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

有士兵把馬文才押了上來,郭宋看了他一眼道:“你能夠勸說馬文萃留下戰俘也算是你立功贖罪,戰爭結束後,你帶着馬氏本房的族人前往北庭高昌縣安居吧!”

“多謝使君寬宏大量!”

郭宋不想和馬家的人多囉嗦,揮揮手讓士兵把他帶下去了,不多時,一名被俘的唐軍郎將被帶了上來,他便是郭氏家族的郭絳,當年也和郭宋在比武場較量過。

他滿臉羞愧,單膝跪下行禮道:“感謝使君救命之恩!”

郭宋對靈州郭家的心態也平和了,他本來就和郭家沒有什麼關係,又何必把郭家得失看得那麼重,以一顆平常心對待就是了。

郭宋笑道:“郭將軍請起!”

郭絳站起身,郭宋又問道:“除了被俘士兵,朔方軍都全軍覆沒了嗎?”

郭絳連忙搖頭,“當然沒有,很多士兵都逃上了山,估計過兩天就回來了,這次朔方大概陣亡了一半左右。”

“一半也不少啊!”

郭宋搖搖頭,又對郭絳道:“我讓一支軍隊跟隨你,前去招攬躲上山的將士吧!”

“卑職遵令!”

郭宋隨即令中郎將許大鵬率五千士兵留下,照顧唐軍戰俘並去招攬逃跑將士。

他自己率兩萬五千人疾速北上。

當天夜裡兩更時分,三萬唐軍抵達了安靜縣十里外,士兵們坐在田野裡休息,不多時,一隊斥候趕了回來。

爲首旅帥單膝跪下行禮道:“啓稟使君,敵軍情況已經摸清。”

“講!”

“党項軍都在安靜縣城內,大概有七八千人,不過很多士兵都有傷。”

郭宋沉思片刻,對親兵道:“去把趙縣令請來!”

不多時,親兵將一名四十餘歲的中年官員帶進行軍帳,官員叫趙飛鴻,是安靜縣縣令,被郭宋派士兵從靈武縣請來。

趙飛鴻躬身行一禮,“參見使君!”

郭宋微微笑道:“縣令請坐!”

趙飛鴻在小胡凳坐下,郭宋問他道:“現在安靜縣內還有多少百姓?

趙飛鴻搖搖頭,“就是一座空城,百姓都逃去了靈武縣。”

“房舍是什麼結構?”郭宋又問道。

“房舍....”

趙飛鴻想了想道:“安靜縣的黃河對岸便是大片森林,木材資源豐富,縣裡的中等人家主要以木房居多,但底層百姓還是以茅草泥坯房爲主。”

“好像和靈武縣不太一樣。”

趙飛鴻笑了起來,“使君有所不知,靈武縣是因爲被薛延人攻破過,所以全部改造石砌房,在此之前,靈武縣也是木房子居多,和安靜縣一樣的,鳴沙縣木材少,石房偏多。”

“我明白了,多謝趙縣令!”

.........

三更時分,兩萬唐軍將安靜縣團團包圍,一百部旋風火炮將一顆顆燃燒球發射進城內,唐軍士兵則萬箭齊發,在火藥箭射進城內,一顆顆烈焰翻滾的火油球在城內各處燃燒,火藥箭更是使城內出現了無數的火點,城內開始迅猛燃燒起來。

僅僅一刻鐘時間,整個縣城便成爲一片火海。

唐軍隨即改變策略,利用旋風炮將一隻只裝滿火油的陶罐投射上城牆,城頭上也迅速燃燒,徹底淪陷在烈火之中。

安靜縣很小,周長也十里左右,當縣城被烈火吞沒時,根本就無處可逃。

城內濃煙滾滾,烈焰滔天,士兵們豕突狼奔,恐懼得大喊大叫,不斷有人被坍塌的房屋砸中,埋葬在火海之中,整個城池就像淪陷進了地獄,無數士兵本能地向城門逃去,安靜縣只有一座南城門,這是唯一的求生之路,但這條路也被死神堵住了。

五千唐軍士兵手執軍弩封鎖了城門,箭如飛蝗,密集地射向城門,一批批企圖逃出來的党項軍士兵紛紛中箭倒地,屍體很快便堆積起來,火勢越燒越大,城門也燒起來了,漸漸的,再沒有敵軍士兵逃出來........

烈火一直燒到次日中午才終於熄滅,安靜縣城被燒成一片白地,七千餘黨項士兵全部喪身火海,包括在攻城時陣亡的兩千餘人以及被唐軍伏擊殲滅的一萬敵軍,至此,兩萬党項軍全軍覆滅,幾乎沒有一個活口。

郭宋隨即兵分三路,分別撲向銀州、鹽州和夏州,清剿所有的党項人,按照清剿沙陀人和葛邏祿人的慣例,除了婦孺老人外,其他男子一概殺絕,不留後患。

時隔多年,郭宋再一次回到了靈武縣,和幾天前樑武率軍入城時受到的熱烈歡迎相比,郭宋進城就低調了很多,他沒有通知任何人,帶着百餘名親兵進了靈武縣。

守城門士兵是樑武的手下,當他們看見進來的唐軍將領竟然主帥時,嚇得他們紛紛單膝跪下行禮。

“參見使君!”

郭宋擺擺手笑道:“大家辛苦了,都起來吧!”

守城校尉奔下來行禮道:“請使君稍候,卑職這就去通知樑將軍!”

“不用興師動衆,你們好好收城門就行了。”

“卑職遵令!”

郭宋帶着親兵進了縣城,縣城已經平靜下來,河西唐軍在安靜縣全殲党項人的消息早已傳遍了縣城,家家戶戶都洋溢着喜慶的氣氛之中。

“使君,您看那邊!”

一名親兵指着路邊一座供奉土地神的小神龕低聲笑道:“上面的名字!”

郭宋也看見了,小神龕上土地神的牌子已經不見了,換成了自己的名字,‘張掖郡王郭宋’,數十名老人正在磕頭拜祭。

郭宋一陣汗顏,這就是傳說中的生祠嗎?

郭宋連忙低聲道:“我們趕緊走!”

趁這些老人沒有看見自己,他急忙催馬加快速度,離開了神龕。

不多時,郭宋來到了節度使府,他意外地發現節度府上面的崔寬的大旗已經不見了,換上了‘節度使郭’一面白色大旗,旁邊還插着一面河西軍的黑龍赤旗。

不用說,這肯定是樑武的手筆,這個亂拍馬屁的傢伙,郭宋搖搖頭,翻身下馬。

“歡迎使君到來!”

樑蘊道帶着十幾名官員迎了出來,他有些埋怨道:“使君怎麼不通知我們,我們也好去城外迎接。”

郭宋呵呵笑道:“我也有點累了,你們就不能讓我稍微輕鬆點嗎?”

“使君言重了,我們絕無此意!”

“開個玩笑!”

郭宋又對衆人笑道:“各位,多年未見了。”

衆人紛紛行禮,“多謝使君救命之恩!”

“都閉嘴吧!”

樑蘊道有些惱火道:“救命之恩能掛在嘴上嗎?一點誠意都沒有。”

衆人面露愧色,都不敢吭聲了,郭宋笑了笑,走進了大門。

衆人來到大堂上坐下,郭宋問道:“李長史呢?怎麼不見。”

樑蘊道嘆息一聲道:“李長史和崔寬一起去慶州,他身體比較肥胖,跑得慢,估計已經命喪敵手了。”

郭宋沉默一下,又問道:“給我說說朔方軍府的庫存情況吧!”

樑蘊道給倉曹參軍陸笑貞使了個眼色,陸笑貞起身道:“卑職是倉曹參軍陸笑貞,由我來給使君彙報、”

“陸參軍請說。”

“目前朔方軍包括豐州、靈州官府在內,共有存糧一百四十萬石,錢二十萬貫,白銀十萬兩,黃金三萬五千兩,生鐵庫存一百二十萬斤,粗銅四十萬斤,各種兵甲兩萬套,長矛三十萬根.......”

郭宋笑着擺擺手,“不用說那麼多,我現在只想知道錢糧和生鐵情況,別的暫時不需要知道,不過生鐵怎麼會有這麼多?”

“我們境內有座大鐵礦,在鹽州和夏州交界之處,生鐵和銅都是那樣所產,年產生鐵二十餘萬斤,銅七萬斤,庫存是很多年的積蓄。”

“原來如此,那人口呢?”

“人口就由我來說吧!”

樑蘊道笑道:“現在整個朔方節度府下轄六州,人口八萬三千戶,四十餘萬人,這裡面不包括党項人和羌人,主要以漢人爲主,分佈着靈州、豐州、夏州和銀州四處。”

“豐州多少人?”

“豐州有三萬戶,和靈州一樣,都是十五六萬人,這兩個州是大頭。”

郭宋點點頭,“後天一早,我打算去豐州看看。”

停一下郭宋又道:“從現在開始,我出任朔方節度使,樑蘊道出任長史,我不在朔方時,所有政務由他全權負責。”

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八百零一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四百七十四章 旁觀者清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激戰內庫(上)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大漏洞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白居不易第九百五十六章 遭遇之戰第八百九十五章 巧舌辯解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六百七十六章 西市巡訪第四百零五章 就職演說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七百八十七章 輕騎夜襲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鎖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監管漏洞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二百五十七章 寶石猜想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八百六十三章 盧家投名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巡視琉球(下)第七章 學武之擇第九百二十三章 搜尋敵酋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佳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獨孤幽蘭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春日生機第九百二十三章 搜尋敵酋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婚燕爾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一千零一章 探查病情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五百零六章 雍縣偶遇第八百一十六章 暗潮涌動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一百四十四章 意外箭信第四百六十五章 趕盡殺絕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九十七章 酒宴較技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二百五十七章 寶石猜想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喘息之機第十九章 重色輕友第四百三十九章 機緣湊巧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爺醉酒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六百五十章 深宮驚變(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
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八百零一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四百七十四章 旁觀者清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激戰內庫(上)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大漏洞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白居不易第九百五十六章 遭遇之戰第八百九十五章 巧舌辯解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六百七十六章 西市巡訪第四百零五章 就職演說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七百八十七章 輕騎夜襲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鎖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監管漏洞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二百五十七章 寶石猜想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八百六十三章 盧家投名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巡視琉球(下)第七章 學武之擇第九百二十三章 搜尋敵酋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佳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獨孤幽蘭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春日生機第九百二十三章 搜尋敵酋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婚燕爾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一千零一章 探查病情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五百零六章 雍縣偶遇第八百一十六章 暗潮涌動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一百四十四章 意外箭信第四百六十五章 趕盡殺絕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九十七章 酒宴較技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二百五十七章 寶石猜想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喘息之機第十九章 重色輕友第四百三十九章 機緣湊巧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爺醉酒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六百五十章 深宮驚變(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