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巡視琉球(下)

北縣上空下起了毛毛細雨,郭宋在衆人的簇擁下進了縣城,不愧是新縣城,清新、乾淨,屋舍整齊劃一,基本上都是木製結構,開闢土地砍伐的木材基本上都用來造房子了。

一條東西大街,一條南北大街,組成了兩條十字大街,東西大街是商業街,但沿街的店鋪位子基本上都空着,只有稀稀疏疏十幾家店鋪,兩家酒樓,一家客棧,還有幾家雜貨鋪,其他鋪子都是收購皮毛、木綿什麼的,商業確實很冷清,估計也就兩家酒樓生意不錯。

“應該多開幾家酒樓吧!”

郭宋用馬鞭指着酒樓建議道:“這樣晚上大家都有個消遣的去處。”

縣令劉士修連忙道:“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找不到酒保和廚子,其他店鋪也一樣,好像大家都不願意做夥計,幹得累死累活,賺了錢還沒有地方花。”

“這個問題張東主會幫你們解決,回頭你和他溝通一下,他有辦法替你搞一些人過來,什麼丫鬟僕婦之類一併解決。”

劉士修大喜,下人問題困擾他太久了,包括他自己府上也沒有丫鬟,洗衣做飯都是妻子和母親自己動手。

他回頭看了一眼張雷,他認識的,去年來買了一萬多斤木綿。

縣衙在最北面,其實就是一座官衙一分爲二,左邊是縣衙,右邊是經略東府,

郭宋進了琉球經略東府大堂坐下,他對衆人笑道:“大家都坐下吧!我們都談一談,看看各位都有什麼困難。”

一衆官員都找來小椅子坐下,郭宋笑道:“我們今天就隨便聊聊,大家暢所欲言,不要有什麼顧忌,有什麼不滿也可以說,大家誰先開口?”

衆人都躊躇不語,郭宋看了一眼府丞李素道:“我在泉州巡視時,有百姓告訴我,琉球府分配的土地給得不足,不到朝廷承諾的三頃,這是怎麼回事?”

李素連忙道:“啓稟殿下,事情屬實,但不是說我們就不給土地了,我們給所有人都說清楚了,土地分批給!”

“是因爲土地數量不足嗎?”郭宋問道。

“正是!土地需要一片片開闢,然後再進行分配,我們不能有的人家已經三百畝土地了,有的人家卻寸土皆無,我們要考慮公平,所以不可能一下子全部給足,那樣辦不到,但也絕沒有說違背承諾。”

郭宋其實也知道原因,四千戶人家,每家三百畝,就需要一百二十萬畝土地,哪裡可能有這麼多土地?只不過他需要官員們親自說出來。

“說說看,還有什麼困難?需要朝廷幫助各位解決。”

“微臣先說兩句吧!”

李素舉手道:“首先第一個就是缺少通信,我們希望能在琉球府和泉州之間建立鷹信站或者鴿信站,但我們自己沒有這個能力,懇請朝廷支援。”

郭宋點點頭道:“其實不必找朝廷,水軍就能辦到,回頭我讓水軍替你們建一座鷹信站。”

“感謝殿下,微臣還斗膽再提一個要求。”

“你說!”

“我們在修路時,常常遇到巨石堵路,搬開它們不現實,很多時候都是考人力一點點鑿開,費時費力,微臣聽說有一種火器,威力極大,修建天寶渠時大量使用,能不能讓我們也有機會使用?”

郭宋沉思片刻道:“你說的是鐵火雷,那是軍隊最重要的火器,也是朝廷最高機密,只有火器營才能使用,如果你想長期放在琉球府,那肯定不現實,如果你是打算集中一段時間使用,比如半年或者一年左右,那我可以安排一隊火器營士兵暫時駐紮琉球府,如果以後還要使用,可以繼續向兵部提出申請,兵部批准後,長駐水軍的火器營可以過來幫助你們,總之一句話,鐵火雷可以用,但要按照規矩申請。”

“有殿下這句話微臣就放心了,我們當然要按照規矩來辦事,微臣會寫一份書面申請。”

郭宋點點頭,又望向縣令劉士修道:“劉縣令有什麼困難要提?”

劉士修連忙欠身道:“微臣主要提兩點,一個是把人留住的問題,剛纔張東主說,殿下準備將《京都快報》和伶班送來北縣,這是天大的好事,微臣就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學校。

移民過來的百姓九成人不識字,微臣一心想辦成年人學校,教他們識字,可是沒有先生,另外還有正常的孩童學校,也沒有先生,所以微臣希望朝廷能夠支援百餘名士子過來教書,輪流過來,呆一年就行了。”

“這個要求不過份,我會轉告朝廷,還有什麼要求?”

“第二個要求其實也和留住人有關,微臣希望北縣有一座佛寺和一座道觀,讓居民們有信仰,他們就不再那麼煩躁了。”

郭宋讚許道:“考慮得很不錯,我回去後會安排,煩請劉縣令寫一份書面的報告給我!”

..........

結束了座談會,郭宋離開北縣前往南方五十里外正在修建的第二座縣城視察。

他沒有坐船,而是騎馬南下,三百名騎兵跟隨他。

之所以沒有坐船,也是因爲郭宋想在沿途看一看農田的情況,北縣的農田基本上都是向南開闢。

他們沿着一條狹窄的官道南下,官道只有一丈五尺寬,夯得很結實,官道兩邊是一望無際的稻田,遠處還能到大型水車,從河流中提水灌溉。

“這些都是私人的稻田,沒有官田嗎?”郭宋用馬鞭指着稻田問道。

陪同他的李素解釋道:“靠近城十里範圍內,都是私人稻田,再向南有一片軍田,大約幾萬畝左右,官田暫時沒有了。”

琉球府也有這一支兩千人的軍隊駐紮,由一名中郎將統領,中郎將叫做樑泰,他也跟隨在郭宋身邊,他聽到軍田,連忙補充道:“啓稟殿下,軍田一共有八萬畝,五萬畝是稻田,三萬畝甘蔗田,都是士兵們自己種植,我們還養了上千頭豬,還有幾萬只羊和幾百頭牛。”

郭宋知道,勞動力不足,士兵們都變身爲農民和牧民,種田養羊割甘蔗,非常辛苦。

“弟兄們都辛苦了,我知道勞力不足,回頭可以從倭國僱傭幾萬名勞工過來,負責築路、伐木、建城、養殖,還有種甘蔗,減輕弟兄們的勞動。”

晉王殿下這番話讓所有人都大喜過望,勞動力缺乏是他們最大的短板,有了充足了勞動力,他們開發琉球就可以加快了,還可以提供更多的福利,引來更多的移民。

這時,郭宋忽然想起一事,又問樑泰和衆官道:“你們和島上的土著相處得如何?他們有沒有襲擊你們?”

這個問題樑泰最有發言權,他清清喉嚨,向郭宋彙報道:“回稟殿下,去年在尋址築城時,我們確實和一支土著人發生衝突,他們認爲我們要霸佔他們的出海之地,雙方發生小規模交戰,他們死了七八個人,傷了數十人,我們也傷了十幾名弟兄,但沒有死人,後來我們協助另外一支部落將這支和我們發生衝突的部落滅了。”

“居然還有不同的部落?”郭宋好奇地問道。

李素回答道:“島上土著有很多部落,主要分爲三大部分,高山番、林番和海番,和我們發生衝突的就是海番,海番以捕魚爲生,人數最少,只有四個部落,和我們攜手滅掉海番部落的是林番,他們生活在森林內,只要我們不深入森林,和他們就沒有利益衝突,至於高山番,我們沒有交集,但林番經常和高山番開戰,我們從不參與。”

“不深入森林,具體有多遠?”郭宋追問道。

“兩百里左右,我們現在開發最深才三十里,距離他們的地盤還很遙遠,林番知道我們要木綿,便大量採摘木綿和我們換布匹、鹽和糖,還有陶器等其他生活用品,張東主購買的一萬斤木綿基本上都是他們送來的。”

“現在還剩下幾個海番部落?”郭宋又問道。

衆人躊躇片刻,樑泰道:“回稟殿下,沒有了,四個海番都已經被我們和林番聯手消滅了,人口都被林番帶走了,主要是海番的偷襲讓我們防不勝防,已經發生過多起種田農民被擄走事件,還有一個女人被擄走,擄的人都被他們殺死,把人頭扔回來警告我們,令我們忍無可忍!”

郭宋沒有再追問,估計駐軍士兵也殺了不少,可能所有海番男子都被軍隊殺了。

衆人加快馬速,向南方的築城地飛馳而去.........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激戰內庫(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新政第九百七十二章 圍城打援(上)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六百七十一章 耳畔不靜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八百五十章 提前接見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一千零四十章 抽絲剝繭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稽私風暴(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四百三十九章 機緣湊巧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出征前夕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達龜茲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重要突破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四百五十六章 協商劃界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二十章 甘雷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四百七十三章 京城童謠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四百二十七章 夢醒時分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長安來使第六百三十八章 蔣幹盜書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八百七十四章 郭張聯姻第八百零七章 當紅明星第七百三十三章 徹底清算第三百八十五章 洞房花燭第三百九十九章 搜尋敵蹤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三百二十九章 碼頭懲戒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三百四十一章 抵達成都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九百六十五章 涪陵殺俘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一百九十四章 遭遇不測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七百一十三章 薛勳歸來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二百零一章 生死之戰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玉璽初現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金城兵敗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敵在先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
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激戰內庫(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新政第九百七十二章 圍城打援(上)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六百七十一章 耳畔不靜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八百五十章 提前接見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一千零四十章 抽絲剝繭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稽私風暴(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四百三十九章 機緣湊巧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出征前夕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達龜茲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重要突破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四百五十六章 協商劃界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二十章 甘雷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四百七十三章 京城童謠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四百二十七章 夢醒時分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長安來使第六百三十八章 蔣幹盜書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八百七十四章 郭張聯姻第八百零七章 當紅明星第七百三十三章 徹底清算第三百八十五章 洞房花燭第三百九十九章 搜尋敵蹤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三百二十九章 碼頭懲戒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三百四十一章 抵達成都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九百六十五章 涪陵殺俘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一百九十四章 遭遇不測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七百一十三章 薛勳歸來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二百零一章 生死之戰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玉璽初現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金城兵敗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敵在先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