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90 太姨娘訓兩媳

鄧氏聽說方纔三嫂李氏來過,卻是被劉氏給訓回去了。心裡便是暗樂:活該,叫你在自己面前耍威風總有人能治住你的

其實,李氏在劉氏面前捱罵,實際上挺冤的。可是再冤,也賴她心眼兒小,看得地方真如鼠目,她一心想着要分家了,就是真正的能做主了,可以不用事事報備於劉氏了。人一旦有了這些想法,便在某些言行上會大意起來,而她大意的就是:忘了周同是劉氏最敏感的那根神經。

她本想就鄧知弦來打秋風一事在劉氏面前告一狀,哪知沒說好,纔出口幾句,卻反把自己折騰進去了。究其原因,就是氣憤當頭,便少了往常的謹慎,一心想在姨娘面前尋個公道,告狀時一不小心地,提到家裡現今支出的錢是越來越多,掙錢的是少了,又說了一句四弟年前支了一大筆錢,竟是爲伯母買了份大壽禮。

於是,只這一句,捅了個大馬蜂窩。

劉氏懷着周騰時,因爲是第一胎,那時周騰也不過是個胎兒,卻在肚裡沒少折騰劉氏,生下了,又是出大出血,差點兒沒要了劉氏的命。穩婆都說日後是再難有其他少爺了。可是,未隔一年,卻異想不到再次懷上了孕,這是個大驚喜。更爲特別地是周同在孃胎裡就乖覺異常,劉氏妊娠時也無多大反應了,先時懷着周騰嘔得那個撕心裂肺,可是到了二胎時竟是能吃能喝,前後兩次對比,那是天壤之別。於是打從孃胎裡周同就得了劉氏特別的喜愛,一直到周同出生,受到的疼愛只有多沒有少的。周同既是意外驚喜,卻是早產了,這讓劉氏更是心疼,把所有精力全花在了周同身上,而忽略了才一歲多的周騰。

隨着年紀增大,大凡老人們都偏寵小的,劉氏更是顯著。而周騰既做爲兄長,自是被要求必須甚麼事兒都讓着弟弟周同。尤其是眼下,周騰會經營,那就該辛苦些,弟弟不原意這些外務,劉氏認爲這是老天的意願——小兒子天生就是享福的命。

是故,周同於劉氏來說,那便真是心肝尖兒,無論哪個也說不得,更是罵不得的,便是她親生的周騰,也不能在劉氏面前說半點兒弟弟的壞話,否則劉氏也一樣不高興,會指責周騰:“兄友弟恭”,兄不友,弟卻恭,何其不幸?

如今,劉氏一聽李氏說花出去的多進來的錢少,而李氏卻單單提了周同花錢的事,便滿心不悅,認爲那是周騰掙錢少,卻還嫌棄弟弟花幾個錢。訓道:“你四弟拿了錢,可是爲家裡人花的?既是長房伯母大壽,人人都曉得咱家老爺過世了,如今只有倚仗長房了,送份大禮過去纔是正經。偏你小家子氣,不曉世事,竟算計這點子錢?你四弟花這點錢,難道家就敗沒了?”

若是往日,李氏或許只挨這幾句訓便沒了。可是偏這幾日天氣好轉,劉氏精神亦好了許多,鼻竇炎犯得少,故而現下說話雖然還有點甕聲甕氣,可是比年前好多了,於是開始滔滔不絕數落起李氏來。打從李氏成親進周家的門說起,一直說到如今。又扯上了文箐。

劉氏當然不是想幫文箐,只是這事,卻是鮑氏來送飯時提及四小姐打賞的事,劉氏以爲是李氏給的錢,便想着查查到底給了多少。可是前日一翻帳本,並沒有支出這一項。而在長房過壽那日,彭氏與雷氏在走道上說話時,便提到了月例,說家裡現在有月例,還是多賴沈氏,要不然,誰手頭上都沒有一絲活絡,然後又說起大年端日給文箐姐弟的紅包。這些話便多少落在正巧去給魏氏拜壽的劉氏耳裡,她心頭一緊,因爲劉氏在帳上看到的是李氏對文箐姐弟存了算計,這要是落到長房耳裡,到時爲難的必是自己。畢竟現下家還沒分,在外頭人看來,還是自己在作主,李氏只是暫代而已。

說到月例錢,劉氏亦想起來了,沈氏嫁進周家,見得女人們都是伸着手向男人討要錢,便先從自己私房錢裡給大家送了些錢,後來藉着某事,又在周復與龐氏面前提出,不若每個月都給女人們發一點月錢。這一下子,立時便讓後宅女人們都輕鬆了。長房魏氏雖是不滿二房如此,不過有了錢,她也自在多了,只是長房的月例到如今也不過是幾十貫鈔,遠不如二房這邊多。

因李氏提了周同大手大腳,聽到劉氏耳裡,便好似李氏所說的話,等同於說家就要被周同敗沒了一般,很是逆耳。於是數落起李氏來:“你四弟再花錢,那也是花得實是必要。不象某些人,摳着省着便是該給的愣是不給,我要傳出去,我們家名聲都要給壞了。”見李氏仍不自省,於是提高了音量道:“怎麼,你這是同我裝傻充愣呢?上月的月例錢,你可是給了文箐姐弟?還是你算到了自己私房中了?怎麼着,當年你能收下你二嫂的,現下倒是忘了給侄兒侄女了?沒想到,不幾年功夫,你倒是忘本了。”

這就是舊事,扯起來,得說李氏嫁進周家說起。李氏進門的時候,也是月末,而周夫人擔心她是新婦,要打賞下人,得些體面,卻是馬上補了月例於她。如此,依周夫人的慣例,文箐年前最後三日歸家,那也需得給月例錢。而李氏年前二十九那日,被她氣得都沒吃飯,故而年三十那日,本來是要將臘月的這個月例錢補發於文箐姐弟,偏偏就沒給。

李氏被姨娘說到這點子舊事,面紅耳赤,辯解道:“姨娘,息怒。這,文箐的月例,實在年底事多,兒媳是忙忘了,並非有意。我回屋後,便與他們。”

劉氏纔不關心她最後給沒給呢,她本不是爲了文箐討公道的,不過是抓李氏的痛腳罷了,誰叫李氏說周同的不好?接着,再聽李氏提起鄧知弦來打秋風一事,她自然也曉得,也有所厭惡。不過在她看來,對這種人,打發點吃食,送一兩塊布料,應付便可,也沒必要掃人家的面子。說出去了,鄧家難做人,只周家同樣得了慳吝的惡名。

劉氏訓道:“你這是嫌貧愛富。你母親家現下日子好過些,還不多虧我們周家?如今弟媳家,舅爺不過是年少不經事,家道敗落,你不幫,反而在旁邊說風涼話,這是親戚之間的禮儀麼?你在孃家便是受的這般教導?你……”

李氏有好多事還沒得及說,只因今日說錯一句話,卻要聽劉氏這麼多數落,心裡怨氣更重,如今是恨着周同與鄧氏了。可是她終歸想着劉氏名義上是姨娘,老夫人早不在了,周家連周鴻也不在了,劉氏說到底那是自家男人周騰的親孃,只能低頭老實地挨訓。

偏這時候,聽得劉氏冷聲問道:“我怎麼聽這院裡動靜,說是你想着趕緊分家?”她還有十分介意的事,未說出來口來。那就是——

從韋婆子嘴裡得知,李氏不僅三番五次鬧着要分家,而且還想把自己所倚仗的人趕了出去。比如韋氏。她認爲韋家人做得不錯,可李氏要是分了家,卻把自己的舊人趕走,讓她想到了昔年自己對龐氏的舊人。心裡便是十分不是滋味:李氏這般性急,將不把自己放在眼裡,自己還活着呢

李氏大驚。分家她早就是想了,上次沒分成,自是有劉氏的一份阻撓在。如今,姨娘提這事,是要警告自己了?

劉氏不想小兒子周同沒有依靠,而且理所當然的認爲周騰爲兄長,就有責任照顧好弟弟。不分家,周騰顧念親兄弟情份,想來不會私吞了弟弟的家業。可是,李氏卻不是個省心的,定會盤算來盤算去。隨着周騰兒女漸長,支出也會越來越多,有李氏在一旁吹枕頭風,難免不起私心。若是自己身子病重,哪日撒手,誰曉得周同還能得多少?

可若是爲了來日不被李氏算計了去,還是趁早分家好。可一旦分了家,劉氏其實是心知肚明,周同只出不進,又有鄧氏那個孃家以及不安分的妻弟在,讓他們單過,自是放心不下。思來想去,就想着爲小兒周同尋一個可靠的人幫襯着,偏身邊信得過的韋管家卻不是十分會經營的;而那個十分會經營的老周管家卻是原來老夫人龐氏的心腹,向來不討自己喜,幾年前藉機遣了他,如今想來是記恨自己,定不會幫周同。

劉氏兩難。最終也沒決定,還是認爲自己在一日,周騰便不敢對弟弟如何,李氏也不敢要甚麼鬼主意,於是在沒給周同找到好幫手時,她也不願放手。

李氏揣摩着劉氏的心思,明白她當然是想幫小兒子,卻又發愁:到得分家p這時,劉氏會不會幫着周同多要一些家業?要是長輩說話了,自己還真不好反駁。顯然,還是大伯在,分家公道些。她又急又快地道:“姨娘這是打哪聽來的?定是下人們在亂嚼舌根呢。方纔我同弟妹還在說這事,弟妹也說不分家。”

劉氏緊盯着李氏,但凡李氏要撒謊時,必會說話很快。“不是便好,你少給我要歪主意。家,如今是你在管,可我還沒老糊塗……”

劉氏打發了李氏出去,便想着這分家是早晚的事,李氏越心虛,越是說明急着分家。自己能攔了一次兩次,卻攔不了一世。她發愁,得趕緊着替小兒子尋一管家纔是。若是實在不行,只能讓韋大去幫周同了。她重重地嘆口氣,卻讓韋婆子去請了四奶奶過來。

鄧氏見韋婆子過來,便尋思着姨娘是不是同自己要談分家的事?只是,哪裡想到要談的卻是周同的事。

劉氏終於曉得,大年那天,周同與鄧氏吵了嘴,才怒而出屋,否則哪會再次摔斷腿?

李氏不是劉氏所選,因此並不十分得劉氏所喜愛。當年徐氏一事,鬧得家裡沸沸騰騰,爲周同的婚事,劉氏沒少花心思,而鄧氏,真是她千挑萬選得來的,自認爲是該閤兒子的意。然後成親後,鄧氏也一舉生得龍鳳胎,很合她旺家的命相,加之文籌文筠也不傻,能說會道,尤其是討得她歡喜,於是劉氏看鄧氏,也是覺得很合意。

可偏偏是這麼一個讓自己都稱心如意的兒媳,卻是個醋桶子,極易受人挑撥,吃那些沒影的乾醋。問題是這醋真吃不得,一吃起來,被人曉得了,便是親弟對兄長內室有圖謀,徐氏的名聲先放一邊,劉氏着緊的是:這不是敗壞周同的名聲嗎?

她現下有些後悔,早知當日,就一定要鬧着讓徐氏與周同成親了,何苦要死要活地去阻止?當然,她阻止也不管用,人家周鴻有意了,那是嫡子,周復心疼嫡子,而所喜愛的庶子周同也放到了一旁。正是那個時候,她才心生不平:爲人一團和氣的周復,好似十分看重最小的兒子周同,平素裡對着嫡子周鴻時,卻是疾言厲色,指責這個不妥那處不甚好,沒少對周鴻發脾氣,搞得親生父子在她看來,一碰面好似便如水濺進了油鍋。原來,哪個是真喜歡,到了關鍵時刻她纔看出來——徐氏給了周鴻做姨娘。甚至周鴻因徐氏的身份吃了官司,而周復也沒有再指責,反而是幫襯着四處求人,臨了,也只說一聲:“他還是象他娘啊,倔得要死。”

周復去世了,周鴻沒了,以前周復對周鴻的教訓,她先時還暗裡洋洋得意,自己兒子周同可不比周鴻更得父親喜愛。可是,到得今日,思來,竟是:愛子之深,責子之切。

鄧氏終究不是徐氏,自家兒子甚麼心思,自己最是明白。劉氏不怪周同,只怨怪鄧氏嫁作周家婦,卻是半點兒不懂這些規矩。如是自己也同她一般吃醋,那早就沒有活頭了?周復表面上不喜龐氏,可爲何這麼多年來,卻容不得其他人對龐氏有任何一句不滿?甚至於魏氏有次指責龐氏幾句,周復卻親自到周敘面前承擔是自己的錯。龐氏的那處房子還依舊保持?臨死了,還一再交待,這房子是龐氏要留給文簡的。

劉氏見鄧氏吃醋,自己心裡亦酸楚萬分,思緒突如傾盆大雨,衝去了葉面上在塵泥,那些點滴舊事,也悉數如葉上脈落,一條條都清楚分明起來。

劉氏訓鄧氏不識體統,無賢婦之德,只有妒婦之能,她所言字字皆剜鄧氏之心。鄧氏早就後悔那日一沒忍住,向周同發作,有失婦德,可是如今聽着劉氏把這些一一放大,越發覺得委屈。

可是,關於徐氏,那自然是公認的美人,她亦見過,不過那時她不以爲意,自認爲不輸其多少顏色。可是如今徐氏沒了,可她卻開始計較上了:憑甚麼,徐氏不過是可憐些,卻得了周家兩兄弟的愛護?而自己只要周同一個,卻還得不全?當年的好多事,比如周同周鴻兄弟二人遇徐氏的經過,徐氏得救的經過,被周鴻作爲妾室的內裡細節,如今是沒人提,她也不可能清楚。在鄧氏看來,她認爲錯在周同,他本就不該肖想兄長內室之人。

劉氏不會想到鄧氏的委屈,她訓完了鄧氏的婦德之後,又說起鄧氏孃家人,當然是鄧知弦了。劉氏不滿地道:“家再大,分作幾份,落到同兒名下的也沒多少了。就算來日分家,可這些地啊屋子啊,那也是打上週家烙印的,可沒有改姓的道理。”

鄧氏只低頭輕聲應“是”,此時她眼眶裡滿是淚水,只可着勁兒憋着。

劉氏又敲打了她好一陣,猛不丁裡就問出一句:“我怎麼聽說,你弟來慶壽,卻是慶到嚴氏那邊去了?”

自己也才方纔曉得此事,怎麼姨娘就知道了?鄧氏嚇得慌張地擡頭看,屋裡只有劉氏,韋婆子與丁氏都在外間,是哪個嚼舌根的這麼快?

劉氏卻她這模樣,心裡清楚,怒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你弟弟同那一房走一起,吆三喝四的,二房也不止周成周盛兩兄弟,誰家來甚麼人,還不一清二楚?我雖不管事了,可這些事,自會有人到我面前說來。”

鄧氏想擺脫嫌疑,忙解釋道:“姨娘,我弟此次真是無心。我孃家同嚴氏是有些沾親帶故,可是兒媳卻是明白,文簡纔是我親侄兒,我斷斷不會……”

劉氏卻不想多聽她廢話,她只所以關心這些事,不過是因爲鄧氏是她兒媳,而她不想由此被鄧知弦連帶着捲進到是非裡。否是魏氏又要找她算帳了。魏氏認爲自己替周復這邊的子孫出頭,要是曉得了,這邊卻與周成那邊來往過密,到時會發甚麼大火,可是沒法預料的。

劉氏好一頓訓鄧氏,她今日講話太多,脣乾舌躁的,終於講得累了,便擺手對鄧氏道:“我怎麼就看走眼了呢?原來以爲你是個識大體的,卻不料……你好自爲知。只是你若再找同兒無理取鬧,半點兒不守婦德,自有家法。”

這話被鄧氏聽了,打了一個寒顫,又惱又怒地回自家屋裡,哭了鬧了之後,也只能洗把面,繼續。

鄧氏因爲鄧知弦一事,再有劉氏的警告,還有李氏的刻薄,都讓她再次明白,自己也唯有靠周同纔會使別人瞧得息自己。只想着自己不出頭鬧分家的事,於是窩在自己屋裡,除卻必要的應酬,便一心一意打理起周同的飲食,收斂了酸醋,服侍得周同無微不於。有心想放下一切,與周同好好過日子,再不理會李氏,免得那她再挑刺,在姨娘面前告自己的狀。

世事難料,套句話來說,“樹欲靜,風不止。”不過隔了兩日光景,卻有些事逼着她,不得不低頭,反而求到李氏屋。

正文243 試探正文286瞎子背瘸子策略307 如坐鍼氈---動搖正文40 張三?章三委屈正文258 好事成雙正文376 孫豪再次敬服文箐正文139 周同攜侄逛夜市第211章 好一團亂麻正文101 真纏?夫家喜蓮足正文287被個粗人笑話了第十章 未解之謎與安慰正文41 對質發狂正文110 當家母不太會算帳正文184 有孃舅,好辦事3、驛站——官驛——第八章正文113 讓人疑竇叢生的壁角話第四十九章 蘇州消息正文49 笑給你看第六十二章 上街三——閒事正文76 孰不可忍正文89 迂迴打聽1正文288文簡彙報文箐心驚肉跳第三十章 尋找歸途第240章 身份大白第19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正文13 挽留正文17 巧遇裘訟師正文314送上門的買賣正文254 可恨之人亦是可憐正文154 掀牌,不退讓正文19 真相會成爲兇相正文352 沈顓進妓館被揭正文355智計解圍如數奉還80 掉腦袋的至理名言第五十二章 驚聞親事第十章 未解之謎與安慰正文365 十分淡薄隨緣過正文376 孫豪再次敬服文箐第234章 非是鸞言鶴信前傳073買房正文186 下人紛紛來投靠第三章 臭柑子第六十一章 上街二——牽羊婆子正文351 推經論史博芳心正文244 暗流1正文361 文箐再尋他計起妖蛾子正文320文箮戲弄沈顓與文箐正文260 風不平正文343八珍染指正文158 實情2正文286瞎子背瘸子策略正文169 選丫環李氏出招正文193 文簡偷書正文59 兄弟吵架1正文289文簹替四姐討公道擺烏龍正文359 情煎,相互釋舊嫌第三十五章 陸家人相助正文204 報應正文186 下人紛紛來投靠正文160 兩妯娌口角第216章 惆悵正文74 士可忍1第四章 遇貴人,搭船離開正文151 清白卻心甘情願認罪的人第二十八章 魚死網破正文192 案屏與筆筒之疑正文364 問蓮根,有絲多少正文25 搜身?千萬別正文248 山窮水盡獨木而支正文70 妹婿,我是你大舅哥正文165 周孫家或有嫌隙正文84 黑子,誰家少爺正文122 慣出來的親戚正文121 引導華嫣質疑正文59 兄弟吵架1正文116 緣何作賊第213章 盼客走正文78 文鬥,誰怕誰正文313覬覦正文205 再起波折正文276 發家致富困難重重正文377 沒瞞住,沈顓知情正文310崩盤23僱工貪墨銀錢之罪——第七十三章第232章 賞花2孽/英雄救美第四十八章 服喪(二)正文36 燒香,和尚可以賣?12、寶鈔——明朝的紙幣相關知識點——第三十六章第四十四章 噩耗第二十三章 逃吧(一)正文302 來自沈家的隱憂與衝突第九章 要鬧錢荒第三十二章 哭訴第一章 債病交加正文243 試探正文30 惡人自有強人壓3正文147 不安寧1正文357 文箐心疾發作正文149 不安寧3
正文243 試探正文286瞎子背瘸子策略307 如坐鍼氈---動搖正文40 張三?章三委屈正文258 好事成雙正文376 孫豪再次敬服文箐正文139 周同攜侄逛夜市第211章 好一團亂麻正文101 真纏?夫家喜蓮足正文287被個粗人笑話了第十章 未解之謎與安慰正文41 對質發狂正文110 當家母不太會算帳正文184 有孃舅,好辦事3、驛站——官驛——第八章正文113 讓人疑竇叢生的壁角話第四十九章 蘇州消息正文49 笑給你看第六十二章 上街三——閒事正文76 孰不可忍正文89 迂迴打聽1正文288文簡彙報文箐心驚肉跳第三十章 尋找歸途第240章 身份大白第19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正文13 挽留正文17 巧遇裘訟師正文314送上門的買賣正文254 可恨之人亦是可憐正文154 掀牌,不退讓正文19 真相會成爲兇相正文352 沈顓進妓館被揭正文355智計解圍如數奉還80 掉腦袋的至理名言第五十二章 驚聞親事第十章 未解之謎與安慰正文365 十分淡薄隨緣過正文376 孫豪再次敬服文箐第234章 非是鸞言鶴信前傳073買房正文186 下人紛紛來投靠第三章 臭柑子第六十一章 上街二——牽羊婆子正文351 推經論史博芳心正文244 暗流1正文361 文箐再尋他計起妖蛾子正文320文箮戲弄沈顓與文箐正文260 風不平正文343八珍染指正文158 實情2正文286瞎子背瘸子策略正文169 選丫環李氏出招正文193 文簡偷書正文59 兄弟吵架1正文289文簹替四姐討公道擺烏龍正文359 情煎,相互釋舊嫌第三十五章 陸家人相助正文204 報應正文186 下人紛紛來投靠正文160 兩妯娌口角第216章 惆悵正文74 士可忍1第四章 遇貴人,搭船離開正文151 清白卻心甘情願認罪的人第二十八章 魚死網破正文192 案屏與筆筒之疑正文364 問蓮根,有絲多少正文25 搜身?千萬別正文248 山窮水盡獨木而支正文70 妹婿,我是你大舅哥正文165 周孫家或有嫌隙正文84 黑子,誰家少爺正文122 慣出來的親戚正文121 引導華嫣質疑正文59 兄弟吵架1正文116 緣何作賊第213章 盼客走正文78 文鬥,誰怕誰正文313覬覦正文205 再起波折正文276 發家致富困難重重正文377 沒瞞住,沈顓知情正文310崩盤23僱工貪墨銀錢之罪——第七十三章第232章 賞花2孽/英雄救美第四十八章 服喪(二)正文36 燒香,和尚可以賣?12、寶鈔——明朝的紙幣相關知識點——第三十六章第四十四章 噩耗第二十三章 逃吧(一)正文302 來自沈家的隱憂與衝突第九章 要鬧錢荒第三十二章 哭訴第一章 債病交加正文243 試探正文30 惡人自有強人壓3正文147 不安寧1正文357 文箐心疾發作正文149 不安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