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

黃昏時分,一萬軍隊渡過了青戈水,前方地形一下變得開闊起來,這是一座方圓百里的盆地,官道兩邊是大片稻田,有村落零星分佈在樹林旁,隊伍加快了行軍速度,沿着官道一路奔跑。

夜幕漸漸降臨,士兵們又飢又餓,個個疲憊不堪,幾名大將上前道:“主公,弟兄們都有點撐不住了,休息一下吧!”

“主公,從早上行軍到現在都沒有休息,大家真的頂不住了。”

劉士寧見士兵們精神萎靡不振,便點點頭,“原地休息一個時辰!”

官道兩邊都是稻田,疲憊不堪的士兵們紛紛坐下休息,很多士兵頂不住身體的睏倦,倒地便呼呼睡着了。

數百步外有一條小河,士兵們紛紛跳下稻田跑去接水,一片片稻子被踏倒。

幾名中郎將被劉士寧召集到身邊,劉士寧道:“這次晉軍對宣城動手,很明顯是要滅掉我們,宣州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是江州、饒州、洪州等地,從實力上看,我們確實不是晉軍的對手,我這段時間一直在考慮退路,我覺得劉闢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主公,劉闢雖然是個軟柿子,但去他那裡還隔着馬燧的地盤。”

“這個倒沒有關係,從吉州過去,穿過衡州就到了,衡州沒有馬燧的駐軍。”

另一名將領遲疑道:“但士兵們都是這邊人,讓他們背井離鄉,放棄家人去湘西,恐怕.......”

劉士寧臉一沉道:“等我們幹掉劉闢,再把士兵的家屬接過去,難道不可以嗎?”

衆人都不敢吭聲了,就在這時,南面的小河方向忽然傳來一片呼喊聲,將領們紛紛站起身,只見小河那邊一片混亂,但夜幕籠罩,看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

“主公,是不是有敵軍埋伏?”一名將領緊張道。

劉士寧臉色大變,急聲大喊道:“命令士兵起身!”

但來不及了,北面稻田裡忽然出現了無數騎兵,瞬間殺上了官道,正在休息的士兵措不及防,紛紛被騎兵長矛刺倒,反應過來的士兵驚恐得大喊大叫,四散奔逃。

南面稻田裡,無數士兵沒命地狂奔而來,在他們身後,黑影瞳瞳,不知多少騎兵在追殺他們。

十幾名親兵反應迅速,將目瞪口呆地劉士寧推上戰馬,簇擁着他向西奔逃,這時,劉士寧的一萬軍隊陷於全線崩潰中,士兵們本身筋疲力盡,士氣和體力都是最低的時刻,哪裡擋得住一萬騎兵的突襲,士兵們哭喊奔逃,互相推攘,互相踐踏,或者跪地苦苦求饒。

“嗚——”

晉軍號角吹響,一萬騎兵開始合攏包圍,騎兵們紛紛大喊:“投降不殺!投降不殺!”

越來越多的士兵脫去盔甲,扔掉兵器,抱頭蹲在路邊和稻田裡,戰鬥已經處於零星狀態,一支支火把點燃了,很快將官道兩邊照如白晝。

脫去盔甲扔掉兵器的士兵成羣結隊向小河方向走去,小河對岸是大片空地,戰俘們蹚水過河,集中坐在空地上,被數千騎兵看管,等待着天亮。

而另一部分騎兵則開始收攏盔甲兵器,搜尋躲藏在稻田裡的士兵。

劉士寧和幾名中郎將都有戰馬,他們騎在戰馬上奔逃,黑暗中被晉軍騎兵誤以爲是自己人而放過,使他們逃過一劫,他們一口氣逃過青戈水,才停了下來,開始收攏逃出來的敗兵。

但等到天快亮,也只收攏到三百餘人,劉士寧已經明白自己中計了,李峰的消息是準確的,有一萬騎兵,而其他人都是在欺騙自己,包括潤州的錢逸,宣城的賴文波,甚至連涇縣那個商人恐怕也是在騙自己。

劉士寧恨得咬牙切齒,等他趕到涇縣時,那個該死的商人早已經不見了蹤影,就連縣令聽說劉士寧在三十外兵敗,也嚇得掛印而逃,不知所蹤。

劉士寧只得長嘆一聲,帶着數百殘兵敗將,惶惶然向江州逃去。

.........

江州的局勢同樣會讓劉士寧崩潰,車騎將軍楊苗率領兩萬大軍在潯陽縣碼頭登陸,兩萬大軍殺向距離江邊約數裡外的潯陽縣,縣城內只有幾百士兵,刺史盧坦、江南東道節度副使張開蒲開城投降。

而此時,劉士寧的兄弟劉士朝和軍師範弘都在距離縣城十幾裡外的大營內,劉士朝得到消息,頓時嚇得驚慌失措,還是範弘果斷,當即道:“我們一萬軍隊都是新募之軍,軍紀鬆弛,作戰軟弱,和敵軍交手必敗無疑,不如立刻向饒州撤退。”

劉士朝還在猶豫,他的妻兒,兄長的妻兒以及母親都在潯陽縣,自己這一走,他們怎麼辦?

範弘急得直跺腳,“將軍再不走,敵軍就殺來了!”

他話音剛落,大營外便響起了急促的警鐘聲,有士兵稟報,“大事不好,數裡外發現了敵軍主力,正向大營殺來!”

劉士朝只得下令,“傳令全軍集結,向饒州撤退!”

就在這時,大帳外傳來兩聲慘叫,準備傳令的士兵被殺,不等劉士朝反應過來,只見一員老將手執長矛闖進了中軍大帳,正是跟隨劉洽多年的老將王延貴。

劉士朝驚恐道:“王延貴,你要幹什麼?”

“我要幹什麼?”

王延貴冷笑一聲,一步步逼近劉士朝道:“我王延貴南征北戰,替你們劉家打下了基業,最後一腳我把踢去餵馬看倉庫,還要打死我給張破席,在你們劉家眼裡,我連狗都不如,我王延貴這輩子跟錯了人,走錯了路,在最後入土之前,我要讓劉洽看看,他兒子是怎麼對我,我是怎麼回報他兒子的?”

範弘偷偷後退,剛走到帳門口,轉身要跑,卻被王延貴反手一矛刺穿了後心,範弘慘叫一聲,倒地斃命。

抓住這個機會,劉士朝一把從劍架上抽出長劍,狠狠向王延貴刺去。

王延貴後退數步,長矛一擺,‘當!’一聲脆響,長劍被擊飛,王延貴手腕一抖,長矛‘噗!’的一聲,刺穿了劉士朝的前胸,劉士朝不可置信地望着眼前的長矛,他眼前一黑,仰面倒下。

王延貴抽出長矛,大步走出帳外,厲聲大喊道:“全軍集結,開營門投降!”

..........

晉軍兵不血刃佔領了江州,大軍勢如破竹,沿着贛江一路南下,佔領了洪州,撫州、饒州,大軍繼續南下,兵指吉州和虔州。

從宣州撤退回來的李峰和張延勝,由於宣城被攻佔,以至於軍隊士兵低迷,加上士兵們大都是宣州人,不願意離開宣州,撤退途中士兵情緒激動,爲了防止兵變,李峰和張延勝無奈,只得讓士兵自己選擇去留,最後,一萬軍隊只剩下兩千人,跟隨二人撤退到了吉州。

這天下午,劉士寧率領三百餘人逃到了吉州新淦縣,吉州都是山區,幾座縣城都在贛水西岸,而東岸只有新淦縣一座縣城,其餘土地都是貧瘠的山區。

新淦縣只是一座小縣,比涇縣還要小,還要破舊,人口只有數千人,縣城百姓大多以捕魚和狩獵爲生。

聽說主公劉士寧到來,李峰和張延勝連忙出縣城迎接,劉士寧沒想到會在這裡遇到他們二人,他立刻問道:“你們手下還有多少軍隊?”

兩人面露難色,李峰不得已道:“回稟主公,都只剩下千餘人。”

劉士寧臉色立刻沉了下來,不滿道:“怎麼回事,一萬軍隊怎麼只剩下這麼一點,難道你們也遇到敵軍阻擊?”

張延勝無奈道:“主公,士兵都是宣州人,聽說宣城失守,都不願離開宣州,退到新昌縣時差點發生兵變,我們被迫讓士兵自己選擇去留,結果大部分士兵都回宣州了,只有兩千人留下來。”

“放屁!”

劉士寧氣得破口大罵,“還給他們自己選擇,你們怎麼不去選擇死?一萬軍隊只剩下兩千人,你們還有臉來見我?”

兩人戰戰兢兢不敢吭聲,罵了半天,劉士寧又累又餓又渴,便進城去休息了。

李峰和張延勝在房間裡喝酒商議,李峰道:“劉士寧在宣州慘敗、江州老巢被攻佔,大勢已去,你說他下一步會怎麼辦?”

張延勝嘆了口氣,“晉軍很快就會追來了,我估計他只能去投降馬燧!”

“兄長覺得馬燧會容他嗎?”李峰又問道。

張延勝冷笑一聲,“晉軍正發愁沒有藉口攻打馬燧,劉士寧就成了最好的藉口,馬燧豈會上當,他一定會把劉士寧交給晉軍!”

李峰壓低聲音道:“此人天性涼薄,不仁不義,與其讓馬燧把他交給晉軍,不如把這個功勞讓給我們!”

張延勝將酒一飲而盡,酒杯重重一頓,“我早有此意,事不宜遲,我們現在就動手,把他的人頭拿下!”

兩人商定了主意,命人去打聽劉士寧的情況,卻得知劉士寧酒足飯飽後已經睡了。

當天晚上,兩人率軍包圍了劉士寧的營地,軍隊殺了進去,劉士寧的三百多殘軍都在睡夢中,猝不及防,被李峰和張延勝的軍隊斬盡殺絕,劉士寧尚未酒醒,從房間裡出來,被李峰迎面一刀砍翻,再一刀砍下了人頭。

三天後,楊苗親率大軍到來,李峰和張延勝出城投降,並獻上了劉士寧的人頭。

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二百二十七章 丫鬟春桃第七百零七章 勇追窮寇第九百六十二章 提前出發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四百零四章 抵達甘州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三章 修仙之術第三百九十九章 搜尋敵蹤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蕭關滅蝗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遊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一百零七章 甘雨出事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段毒辣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八百七十四章 郭張聯姻第一千零三章 賞賜深意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八百九十九章 假戲成真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後算帳(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二百九十四章 關心則亂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跨江出兵第四百三十九章 機緣湊巧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四百五十六章 協商劃界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激戰內庫(中)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第九百五十六章 遭遇之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七百四十二章 祭日宮變(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九百二十七章 奔襲黎陽(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八百零一章 圍魏救趙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計劃提前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連續施壓第九百二十三章 搜尋敵酋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背後捅刀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十九章 重色輕友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節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第八百一十二章 勢力代表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泉州之行(上)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六百章 党項野心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佳人第七百七十二章 高原爭鋒(上)
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二百二十七章 丫鬟春桃第七百零七章 勇追窮寇第九百六十二章 提前出發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四百零四章 抵達甘州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三章 修仙之術第三百九十九章 搜尋敵蹤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蕭關滅蝗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遊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一百零七章 甘雨出事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段毒辣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八百七十四章 郭張聯姻第一千零三章 賞賜深意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八百九十九章 假戲成真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後算帳(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二百九十四章 關心則亂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跨江出兵第四百三十九章 機緣湊巧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四百五十六章 協商劃界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激戰內庫(中)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第九百五十六章 遭遇之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七百四十二章 祭日宮變(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九百二十七章 奔襲黎陽(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八百零一章 圍魏救趙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計劃提前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連續施壓第九百二十三章 搜尋敵酋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背後捅刀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十九章 重色輕友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節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第八百一十二章 勢力代表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泉州之行(上)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六百章 党項野心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佳人第七百七十二章 高原爭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