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泉州之行(上)

五天後,郭宋登上停泊在遼河口的坐船,帶着兩萬水軍和三百艘戰船,離開了遼東,向南方駛去,他在遼東留下了六萬大軍,由姚錦統領,繼續清剿遼東各個部落勢力。

船隊在海面上劈波斬浪航行,數百艘大船一眼望不見盡頭,郭宋的五千石海船排在第三位,在一樓的客艙窗前,郭宋和張雷相對而坐,他們面前的小桌上擺放了一些酒菜。

郭宋端着酒杯望着窗外洶涌的波濤,笑道:“這麼大的風浪,看來你也是習慣了。”

“這個不叫風浪,現在都是沿海而行,基本上沒有什麼風險,真正的風浪在大海深處,那個驚濤駭浪,整個船吱吱嘎嘎響,就像馬上要解體一樣,船隻傾倒了,又豎起來,所有人都泡在海水中,有一次我都被衝下海了,僥倖還有點功夫,抓住一根繩子,被船員又拉回來。那次就是去林邑國的途中,現在想想還後怕。”

“但你還是要出海?”郭宋笑道。

張雷搖搖頭,“我所見所聞,真的有太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我總想去看看,尋找答案,有的東西憋在心中一輩子,卻找不到答案,難熬啊!”

“師兄有什麼秘密憋了一輩子?”

郭宋笑問道:“是不是外面還有幾個兒子?”

張雷苦笑一聲,“如果真有兒子,你師姐倒也能接受了,我的秘密,其實和你有關。”

“和我有關?”

郭宋驚訝了,他注視着張雷問道:“你還有什麼事瞞着我?”

“我答應過師父的,我真不能說。”

“師父讓你發誓了?”

“發誓倒沒有,只是師父讓我將來無論如何也不能說出來。”

郭宋凝視着酒杯淡淡道:“很多事情師父也想不到,比如他想不到有一天我會成爲天下之主,他也想不到自己會肉身不朽,得道昇天,所以只要不是你發過毒誓,那麼有些秘密師父也不會讓你守一輩子。”

“你說得有道理,其實我也想說啊!這根刺在我心中憋了幾十年,眼看你要登基了,我再不說出來,可能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郭宋給旁邊的趙漣兒和趙漪兒使個眼色,姐妹二人退了下去,關上了艙門,郭宋這才道:“船艙裡就有你我二人,外面就是茫茫大海,你說吧!你的秘密不會有第三人知道。”

張雷沉思片刻道:“你還記得你是怎麼上山的嗎?”

郭宋點點頭,“崆峒山下的接引院選道士,我沒選上,被師父看中了。”

張雷笑道:“在你之前是楊雨,比你早入門十年,其實在雷靈子叛師後,師父就已經決定關門不收徒了,怎麼會突然下山把你找來?你不覺得奇怪嗎?”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張雷不說,郭宋還真沒有想到這一點,如果師父有心收徒,應該有不少徒弟纔對,怎麼十年來就只有自己一個人?而且那麼容易,會背一篇《道德經》,就把自己帶上山了,成爲關門弟子,這確實有點不太合情理。

“是有點奇怪,你不提我還真沒有想到。”

張雷嘆口氣又道:“其實師父不是在接引院第一次見到你,師父是在崆峒山內發現暈倒的你,然後把你送回接引院,他放不下你,才最終決定去接應院把你接上山,這麼說吧!其實是我把你揹回接應院的,你當時渾渾噩噩,嘴裡說着胡話,什麼‘薇薇,給爸爸倒杯水來!’我聽得很驚訝啊!然後師父給接引院留了三貫錢,他們才把救回來,回到清虛觀後,師父就像丟了魂一樣,整天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有一天他召集我們,說他要下山去收一個徒弟,我猜到就是你了。”

郭宋從不知道居然還有這個秘密,他沉默良久問道:“師父在哪裡發現我的?”

張雷咬一下嘴脣,吞吞吐吐道:“你還記得靈寂洞嗎?”

郭宋就像被雷擊一樣,渾身一震,不可思議地望着張雷,“你是說,師父在靈寂洞找到我的?”

張雷連忙搖頭,“我不知道,我是猜的,我是在翠屏峰下看到你的,師父找我去幫忙,但師父告訴我,他是在一個山洞裡發現你的,直到前些年我纔想起來,靈寂洞不就在翠屏峰內嗎?師父說的山洞會不會就是靈寂洞,要不然師父就不會那麼失魂落魄了很多天。”

郭宋也完全懵了,難道他的靈魂轉世,竟然和靈寂洞有關?

自己前身又怎麼去了靈寂洞?難道是他掉進彈箏峽河谷中,被水流吸進了靈寂洞?

一堆疑惑讓郭宋找不到答案。

但張雷說的前半部分應該是真的,師父在接引院收自己之前,肯定已經和自己有過交集了,只是自己處於一種渾噩狀態,根本就不知道。

這時,郭宋對靈寂洞忽然產生了強烈的興趣,自己的轉世之謎,師父得道之謎,答案都隱藏在那個洞穴裡,可惜靈寂洞已經坍塌了。

“還有什麼?”郭宋又問道。

張雷搖搖頭,“就這件事,師父再三叮囑我,不准我說出來,但你說得對,我並沒有發誓,我說出來也不影響什麼,關鍵是靈寂洞是我猜的,我沒有證據。

郭宋默默點頭,這不是什麼大事情,師父再三不準師兄說出來,那一定和靈寂洞有關,師兄的猜測極可能是正確的。

這個時候,郭宋心中忽然涌起一個強烈的想法,他要去靈寂洞再看一看,或許他還能尋找到自己轉世的蹤跡。

...........

長安政事堂,潘遼緊急召集五相議事。

“各位,我剛剛接到陳文熙從幽州發來的鷹信,他在遼東見到了晉王殿下,懇請他回京城登基,也把我們的聯名信交給殿下。”

“那晉王殿下是什麼態度?”張謙逸急問道。

潘遼苦笑一聲道:“晉王殿下認爲應該耐心等天子長大,如果天子神智恢復正常,就把權力交給天子,如果天子神智還是沒變化,那可以考慮天子的皇子,他願繼續做攝政王,輔佐天子的皇子長大。”

衆相面面相覷,要等天子長大,那還搞什麼官員投票?

杜佑笑道:“晉王殿下這是找不到謙虛的理由了嗎?國之社稷爲重,豈能由白癡小兒爲天下君主,各位,我們再迎第二次吧!”

衆人都笑了起來,晉王殿下確實是在找藉口,很明顯。

潘遼又道:“鷹信上說,晉王殿下去泉州視察,然後再去江南,我們要去江南迎接,我建議這次由相國領銜,前往江南迎接殿下。”

衆人沉默了,由誰去迎接呢?這可是擁立首功,會落在誰的頭上?

張謙逸道:“潘相國,你是右相,是百官之首,你代表大家去江南吧!這件事非你莫屬。”

潘遼也不推遲,對衆人道:“我也是這樣考慮的,我是右相,勸說晉王殿下登基是我當仁不讓的責任,我明天一早就出發去潤州!”

.......

天剛亮,還沒有到吃早飯之時,薛濤稍稍收拾一下便急急趕往前殿,前殿一對新羅姐妹要向她問禮。

這對新羅姐妹自然就是郭宋在新羅收的一對公主,金順姬和金春姬,她們是十天前抵達長安,進了大明宮,由於郭宋事先給妻子寫了信,所以她們的到來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

薛濤也理解丈夫的意圖,他並不是喜歡這對姐妹,而是吞併新羅的需要,是一種政治手段,按照丈夫的吩咐,她們二人都將爲九嬪之一,一個是修儀,一個是修容,這也符合她們的地位。

目前後宮只有皇后是明確的,肯定是薛濤,其他都只是郭宋私下的安排,獨孤幽蘭爲淑妃,這是對獨孤家族乃至關隴貴族的尊重,張敏秋爲昭儀、劉採春爲昭容,兩人都是九嬪,這和她們自身家族背景有關係,能夠成爲貴妃、淑妃、德妃、賢妃之一,那必須有強大的家族來支撐,目前只有獨孤幽蘭有這個資格。

薛濤暫時讓姐妹二人住在一座大院內,十幾名新羅的宮女也跟隨在她們身邊,而和她們一起過來的母親已經在感業寺出家爲尼,她篤信佛教,要不是郭宋要求她一定去長安,她就在新羅出家了。

好在這對新羅姐妹漢語非常流利,也沒有什麼奇怪的風俗,大家都還能接受她們。

但讓薛濤有點頭大的是,這對姐妹很注重儀式,每天清晨都要來向薛濤問安,這是新羅王宮的規矩,讓薛濤很不習慣,她今天要給她們說清楚。

另外,她們還有一件事讓薛濤有點不太高興。

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來人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蕭關滅蝗第二百二十章 面臨選擇第七百六十三章 江南求援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爭來臨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亂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五百八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秋後算帳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朱泚消息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八百五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大漏洞第四百五十二章 韓滉罷相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六百五十三章 東遷太原(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二百五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七百七十二章 高原爭鋒(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達龜茲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六百六十五章 關內收尾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五百零八章 主戰出兵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後元兇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圍之戰(下)第八百九十章 活字租賃第八百八十九章 非凡建議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城門事件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寶石猜想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關內收尾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神病逝第七百一十三章 薛勳歸來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四百五十五章 追擊輜重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節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七百八十七章 輕騎夜襲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九百七十一章 發現秘密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九十三章 李氏皇商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二百八十二章 淺灘伏擊第三百三十二章 張雷煩惱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洛陽異動第三百九十一章 力阻談判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進攻第七百三十三章 徹底清算第八百九十九章 假戲成真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
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來人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蕭關滅蝗第二百二十章 面臨選擇第七百六十三章 江南求援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爭來臨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亂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五百八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秋後算帳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朱泚消息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八百五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大漏洞第四百五十二章 韓滉罷相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六百五十三章 東遷太原(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二百五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七百七十二章 高原爭鋒(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達龜茲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六百六十五章 關內收尾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五百零八章 主戰出兵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後元兇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圍之戰(下)第八百九十章 活字租賃第八百八十九章 非凡建議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城門事件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寶石猜想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關內收尾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神病逝第七百一十三章 薛勳歸來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四百五十五章 追擊輜重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節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七百八十七章 輕騎夜襲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九百七十一章 發現秘密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九十三章 李氏皇商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二百八十二章 淺灘伏擊第三百三十二章 張雷煩惱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洛陽異動第三百九十一章 力阻談判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進攻第七百三十三章 徹底清算第八百九十九章 假戲成真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