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74 李氏救人生怨

文簹本來是想着自己狠狠地告一次狀,讓大伯母再好好地教訓了四姐,替自己姆媽出一口氣。沒想到,告狀到了最後,竟是要連自己一起罰一聽雷氏之言,立馬跳將起來,大聲哭道:“大伯母,你偏心你偏心明明是她的錯,你倒是罰起我來你們個個都認爲她好,她了不起,都幫着她,犯了錯也無事。我甚麼事也沒犯,我倒要挨罰,我不服,我不服我找姆媽去”

她哭鬧着說了這些話,便真個衝出去了。雷氏給晾在當場,氣得亦是不輕。二房這些個女孩,哪一個省心了?個個都沒有規矩本來自己還看好文箐,哪裡曉得,今日之事,她亦是一口承認五妹所言非虛,看起來懂事,可是也是個需嚴厲教導的。沒想到,文簹亦是如此頂撞自己。她惱怒道:“好,好,好一個個都如此頂撞長輩”氣得下面的話說不上來了。

文箐亦沒料到文簹如此烈性,這樣一來,她去找三嬸,本來自己方纔因爲阿靜一事會與她關係惡化,如今再有文簹去哭訴,只怕與三嬸一家的關係是愈加緊張了。她跪下來對着雷氏誠心誠意地道:“大伯母,請勿生五妹的氣。今日之事,源起於侄女兒。是侄女不懂事,不明原委地便怪罪三嬸四嬸,又頂撞於她,這些都是侄女的錯,與五妹無關。請不要罰五妹,就罰文箐吧。文箐做錯事,觸犯家規,願意認罰。”

雷氏看她一眼,見她態度十分認真,一瞧她手亦撐在青石板上,想到這屋裡原來是沈氏的地方,突然悲愴起來。昔年在北京時,同沈氏打過不少交道,她對自己亦是十分敬重,每回來往禮上無半點輕忽,當年自己生文筵之前,她去寺裡求來平安符。後來因爲她無所出,時常十分羨慕地看自己兒女嬉戲。得了文箐後,還寫信道是自己子女緣薄,沒想到終有一女兒可以承歡膝下,那時信裡的悲苦與歡喜交雜……

雷氏嘆一口氣,道:“你真個曉得錯了?你這孩子,就是聰明過份了。心思轉得太快,想得太多,累人累己……你既歸家,這一大家子相處可不是當年你們一家在外頭時的自在,你這些日子,既是腳傷,走不得路,且把家規族規地背好了,莫要再犯了。你若是犯事,有個差失,讓你地下的亡母如何安心?”

文箐聽得也的話裡,倒是充滿了悲傷,不禁亦想到了周夫人。如果她在身邊,有她料理這些事,想來是輕鬆自如,自己哪會因無知而陷入這般困境?亦是悲從心來,情不自禁淚流滿面。

雷氏拉起她來,替她抹了把淚,道:“日後,同你三嬸四嬸相處,但凡說些好聽的。莫要把人盡往壞裡想,你今日這話聽在誰耳裡,都會徹骨寒心,大逆不道。哪個小輩的敢說長輩草菅人命,見死不救的話?你也實在膽大不知高低……大伯母雖是憐你,可是你也需得曉得規矩,聽得進話纔是……”

文箐直點頭,帶着哭腔道:“我曉得,大伯母是爲我好。三嬸四嬸亦不是壞心腸的,是我誤會了,我再不犯了,一定謹記大伯母今日這番話,多學規矩……”

雷氏嘆道:“好,你謹記這些便是了。只是今日該罰的斷不可饒……”

文箐點頭。雷氏說要去看看那邊境況如何,便出去了。

在雷氏開始教導文箐之時,彭氏亦掛念着阿靜臨盆一事,便先出門去尋人了。她亦是不知雷氏還訓了文簹一事。

李氏與鄧氏就更是沒有心思顧慮這邊了,才把阿靜擡到柴房旁邊的空屋子,就聽到餘氏叫一聲:“不好了,這肚裡的都急着出來了。”

幸好離廚房近,於是有人忙着捧了稻草與柴火進來,有人提了大盆過來,有人忙着打了熱水來,又有人去找來剪子,帕子等一應其他小物件。廚房的三個女人亦都過來幫忙,忙忙碌碌的。

豆子還要哭天抹地叫喊,被李氏眼一瞪:“再哭,就不救你母親去,到一邊跪着去求菩薩”便真的在屋檐下跪着,磕求望家求拜起來。

鄧氏嚇得腿軟,想到去年自己亦在鬼門關上轉了一圈回來,只覺舊事重現,一張臉慘白慘白的。李氏先仍是在一個勁埋怨阿靜來家,又惱怒文箐沒良心,自己好心竟被當成了惡意,怨聲不斷。

或許是孩子太胖了,竟然頭就卡在那,出不來,又回不去。其他人在屋裡大驚:“這要憋住了,不就沒了……”

餘氏沒好氣地看一眼說這話的婆子,淨了手,對着阿靜那半迷糊的臉就抽了兩巴掌:“想不想活了不想活別死在這裡”見阿靜眼睜開了,又大聲衝她吼道:“想活就用力要不然你家小姐非找我們來拼命不可”

說完,她伸手在阿靜下面掏,又壓又擠的,阿靜痛得咬緊了帕子,鼻孔裡喘着粗氣,看來是真用力了。

這般,孩子的頭都終於露出來了,血淋淋之下,透了些暗青,也沒有聲息。

有個婆子小聲道了句:“這隻怕是……”

彭氏急急地趕了過來,見鄧氏軟倒在榻上,李氏在屋裡走來走去,謹慎地問道:“如何了?”

李氏擡眼瞧着是她,立時如同找到了知己一般,一把抓住她的手,道:“二嫂啊,你是不曉得,今日我這……”想想自己也是委屈,被侄女那般質問與頂撞,話未完,淚先滴落下來。

彭氏扶她坐好,道:“方纔在箐兒屋裡,文簹已說了與我聽,大嫂正在教導她呢。箐兒年幼,哪裡曉得生孩子這回事?自是誤會你了。一說明白了,也就好了。你也是,明明做好事,做甚不與她說清楚了?不過是一句話的事。”

李氏一聽就來氣:“她催着我救人,我哪裡還顧得上同她說那些。你也她小,這些事我哪裡說得出口?她一口一句逼問,已是認定我有害人之心,我若在那裡同她解釋一番,耽擱下去,這人還救不救了?二嫂,你說,有她這般作侄女的嗎?半點兒不敬長輩,攻訐誣陷長輩德行,我……”

“你消消氣,消消氣……我曉得是爲難你了,方纔我到她房裡,聽她那般說,亦是生氣,大嫂正在教訓她呢。”

李氏還要再怨怪,卻見一個灑掃婆子急急地跑來,道:“三奶奶,怕是不好,看來只能保大的一個了……”

這話一出嘴,李氏已跳起來,不問緣由地喝斥道:“甚麼不好讓餘氏不管用甚麼法子,定要救了人這過年的,哪裡能讓家裡出人命?快去”

說完,她轉向彭氏道:“二嫂,您瞧,咱們家怎麼就攤上這等事呢?這是過年啊,家裡三災四難的,甚麼時候是個頭啊”抹着淚,又想着文箐地話,恨道:“這不管是大的小的,死了一個,文箐還不說是我殺死的?我這好端端的,怎麼就成了這般害人的了?二嫂,你說這事我冤不冤……我還不能同她計較……”

文簹哭着跑過來的時候,見得姆媽正在大發脾氣,方要上前去訴苦,卻被李氏推搡着往後院攆:“這是你來的地方嗎?也不看看這是事兒,你來湊甚麼熱鬧?回你屋去”

文簹還要哭着說大伯母要罰自己的事,可是李氏卻無暇分心,只以爲她又是爲丁點小事來廝纏,向來曉得冷着她便好了,只讓小西拖了五小姐回屋去。

餘氏讓那婆子去與三奶奶說這事,聽得回話如此,只得抹開那出來的小頭上血淋淋的污穢,叫了一聲:“給我一瓢水”然後直接就對着孩子嘴低下了頭。屋裡其他婆子都愣住了,有人叫了聲:“污穢得很”可是在孩子脫離母體那一瞬間,終於聽到一聲嬰兒哭。

屋裡屋外所有人聽到這聲哭都緩了一口氣,阿靜亦是朦朧間聽得聲啼哭,累得閉上眼。丁氏開門對着守在外頭的小西道:“快去告訴三奶奶四奶奶,救過來了”

餘氏擡頭,她鬢角都被染紅,臉上污穢,有人給她用帕子擦了,她對着瓢喝一口,吐一口,怨道:“若不是這大年,爲着三奶奶,我才懶得救你呢”

丁氏在一邊佩服地道:“餘娘子,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如今你這是救了兩條性命了。”

餘氏將孩子的身子洗淨,這才發現沒有給準備布包裹。阿靜這時醒過來,便要脫了自個身上的衣物,丁氏扁了扁嘴,道:“餘娘子好不容易救了你們母子,你要有個好歹,四小姐還不怨怪到我們頭上”

阿靜很是愧疚,強忍着痛,要起來給餘氏磕頭。餘氏把頭往旁一扭,把孩子往往她旁邊一塞,道:“你自己做得這等子事,也好意思提讓我們三奶奶多爲難”

李氏那邊聽得生下來了,心裡的大石頭落了地。馬上便是讓人去外頭找人來,把阿靜母子擡出去。這回是真的擡了出去了阿靜被擡着,仍是苦苦地哀求道:“三奶奶,都是我不好,請莫要生四小姐的氣,四小姐年紀小,不懂事……”

李氏見她還有力氣說這話,想來人是無事了。走到她面前,“啪”地扇了一耳光,罵道:“哪裡有你這般帶着身子還跑到我們家來的道理你要死,自是死在外頭誰家我不管,竟是害得我們家差點兒……你今日出了這門,莫要再讓我瞧見你”打完人,推着旁邊的豆子:“給我滾害人精”

壓在她心裡的一口氣,總是出不來,如今見得罪魁禍首,便發作起來。彭氏攔住她,拽着她往屋裡走,一邊回頭吩咐餘氏與丁氏:“莫要讓她再招了風,去拿了被子給她捂上,擡回她家去。咱們周家救了人,莫要再因爲旁的事,落人口舌”

李氏恨聲罵道:“在我們家救了,出了門再與我們無干系最好出了門便凍死,活該二嫂,您瞧我們這做善事,到頭來還生怕人家說閒話,真正是好心沒好報”

鼓氏勸道:“你這好事都做了,何苦還要做惡人?你就是這刀子嘴,豆腐心。這些莫說落在文箐耳裡,便是聽在其他不知情的人耳裡,又有幾個不生誤會的?也難怪她要誤會你見死不救了。現下人都救了,你偏還說這等子讓自己不得好處的話,傳了出去,好人你沒當成,倒真成了你是惡人……”

李氏恨恨地坐到椅子上,聽得鄧氏在吩咐小西道:“你去轉我告她:打從今日起,莫要再進我周家門”顯然是對阿靜這事,亦是記在心裡,十分厭惡了。

李氏只覺方纔的擔心如今是沒了,可自己亦是被折騰得筋疲力盡,渾身脫力,將背重重地壓在椅上,嘆着氣,抹着淚,道:“二嫂,但凡是如你一般,信得過我的,又怎麼會說將出那些渾話來?哪家侄女兒求着自家嬸子的時候,還潑污水於嬸子身上的?那些話,字字如刀劈,傷透人心……”

彭氏嘆了口氣,見鄧氏亦歪坐在椅子上,十分傷神的樣子。她雖沒有親耳聽到文箐講的那些各方面,可是文簹說起來的時候,亦是聽得心驚,直怨文箐太口無遮攔了。拉了李氏手,輕拍道:“我曉得,你們倆受苦了,亦委屈了。只是你們是嬸子,是長輩,何苦與年小不知事的親侄女計較這些?你若是往心裡去,只會更傷神,倒不如當耳邊風,反正人也救了,她敢明白這其中的原委了,她自是會內疚會反省,會曉得對不住你……”

鄧氏聽了這話,不吭聲,心裡的刺只是越發的大,自己真是越活越憋屈了,可是憋屈不說,還得把事辦了。她到現在腿軟還沒緩過來,想到沒了的孩子,悲從中來。

李氏冷哼一聲:“對不住我?曉得又如何?這說出來的話,吐出的沫子,便是釘子一般針針刺人。對一個外人她倒是捨得關心,可是對着我這作嬸子的,卻是個敢下刀的”

雷氏過來的時候,正是阿靜從那小空屋子被擡出門的時候,一問母子平安,心裡石頭落地,鬆了一口氣,誇了李氏一番。見文簹不在,便尋思着是她沒來告狀。在心裡措了措辭,將方纔在屋裡訓導文箐的話再說一遍,又問李氏,這事畢竟是箐兒頂撞她,且讓她如何懲罰。“弟妹,這事按說我不該插手,只是看在箐兒無父無母的份上,實是可憐得很,她年幼不知事,頂撞了你,不如暫且寬恕她這一回。我瞧着她亦是個明事理的,且教了她規矩,自是不會再犯……”

可是,雷氏絕沒想到,她們倆妯娌,一時熱心,一番好心爲二房着想,竟會惹來一場風波。

正文66 同病相憐第三十二章 哭訴正文374 孫豪來拜訪正文286瞎子背瘸子策略正文256 天大的烏龍正文316商戰硝煙漸起正文247 文箐使計栽贓嫁禍正文193 文簡偷書正文181 族內不安寧正文264 建房三六九正文152 飯前之亂正文38 虛驚一場正文304 敲打引誤會:婚約作罷正文375 魯孫豪使計虛晃一槍正文113 讓人疑竇叢生的壁角話正文36 燒香,和尚可以賣?正文226 今宵重聚正文108 沈吳氏焦頭爛額正文303 舊仇安在正文303 舊仇安在正文76 孰不可忍正文32 好心成惡意第十五章 小綠要談婚論嫁了正文305 痛苦地糾結正文98 主僕風波-訓婢正文131 周同說打架第三十二章 哭訴第222章 翻臉2正文08 賣 酒(二)第二十章 被困倉底的日子(一)正文28 惡人自有強人磨1正文272 新宅落成正文247 文箐使計栽贓嫁禍正文309 割肉正文152 飯前之亂正文278 細節決定成敗118.喪期守孝各類問題——第四十四章——四十八章正文32 好心成惡意正文176 燎原2正文68 趙三其人其性第六章 柑子外交(二)第二十八章 魚死網破正文257 柳暗花明2正文346 一心長在百花枝第十八章 庶民出嫁面面觀(二)正文50 當一回洗腳工正文192 案屏與筆筒之疑正文226 今宵重聚正文270 民以食爲天正文99 內院兩個婢女正文227章 孫豪尋快活反被戲第五十七章 母女正文366荷塘佳人落水露情意正文20 治暈船,識律法正文256 天大的烏龍正文194 文箐坦白交待正文79請君入甕(精)正文46 三個孩子一臺戲110.明代童裝——第二十章正文75 忍至極處第225章 悔不該正文13 挽留第二十九章 罪惡的血正文67 進山尋人打聽正文122 慣出來的親戚正文258 好事成雙正文319今古機械的百搭與利用正文332險象環生正文68 趙三其人其性正文142 濟濟一堂1正文27 告狀?又來一個正文330 古代制膠正文166 未婚夫沈顓正文21 江右喜訟正文193 文簡偷書第六章 一家人心事重重第六章 一家人心事重重正文258 好事成雙第213章 盼客走正文84 黑子,誰家少爺正文260 風不平正文93 人事亂糟糟1正文348 太湖煙水綠沉沉正文380 周同的無妄之災正文28 惡人自有強人磨1正文334衆人拾柴火焰高1正文169 選丫環李氏出招第197章 筆筒竟演變爲大事正文172 草菅人命?正文40 張三?章三委屈正文20 治暈船,識律法第230章 有人替咱出口氣正文189 鄧氏怒而驅弟第221章 姐妹翻臉1正文159 人之名樹之影正文134 生意成了正文315一計不成又生一計307 如坐鍼氈---動搖正文350 藏怒宿怨和試探正文78 文鬥,誰怕誰
正文66 同病相憐第三十二章 哭訴正文374 孫豪來拜訪正文286瞎子背瘸子策略正文256 天大的烏龍正文316商戰硝煙漸起正文247 文箐使計栽贓嫁禍正文193 文簡偷書正文181 族內不安寧正文264 建房三六九正文152 飯前之亂正文38 虛驚一場正文304 敲打引誤會:婚約作罷正文375 魯孫豪使計虛晃一槍正文113 讓人疑竇叢生的壁角話正文36 燒香,和尚可以賣?正文226 今宵重聚正文108 沈吳氏焦頭爛額正文303 舊仇安在正文303 舊仇安在正文76 孰不可忍正文32 好心成惡意第十五章 小綠要談婚論嫁了正文305 痛苦地糾結正文98 主僕風波-訓婢正文131 周同說打架第三十二章 哭訴第222章 翻臉2正文08 賣 酒(二)第二十章 被困倉底的日子(一)正文28 惡人自有強人磨1正文272 新宅落成正文247 文箐使計栽贓嫁禍正文309 割肉正文152 飯前之亂正文278 細節決定成敗118.喪期守孝各類問題——第四十四章——四十八章正文32 好心成惡意正文176 燎原2正文68 趙三其人其性第六章 柑子外交(二)第二十八章 魚死網破正文257 柳暗花明2正文346 一心長在百花枝第十八章 庶民出嫁面面觀(二)正文50 當一回洗腳工正文192 案屏與筆筒之疑正文226 今宵重聚正文270 民以食爲天正文99 內院兩個婢女正文227章 孫豪尋快活反被戲第五十七章 母女正文366荷塘佳人落水露情意正文20 治暈船,識律法正文256 天大的烏龍正文194 文箐坦白交待正文79請君入甕(精)正文46 三個孩子一臺戲110.明代童裝——第二十章正文75 忍至極處第225章 悔不該正文13 挽留第二十九章 罪惡的血正文67 進山尋人打聽正文122 慣出來的親戚正文258 好事成雙正文319今古機械的百搭與利用正文332險象環生正文68 趙三其人其性正文142 濟濟一堂1正文27 告狀?又來一個正文330 古代制膠正文166 未婚夫沈顓正文21 江右喜訟正文193 文簡偷書第六章 一家人心事重重第六章 一家人心事重重正文258 好事成雙第213章 盼客走正文84 黑子,誰家少爺正文260 風不平正文93 人事亂糟糟1正文348 太湖煙水綠沉沉正文380 周同的無妄之災正文28 惡人自有強人磨1正文334衆人拾柴火焰高1正文169 選丫環李氏出招第197章 筆筒竟演變爲大事正文172 草菅人命?正文40 張三?章三委屈正文20 治暈船,識律法第230章 有人替咱出口氣正文189 鄧氏怒而驅弟第221章 姐妹翻臉1正文159 人之名樹之影正文134 生意成了正文315一計不成又生一計307 如坐鍼氈---動搖正文350 藏怒宿怨和試探正文78 文鬥,誰怕誰