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

大盈庫不屬於皇宮內部管轄,屬於軍管,朱進卿指定了一名文職官員,掌管大盈庫,金庫內的物品都屬於他父皇,朱進卿看守得格外嚴格。

管庫的文職官員姓嚴,晉軍已經接手大盈庫,但依舊讓他繼續管庫。

嚴參軍聽說晉王殿下過來,嚇得他連忙過來參見。

郭宋見他年約四十歲,長得比較瘦弱斯文,便問道:“嚴參軍一直管庫房嗎?”

嚴參軍苦笑一聲道:“卑職原是左藏庫主簿,朱泚遷都時,朱進卿說這裡缺人管庫,便來左藏庫找人,其他人都不在,正好只有卑職一人在官房內,他就把卑職抓到這裡來管大盈庫了。”

“很不幸啊!”

嚴參軍猶豫一下道:“其實是很幸運。”

“爲何?”郭宋不解地問道。

“卑職是長安人,家在長安,實在不想去洛陽,其他左藏庫的同僚都被迫去洛陽了,只有卑職一人僥倖留下來。”

“原來如此!”

郭宋點點頭,“我看看庫房吧!”

“殿下請!”

嚴參軍連忙帶郭宋走進了庫房,庫房由前後兩座大殿組成,裡面又隔成十幾格,每一格都顯得十分巨大,整齊碼放着各種大件器皿。

“十天前,朱泚要求把所有銅器都運去洛陽,銅器已經送走了,我這裡就送走了四千多件,還有皇宮和各寺院的銅器,聽說連洗腳的銅盆都不放過,一共有一萬多件,我這裡光一座銅佛就重五千斤,可惜殿下來晚一步。”

郭宋微微笑道:“那些銅器還在商洛,我能截住它們,不久就會運回來。”

嚴參軍頓時激動道:“那太好了!”

這時,郭宋走到一座倉庫前停下,這是玉器倉庫,大部分玉器已經裝箱,只是箱蓋還沒有用木頭釘上,箱子裡擺滿了各種玉器,大大小小都有,雕刻得精美絕倫,光各類屏風就有十幾扇,更重要是它們大部分是真正的和田玉雕刻的,而不像回紇那邊的阿富汗玉和京白玉之類。

不過還有一部分應該是藍田玉和獨山玉。

郭宋走到一座一人高的白玉觀音面前,這是一顆大籽料雕刻的玉像,重達幾百斤,恐怕是歷史上最大的一塊白玉籽料了,從局面特徵看是灑金皮,玉質老熟,細膩如脂,令郭宋歎爲觀止。

“殿下,這裡一共有玉器玉佩三千六百餘件,每一件都登列在賬冊上,清清楚楚。”

“這裡不都是大件嗎?還有玉佩?”

“有玉佩!”

嚴參軍走到角落,掀開一塊佈滿灰塵的油布,下面藏匿着兩口大木箱,他取出鑰匙,打開了箱子,裡面都是一隻只錦囊,錦囊內應該就是玉佩了。

“這些是貴重之物,涇源之亂時,叛亂士兵曾經衝進來,但沒有發現玉佩,所以卑職把它們藏匿起來。”

郭宋蹲下打開幾隻錦囊,都是上等白玉,造型大都是玉璧、玉玦之類,寶光湛湛,溫潤細膩,看得出都是籽料,這也能理解,山料開採很不容易,那時都是以撿玉爲主,撿到的自然是籽玉,唐朝經營安西,大量籽玉被送到長安,況且這些都是天子的私藏之物,當然都是上好的白玉。

“都是好玉啊!”

郭宋讚歎一聲,起身笑道:“這兩箱玉我可以帶走嗎?”

嚴參軍猶豫一下道:“只要殿下給卑職籤個字,帶走無妨!”

“回頭我給你籤個字,這些玉佩我用來賞賜手下。”

嚴參軍忽然反應過來,晉王殿下現在已經是長城之主,人家客氣地問自己,自己居然還猶豫,他恨不得給自己一記耳光,簡直蠢到家了。

他連忙道:“這些物品都是殿下的戰利品,任憑殿下處置。”

郭宋點點頭笑道:“除了玉器之外,其他都登記造冊,準備移交給太原國相府,當然,東西不會搬去太原,還是放在這裡,只是它收歸官府所有,將來繼續由嚴參軍管理。”

嚴參軍聽懂了晉王的言外之意,自己正式加入晉王府文官行列了。

他心中大喜,連忙道:“卑職一定盡心竭力把東西管理好。”

郭宋走到庫門口,想了想又對嚴參軍道:“我再給你一個差事吧!太原士部司下面有一個宮城署,負責管理晉陽宮以及官署,有一個署令和一個署丞,現在我打算再增加一個署丞,專門負責管理太極宮和大明宮,就由你來出任,大盈庫是你下面的職責之一,另外,你還要負責兩宮的修繕,宮人照顧等等,定爲從六品,回頭我讓京兆尹再給你安排十幾名從事。”

郭宋之所以重用這個嚴參軍,是他發現了一個細節,兩口大箱子的鎖孔積滿了灰塵,說明此人沒有利用職權,私偷玉佩這種貴重之物,是一個認真稱職的官員。

嚴維感動得眼睛都紅了,他只是一個從九品倉庫小官,沒有人把他放在眼中,晉王殿下卻如此重用自己,使他感到了一種莫大的知遇之恩,他深深施一禮道:“微臣一定恪盡職守,絕不讓殿下失望。”

“好!你等會兒就要忙了,我答應恢復宮人每人每月一千五百錢的給養,回頭姚將軍會派人來找你,安排一批生活物資,然後你再和李善交接。”

“微臣明白了。”

郭宋又交代幾句,便離開了大明宮,直接來到京兆府官衙。

長安街頭依舊熙熙攘攘,和平時沒有任何區別,在大街上,巡邏治安的士兵已經變了,但大部分百姓都沒有意識到,只有不少人在半夜時聽到一連串的悶響,還以爲是打雷,沒有人把它放在心上。

而發生在西內苑的激戰更是沒有人知曉,以至於晉軍已經控制了全城,長安還一如往昔的平靜。

這也是郭宋想要的效果,否則他就不會派張雲前來,費盡心機地奪取城池,裡應外合不更簡單?

郭宋沒有騎馬,而是坐在一輛寬敞的馬車上前往京兆府官衙,他透過車簾望着馬車外的熱鬧,離開長安一晃有好多年了,長安依舊,但他已經不再是當年的郭宋,前世的回憶已經隨着時間流逝而漸漸破碎,很多事情他已經想不起來,或者說他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時代。

或許他所處的大唐是另一個維度的唐朝,和他書本上學到的唐朝已經不是同一個,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這個時代能做點什麼?

沉思中,馬車緩緩在官衙前停下,京兆尹杜文行率領一衆官員已經在大門口等候,杜文行見過郭宋,見他從馬車內下來,連忙上前行禮,“微臣杜文行恭迎晉王殿下!”

郭宋看了看他,有些詫異問道:“我見過杜使君嗎?很眼熟啊!”

杜文行微微笑道:“微臣曾經在朔方節度府做過幾年掌書記,微臣是京城人,後來便被調到節度府駐駐京城的進奏館,那年殿下在京城打馬球.......”

郭宋恍然大悟,指着杜文行笑道:“你是杜參軍!”

“正是微臣!”

郭宋想起來了,進奏館有幾名文官,在馬球比賽時提供後勤,很是賣力,這個杜文行就是其中之一,不過外貌好像變化很大。

“可是那時候你應該比較胖,變化很大啊!”

“微臣後來生了一場病,就瘦下去了,變化確實很大,莫說殿下,同族人都有人不認識我了。”

“沒想到杜參軍居然做了京兆尹,你不說我還真認不出了。”

“說起來慚愧,微臣給殿下介紹一下。”

杜文行將京兆府的官員一一給郭宋介紹,當然,這也是得到了郭宋的事先許可,京兆府官衙的官員都暫時不動,各履其職,杜文行這纔敢給郭宋介紹。

介紹完了官員,郭宋微微笑道:“我一直很關注京城的情況,應該說你們做得很不錯,把京兆府治理得井井有條,絲毫沒有受到朱泚遷都的影響,我一直說過,權力鬥爭是高層的事情,和各位無關,在我郭宋這裡,並沒有什麼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說法,只要地方官盡職盡職,被百姓擁戴,是個有能力有作爲的好官,我就會讓他繼續留任,繼續重用!”

郭宋的公開表態贏得了衆人一片掌聲,衆人之前的擔心盡去,紛紛簇擁着郭宋進了京兆府官衙。

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圍之戰(下)第八百九十九章 假戲成真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五百一十一章 談判條件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兵酒泉第八百三十二章 兄弟相勸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三百三十一章 倦鳥歸京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新相人選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四百七十一章 慘烈報復第十二章 君子報仇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一百六十三章 月夜偷襲第九百二十二章 元城嫁衣(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四百零六章 將軍抉擇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九百二十七章 奔襲黎陽(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漢中事件(中)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籟樂坊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四百一十五章 最後戰備第四百零六章 將軍抉擇第八百二十五章 漢中事件(中)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三百三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八百五十五章 策略失誤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市酒坊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八十章 郭家奇兵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倦鳥歸京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七十七章 橫掃出局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六百七十一章 耳畔不靜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金城兵敗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三十一章 直言不諱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二百八十八章 師兄義助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
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圍之戰(下)第八百九十九章 假戲成真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五百一十一章 談判條件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兵酒泉第八百三十二章 兄弟相勸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三百三十一章 倦鳥歸京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新相人選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四百七十一章 慘烈報復第十二章 君子報仇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一百六十三章 月夜偷襲第九百二十二章 元城嫁衣(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四百零六章 將軍抉擇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九百二十七章 奔襲黎陽(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漢中事件(中)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籟樂坊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四百一十五章 最後戰備第四百零六章 將軍抉擇第八百二十五章 漢中事件(中)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三百三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八百五十五章 策略失誤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市酒坊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八十章 郭家奇兵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倦鳥歸京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七十七章 橫掃出局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六百七十一章 耳畔不靜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金城兵敗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三十一章 直言不諱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二百八十八章 師兄義助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