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喜慶

文箐到得大堂前的亭子間,只見陸家村衆人正緊張地巴望這邊,才見到她身影,便已轉爲喜色。文箐此時也輕鬆了,一路小跑便奔了過去。

衆人便圍住了她,如衆星捧月一般,眉間盡是喜色飛揚,紛紛開口誇了她起來。

陸三叔不知從哪裡冒出來,也趕了上來,把文簡一把抱起,就往肩上騎了,嘴裡直誇文箐好膽量,好口才!

她心虛得厲害,哪裡受得住,忙道:“三叔,你剛纔可去哪裡了?”

陸三叔卻笑着賣 了個關子:“這便去找縣裡的好館子,且等咱們席間再說。”

陸太公撫了撫鬍鬚,頷首道:“如今陸家可是揚眉吐氣,陸家大郎三郎如今又上縣裡旌善亭之榮榜,實在是該慶賀我陸家祖宗有護佑我輩不負宗法,能得知縣大人垂青啊,且揚我陸家聲威。實是需得好好吃上一頓纔是。這頓,便算老漢我倚老賣 老一回。”

衆人都笑着點頭道:“謹遵太公教導。今次這一判,如今這賴家再也威武不起來,真是大喜大喜!這便去找酒家。”

到得大街上,文箐回望牌樓,見得整個縣衙四周以高牆與外界相隔,那牆內一片天,這牆外又一片天地。自己也算是領教一回公堂廝殺滋味。

文箐好不容易從人羣正中心退出,卻被陸三叔一眼盯住道:“可小心跟緊了,別走丟了。快快到前頭來。”

在他肩上樂得歡的文簡眨着那雙漂亮的地眼睛,大聲地道:“姐姐,我不丟……”

被陸大伯抱着的柱子則是一臉羨慕地看着文簡,樂呵呵的,兩隻小眼睛都眯得看不見了。

這種歡喜,似是前生纔會有,太幸福了!卻是她從穿越過來到現在幾個月裡,第一次纔有的體會。當下也高興地揚着小手道:“三叔勿要擔心,有二哥同我一起,我們跟得甚緊。”

沒想到此言一出,其他幾位長輩全都“唰”地看向這一對男女童,笑着開始打趣他倆,也有玩笑着與陸三叔說“恭喜”的。等文箐明白自己這一句,招惹到的是非時,臉便通紅一片,再不敢看其他人如何,想離遠點陸二郎,又覺得“此地無銀三百兩”,再說這種事完全作不得真,一是她還小,二是她有父母。便又心安了些。

陸二郎被笑話得也臉紅,偷偷地看了文箐幾眼,覺得她比自己妹妹可愛得多,也聰明得多,原來聽她的經過很是同情,可是後來與她相處,才發現人家言語非是自己周圍人所及,倒是不知該把當她當妹妹,還是旁人一個。

此時見文箐卻是對衆人的打趣雖有點害羞,卻又似未曾耳聞,方發現自己定力實不如她。強自鎮定了一下,又走攏過來,剛張嘴,卻突然想到這該叫“周小姐”呢,還是同原來一般叫“妹妹”,有點遲疑。

文箐眼瞧得,想自己心底無私天地寬,坦然問道:“二哥可是有話要問小妹?”

陸二郎沒想到她會突然發問,一時沒反應過來,稍後方道:“今日妹妹在堂上所言,當是一鳴驚人啊。二哥我慚愧,都想不出那些詞句來,更是會害怕得不知所言。”

“二哥說哪裡的客氣話。我也是被賴胡氏氣急了才口不擇言,出言相頂。幸虧知縣大人容情,沒懲治我。當時急火攻心不知害怕,說完也膽顫的,就象當日見他們廝殺一般,後怕肯定有的。”文箐說完,很是認真地看向他。

陸二郎點點頭:“那爲兄也是很佩服妹妹。”

文箐想到一事,便問道:“剛纔在堂上給賴胡氏求情的人,我覺不是個善茬,可是何人?”

陸二郎憤恨地道:“便是那賴胡氏的兄弟,便是糧長,此人實是可惡之極。”

文箐想,難怪了,不由提心起來:“你可知,這次因爲我,必然得罪了賴家村人,還有那人,不知以後你們兩個村會否……”

耳朵一直放在這邊的陸三叔此時不等她說完,安慰道:“無妨,如今我陸家村人,人多力壯,賴家人日益少,且今次連糧長也拉下馬來,他們再不好橫行鄉里了。”

文箐好奇地問道:“那糧長是官不是?”

“非也!在高祖時,倒算是個沒銜的小吏,還能得到皇帝親自接見,只是如今,卻也只是一個長者而已,不能與以前相提並論了。”

“那不是官,便不是任命的,又是怎當上這糧長的?”

“原來自是從各里長的甲首中,選了那稅糧最多且人又熱心公道之長者。只是今次這人,雖是家財較富,卻是那爲富不仁這徒。”

“如此說來,作糧長在鄉里,便也是厲害的人物了。只是他既不是善類,又是如何當上的?”

陸二郎扭頭道:“自然。這各里各村的春秋糧賦皆是他來徵收,這人好的話我們輕鬆些,但要是一個心地不純的人,便總在收糧時弄些亂七八糟的藉口,讓你多繳,更有惡意的,什麼事都能想得出來。今日連坐被判的,正好是賴胡氏兄長,可是可恨得緊。這下好了,我們幾個村裡都要高興了。至於……”

陸三叔那邊與衆人聊着天,偶爾也關注這邊,此時聽得說及此事,卻讓陸二郎休得再多言,不得背後道人是非。

陸二郎本來想好好講與文箐聽,難得有這麼一個好學生,自己與她一說倒是無比的開懷,聽得他爹不讓繼續講,雖有些不情願,不過仍然遵從父命,道:“那個,別不講了。”

文箐還要細問,但想想,可能中間另有隱情,想來錢權交易,在哪個世道里都可能涉及,此時實在不好提掃興的事。便也道:“這也算意外收穫?自是陸家村人心善,好心有好報,所以惡人自是難逃天理。”

“極是極是。這才奪了他的職,且看後面到時定會追查於他,他可是貪墨了不少。可算是出了口氣了!大快人心啊!”陸二郎提起來,便是格外地高興,其情溢於言表。

陸家人選的酒家叫“打漁郎”,道是得讓三位小貴客一定要領略江陵美食,不可不嚐嚐有名的魚糕宴,且又特別適合小孩童。

文箐自然是入鄉隨俗,只是微笑點頭示謝,其實也知只需隨着這幫人關照自己便成,這樣會讓這些熱心人更有成就感。

陸二郎在跨進店家門前,低聲對文箐道:“曾聽我大伯講,便是吃遍整個荊州,也是這家的魚糕最是好吃!樣式最多,品相最佳!便是文簡與柱子兩位小弟,都可放心吃,待會你可也得多吃。”

文箐笑着點了頭。心裡卻想:他既是第一次來縣裡,必然也是第一次到這店裡,卻是十分關照文箐,特意說與她聽,只怕是昨日裡吃的鍋塊狼狽模樣與在陸家時不一樣,所以陸家人爲此必然是費盡了心思,也不怕花錢來這酒家吃這一頓了。心中真正是感激涕零。

且聽陸二郎這麼鄭重地介紹,只覺他好似店家小二一般。突然記起大學時,倒有位武漢的同學,道她們家的魚糕如何如何好吃,有次從家裡帶來,結果有點壞了,當時還以爲是白白的年糕,於是都不太在意。想來這古代的魚糕流傳這幾百年,必定屬佳品名菜了。

衆人上了二層樓上的大包間,相互推卻座位,最後還要讓文箐居上座。文箐對於右上座還是知道的,哪裡會坐,最後是讓陸太公坐了。陸二郎便要與柱子和文簡在搬進來的小几要坐着,最後還是吳里老道了一句:“這二郎如今也是童生,不幾年就是秀才先生了,便是與我們坐一塊,也是我們的榮幸,別勿要推卻。”

這番話講得,不僅僅是陸二郎臉上有光,便是陸家村衆人均覺顏面增輝。太公便發話讓陸二郎坐了末席,文箐本來想要陪着柱子與文簡另坐,最後拗不過,也陪了個次末座。

待店小二奉上茶水來,推薦菜名時,果然開口便如同陸二郎類似,文箐聽得,肚裡都笑壞了。

陸太公見小二報得菜名,便點了四樣後,看看衆人。畢竟平時在家宴客,四菜一湯已是很隆重的了。

此時,又有五十來歲的吳家裡老在那邊點點頭,頗似豪爽地道:“陸太公,此次你們陸家村人卻是擔了風險,我吳家村人及縣裡其他人都受益於此,便是我再點四樣吧,統統我來付帳。雖然平素咱們四樣都難得,但是各位也是一輩子難得上次縣堂打過官司,雖則魚糕可能家家都做得,只是這裡的魚糕卻是第一回。”

文箐坐在一旁,暗中記着剛纔小二報的菜名與價格,摸了摸身上知縣送的寶鈔。

陸家村的人不同意,道是自家請客,哪裡有讓客人掏錢的,相互爭來爭去。

還沒定下來,又有陸大伯陪了昨日見到的小吏進來。這小吏一進來,便是滿臉笑得褶子上頭,開口稱道:“今日恭喜陸太公吳里老等各位了!大喜啊大喜!”

衆人道:“同喜同喜。”

真是莫名其妙啊,文箐不懂這喜從何來,想着這幫人這樣下去,何時能吃得上飯?自己急啊。因爲肚裡循環系統這時鬧意見,想來一個上午都沒解決,想忍,卻真正是“尿脹無退步”這一個窘境

又是排座位謙讓一番,相互寒暄一陣。那小吏方開口道:“各位想必疑惑今次大人爲何罷了那胡氏糧長一職吧?”

衆人點頭,皆一臉興味盎然地望向他。

文箐想,這說故事的又來了,總是掉胃口。

“其實,這位知縣大人雖然纔到此地就任半年,可是了素知胡氏之惡名,早有心了,只是礙於其他。此其一也。”小吏喝了口茶,慢條廝理地放下杯子來,看衆人都不吭聲,只是點點頭,又盼着他快快往下說,於是頗覺受用,方纔繼續道,“再有,聽說朝廷已於三月派出了巡按,來各府縣視察官司冤情。所以,纔有了這次快刀斬亂麻。”

衆人“哦”,一副原來如此的情狀。

此章論及“糧長”,這個在明初非常重要的一職。在朱元璋時期,解送糧至南京,還是被皇帝接自接見的,所以雖不是官職,卻比地方官更有說話權。後來就取消了,只是到戶部交接,尤其是遷都北京後。但是糧長在催收稅糧時權力仍然很大,臨駕於里長一職以上。以後有機會慢慢論及這些。

正文359 情煎,相互釋舊嫌正文149 不安寧3第四章 第二筆債打消貪心——鬥智正文132 打架首尾正文364 問蓮根,有絲多少正文52 胭脂盒第218章 春思第214章 至沈家作客正文185 您放心(合意之人)正文248 山窮水盡獨木而支正文358 姜氏替兒澄清原委正文104 華嫣接連挨訓第三章 臭柑子正文137 救人自贖第五十二章 驚聞親事正文356 沈顓三日三重天正文173 裂縫告狀、原委正文343八珍染指正文101 真纏?夫家喜蓮足正文92 文簡出風頭正文244 暗流1第十章 未解之謎與安慰正文357 文箐心疾發作正文106 一口井起大波9、明初喜轎非大紅轎——第十八章正文242 沈孫二人再會第六章 一家人心事重重正文122 慣出來的親戚第四十一章 對簿公堂二——語驚四座正文276 發家致富困難重重12、寶鈔——明朝的紙幣相關知識點——第三十六章正文335 計賺高廚東山再起第四十二章 喜慶正文257 柳暗花明2正文09 賣 酒(三)——酒稅第220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正文55 蚌殼遭遇正文247 文箐使計栽贓嫁禍第五十八章 韭菜與麥苗第十八章 庶民出嫁面面觀(二)正文248 山窮水盡獨木而支正文270 民以食爲天正文321 沈遄囧事出大丑了正文185 您放心(合意之人)正文64 交換秘密1正文147 不安寧1正文329 風水輪流轉-偷雞蝕米正文381 壞消息,好消息正文153 先禮後兵正文42 三百貫鈔一條命第213章 盼客走正文29 惡人自有強人壓2第十六章 三叔?三叔……正文142 濟濟一堂1正文258 好事成雙正文314送上門的買賣正文58 慰藉2第220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正文33 突見連環官司正文180 祠堂風波正文376 孫豪再次敬服文箐第二十五章 挑撥離間——想逃被發現正文369 毀婚一事大暴露第229章 做人當懂得分享正文316商戰硝煙漸起正文279 細節決定成敗2正文185 您放心(合意之人)正文33 突見連環官司正文377 沒瞞住,沈顓知情正文370 大風暴來臨第四十一章 對簿公堂二——語驚四座第199章 “血案”終致分家正文147 不安寧1正文27 告狀?又來一個正文174 李氏救人生怨正文348 太湖煙水綠沉沉第221章 姐妹翻臉1第四章 遇貴人,搭船離開正文21 江右喜訟正文28 惡人自有強人磨1第十五章 小綠要談婚論嫁了23僱工貪墨銀錢之罪——第七十三章正文350 藏怒宿怨和試探第三十五章 陸家人相助第四十五章 可憐的徐姨娘正文173 燎原3正文176 燎原2正文144 濟濟一堂3不痛快正文357 文箐心疾發作正文151 清白卻心甘情願認罪的人正文88 第一個早晨-漏言正文07 賣 酒(一)正文31 袁文質到底何許人?正文07 賣 酒(一)正文173 裂縫告狀、原委第二十六章 最後的晚餐?第十九章 被綁架了正文51 景德鎮之行正文341商輅存疑生好奇正文178 相互怨恨
正文359 情煎,相互釋舊嫌正文149 不安寧3第四章 第二筆債打消貪心——鬥智正文132 打架首尾正文364 問蓮根,有絲多少正文52 胭脂盒第218章 春思第214章 至沈家作客正文185 您放心(合意之人)正文248 山窮水盡獨木而支正文358 姜氏替兒澄清原委正文104 華嫣接連挨訓第三章 臭柑子正文137 救人自贖第五十二章 驚聞親事正文356 沈顓三日三重天正文173 裂縫告狀、原委正文343八珍染指正文101 真纏?夫家喜蓮足正文92 文簡出風頭正文244 暗流1第十章 未解之謎與安慰正文357 文箐心疾發作正文106 一口井起大波9、明初喜轎非大紅轎——第十八章正文242 沈孫二人再會第六章 一家人心事重重正文122 慣出來的親戚第四十一章 對簿公堂二——語驚四座正文276 發家致富困難重重12、寶鈔——明朝的紙幣相關知識點——第三十六章正文335 計賺高廚東山再起第四十二章 喜慶正文257 柳暗花明2正文09 賣 酒(三)——酒稅第220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正文55 蚌殼遭遇正文247 文箐使計栽贓嫁禍第五十八章 韭菜與麥苗第十八章 庶民出嫁面面觀(二)正文248 山窮水盡獨木而支正文270 民以食爲天正文321 沈遄囧事出大丑了正文185 您放心(合意之人)正文64 交換秘密1正文147 不安寧1正文329 風水輪流轉-偷雞蝕米正文381 壞消息,好消息正文153 先禮後兵正文42 三百貫鈔一條命第213章 盼客走正文29 惡人自有強人壓2第十六章 三叔?三叔……正文142 濟濟一堂1正文258 好事成雙正文314送上門的買賣正文58 慰藉2第220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正文33 突見連環官司正文180 祠堂風波正文376 孫豪再次敬服文箐第二十五章 挑撥離間——想逃被發現正文369 毀婚一事大暴露第229章 做人當懂得分享正文316商戰硝煙漸起正文279 細節決定成敗2正文185 您放心(合意之人)正文33 突見連環官司正文377 沒瞞住,沈顓知情正文370 大風暴來臨第四十一章 對簿公堂二——語驚四座第199章 “血案”終致分家正文147 不安寧1正文27 告狀?又來一個正文174 李氏救人生怨正文348 太湖煙水綠沉沉第221章 姐妹翻臉1第四章 遇貴人,搭船離開正文21 江右喜訟正文28 惡人自有強人磨1第十五章 小綠要談婚論嫁了23僱工貪墨銀錢之罪——第七十三章正文350 藏怒宿怨和試探第三十五章 陸家人相助第四十五章 可憐的徐姨娘正文173 燎原3正文176 燎原2正文144 濟濟一堂3不痛快正文357 文箐心疾發作正文151 清白卻心甘情願認罪的人正文88 第一個早晨-漏言正文07 賣 酒(一)正文31 袁文質到底何許人?正文07 賣 酒(一)正文173 裂縫告狀、原委第二十六章 最後的晚餐?第十九章 被綁架了正文51 景德鎮之行正文341商輅存疑生好奇正文178 相互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