者的細節,這才告辭離去。

史東來送走郭宋,他心中感慨,對長子道:“這個郭宋是個有情有義之人,唐朝對安西和北庭的軍民薄情寡義,他卻始終關心庭州,相比之下,這纔是值得我們深交之人,也值得我們相助,你找十幾個夥計,穿上葛邏祿人的華服,前去都督府拜訪,然後晚上你去秘密告訴朱邪金滿,就說葛邏祿的使者到了。”

史宦有點擔心道:“葛邏祿的使者在城內,會不會被沙陀人發現破綻?”

史東來微微一笑,“你不用擔心,郭宋已經替你想好了,他會親自護送葛邏祿使者去刪丹縣,這樣沙陀人就見不到他們,揭穿不了這個局。”

“孩兒明白了!”

【今天大年三十,只有兩更哈,祝書友們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第四十四章 返回崆峒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五百一十一章 談判條件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重要突破第五百七十三章 宦官干政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五百六十二章 迫在眉睫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圍第五百八十四章 碎葉大戰(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五百八十四章 碎葉大戰(上)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布棋落子(三)第四百七十章 以暗對暗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六百四十五章 迎頭痛擊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遇困窘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六百零七章 夜奪蕭關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兩戰兩敗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八十七章 三十勇士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密任務第一千零七十章 布棋落子(一)第一千零四十章 抽絲剝繭第四百七十章 以暗對暗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月夜截擊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八百八十九章 非凡建議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兵臨泉州(上)第四十五章 真人遺言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三百三十一章 倦鳥歸京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四十四章 返回崆峒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八十章 郭家奇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元前夕(下)第十四章 誤入密洞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六百五十七章 探子落網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星夜兼程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
第四十四章 返回崆峒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五百一十一章 談判條件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重要突破第五百七十三章 宦官干政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五百六十二章 迫在眉睫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圍第五百八十四章 碎葉大戰(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五百八十四章 碎葉大戰(上)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布棋落子(三)第四百七十章 以暗對暗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六百四十五章 迎頭痛擊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遇困窘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六百零七章 夜奪蕭關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兩戰兩敗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八十七章 三十勇士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密任務第一千零七十章 布棋落子(一)第一千零四十章 抽絲剝繭第四百七十章 以暗對暗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月夜截擊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八百八十九章 非凡建議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兵臨泉州(上)第四十五章 真人遺言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三百三十一章 倦鳥歸京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四十四章 返回崆峒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八十章 郭家奇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元前夕(下)第十四章 誤入密洞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六百五十七章 探子落網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星夜兼程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