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

從管家近乎諂笑的表情,蔣莘便知道今天應該會有收穫,蔣莘在貴客堂內才喝了半盞茶便見賀銓拖着一口大箱子進來了,蔣莘一眼便認出,那口箱子正是自己給他送五百兩黃金的裝箱,他這是什麼意思?

蔣莘起身抱拳笑道:“又來打擾賀將軍了!”

賀銓進門便道:“蔣五爺,我考慮了很久,這五百兩我不能收!”

“這是爲何?”蔣莘故作不解地笑道。

賀銓嘆了口氣,“我賀銓雖名聲不佳,但我也知分寸,有些錢我可以收,有些錢我卻不能拿,這是晉王殿下的黃金,我怎麼能收?”

蔣莘笑道:“這黃金確實是晉王殿下給我們,讓我們找一個最有價值的人投資,我反覆考慮,除了賀將軍,沒有其他人能擔起這個價值。”

“多謝蔣五爺高看,但爲晉王殿下做事,是我心甘情願,絕不是爲了錢。”

賀銓心如明鏡,他若拿了這個錢,肯定會被晉王看低,別的東西就別想再要了。

蔣莘知道賀銓的價值,不在乎這幾百兩黃金,他微微笑道:“如果賀將軍覺得受之有愧,那這五百兩黃金將來可以用來辦學修橋,這些都可以,我是不可能再收回去,至於晉王殿下那邊,賀將軍一點不用擔心,晉王殿下很看重賀將軍。”

說完,他從懷中取出一封信放在桌上,“這是晉王殿下給賀將軍的親筆信,請將軍過目!”

賀銓聽說是晉王給自己親筆信,他連忙坐下,從桌上拾起信細看,信皮上寫着:‘大唐攝政王監國郭宋致壯武將軍賀公’。

賀銓忽然鼻子有點發酸,壯武將軍是他十幾年前的官階,早就消失多年了,沒想到晉王還記得。

他打開信細看,晉王在信中褒獎他當年抗擊田承嗣和李希烈的功績,尤其提到了滏口關之戰,那是賀銓作爲上黨留守主將,率領五千軍隊和田承嗣的兩萬大軍激戰,田承嗣最終沒有拿下滏口關,失去了最好一次進入河東的機會。

這些功績早已被世人遺忘了,沒想到晉王殿下居然還記得這麼清楚,賀銓只覺鼻子一陣陣發酸,眼角有點溼潤了。

晉王隨即話鋒一轉,提到了國家強盛,百姓安居樂業,必須要消滅藩鎮割據,這是每一個大唐將領義不容辭的責任,希望自己能夠積極爲朝廷立下功績,不要晚節失守,使自己盛年時立下的功績付之東流。

在信的最後,晉王承諾將來封自己爲左武衛大將軍,巴陵縣公,爵澤三世。

賀銓的心中如像拋下一塊巨石,內心掀起了驚濤駭浪,他坐不住了,在房間裡來回踱步,強按住內心的激動,讓自己理智思考這個承諾。

他很快便明白了晉王承諾的深意,左武衛大將軍實際上是個虛職,對自己是一個養老官,每月可以領一份養俸祿,其他實職和實際權力都沒有,這應該是真實的,如果承諾封自己車騎將軍,嶽州都督之類,這種實職承諾纔不可靠,很可能只是爲了穩住自己,而虛職就無所謂了,沒有必要騙自己。

ωωω☢ тt kan☢ ¢ ○

但賀銓更看重的是爵位,這纔是他能留給子孫的東西,爵澤三世的意思就是說,他自己、兒子、孫子都是縣公,但到曾孫如果沒有立功,則降一級爲縣侯、曾曾孫再降一級爲縣伯,一代代推下去,最後會保留男爵。

看來晉王對自己下血本了,他深深吸一口氣問道:“那晉王殿下需要我做什麼?”

...........

江陵是一座大縣,居民很多都是造船工匠,能造數千石的戰船,它的舊城在長江北岸,但自從朱泚攻佔襄陽後,南唐朝廷爲了不讓朱泚得到船匠,便又重新在長江南岸修建了一座新江陵城,把舊城的百姓都遷了過去,舊城改名爲北江縣,也就是北江陵的意思。

夜幕已經降臨,兩百艘大海船早在幾天前便抵達長江北岸,之前一直停泊在夏水中,此時藉助夜色的掩護從夏水駛入了長江,船影曈曈,浩浩蕩蕩向江陵城的西面駛去。

晉軍在荊襄已投下八萬人,車騎將軍劉光輝率領三萬軍隊繼續鎮守南陽和襄陽一線,而郭宋親率五萬大軍準備趁夜間發動突襲江陵的戰役。

郭宋站在一艘大船船頭,凝視着波光粼粼江面,他對劉闢沒有放在心上,他此時更關注馬燧的動向。

江面上很安靜,看不見民船和巡哨的軍船,這裡距離劉闢的水軍大營有四十里,巡哨船到不了這麼遠,它們只在江陵城東西各十里的江面上巡邏。

半個時辰後,五萬大軍在距離江陵城以西約三十里外的長江南岸登陸了,五萬大軍中,有三千重甲步兵,他們將是城內巷戰的主力。

按照郭宋的部署,張雲率領一萬五千軍隊迅速向南而去,他的任務是攔截向南逃竄的敵軍,郭宋今晚要將劉闢軍權全殲在江陵縣,不會再給他南撤的機會。

與此同時,裴信則率兩萬五千軍隊殺向江陵城,郭宋率領一萬軍隊壓陣。

一更時分,裴信率領大軍兵臨江陵城下,雖然劉闢並沒有意識到敵軍將大舉進攻,但他畢竟有兩萬五千大軍駐紮在城內,所以城頭上防範還是十分嚴密,四面城牆上燈火通明,一隊隊士兵在城頭上巡邏,劉闢在夜間向城頭上部署了五千巡邏士兵。

江陵城是新建城池,城牆高大堅固,易守難攻,護城河寬達十丈,靠城門處一大半是橋樑,另一小半則是吊橋,護城河與長江直通,北城處還修建了一座水門,從長江可以乘船直接進入城內。

十幾名黑影藉助夜色的掩護,已悄悄靠近了護城河,他們擡着幾個木箱子,最大的木箱中放置着一顆一百五十斤重的大型鐵火雷,這種鐵火雷足以將城門炸得粉碎,另外還有幾顆用來炸吊橋的掛雷。

斥候已經事先踩過點,四座城門中,南北是甕城,而東西則是普通城門,所以這次進攻選的就是西城門。

另外,斥候連吊橋的細節也查清楚了,大部分吊橋都是用鐵楔子一邊一個深深插入木頭內,露出一頭是環,城頭兩根鐵鏈就直接扣在環上,這種連接方式比較簡單、堅固,壞了也容易更換,所以絕大部分城池的吊橋都是用這鐵楔子連接,江陵城也不例外。

火器營也針對這種鐵楔子結構發明了一種掛雷,將鐵火雷掛在鐵楔子上,可以鐵楔子周圍的木頭炸得粉碎,鐵楔子自然就被拉拽着脫落而出。

十幾名士兵無聲無息潛入水中,他們貼着橋向對岸游去,橋樑反而成了士兵們泅水的掩護,十幾名士兵立刻兵分兩路,一路上岸奔城門,另外兩名士兵順着吊橋邊緣攀爬,很快便爬到吊橋頂部,他們將兩個鐵火雷掛在鐵楔子上。

這時,另一隊士兵也已將大型鐵火雷支架在城門上,兩隊人同時點點頭,一起點燃了火繩,‘噗通!噗通!’士兵們跳下護城河,奮力向對岸游去。

他們落水的聲音驚動了城頭上的士兵,幾名士兵探頭喝問道:“下面是什麼人?”

他們忽然看見了吊橋上的火星,看見了爬上對岸的黑影,頓時大喊起來,“城下有情況!”

立刻有數十名士兵向城頭處奔來,這時,泅水上岸的十幾名士兵撲倒在地上,緊緊抱着頭,捂緊了耳朵。

“轟!轟!”

吊橋上的掛雷火繩短,率先爆炸了,兩個角的木頭被炸得粉碎,兩根鐵鏈脫出,像蛇一樣飛上天空,巨大而沉重的吊橋轟然落下。

就在這時,城門處一道紅光迸射,緊接着響起了驚天動地的爆炸,“轟隆!”城牆在劇烈晃動,大地在顫抖,巨大的爆炸聲,長江北岸清晰可聞,瞬間濃煙瀰漫,碎屑和碎磚石如下冰雹般撲簌簌落下。

濃煙稍稍消淡,城門已經不見了,只剩下兩塊殘骸還在掛在頂部,城門兩邊磚石垮塌了不少,但城牆還是很堅固,沒有坍塌,只是裡裡外外都看不見一個士兵。

爆炸就是信號,一里外的裴信揮舞長槍大喊一聲,“殺啊!”

他縱馬疾奔,兩萬五千精銳士兵跟隨着他,向江陵城洶涌殺去。

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九百零九章 緊急應對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計劃提前第三百八十章 清虛求願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二百二十三章 寶丰酒樓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秋後算帳第三百四十一章 抵達成都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後通牒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朱滔之死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爭來臨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決定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意外來客第三百三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八百六十二章 進入幽州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小缺口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八百四十五章 士子韓愈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一千零七十章 布棋落子(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困獸之滅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四百八十三章 及時提醒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八百六十三章 盧家投名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四百七十四章 旁觀者清第八百六十章 倉惶北撤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五百八十七章 舊緣新續第七百九十三章 合理解釋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風緊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個條件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戰局不利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度發難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十二章 君子報仇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九百零一章 財富置換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七百八十七章 輕騎夜襲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六百四十五章 迎頭痛擊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
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九百零九章 緊急應對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計劃提前第三百八十章 清虛求願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二百二十三章 寶丰酒樓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秋後算帳第三百四十一章 抵達成都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後通牒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朱滔之死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爭來臨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決定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意外來客第三百三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八百六十二章 進入幽州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小缺口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八百四十五章 士子韓愈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一千零七十章 布棋落子(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困獸之滅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四百八十三章 及時提醒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八百六十三章 盧家投名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四百七十四章 旁觀者清第八百六十章 倉惶北撤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五百八十七章 舊緣新續第七百九十三章 合理解釋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風緊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個條件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戰局不利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度發難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十二章 君子報仇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九百零一章 財富置換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七百八十七章 輕騎夜襲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六百四十五章 迎頭痛擊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