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

田文秀怒氣衝衝回到官署,直接來到長史崔文靜的官房,他和崔文靜結盟的事情早已傳遍河西,他們已經不需要掩飾了。

在潘遼提出辭呈後,郭宋便進行了都督府職能調整,把原本屬於長史處理的政務大部分都交給了錄事參軍張裘安,另一部分他自己收回,交給了幾位幕僚。

忙碌一通下來,崔文靜還是什麼權力都沒有撈到,依舊被架空,讓他心中鬱悶之極,暗罵田文秀無能。

按理說,田文秀作爲監軍有權罷免除節度使以外的其他都督府官員,也有權處置軍中將領,但前提必須是節度使認可並配合他行使權力,如果節度使不認可監軍的監督權力,那他們就只能去天子面前打官司了。

田文秀走進官房便對崔文靜道:“咱們要彈劾郭宋,請求聖上罷免他的節度使!”

崔文靜停下筆愕然道:“出了什麼事?”

田文秀滿臉怒色道:“他抗旨不遵,不同意將妻女送去長安,公然違抗天子聖意!”

“那他有什麼理由?”

“他說妻子懷孕六個月,不能承受長途跋涉之苦。”

崔文靜搖了搖頭,“除非是產後虛弱,但懷孕六個月好像不能作爲理由吧!”

“所以咱家要彈劾他,咱們已經忍了他一個冬天,看透了他的所作所爲,根本就沒有把天子放在眼裡。”

崔文靜從抽屜裡取出一份報告,遞給田文秀,“這是盧相國去年下雪封路前派人轉給我的,羅玉的次子在長安狀告郭宋強佔羅氏家產,要求朝廷主持正義,盧相國要求我查清真相,我查了一個冬天,基本上已經查清楚,情況屬實,就是現在河西軍的酒坊和葡萄園,以前是羅家財產,羅氏父子被他安了通敵之罪處斬。”

田文秀連忙接過調查報告,問道:“問題出在哪裡?”

“問題就出在這個通敵之罪太含糊,據我瞭解,很多粟特商人都和沙陀做生意,羅家只是其中之一而已,他用這個罪名來殺羅氏父子,實在很牽強,明擺着是要強佔羅氏家產,當然,他沒有佔爲己有,而是作爲軍方產業以解決軍俸問題,但這種做法太惡劣,朝廷是絕對不允許的,監軍可以作爲一個彈劾理由。”

田文秀大喜,他羅織不少罪名,但總是缺乏證據,現在有這份報告,說服力就強多了。

崔文靜又提醒他道:“上次監軍給我說,藏劍閣也在監視郭宋,你最好和藏劍閣配合一下,這樣你彈劾的內容有藏劍閣的報告作爲支持,可信度就高得多。”

田文秀連連點頭,“多謝長史提醒,我會找他們商議!”

.........

田文秀在緊鑼密鼓地策劃彈劾郭宋,這是他的第一份監軍報告,格外重要,田文秀精心準備了三天,又和崔文靜碰了兩次頭,這才洋洋灑灑寫出一份萬字監軍報告,他立刻派心腹騎快馬把報告送往長安。

與此同時,作爲監軍報告的配合,藏劍閣在張掖的情報點也寫了一份密報,夥計毛三郎主動請纓送往涼州。

只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毛三郎帶着這份密報剛出城,就被王越呈給了郭宋。

“還真能編!”

郭宋呵呵冷笑道:“居然說我妻子用枕頭塞在衣服裡,假裝懷孕六個月。”

郭宋提筆用墨汁將前面一段抹去,留下了‘已懷孕六個月’字樣,他又模仿對方字跡,在上面添了一個‘確定’二字,這樣就變成了‘確定已懷孕六個月’。

郭宋換了一個信封,封好信重新打上火漆,交給王越,“讓他繼續去送信吧!”

這種偷樑換柱的好處,就是對方無法覈對,雙方各走一條報告路線,最終彙總到天子李適的手中,這樣就出現了雙方說辭不一的情況,削弱了田文秀報告的可信程度。

當田文秀的彈劾報告和藏劍閣的日常報告送到長安時,已經是二月中旬。

就在這時,河北和中原的局勢均發生了重大變化。

在李納提議下,幽州朱滔、趙州王武俊和魏州田悅同意結成合縱之盟,各自建國,聯合對抗唐朝。

李納率先發難,在齊州祭天建立齊國,自稱齊王,緊接着是田悅,在魏州建立魏國,自稱魏王,王武俊建立趙國,自稱趙王,朱滔在幽州祭天,建立冀國,自稱冀王。

他們皆稱孤道寡,修建王宮,建立朝廷,拉開了正式造反的大幕,消息迅速傳遍天下,令整個大唐朝野萬分震驚。

而就在這時,李希烈上書天子李適,懇請天子重新恢復自己的南平郡王之爵。

河北和中原的局勢大變使李適一連幾天都寢食不安,心力憔悴。

御書房內,李適疲憊地對盧杞和李泌道:“沒想到李希烈很會挑時間,居然在這個時候上書,要求朕恢復他的南平郡王之位,要是朕沒有記錯的話,他還沒有從唐州、沔州和安州撤軍吧!更沒有取消他建立的藩署。”

李泌躬身道:“陛下,這是典型的趁火打劫,我們絕不能同意他的無禮要求,在他沒有撤軍出唐、沔、安三州之前,絕不會答應他的任何要求,更不要說王爵了,在這一點上,朝廷的態度必須要強硬。”

盧杞搖搖頭,“微臣不同意李相國的意見,李希烈一定接到了四叛臣的結盟要求,只是他找不到叛唐的理由,他這個時候上書陛下,就是希望我們能一口回絕,他就有藉口參與叛唐了。”

李泌冷笑一聲道:“盧相國這個想法太幼稚了吧!李希烈叛唐還需要我們給他理由?他就是在試探朝廷的態度。”

他又對李適道:“陛下,在這件事上我們絕不能軟弱,必須向襄陽增兵,微臣建議可讓劉洽軍南下淮河一線,防止李希烈北上支援李納,同時令陳少遊聚兵揚州,防止李希烈偷襲揚州。”

盧杞冷笑一聲道:“李相國自己也承認,我們就算拒絕李希烈,他一樣會反叛,既然如此,他還上書朝廷做什麼,直接造反就行了,還需要我們提高警惕?”

盧杞又對李適道:“陛下,微臣認爲李希烈其實並不想造反,四個叛臣稱王,他卻沒有響應,由此可見他還在猶豫,他想讓朝廷付出代價,補償他不造反的損失,微臣認爲這個時候應該安撫李希烈,不僅要封他南平郡王,同時還要加封他平章事、太子少保的頭銜。

另外,只要他不造反,朝廷甚至還可以補貼他一些鹽稅,陛下,我們要嚴懲造反的藩鎮,但也要適當獎勵那些始終和朝廷站在一起藩鎮。”

“盧相國,和朝廷站在一起節度使多了,那他們怎麼沒有獎勵?你這是在綏靖妥協,向野心者示弱,絕不是良策!”

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軍抵達第一千零三十章 涇縣設餌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七百五十八章 妥善處理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戰局不利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五章 玄虎賣柴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段毒辣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背後捅刀第一百九十章 被迫撤軍第九百二十二章 元城嫁衣(下)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亂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六百九十三章 視察雲州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五百七十二章 連環毒計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四百八十二章 連橫合縱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八百九十八章 聚義鋤閹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八百二十五章 漢中事件(中)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段毒辣第一百零四章 家有悍妻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麒麟莊園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諫不如變第六百零二章 以牙還牙第七百七十三章 高原爭鋒(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九十三章 李氏皇商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漸清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八百二十八章 提前安排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一千零三十章 涇縣設餌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二百五十章 視察廢城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兵圍洛陽(上)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之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慘烈報復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襲江都第七百九十三章 合理解釋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激戰內庫(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
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軍抵達第一千零三十章 涇縣設餌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七百五十八章 妥善處理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戰局不利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五章 玄虎賣柴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段毒辣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背後捅刀第一百九十章 被迫撤軍第九百二十二章 元城嫁衣(下)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亂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六百九十三章 視察雲州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五百七十二章 連環毒計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四百八十二章 連橫合縱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八百九十八章 聚義鋤閹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八百二十五章 漢中事件(中)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段毒辣第一百零四章 家有悍妻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麒麟莊園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諫不如變第六百零二章 以牙還牙第七百七十三章 高原爭鋒(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九十三章 李氏皇商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漸清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八百二十八章 提前安排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一千零三十章 涇縣設餌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二百五十章 視察廢城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兵圍洛陽(上)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之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慘烈報復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襲江都第七百九十三章 合理解釋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激戰內庫(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