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

城內很冷清,大部分人都到長安城謀生去了,這裡面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街角有一羣羣光屁股孩童在玩耍,一名老婦人見來了大羣騎馬的公人,連忙把孩子喊回去,關上了門。

他們經過一座寺院時,忽然從裡面跑出二十幾名僧人,一下子跪在他們馬匹面前,郭宋嚇了一跳,連忙勒住戰馬,他這纔看清楚,原來是一羣老尼姑,都五六十歲了,雖然穿着粗布僧衣,但保養得還不錯,皮膚白皙,看得出她們年紀都不小了。

“京兆尹答應我們的事情,怎麼遲遲沒有兌現?”爲首老尼姑不滿地質問道。

杜文行滿臉尷尬,這羣老尼姑怎麼會在晉王面前出現?他不安地偷看了一眼郭宋的臉色,

“杜使君,她們是哪裡的出家人?”郭宋問道。

“回稟殿下,她們都是感業寺的女尼。”

‘感業寺?’

郭宋忽然想起,感業寺不就是武則天出家的地方嗎?

他回頭看了一眼寺院,果然見大門牌匾上寫着‘感業’二字。

這時,爲首老尼怯生生問道:“請問這位大人可是晉王殿下?”

剛纔杜文行一句‘回稟殿下’讓她們忽然明白了什麼?

郭宋笑着點點頭,“我正是!”

大羣女尼一下子把郭宋圍住了,跪在郭宋戰馬面前,磕頭道:“懇請殿下給我們一條生路!”

杜文行附耳對郭宋小聲道:“這些女尼從前都是玄宗皇帝的妃子,玄宗皇帝駕崩後,全部送到感業寺出家,一百多人只剩下這二十幾人了。”

原來都是皇妃,難怪看起來氣質都不錯,郭宋問道:“你們都有什麼難處?”

爲首老尼泣道:“我們原本每月有皇宮給糧米,朱泚前年篡位後,就斷了糧米,我們只能變賣舊日首飾衣服度日,現在實在活不下去了,我們上個月去找杜使君,他答應替我們解決困難,但已經一個月過去,還是沒有動靜,我們半個月前就斷糧了,只能每天挨家挨戶化緣度日,受盡了白眼和辱罵。”

郭宋瞪了一眼杜文行,“爲什麼不替她們解決生存問題?”

杜文行苦笑道:“不是卑職不想解決,只要開了這個口子,長安幾萬出家人都要跑來堵門了。”

“但她們情況特殊,怎能讓她們像苦行僧一樣去乞討化緣?消息傳出去,我郭宋的顏面還要不要了?”

“卑職知錯。”

郭宋回頭對親兵道:“先給她們百兩銀子。”

親兵取出一袋銀子遞給老尼,衆尼姑激動得合掌唸經,郭宋又對她們道:“漢長安城以後都要拆除,大明宮內有一座觀音院,目前空着,你們都搬過去,以後每人每月會有三千錢的恩養,讓你們安度餘生。”

衆尼姑一起含淚合掌道:“阿彌陀佛,晉王殿下大慈大悲!”

郭宋又對杜文行道:“就按照我說的,這兩天你把她們都安頓好,不光是她們,以前皇宮妃子在外出家的,一律接回大明宮恩養。”

“卑職會盡快辦妥!”

郭宋沒有心思再繼續巡視了,他安撫衆尼姑幾句,便調轉馬頭返回長安城。

一行人出了西安門,卻意外發現未央宮牆外站在一羣人,正指着未央宮議論什麼,郭宋一眼便認出了其中又高又胖的傢伙,旁邊還有個瘦小的乾巴老頭,不是李安是誰?

郭宋呵呵一笑,回頭對親兵道:“去把他們二人叫上來。”

親兵催馬飛奔而去,不多時,張雷和李安兩人匆匆趕來,一起向郭宋行禮,兩人頗有點不好意思。

郭宋笑問道:“你們二人這是去舊城,還是已經回來了?”

“一大早老安就把我叫起來,我們已經選址結束,正準備回長安。”

郭宋笑道:“那就一起去吃午飯吧!”

兩人又和杜文行見了禮,杜文行和他們很熟,知道他們和晉王的關係不一般,他不敢怠慢,連忙回禮。

一行人進了長安城,杜文行有事,先回官衙了,三人來到西市,進了張雷投資的財神酒樓,要一間雅室坐下。

張雷給郭宋斟滿一杯酒,郭宋端起酒杯道:“今天我也看了舊長安城,我現在最頭疼的事情的裡面的十幾萬人怎麼安置,你們有沒有什麼辦法?”

李安笑道:“殿下見到我們的時候,我和張雷就在商量這件事,很多人住在漢長安城其實很不方便,長安酒樓不得不早早關門,原因就是要讓夥計趕回舊城去,晚了就會關閉城門,出不了長安城還是小事,進不了舊城,就只能在野外宿一晚了,店鋪夥計,賣藝乞討的人也是一樣,天氣熱了以後,城內百姓都是晚上出門,他們只能早早回去,從而錯失很多賺錢的機會。”

“既然如此不便,他們爲什麼還要住在哪裡?”

張雷豎起三根胡蘿蔔般粗的指頭,笑眯眯道:“兩個字,便宜!”

郭宋沒好氣道:“二和三都分不清楚,還當什麼商人,說詳細一點。”

“目前長安房租最便宜是歸義坊,一間屋每月七百文,而舊長安城的房租是每月四百文,便宜了三百文,這三百文可以買四鬥米了,最底層百姓每個月只能賺兩貫錢,每個月省下三百文,一年就是三千六百文,這在老家就是一畝上田啊!所以大家寧願辛苦一點,也要住在舊城。”

“那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郭宋問道。

“辦法也很簡單,官府造一大批廉價的租賃房,一間每月五百文,長期不變,也不趕人,雖然比舊城貴一百文,我相信大家都願意住在長安城,不會去舊城了。”

“屁話!”

郭宋瞪了一眼張雷道:“有這麼多地方修廉租房,我還去舊城造官舍做什麼?”

李安慢慢悠悠道:“殿下想發展舊城,不僅僅是打算造官舍這麼簡單吧!”

郭宋點點頭,“你說對了,我還想把太學、貢院、文廟、進奏院、官驛等等搬過去,京兆府官衙或許也會過去。”

“這不就行了,他們過去了,騰出大片土地,正好用來修建官府的廉價租賃房,如果殿下覺得不妥,還有另外一個辦法。”

“另外的辦法是什麼?”

郭宋要搬去過的機構目前都在最好的地段,郭宋可不想把這些地段用來修建廉價租賃房,修建起來也不會廉價。

李安笑道:“我說另外一個辦法其實很簡單,殿下只要廢除一條規定就行了。”

郭宋頓時有了興趣,連忙問道:“什麼規定?”

李安神秘一笑道:“其實這個建議提了很多年,一直沒有被採納,殿下想一想,其實長安真的有空地,是在哪裡?”

郭宋凝神細想,他忽然一拍腦門,自己怎麼把城牆根的空地忘了。

爲了守城安全考慮,長安城牆五十步內不允許修建民宅,這條禁令從隋朝修建大興城時就有了,唐朝延續這條禁令,長安城靠近城牆五十步內都是空地,屬於軍方使用,其實太原城、洛陽城也都是這樣,太原城把這片土地用來修建考試貢院。

自己完全可以把這片土地利用起來,修建廉價安置房。

“你是說,把城牆限宅令廢除,是這樣嗎?”

李安點點頭,“正是這條命令,但殿下要明白一點,爲什麼幾十年來大家都想利用這塊地,但就是利用不起來?”

“你說說看,怎麼才能把它們利用起來?”

李安不慌不忙道:“要利用這塊土地,必須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撤宵禁,第二撤坊禁,所以卑職再給殿下兩條輔助建議,首先是取消宵禁,可以關閉城門,但不要關閉坊門,夜晚很多店鋪就能通宵營業,擺攤賣藝也是這樣,這樣很多人就不願再住在舊長安城了。

其次是把城牆下的坊牆全部打通,修建成對通的坊門也好,索性敞開也好,這樣,整個城牆根的空地就連爲一體,修建十萬間廉租房都夠了。”

郭宋大喜,舉杯道:“你們解決了我的一個大難題,來!我敬兩位一杯。”

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七百五十八章 妥善處理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四十二章 斬盡殺絕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第八百七十七章 碎葉染痾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三百三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營州消息第三百九十三章 落第秀才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籟樂坊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李唐絕嗣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開發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金城兵敗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詩曲小會第五百一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二十三章 武道大會(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九百七十二章 圍城打援(上)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第四百五十六章 協商劃界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八十四章 一個交易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八百九十八章 聚義鋤閹第一千零四十章 抽絲剝繭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圍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兩戰兩敗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襲江都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三百九十二章 相國薦才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三百一十一章 薛父南調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一百六十七章 鎖死勝局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稽私風暴(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欺君罔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一千零四十章 抽絲剝繭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九百五十六章 遭遇之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半渡而擊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
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七百五十八章 妥善處理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四十二章 斬盡殺絕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第八百七十七章 碎葉染痾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三百三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營州消息第三百九十三章 落第秀才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籟樂坊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李唐絕嗣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開發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金城兵敗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詩曲小會第五百一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二十三章 武道大會(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九百七十二章 圍城打援(上)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第四百五十六章 協商劃界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八十四章 一個交易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八百九十八章 聚義鋤閹第一千零四十章 抽絲剝繭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圍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兩戰兩敗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襲江都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三百九十二章 相國薦才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三百一十一章 薛父南調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一百六十七章 鎖死勝局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稽私風暴(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欺君罔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一千零四十章 抽絲剝繭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九百五十六章 遭遇之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半渡而擊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